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這許多人要趕去天津衛?是因爲那裡有舒適的大客船跑南直隸直達望江門碼頭。
跑旅順口、山海關、虎穴城、登萊、青州府、海州、南通州、松江府、杭州府、寧波府等等都形成了或一天幾班或幾天一班的固定航班。
海上客運只要天氣情況良好完全可以日夜兼程,“日月海運”的客船乃是風帆加人力全驅動,在不計算風力的情況下可以跑出三節。
天津衛港口到達南京長江邊的望江門碼頭足一千海里,按照明朝的裡來計算三千七百餘,除非大逆風的天氣狀況下,帆船必須走之字形使得航程倍增。
正常情況下,按照日夜平均時速四節到六節計算,熟悉航線的客運海船一天可以跑三百至五百里。
這就意味着從京師趕去南京不遭遇惡劣天氣半個月時間內就能夠趕到。
大明內地開始陷入混亂,京杭大運河上現如今也不斷出現打家劫舍者,如今有了舒適且安全有保障的出行方式,太多官員和商賈選擇了走海路。
客運海船都是沿着大明海岸線航行,遇上惡劣天氣就會入港避風。
客船上沒有攜帶哨船,但是救生筏和密封浮筒備得很足,即便遭遇海事也能夠應對,最起碼會有絕大多數人能夠獲救。
況且木頭客船除非突然遭遇風切變使得船舶瞬間傾覆,否則忽然沉入海底的可能性真的不太大。
中西合璧的客船有三面主帆是硬帆,水手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落下硬帆,應對偶發的風切變勝過全軟帆的蓋倫船,安全性高了許多。
亞洲船的多密封艙設計廣泛應用在客船、商船上,即便觸礁也很難使得所有的密封艙都漏水使得船舶在短時間內沉沒,有了應對海事的時間,事故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會大大降低。
黃漢雖然不親自領兵,但是朝廷的海上漕糧運輸已經被“日月海運”承包了,由於內亂不已,海運比例逐年加大,估摸着以後朝廷再也離不開“日月海運”。
由於稅銀和戶部的撥付銀走“四方錢莊”多快好省,現如今連下撥軍餉都是在“四方錢莊”走流水,大明的財政也對“四方錢莊”有了依賴性。
現在好了,連商賈、官吏、老百姓的出行都少不了“四方快運”和“日月海運”,想要黃漢靠邊站有這個可能性嗎?
崇禎八年五月端午,後金僞都盛京,得到了傳國玉璽的紅歹是興奮莫名,一百餘漢奸趁機上書請大汗稱帝。
後金領土擴大了數倍,影響力一直延伸到了河套地區,歸順的蒙古部落不知凡幾,紅歹是萌生了過把皇帝的癮。
他半推半就答應了面南稱帝,整個後金都開始進行準備工作,商議國號、制定禮儀,趕製吉服和登基大典的龍袍,最後決定在後金天聰十年正月初一正式改元紀年。
七月中旬,從來不上朝的東平侯難得參與大朝會,鄭國昌和徐光啓兩位閣老也出現了。
黃漢上奏天子,經過一千餘士大夫、士子的不懈努力,“崇禎大字典”試行本已經完成並且刊印一萬本在南直隸、北直隸發行,以後在吸取各方面反饋和改進意見後還會刊印修訂本。
三年後,即將發行天下的正本肯定能夠經得起任何博學鴻儒用挑剔的目光審視,永遠不會誤人子弟。
被內憂外患困擾得疲憊不堪的崇禎終於聽到了好消息,參與編纂的一千餘人留下的名字能有幾人去看?
而這本工具書的名字就是“崇禎大字典”,以後萬古流芳的毫無疑問是他這個當朝天子。
崇禎仔細看了幾頁“崇禎大字典”,發現這本工具書字跡清晰紙張有質感,果然是“黃氏出品必是精品”。
皇帝龍顏大悅當場賜予東平侯黃漢進士及第,兼職翰林院從五品侍講學士,離入閣的正五品文淵閣大學士僅僅是一步之遙。
這一次皇帝高調給予黃漢封賞居然沒有一個言官出班反對,等黃漢磕頭謝恩站起來之時,滿朝文武都恭賀東平侯進士及第。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可是此刻滿朝朱紫沒有一個認爲黃漢乃是倖進小人,人人羨慕嫉妒黃漢將要千古留名。
崇禎看着榮辱不驚的黃漢內心裡五味雜陳,他聽從黃漢建議加大保衛京畿之地的兵力部署,派遣方正化監管京畿兵馬卓有成效。
黃家又在此時耗用白銀幾十萬兩糧食幾十萬石組織了十萬餘老百姓修路、修水庫、挖運河、挖湖泊大大減輕了北直隸官府的壓力,更多老百姓得以安心生產。
把國事交於此人能夠讓天下人放心那是不假,可是他這個天子如何放心得下?
還是再忍一忍,說不定盧象升跟洪承疇兩位重臣分工後,流寇會被圍殲也未可知。
崇禎八年五月底,黃勇率領的船隊來到了漢時的占城,當代叫做費福港的地方,命令葡萄牙人和大越國人前來交易。
大明乃是天朝上國,一直是周邊國家仰視的存在,全然不是滿清之時的東亞病夫、支那。
可惜揚威四海、大西洋的鄭和艦隊消失之後,大明失去了海上王者的地位。
如今崛起的“紅旗軍”龍武水師將要向全世界展現王者歸來!
在馬尼拉不戰而屈人之兵,使得西班牙總督低頭簽署了更加有利於大明的貿易協定,來到廣南國又傲然向廣南國主阮福源、葡萄牙買辦代表發出命令。
熟知東南亞行情的劉香積極性高漲,他主動要求親自參與談判,壓價開出了一系列清單,上面都明明白白寫了定價,銅、生鐵等等原材料,給葡萄牙人的價格跟給西班牙人的大同小異。
費福港不是如同澳門那樣被葡萄牙人經營成了一個國中國,葡萄牙人在這裡只是獲得了貿易自由而已,武裝力量有限,根本無力對抗龍武水師,老老實實備貨等待交易。
大明給廣南國出價以一石精米四錢銀子要求購買四十萬石,給了廣南國主七天時間備貨。
如果不肯交易或者拿不出足數貨物,明軍直接上岸去搶,屆時生靈塗炭的責任誰能夠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