後世的炮彈大多數是彈頭部分尖尖的橢圓形,炮彈出膛時由於膛線的作用導致彈頭高速旋轉奔目標而去,穿透力很強。
這個時代的常規炮彈是個圓形大鐵球,大炮都是滑膛炮,炮彈打出炮膛不規則翻滾奔目標而去,打擊力不小,穿透力不強。
大多數時候,一顆炮彈直接命中未必能夠打穿炮甲板,但是在炮彈亂轟打擊下誰也不能預知會不會有炮彈落點基本上重疊。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挨炮的戰船運氣太差了,炮彈穿透炮甲板打進底艙就麻煩了,底艙捱了打保不準會漏水,如果此時不能及時補漏,負傷的戰船就有可能被敵人擊沉。
在沒有補漏的情況下如果還被敵船不間斷炮擊,那麼沉入大海就沒有了懸念。
但是,這裡有但是!一般情況下敵船都不願意擊沉對手,大家都喜歡繳獲戰船,畢竟一艘大戰船值老鼻子錢了,沉入大海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因此海戰中大多數被敵船打得失去了反擊能力的戰船會選擇投降,在海上被敵人擊沉,船上能有一兩個倖存者都難,投降一般情況下不會被斬盡殺絕,特別是交戰中的西夷,基本上不殺俘虜。
敵國有身份的指揮官投降後,只要肯付出贖金,一般情況下都能夠重回故里,況且西方跟東方對於氣節的理解截然不同,他們對於曾經有過戰敗投降經歷的將領採取了寬容的態度。
黃漢這一次下手搶劫都是對付的沒有專用炮甲板的戎克船,後裝佛郎機炮可以快速換子銃打出散彈,密集的彈雨對露天甲板上的水手、炮手的傷害效果很大,對船舶的傷害比較小。
因此繳獲武裝商船之時基本上沒有遭遇像樣的反抗,連施大瑄的十八芝海盜軍都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
但是打荷蘭人的蓋倫船就截然不同,不用實彈敲開蓋倫船堅硬的艙板,就難以打死敵船的炮手。
這完全是銅鍋遇到鐵刷子硬碰硬的較量,還好黃漢擁有七打二的數量優勢,有後裝佛郎機能夠快速連續發射的火力優勢。
烏德沃特號上沒有被擊毀的炮位還有不少,荷蘭人也沒有束手待斃,他們紛紛打響僅存的火炮,也有二十顆大鐵球打入了“紅旗軍”戰船導致傷亡不小。
這時弗朗機炮的優越性體現了,在荷蘭炮手拉回火炮裝填之時,我方火炮接二連三打放,利用荷蘭人拉回大炮裝填的時間差,弗朗機炮足幹了四輪,在密集的彈雨下,荷蘭人完成了再次裝填的火炮只有五門。
這就是把前裝火炮拉來拉去的弊端,因爲發射二十四磅炮彈的紅夷大炮重量接近五千斤,被明軍炮火轟擊的現場難免沒有彈片、木屑甚至於斷臂殘肢。
此時在炮甲板內的西夷火炮還沒有采用軌道,就是憑藉鋼鐵輪子推拉,當甲板上有了雜物就是個悲劇,大炮的鐵輪子被阻礙,憑藉五六個炮手根本推不動接近五千斤的龐然大物。
“紅旗軍”戰船上的紅夷大炮全部優化了設計,不僅僅有預設軌道,還有減震彈簧來消除大部分後坐力,這樣能夠減少對戰船的破壞增加戰船的服役期。
烏德沃特號上的炮手推出炮管準備打放之時又迎來了明軍一輪炮火,直接又被打掉了兩門,最後只有一顆十二磅炮彈兩顆二十四磅炮彈落入黃漢的旗艦導致三個炮手陣亡,十幾人人負傷倒在甲板上。
荷蘭人有種,他們早看出來哪一艘戰船是七艘大明戰船的旗艦,炮彈儘可能對着黃漢的坐船招呼。
那門造成“紅旗軍”傷亡的十二磅炮不可能打響了,因爲至少十二支米尼槍射擊開炮的荷蘭人,三個倖存的荷蘭炮手此時都躺倒在甲板上抽搐。
那兩門二十四磅炮也開不了火了,甚至於沒有人把它拉回去裝填。
因爲接下來弗朗機炮的散彈覆蓋了敵船,被五輪實彈打得千瘡百孔的蓋倫船到處漏風,三四錢的鐵子通過炮彈打出的窟窿打得這一舷不可能存在生命。
“紅旗軍”出現了傷亡和別的部隊大不相同,醫務兵冒着炮火救治袍澤,眼看着相濡以沫的兄弟被敵人打死打傷,所有的戰士們都紅了眼,一個個咬牙切齒打炮放銃。
隨着“嗖嗖嗖!”幾聲,牀弩發射的鋼矛釘住了烏德沃特號巨大的船體,在被拖着接近己方戰船之時,米尼槍手不斷射擊西夷戰船上能夠發現所有的活動物體。
接近到了一百步內之時,七艘船上幾百支自生銃紛紛打響,荷蘭人再次開炮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
接下來冷兵器刀盾手在水師陸戰隊掩護下沿着伸向敵船的五塊跳板進入敵船。
此時西夷跳幫接舷戰已經少有人頂盔摜甲,揮舞西洋劍的倖存者哪裡打得過被鋼鐵包裹的會家子,即便有冷槍打出軟軟的鉛彈也不可能穿透刀盾手的鋼盾。
語言不通,“紅旗軍”沒有吶喊着讓敵人投降,可是西夷的悟性不低,倖存者開始扯出白布揮舞,嘰裡咕嚕不知說些什麼,但是他們無一例外讓明軍瞧見他們的空空的雙手。
烏德沃特號和芬洛號總共有乘員三百一十幾人,能夠得到投降機會的不超過七十,其中一大半人還是傷痕累累。
這個時代的西夷已經漸漸地瞧不起大明的水師,他們認爲大明水師的戰術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初期,整整落後了一百餘年。
之所以荷蘭人進攻大明幾次都沒有得逞,是因爲這裡離歐洲太遠了,這個國家太大了,衝上來肉搏或者放火的小型海船太多了,他們的戰士太勇敢,一個個都在拼命。
今天紅毛鬼子受到了教訓,一個個垂頭喪氣,心中的傲氣蕩然無存。
雖然明軍還是以多欺少,但是被俘獲的乃是東印度公司一級戰船,和其他戰船編隊出戰時,烏德沃特號十有八九充當旗艦。
大明連東印度公司最先進的戰船都能夠打敗並且俘獲,以後的亞洲生意還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