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

倭國炮的口徑太小,武裝朱印船的火力還不如大明的趕繒船和二號福船,更加吃不消“紅旗軍”戰船的重炮打擊。

九鬼嘉隆時代倭國人引以爲榮的鐵甲大戰船在此次海戰中就是個笑話,由於船速慢炮火射程不夠,完全成爲了海上標靶。

大明水師沒有刻意全殲倭國水師,也沒有奪取倭國鐵甲戰船的意圖,因爲那東西根本無法航行幾千裡到達虎穴港,搶來最後的結果還是扔了。

而且以倭人正規軍的堅韌程度,我方爲了奪取根本無用的戰利品貿然跳幫作戰一定會無端增加太多傷亡。

因此黃漢下達命令用炮火說話,發射實心彈以最快速度擊沉一部分倭國水師的戰船震懾敵人,把倭人敢戰的勇氣打垮。

不到一個時辰而已,在明軍猛烈的炮火打擊下倭國五艘鐵甲船、六艘朱印船被擊沉,其餘倭國戰船瘋狂逃竄之時明軍根本不追擊。

果不其然,一向欺軟怕硬的倭人見到了這支龐大武力值爆棚的船隊很是合作,派遣重臣出海來談判。

黃勇、沈憲宜、何守歆帶着林明海和施大瑄以及四個精通倭國話的帳房被誠懇邀請了,他們昂首挺胸進入徵夷大將軍官邸直接跟德川家光商談合作共贏的十年大計。

介於大明上國的一百幾十艘戰船、商船組建的商隊在江戶灣招搖太令人心驚膽寒,德川幕府強烈要求以後的貿易地點安排在長崎,貿易額度和價格都好商量,唯有這一條德川幕府最是堅持。

有可能是德川家光擔心大明船隊會忽然攻擊江戶港,這裡失守了,明軍直接能夠登陸奪取江戶城。

德川幕府的心臟就在江戶城,當然要排除這個隱患,如果每年都因爲大明船隊的到來,導致德川幕府需要調動大名的軍隊往江戶集中,被動增加守衛江戶城的兵力誰受得了?

最後的談判結果是雙贏,大明答應了以後不來江戶直接交易,德川家光每年四月份備貨,確保五月初會派遣特使去長崎接待大明商貿代表,交易的品種和價錢按照這一次雙方簽訂的《江戶條約》執行。

德川家光本來發現船堅炮猛的大明船隊進入江戶灣並且輕輕鬆鬆打敗了本國水師,以爲將要面對強敵入侵,誰知結果好得出奇,德川家居然獲得了直接跟大明貿易的機會。

以前的對外貿易各外藩、大名佔比遠高於德川家,這一次德川家光因禍得福獲得了大量明國貨源,而且價格公道。

明國船隊帶來的瓷器、棉布、絲綢、鐵器等等貨物都容易賣出,獲得翻倍的利潤不在話下。

銅錠被大明壓價爲一兩銀子十七斤的事實被德川家光忽略了,因爲禁運十幾年,德川幕府控制的銅太多,他們已經在考慮脫手一部分,一下子被大明買走三十萬兩銀子的銅錠,較好的解決了庫存過大的問題。

德川家光百思不解的就是大明出一石六錢銀子的高價收購精米,並且簽訂合同每年不少於從本國買走三十萬石精米。

也難怪德川家光糊塗了,在萬曆年的太平光景江南精米一直低於一石五錢銀子,倭國目前總體上是安定的,跟大明的萬曆年相差無幾。

倭人的勤勞程度不亞於漢民族,他們的農耕發展得不錯,而且因爲屬於欠發達國家農產品價格低廉,這幾年的精米價錢還要低於大明萬曆年。

唉!大明哪裡是毀於小冰河時期的惡劣天氣,而是毀於“不納糧”專一“搶糧”的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的反骨仔。

老百姓被流寇裹挾,迫不得已離鄉背井去禍害他們經過的所有地方,比蝗蟲過境還更加具備破壞力。

本來遭受天災後可以恢復生產自救使得大多數人得到活路,但是流寇禍害過後截然不同。

變成了只有少量如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等兇徒帶着殺人如麻的劊子手活下來,形成了惡性循環。

李自成等等帶着這些暴民等着再次禍害有人煙的地方,更多良民死於非命,更多兇徒鋌而走險。

因此亂起來的大明內地失去了自我癒合的能力,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唯有殺光參加造反的流寇才能夠斷臂求生。

迫不得已,黃漢纔出高價收購倭國糧食,使得倭人種田能夠提高三成以上利潤,相信有了訂購合同,有利可圖,明年倭國的春耕面積會擴大許多。

倭國沒有李自成、張獻忠等等賊骨頭,還少有蝗災,在外銷大米能夠獲利豐厚的情況下種田的積極性毋庸置疑。

老百姓辛苦種田賣出稻米得到銀子就會有了購買絲綢、棉布、鐵器的能力,漸漸的形成良性循環成爲可能。

倭國極度重視農耕,德川家光很樂意以這個價錢賣出精米,只可惜不知道大明會有這個需求,江戶城沒有準備,短時間內只能湊足二十五萬石。

稻米可以通過勞動獲得,屬於可再生資源,出口糧食給外國對國家有利,因爲要保證出口,糧食產量就會擁有超過供應本國需求的能力,一旦出現嚴重災情,國家的抗災能力會得到加強。

那時只要停止出口糧食就能夠解決災民的生計。

這些黃漢都懂,只不過大明太缺糧食,即便自己不遺餘力加大投入增加糧食產量也趕不上流寇破壞的速度。

以後把山陝、河南的老百姓接出來不知要耗費多少糧食,要穩住局勢手頭上沒有足夠的糧食也是枉然。

德川幕府很爽快地簽訂每年最少賣出三十萬石精米的合同,他們還表態這是個比較保守的數量,讓沈憲宜做好明年來長崎運走五十萬石糧食的心理準備。

黃勇、沈憲宜根據黃漢的指示給談判代表留下了五萬兩銀子的定金,當場簽訂了明年五月份在長崎港口交付五十萬石精米的補充協議。

雖然倭人很樂意做成這樁好買賣,但是所有參加談判的大名都奇怪,因爲這個時代的長途海運成本太高,從來沒有誰在相隔大海的國與國之間做糧食生意。

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十五章:戰馬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四十四章:疾馳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馬越打越多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十章:遭遇戰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八百章:兩股壞蛋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七十四章:顯擺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十章:遭遇戰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二十五章:教育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一百章:步步爲營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