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卒?兵將?”朱由校聞言,疑惑道。
“正是!臣以爲兇手應該是一個軍事經驗幾位豐富的人。”駱思恭連忙回道。
“一個?”朱由校很快就發現了駱思恭話裡的用詞,有些不信道:“你的意思是說兇手是一個人殺了客媽媽身邊那麼多人嗎?”
說話時候,朱由校語氣裡疑問之意增多,顯然,對於駱思恭的話,他也是不相信的。
“正是!臣就是這麼的。”駱思恭回道。
“荒唐!兇手一個人單槍匹馬,就殺了我派給客媽媽的一旗錦衣衛,駱思恭你是在說你手下派來保護朕的那些錦衣衛,都是廢物不成!”朱由校大怒道。
也不怪朱由校生氣,畢竟,朱由校派去保護客巴巴的錦衣衛,可都是駱思恭原先選來的精銳,用來保護朱由校的。
現在,這些被挑選的錦衣衛精銳,竟然都被一個人幹掉,朱由校能不生氣?這不說明駱思恭選的人都廢物嗎?
就算對方再強,也不該被兇手殺得這麼輕鬆,朱由校以爲這是駱思恭推卸的說辭,才動怒的。
“陛下息怒,臣如何敢用普通錦衣衛士來濫竽充數的保護陛下?而若是對方是訓練有素的兵將,如果早有計劃謀劃的話,對方一個人殺了一小旗的錦衣衛士,也並非是不可能。而且臣可以確定,兇手極大可能只是一個人。”
見駱思恭這麼強烈認真,朱由校眼中精光一閃,冷聲道:“你何以如此確定?”
“臣去過客氏被害的現場,以以臣多年的破案經驗來看,兇手應該就是一個人。”駱思恭回道。
錦衣衛畢竟有巡查緝捕之權,駱思恭做了錦衣衛這麼多年,而且最後還當上了錦衣衛指揮使,見過破過的案子也不少了,只是因爲錦衣衛詔獄的臭名,掩蓋了這一點而已。
“你這麼說的話,未免太牽強了。”朱由校顯然對於駱思恭的經驗論不感冒,而後又問道:“先不說這個,說說你怎麼判斷兇手是軍中老卒或者兵將的。”
“是!”駱思恭回道:“回稟陛下,臣有三點可以確認兇手是上過現場的兵卒或者兵將的。”
“三點?哪三點?細細說來!”
“是!”駱思恭應了一聲,而後道:“其一,從兇手的兵器上可以看出,其所用軍械,除了連弩我大明軍中不再使用外,雁翎刀和鳥嘴銃都是我大明軍中常用武器。”
“按常理推斷,兇手使用兵器,定然會用順手的兵器,這樣可以保證行事中,不出現其它的意外,而現在兇手所用多爲軍中制式兵器,如無意外,兇手應該很大程度上習慣於用軍中兵器。”
“試問,有誰會習慣用軍中兵器呢?毫無疑問,只能是那些有過軍中經歷的人,再加上兇手用的是軍中普通兵將所用的雁翎刀,所以其人極有可能是把總、遊擊之類的官職不高的兵將。”
“其二,就是兇手的殺人過程,臣去過侯夫人等人被殺的現場,也觀察過,根本現場的情形,以臣多年的探案來看,兇手絕非普通賊人。”
“因爲,兇手選擇伏殺客氏等人的地點,就不一般,那裡地處偏僻,附近又有山林,行兇之後,非常容易逃遁,隱藏行跡。”
“而且,兇手出手果決,殺人簡單有效,在短時間裡,不拖泥帶水的利用手中兵器,殺死十幾人,並且還可以一一補刀,完全就好像是在閒庭信步,風輕雲淡的殺人。”
“這種殺人手段,尋常賊人絕對做不到的。而從兇手所用雁翎刀和鳥嘴銃來看,也只有經常使用軍中制式兵器的人,並且多次上過戰場,纔會用雁翎刀和鳥嘴銃殺人,並且殺得這麼果決的。”
“其三,便是那鳥嘴銃了。臣觀察到,保護客氏的小旗,在被害時,應該有逃跑的時機,不過卻被賊人,以鳥嘴銃一擊射倒於三十多步外,最後又被賊人補刀而死。”
“試問,一般賊人,若是沒有長期使用鳥嘴銃,有豐富的射擊經驗,如何能一次射擊,便於三十步外,射殺敵人呢?也只有在軍中磨礪多年,纔會有這麼豐富的射擊經驗的。”
“故而,以臣愚見,兇手必然上過戰場,而且可能做過把總、遊擊之類的普通兵將。”
駱思恭一連說了很多話,可謂是字字珠璣,聽得朱由校心裡十分認同,的確,有這三點,兇手確實很有可能是上過戰場,熟悉軍中制式兵器的兵將。
只是,有一點讓朱由校不明白,什麼人會好好的兵將不做,轉而做這種殺人犯法的事情,朝廷又不會缺他們銀子,甚至於他殺的人,還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難道他就不怕朱由校派人追查嗎?
“你說的確實有理,只是朕想不明白,若是一般兵卒倒罷了,可是兵將刺殺客媽媽,難道他不怕朕嚴查嗎?”朱由校問道。
“這一點兒,臣也不明白。”駱思恭遲疑了一下,附和道。
一旁一直沒說話的盧受,見駱思恭如此,眼中若有所悟,想到了什麼,但沒立即說話。
“嗯!這個暫時就不說了,你且回去加派人手,嚴查京師裡的兵將兵卒,無論是京營的還是其他地方近日入京的兵將兵卒,但凡有嫌疑的,一律拿問。”朱由校點頭道。
“是!”駱思恭應了一句,但並沒有走,而是又說道:“陛下,臣就怕兇手早已逃了軍籍,不再是軍戶了,到時候就難查了。”
“逃了軍籍?”聞言,朱由校皺眉道:“這有可能嗎?難道各地衛所都不管嗎?”
“陛下,有的人不願世代爲軍戶,逃了軍籍,再改頭換面,也是有可能的。而各地衛所逃兵都不少,抓也抓不完,而一旦有兵將成功去了外地逃了軍籍,他們就是再抓也抓不到啊!”駱思恭回道。
當然,話裡面,駱思恭也不敢在朱由校面前捅破各地衛所不報逃兵,從容喝兵血的事情,只是輕飄飄的把話題帶了過去。
雖然駱思恭不知道朱由校知道這事情,但他也不會說,因爲無論皇帝知道不知道,這種犯忌諱容易引起文武撈錢的舉報,舉報的人後果可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