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葉向高草擬了聖旨,派人送去司禮監後,便急急匆匆的出宮,和臨時召集來的東林黨諸人會合討論。
聽到王化貞要被朱由校調到朝鮮時,東林黨人皆是一驚,他們都沒想到他們原來的設想會出現意外,王化貞竟然不能和熊廷弼爭權了。
說實話,自從之前東林黨人在熊廷弼起復一事上落了面子,他們就一直把這事情記恨在心。
雖然表面上,他們沒有顯露出來,但是暗地裡,這些東林黨人可是一直在等待機會,想要找回面子報仇,所以這次王化貞的橫空出世,就給了他們機會了。
然而沒想到,原本指望靠王化貞和熊廷弼爭權,再幫他們東林黨人把遼東的控制權奪回來時,王化貞卻出乎意料的要被皇帝調到朝鮮去了。
對此,衆人雖然吃驚,但並沒覺得這件事情背後是被人坑得,他們都往好的方面去想,只以爲他們捧王化貞太過,這才讓皇帝朱由校動了愛才之心,調王化貞去朝鮮的。
畢竟,按照熊廷弼提出的三方佈置策略,朝鮮也是要出重兵給大明造勢的,而聯絡朝鮮的官員也早就帶上相關文書啓程去朝鮮了。
現在,恐怕是皇帝認爲派的人不保險,又或者擔心其他原因,眼見王化貞被傳得能力出衆,這才動了愛才之心,既爲考驗王化貞,也爲提拔他。
畢竟,朝鮮自從薩爾滸戰敗,他們所派兵馬基本全軍覆沒後,這次大明再讓他們出兵,難免會有些問題,這時候派一個更有能力的人去,才更能讓朱由校放心。
說實話,知道王化貞會成爲朝鮮方面的一路元帥,東林黨內衆人都是十分高興的,畢竟,這意味着他們東林日後可能再也不會因爲無軍功而蒙羞了。
只是,對比遼東和朝鮮,他們心裡就不平衡了。
無疑,若是掌控遼東,那在日後得到功勞方面,遠比掌控朝鮮,大得多,而且也更能彰顯功績。
好在,王化貞不管是在遼東,還是在朝鮮,對於東林黨內都是喜事,所以雖然黨內有些小失落,但有葉向高等人的理解勸說,這件事情總體上也是和平得到東林黨衆人的支持的。
因此,考慮到日後王化貞在朝鮮會有不少困難,所以東林黨內改變了他們原先全力支持王化貞在遼東奪權,各種打壓熊廷弼的計劃,轉而全力支持王化貞在朝鮮立功了。
而打壓熊廷弼方面,只能被他們擱置了,一方面,因爲支持要去朝鮮的王化貞,東林黨也跟難集中多少精力在遼東;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東林黨內沒有其他的人,能看出有能力在遼東和熊廷弼奪權。
一場完全避免了熊廷弼被針對的東林黨內議,就這麼結束了,張璟不知道,他的這般插手,讓東林黨完全往好的方面想,最後做出這麼多改變。
總之,幾日後,張璟聽到朝廷下令,升戶部右參議王化貞爲右僉都御史,加兵部侍郎銜,讓他從廣寧率一千兵卒,沿海路,乘船中途轉道山東,最後到達朝鮮,經略朝鮮軍務。
同時,朱由校又派人傳國書給朝鮮國王李琿,表明王化貞代表他,讓朝鮮國全力配合王化貞,不得怠慢。
此令一出,自然也讓不少事先不知道的朝臣震驚,立刻有人表示反對,特別是知道王化貞極得蒙古人心,能說動蒙古人和大明一起打建奴的朝臣。
然而,聖旨已下,絕無收回成命的道理,那些朝臣再反對也沒用,張璟也知道,他終於讓王化貞這小人遠離熊廷弼了。
說實話,對於那些根本不瞭解草原民族性格,不清楚蒙古人心裡想法,卻一直要朝廷留下王化貞的士大夫,張璟心裡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們指望靠蒙古人幫大明,那還不如指望自己興大明瞭,況且,蒙古人到底什麼德行,後世的歷史已經註定了。
張璟可是記得,真實歷史上,王化貞後來口口聲聲說他說動蒙古人,開戰後,蒙古人出兵四十萬跟隨他,一起蕩平建奴。
結果,開戰後,蒙古是一個人影都沒見到,直接就讓王化貞口中的“四十萬兵”,成了笑柄。
有時候,張璟也是不得不感嘆,王化貞的運氣是真好,否則的話,不是運氣好,以他的軍事能力和他如此相信蒙古人,這種蠢材,是根本不可能做到主帥,架架空熊廷弼的。
好在,現在局勢不同。
雖然因爲王化貞的靠山強大,張璟打壓不了他,但把他調開,而且是以這種對王化貞和他背後的東林黨人來說,十分高興的形式,讓王化貞心甘情願的去朝鮮,說不得,他背後的東林黨人,也都開心的準備給王化貞各種援助了吧!
不過,這事情看着是好事,可是王化貞和東林黨人,能不能笑到最後,那可就難說了。
畢竟,朝鮮那地方,現在這時候,可絕對是一個大坑,王化貞能保全他自己都不錯了。
先不說王化貞本身就在軍事上就志大才疏,軍事能力很差,再加上朝鮮那些軍隊的渣渣戰力,這就夠讓王化貞和他背後東林黨人哭一回的了。
除此之外,朝鮮國現在這個還沒被廢立,有名的在大明和建奴之前徘徊的中立牆頭草——朝鮮國王李琿。
張璟覺得,哪怕王化貞背後再有東林黨人的全力支持,可他身在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王化貞到底能把這事情辦成什麼樣子,誰也預料不到。
有時候,張璟在想,要是王化貞之後能把他真實歷史上在遼東剿滅建奴逆賊的想法,用到朝鮮那裡,那該多好,說不得王化貞就能在大戰時,戰死在建奴韃子手裡了。
當然,戰敗的話,王化貞到底有沒有身爲大明臣子的戰死自殺殉國的氣節,張璟可不敢保證。
不過,要是這位東林黨黨魁的弟子,戰敗之後,主動投降建奴,那樂子可就大了,不由得,張璟心裡浮想聯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