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能力、二沒財力、三沒有統御力,歷史上的廠督王承恩也是個大坑貨。
他在緊要關頭沒有發揮出一個特務頭子應有的作用,甚至於連貼身保護皇帝的死士都沒有招募一些。
最後落得個和崇禎皇帝一起跌跌撞撞跑上煤山,二人先後在一棵彎脖子樹上了吊,身邊連一個人都沒有,屍體三天後才被發現。
由此可見,王承恩空有忠心,身居高位卻無應變能力,約等於是坑死了崇禎一大家子。
其實也沒辦法怪王承恩,崇禎本身也是個坑貨,根本做不到人盡其才,明末俊傑其實真不少,攤上如此坑的皇帝,下場也是個被坑死的命運。
以王承恩的水平,明知道“漢王”要對付東廠也是枉然,他根本沒有應對措施,就如同歷史上面對闖賊人馬一樣,只能聽天由命。
黃漢確實要收編錦衣衛、東廠,而且爲了大局着想,全盤接受,等局勢穩定後再開始整頓,徐徐圖之。
計劃是旗衛、錦衣衛、東廠、親衛營一部分將士打散後重新編組,成立大漢情報局、國家安全局。
旗衛、錦衣衛歸屬於大漢情報局,東廠、親衛營歸黃漢直領的國家安全局管轄。
聽說職務不變,收入能夠增加兩成,還不會長年累月拿不到月俸,錦衣衛、東廠除了一小部分職務高的頭領,其餘人不僅僅沒想着爲大明盡忠職守,甚至於期待“漢王”早早接管。
這其實很正常,崇禎十七年,那麼不堪的“李闖賊”打入京城,又有多少錦衣衛、東廠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除了李若璉、方正化等等爲數不多的忠臣義士,還真沒聽說有多少,那些清流根本沒有揮刀子跟流寇拼命,而是選擇了投水、上吊等等方式自殺。
現在是名聞遐邇的“漢王”挾打得建奴亡國滅種的威勢進京整編錦衣衛、東廠、京營人馬,還立刻發放提高了兩成的月餉,怎麼可能出現奮起反抗之人?
“漢王”終於回家了,最高興的當然是王妃鄭秀娥,久別勝新婚,她有說不完的心裡話。
但是鄭秀娥沒有時間成天留在王府陪着夫君,而是幾乎天天前往紫禁城跟張皇后、周皇后、田貴妃等等大明後妃見面,送些來自海外的禮物、拉拉家常。
今非昔比,由於這些年鄭秀娥、楚楚、徐妙妍、徐妙茹經常帶着婢女來紫禁城走動,還帶來不少“紅旗軍”體系出版的新書,紫禁城裡的女人們也得到了開眼看世界的機會。
“漢王”的權勢到了何等地步早就不是秘密,紫禁城裡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直接的影響就是“漢王”妃鄭秀娥的地位越來越高。
兩位皇后早就不在鄭秀娥面前採用君臣之禮,而是禮尚往來平等交往,那些品級低的妃嬪見到鄭秀娥都主動萬福。
“漢王”率領大軍十幾萬進入京城的消息被傳得家喻戶曉,深宮裡的后妃們也知道。
鄭秀娥和徐妙妍、徐妙茹依舊跟大明後宮保持來往,而且頻率更高,目的就是給紫禁城裡的女人們寬心。
鄭秀娥幾個隔三差五找崇禎的妃嬪們談心,就是爲了讓她們知道,無論外邊怎麼天翻地覆,該給她們的月錢不可能少一文,一樣的可以享受榮華富貴,而且日子只會好不會差了。
鄭秀娥幾個信誓旦旦表態會善待皇帝和皇家所有成員,效果斐然。
原本忐忑不安的后妃們心裡確實好受了不少,只不過瞧見萎靡不振的皇帝腰背更加佝僂了,心有慼慼焉。
賢良的周後這些年見多了夫君夜以繼日地批閱奏摺,成天愁眉不展,她有可能由於心疼崇禎,內心裡根本不覺得這個皇位有多麼值得留戀。
只不過她也讀了太多史書,就沒發現幾個下臺的帝王能夠善終,聽鄭秀娥信誓旦旦要善待皇家,周後終於問出“漢王”如果坐擁江山,當今聖上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鄭秀娥曾經問過黃漢,得到的答覆是冊封禪位後的崇禎爲“大漢帝國”信王,而且他這個王爺是自由的,可以去任何地方。
黃漢可以在登基大典的當天殺白馬盟誓,保障信王的待遇、人身安全和生活自由,如果誰敢傷害誅滅九族。
周後得到了鄭秀娥的準話,又得知“漢王”考慮到有可能出現揣測上意的將領認爲“漢王”顧忌名聲故而善待信王,自作主張痛下殺手。
因此特意要當着滿朝文武、數千軍民的面殺白馬盟誓,護佑信王周全。
周後選擇了相信,向鄭秀娥表態,在適當的時候會開口勸勸皇帝。
鄭家畢竟是世家大族,在大明身居高位者不知凡幾,鄭秀娥耳濡目染,當然願意夫君善待大明皇室,她得知夫君將要冊封退位的皇帝信王后,已經安排人手突擊裝修信王府。
鄭國昌從女兒口中得知了女婿準備如何安排當今聖上老懷大慰,他做了決定,哪怕被崇禎啐一臉唾沫,也要規勸崇禎識時務選擇禪讓。
坤興公主已經十二虛歲,有些早熟,白嫩的肌膚吹彈可破,長成後一定是個萬里挑一的大美人。
她從小讀新學練射擊算得上能文能武,小女孩長成了小姑娘,卻失去了童年的無憂無慮。
懂事了的感覺真的不好,心目中的大英雄黃漢覬覦父親的皇位,作爲皇家公主的她應該憎惡黃漢纔對。
可是不知怎的,坤興就是無法去恨,總是想起這些年黃漢如父如兄般的諄諄教導。
坤興又見到了“漢王”妃轉交的書信,收到了“漢王”贈送的禮物——三輛用上了充氣橡膠輪胎的自行車。
對比以前的自行車,這三輛車更加輕便,騎上去不僅僅舒服太多,而且省力。
小坤興領悟到了“漢王”書信裡提到的技術革新,特想接受“漢王”的邀請去“廣左福地”、“漢堡”遊覽一番,更想乘坐那種逆風也能快速航行的“火輪”出海看一看。
可是父皇這幾天經常大發脾氣,原因就是“漢王”來到了京城,她哪敢在這個時候自找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