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後半輩子靠張璟

bookmark

耳邊的操練之聲不絕,張璟和馬純兒說了話便決定去看看。

由着馬純兒服侍穿衣,張璟留她在帳篷裡休息,便出了帳篷,打算看看御馬監的操練情況。

誰知,剛出帳篷,便看到劉應坤、胡良輔和汪大海三人,正守在帳篷外面。

“呦呵,三位公公這麼早啊!”張璟對三人笑嘻嘻道。

“國舅爺爲皇爺操勞,日理萬機,竟然也這麼早起來,實在不應該,應該多睡一會兒,養養體力纔是。”劉應坤聽後立即回道。

汪大海和胡良輔聽到劉應坤的話,頓時心裡暗罵劉應坤無恥,虛僞,這太陽都快曬屁股了,竟然還說天氣早,虧他能昧着良心說出來的。

張璟看了眼陽光大照的太陽,而後臉不紅,心不跳的回道:“劉公公所言極是。不過爲陛下盡忠,這都是應該的。”

“國舅爺真我大明楷模,我們都應該學習!”劉應坤笑道。

一旁,汪大海和胡良輔也跟着附和着,當然心裡面,他們也是忍不住大罵劉應坤會拍馬。

有三人作陪,張璟認真的看了御馬監兵卒操練的過程,不斷讚道他們果真是精銳之師。

只見得,穿着與大明其他軍隊不同的御馬監禁軍,無論步騎,訓練之時都是一副虎狼模樣,端得是一支勁旅。

“這御馬監真是多虧三位公公,不然如何能練得出這般規模的精銳?”張璟連連讚歎道。

“國舅爺說笑了,能練出這些兵馬,完全是皇爺的功勞,若非皇爺信任,我們也練不出這些兵馬。”劉應坤、胡良輔和汪大海互相相視一眼,然後由御馬監的老大劉應坤出言,回了張璟的話。

“對!對!對!這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勞,是我說岔了。”聽到劉應坤所說,張璟也是改口,拍起了根本不在這的朱由校的馬屁。

有時候,張璟也是覺得他是不是入了大明的官場,也和那些加入東林黨的官員一樣,把這種恭維皇帝的習氣,也都學了出來。

這般把皇帝和御馬監吹捧過後,張璟也是知道他該辦正事了,便開口道:“陛下給我的聖旨,想來劉公公和胡公公都看過了,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可以調兵離開呢?”

“既是陛下旨意,國舅爺自然隨時可調兵,御馬監所屬兵馬,任由國舅爺挑選。”劉應坤回道。

昨晚,在安排好張璟過夜留宿後,劉應坤和胡良輔就研究過了張璟那道程序上有些簡略的聖旨真假。

結果,二人和汪大海一樣,也沒發現什麼漏洞,不過,他們也沒完全信汪大海派人去宮裡打聽的消息。

畢竟,調兵一事非同小可,若是出了差池,那就形同謀反,即使他們是被騙的,那也脫不開干係,所以他們如果不派自己的人去問個清楚,心裡不踏實。

故而,一大早,二人便暗中各派自己的親信去宮裡找熟人打聽。

作爲御馬監的老大,劉應坤自然在內廷司禮監有人,雖然司禮監和御馬監是內廷的一文一武,互相是對頭關係,但那也是在內廷這個部門而言,除開部門的因素,二者之間很多太監都有不錯的私交,所以劉應坤很快便確定的事情的真實性。

至於胡良輔,雖然他資歷人脈比劉應坤這老太監少,但畢竟和皇帝身邊的熟人李進忠有交情,直接派人去他府裡問話,不就把事情打聽清楚了?

結果自然沒問題,甚至於通過問司禮監的熟人,劉應坤和胡良輔這兩個御馬監的一、二把手,卻是比他們之前更加明白皇帝對張璟的看重。

劉應坤此時的心裡,已經後悔昨晚聽胡良輔的話,讓他白白沾了送女給國舅爺侍寢的光了,他可不信,早被胡良輔忽悠的馬純兒,會說在國舅爺面前說他和汪大海的好話,恐怕,馬純兒吹得枕頭風,都是關於他胡良輔的,畢竟馬純兒她哥可是胡良輔名下的人。

當然,劉應坤也知道他這話不對,終究,他不經常去京師城裡和宮裡,甚至皇帝大婚,他們御馬監也只是在城外接受皇帝派來的使者犒軍而已,對於這段時間裡,京師的事情瞭解不多,雖然聽說過朱由校對張璟器重,但也因爲張璟外戚的身份,沒有太過重視,所以昨夜劉應坤纔會遲疑,致使這巴結的頭功給胡良輔鑽了空子。

想到這裡,劉應坤真是腸子都悔青了,不然的話,要是他搶先的話,或許在海戶裡找不出比馬純兒漂亮的女的,但模樣也不會差得,要是當時他手裡有人,何至於讓胡良輔獻美?

