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大事

潞王知道大明皇帝忌憚什麼,明知自己寫信請黃漢帶兵來衛輝府也能夠做到,但是他小心得很,不肯授人以柄,由皇帝下達聖旨派遣“紅旗軍”前來。

黃漢在收穫前不敢遠離侯家莊,對於前去保衛潞王當然不會有意見,“紅旗軍”不間斷打擊附近的山賊、盜匪,侯家莊到衛輝府的二百餘里暢通無阻。

山裡活動着旗衛控制的“插翅虎”武裝,有大股流寇往侯家莊方向而去黃漢能夠提前幾天得到情報,騎兵換馬疾馳回援一天就能夠從衛輝府城趕到。

秦妡怡上一次跟隨黃漢入住王府七天,如同享受了一次度假,見“紅旗軍”得到了奉旨前往衛輝府保護潞王的差事,高高興興帶着女兵們成爲先頭部隊。

黃漢來到衛輝府就被潞王挽留住了,他經常邀請黃漢去王府下棋、聽曲、喝酒,導致黃漢的圍棋水平直線上升。

這一次“紅旗軍”是奉旨守衛藩國保衛潞王,駐紮衛輝府名正言順,黃漢住進王府應酬王爺之時,麾下當然不會虛度光陰,每天都在加強訓練。

可是由於潞王不肯放“紅旗軍”離境,導致玄默少了最具備戰鬥力的強軍可用,前方剿寇的幾路人馬屢屢吃癟。

山西流賊不斷從陽城、垣曲趕來。

幾十路大小流寇彙集在濟源縣境內的人數超過四十萬,其中青壯年超過十萬,有兵器的七八萬,有衣甲的達到一半,馬賊人數已經過萬。

流寇人數實在太多了,黃漢自認爲率領“紅旗軍”出擊也僅僅能夠擊潰他們而已,做不到給予致命性打擊。

結果肯定是大部分積年老匪扔下流民逃了,被裹挾的流民太多,留下他們如何解決吃飯這個大難題?放任自流,這些流民還會變成流寇。

大軍遠離侯家莊,還大有可能導致嚴防死守的彰德府由於兵力不足出現漏洞。

黃漢不是認爲留守人馬和鄉勇守不住侯家莊和“忠義堡”,也不擔心躲入城堡的屯民出現大量傷亡。

而是知道那些被打得如同沒頭蒼蠅般的流寇根本沒有目標,萬一竄入即將秋收的彰德府境內肆意破壞,導致即將到手的收穫化爲烏有,這將要多餓死幾萬甚至於幾十萬人。

種田談何容易,毀田旦夕之間,哪怕十幾萬流寇在即將收穫的田地裡漫無目的亂跑一趟,造成的損失都無法估計。

因此潞王熱情挽留,黃漢樂得按兵不動,準備拖過秋收糧食入庫暫時沒有了後顧之憂再給流寇凌厲一擊擴大戰果。

一個多月後,也就是在中秋節前幾天,秋收正式開始。

爲了確保讓屯民、農民能夠顆粒歸倉,所有的騎兵和步兵都開始晝夜不間斷巡邏,其中包括張鳳儀剛剛吸納了一千餘川軍潰兵組建的五個把總新白桿兵。

“紅旗軍”巡邏有了小特色,那是因爲十一個軍犬兵牽着兩條已經訓練了一個多月的獵狗參與行動,效果槓槓的。

出來偷東西的毛賊總是會被軍犬發現,最後的下場當然是被判刑就地進入磚瓦窯進行勞動改造。

直接被“紅旗軍”庇護的農民、屯民有兩萬幾千戶人口超過十五萬,他們種地數量達到一百萬畝,今年馬鈴薯的畝產達到中等水平,以明朝接近六百克的市斤計算接近七百斤的畝產。

馬鈴薯播種面積有四十萬畝,產量意味着足能夠養活五十萬人,外加五十萬畝麥子、十萬畝甘薯的收成,黃漢收入一半入庫足能夠做到發動超過三十萬人來疏浚河道。

供給挑河的民工吃飯用不着進行深加工,直接煮馬鈴薯和甘薯,渴了,甜甜的甘薯茶隨便喝,結算勞動報酬之時可以選領銀子、銅錢或者馬鈴薯、甘薯。

給糧食和銀子發動大量老百姓挑河幾百上千裡,“紅旗軍”帶來的政治影響非同小可。

黃漢沒有把皇帝扔到一邊,更加沒有沽名釣譽的意圖,這樣的惠民工程乃是國家大事當然要皇帝下恩旨。

秋收還正在進行中,經過估算能夠判斷出有多少可以支配的糧食之時,爲了搶時間的黃漢就上奏朝廷,請求陛下發動老百姓挑河。

“紅旗軍”牽頭,即將用就地屯田結餘的糧食發動疏浚漳河、衛河、南運河的浩大工程,爲期接近三個月,具體何時結束要看氣溫的變化。

黃漢在奏疏中描繪了遭遇流寇過境地區滿目瘡痍饑民比比皆是的現狀,指出老百姓極有可能餓則思變,言明以工代賑增加老百姓糧食保有量的巨大好處。

強調在閣老徐光啓大力支持下種植馬鈴薯和甘薯起到了奇效,收穫了不少糧食,但是不能白送糧食給任何人,發動大工程給饑民提供用勞動換食物的工作機會,朝廷、百姓雙雙收益。

黃漢在謀劃以工代賑,而且準備把這個政績讓給皇帝,確實是一着妙琪,因爲這段時間大明朝堂上波詭雲譎,諸多矛頭指向東平侯。

迫於東平侯權勢、迫於“紅旗軍”的武力,不得不選擇低頭拿了銀子簽訂十年土地租種協議的大小地主不見得都忍氣吞聲,太多有後臺的地主展開報復。

短短四個月,彈劾東平侯跋扈奪人田產甚至於侵害藩王、郡王利益的奏疏堆了有一尺高。

人心不足就是如此!不少地主瞧見了侯家莊那一帶的莊稼長勢喜人,能夠預計到收穫不會差了,如今的糧食價格居高不下,這些收穫就意味着是往年兩倍甚至於更多的雪花銀。

七月份和八月初,彈劾東平侯的奏疏達到了峰值,那是認爲自己吃了大虧的地主急眼了。

皇帝沒有聽信一面之詞,派出東廠和錦衣衛查實,發現東平侯確實有利用權勢侵佔他人祖田的行爲。

但是事出有因,那些田畝大多數因爲被流寇禍害而撂荒,東平侯及時組織流民,採取不管是誰的田地先種上莊稼再說,用以確保今年有收成。

如此做派有待商榷,屬於別人的田產在沒有得到主人許可的情況下東平侯擅自派人耕種,如果人人如此豈不是沒有了王法?

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還血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六百六十九章:寧武關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十七章:三屯營第八百八十七章:忘乎所以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齒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五十六章:滿載而歸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五百五十二章:望川堡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五十三章:披堅執銳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