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傻子,錦衣衛抓捕的三千餘人中有幾百人都是晉商住京畿之地的掌櫃、賬房,有些人還剛剛給不少文官武將送上了年底的孝敬。
沒多久,徵虜大將軍在山西的所作所爲就大白於天下,那是因爲李若璉向皇帝程奏了下手抓捕京畿之地諸多晉商的原因,還程送了不少晉商通敵的口供。
文武百官和勳貴中不少跟晉商有瓜葛或者就是晉商代言人的官員勃然大怒,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咱們跟黃漢勢不兩立。
當天下午,幾百大臣彈劾徵虜大將軍捏造罪名迫害商賈謀財害命使得山西無寧日的奏摺送達。
臘月二十八一大早,紫禁城外聚集了幾百文官武將跪請皇帝主持公道,還山西太平人間。
崇禎皇帝剛剛得了李若璉送來的幾十萬兩銀票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得知徵虜大將軍此舉捅了馬蜂窩,有接近一半朝臣急眼了,糾集了幾百人跪在紫禁城外抗議,要求嚴懲徵虜大將軍。
由此可見黃漢下手打擊晉商搞得天怒人怨啊!這倒是崇禎樂得瞧見,只不過羣臣要求他下旨嚴懲黃漢,他根本不予理睬。
權臣黃漢將來是大明心腹大患不假,晉商和爲晉商鳴不平的大臣也不是好東西。
шшш ◆тt kǎn ◆co
崇禎的智商值超過八歲,好壞還是能夠分得清,派出曹化淳、王承恩、李若璉去勸那些大臣不要鬧了,早早回家準備過年。
這些大臣執拗得很,全然不理會曹化淳幾個的勸告,揚言徵虜大將軍目無王法,爲了私利肆意抓捕商人安插罪名。
其目的就是爲了抄沒那些商人的財產,如果不參倒這樣的權臣,民無寧日國將不國。
這些被侵犯了實際利益的大臣真拿出玩命的架勢,居然一直堅持到了第二天晌午都不肯散去。
崇禎大怒又無計可施,法不責衆,那裡有幾百人呢,況且這些人根本不是無理取鬧。
黃漢確實做得過分,吃相太難看了,據說被抄家的晉商達到數百家之多,更加可惡的是這些被抄的人家滿門老小都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許多大臣認爲黃漢爲了謀財而害命,說不定已經把這些商人被滅了滿門,否責怎麼解釋無端消失了成千上萬的晉商和他們的家屬?
幾百官員言辭灼灼,徵虜大將軍擁有打得幾萬建奴、韃子敗逃的“紅旗軍”,出動這樣的人馬打家劫舍,誰有能力反抗?
如果朝廷不爲枉死的百姓出頭,以後的大明就沒有了王法,後果不堪設想。
這時徵虜大將軍派遣了不少立功將士們回京師面見皇帝接受封賞,帶隊的是封疆大吏張鳳翼、樑廷棟、監軍大太監鄭之惠、方竟成等等。
來京師的“紅旗軍”人馬並不多,一共有幾十將佐率領騎兵一千人。
這些將士們無一例外擁有兩級以上斬首功,另外就是兩個千總衛所軍推着一千餘架獨輪車。
皇帝急於想知道山西到底怎麼了,立刻在平臺召見張鳳翼等等,內閣大臣統統到齊,六部尚書也紛至沓來。
接受封賞的“紅旗軍”將領來了幾十個,基本上都不是營主將,只有剛剛獲得太子太保榮勳的房連棟例外。
他在等待皇帝召見之時帶着幾十個青年將佐分別找那些爲晉商鳴冤的大臣談心,得知一位大人的名字和職務後就翻看隨身攜帶的記錄。
然後就找出幾張寫滿字的紙給這位義憤填膺的京官看,並且耳語幾句,接下來這位大人就掩面狂奔,一溜煙跑得沒影了。
不足一個時辰,一半人走掉了,沒多久另外一半人就發現了家人或者好友來拉他們回家,並且叮囑他們謹言慎行,萬萬不能得罪徵虜大將軍惹禍上身。
最後幾百人的跪求現場只剩下了不足三十人,這些人都是清流,是那一種本事不大脾氣很大,自己做事不行,給做事的人挑毛病很行的鐵骨錚臣。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幾十個鐵骨錚臣又臭又硬,自認爲站在道德制高點。
他們認爲自己一心爲國對事不對人,發現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打了退堂鼓,更加鬥志昂揚。
下手對付晉商和相關文官武將之時黃漢就意識到會捅了馬蜂窩,早就做足了心裡準備。
幾年前黃漢就具備搞晉商的實力,但遲遲不動手就是擔心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也是擔心搜刮到手的巨大好處沒法獨吞。
抓捕到晉商後,“紅旗軍”少年就把主要人物分別看管,八個人換班輪番進行疲勞審訊。
絕大多數又餓又困的晉商吃不消這樣的心裡攻勢,他們連八個時辰都挺不過,開始老老實實交待這些年的所作所爲,包括何時何地給哪一位大明官員、胥吏送了賄賂。
在不用顧及人權的大明朝採取這樣的審訊已經是足夠仁慈,因爲在三木之下,不要說這些人具備犯罪事實,屈打成招都輕而易舉。
黃漢不想殺人,也不想在過堂後使得這些人留下殘疾或者乾脆沒幾天就死了,採取誅心手段收集罪證,效果好不血腥。
委派房連棟進京面聖就是爲了給皇帝送上一些好處,讓崇禎皇帝感覺到無論何時,徵虜大將軍都不會忽略了皇家。
房連棟帶領的衛所軍運來了一千餘大車的物資,其中就有不少是準備在京師發賣變現的古玩、怪石、工藝品等等,也挑選了不少奇巧準備獻給皇帝。
出發前,黃漢召見房連棟耳提面命,十幾個旗衛攜帶了這段時間收集的罪證陪同房連棟進京。
大明的滿朝文武除了清水衙門,掌握實權的官員不貪腐的真不多,連鄭國昌、劉之倫都有不少灰色收入。
如首輔大臣溫體仁、戶部尚書程國祥這樣清廉的權臣少之甚少。
因此房連棟打聽出官員的名字後查看旗衛有沒有記錄這個官員在晉商手裡落下的短處,然後把抄錄的供詞給那個官員看上幾眼。
最後附耳告訴這位官員,徵虜大將軍與人爲善,選擇合作者網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