終究,在這御馬監,老大是他這個掌印太監劉應坤,他說什麼,胡良輔也得聽命。

失策啊!失策……

劉應坤心裡不斷後悔,同時也促使他決定,之後一定全力配合張璟,好讓皇爺想起他這個老太監。

說實話,劉應坤已經老了,按理來說這年齡也要到在御馬監退休的年紀,畢竟,御馬監是掌兵的,皇帝肯定更願意讓年輕的太監掌御馬監,而且這種到年齡就輪換御馬監太監,也可以有效的保證御馬監的禁軍不會完全聽令一人,最終出現當初曹吉祥叛亂的事情。

畢竟,曹吉祥當初叛亂,雖然大部分御馬監兵卒未跟隨,但那也是因爲消息提前泄漏的緣故。

而且,最終,還是有一部分人明知道是叛亂,還跟曹吉祥謀反,其中原因,自然就是曹吉祥掌權太久了,甚至早就靠着“奪門之變”的從龍之功,帶領御馬監的兵馬富貴了,這也無怪乎那些人明知謀反還鋌而走險了。

所以,劉應坤知道,他要退休是必然的,但他不想這麼簡單的退休。

雖然混到御馬監掌印的位置,同時這些年他也撈了不少油水,在太監裡面算是非常好的,可是一旦退休,若是什麼差事沒有,靠着原先的積蓄自生自滅的話,劉應坤可不敢想象他那些錢夠他像之前在御馬監一樣,揮霍多久的。

故而,劉應坤想着,即使退休,也要想辦法去一個內廷邊緣衙門養老,這樣的話,靠着以前的人脈關係,還能有份退路。

只是,這很難,畢竟大明的太監太多了,不說宮裡的太監滿了,不斷往御馬監下面的馬場塞人,就是京師城裡,還有不少自宮後卻沒門路入宮的人,這些人不僅比劉應坤年輕,有的人還比他聰明有知識有武力,皇帝怎麼會願意讓他這個老不中用的傢伙佔着坑不動?

除非,你和皇帝有很深的感情,或者有能量非常大的人替他和皇帝求情,然而,很顯然,劉應坤沒這些關係。

不說他這麼大年紀,沒機會和朱由校交集,就是他常年不在宮裡,也不可能有宮裡的貴人替他說話。

所以,劉應坤一直沒找到辦法解決,而這次打聽到張璟在朱由校面前的看重後,再加上他和皇后的關係,劉應坤不由得活躍起心思來了,他可指望後半輩子靠張璟了。

252、以次充好29、給朕盯着張璟157、多數儒生的縮影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279、拿什麼來拯救九千歲?74、長壽真可怕28、你竟然叫張嫣!191、少年皇帝很機智185、軍器局抽離339、紅夷大炮205、三方佈置143、誰人用心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298、桀驁不馴王維棟40、握手河橋柳似金349、代替出面370、楊家人聯絡內廷127、其心惡毒,無可加焉!166、臣無罪!374、怎麼去朝鮮了?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124、冤也不冤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407、鄧子龍與徐觀瀾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46、再陪我抄一遍那醉花樓去!126、三論172、言官也是雙刃劍30、袁應泰自殺殉國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30、袁應泰自殺殉國162、做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405、陳情疏296、別被外人知道就行302、替死鬼有了115、不能坐42、賭坊謀財325、發火成功率128、拜服243、咱們得靠國舅爺了340、重點在火銃142、脫靶了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319、西山軍器局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375、浙兵訓練407、鄧子龍與徐觀瀾66、國丈是東林舔狗208、帝王無音信287、王安與馮保類似183、薛侯爺很守信用82、張璟不能爲官1、族妹是皇后5、實爲避禍368、笑到最後260、勳貴集體巴結214、三點確定129、門敬302、替死鬼有了112、強封379、遠小人216、殺人目標和動機165、死人不會開口38、諸位相公可動不了那張璟368、笑到最後296、別被外人知道就行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357、冷熱兵器需結合282、咱家怎麼可能當上司禮監掌印?258、五軍都督府358、當礦監也是要有後臺的395、後手與刺探145、乾等不如誘導184、各黨都腐敗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326、手掌震得疼300、酒醋面局韓彪6、皇帝我不認識,但我認識皇后!51、薛府沒落171、尋死覓活143、誰人用心117、不服那就坑你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94、魏朝真渣男383、挑撥離間175、開了個大321、錦衣衛指揮使難得善終261、都想博關注35、國舅爺的事情有古怪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116、天姿國色169、言者無罪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98、好個確信無疑18、霸王嫖357、冷熱兵器需結合363、重刑威加海內128、拜服45、公公拿兩箱銀子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