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薊遼總督王象乾

bookmark

王化貞去朝鮮,要獨掌朝鮮一軍,從側面牽制甚至夾擊建奴逆賊,顯然已經成爲了東林黨內目下最重要的事情了。

東林黨內顯然十分希望王化貞這一個東林黨內未來的“希望之心”,能夠在朝鮮幹出一番大事,從而重振名聲,讓東林黨自袁應泰兵敗後,這幾個月一直髮生的倒黴事情停一停。

而要保證王化貞在朝鮮那被建奴逆賊和大海阻隔大明的地方,有一番作爲,除了王化貞自己要保證他麾下以朝鮮兵爲主的兵馬實力以外,剩下的就是看大明這一次會給多少幫助和支持了。

衆所周知,朝鮮自從壬辰倭亂,即大明所稱的援朝戰役後,本就不是富裕大國的朝鮮,國力更加不足,到了現在都不是很好。

從薩爾滸之戰時,大明讓朝鮮出兵,並且要他們自己負責一些本國軍隊的後勤,他們開始百般推諉,就嫩個看得出來了。

明知朝鮮能提供的物資不多,東林黨人當然不可能放着王化貞在朝鮮這異國他鄉,後勤物資不富足的情況下和建奴逆賊對戰,所以他們要想方設法的給王化貞好東西。

只是,現在大明能送東西到朝鮮的路,也只有通過水路才行,而水路上,現在能運東西的地方也就只有遼東附近的海邊了。

至於另一個能走水路去朝鮮的地方,卻是山東,不過,山東如今還不是完全對抗建奴的前線,也還沒人提議去山東練兵,所以走山東這條路,再沿着海路去朝鮮,雖然能走,卻沒有人去。

因此,只能在遼東選地方給王化貞送東西了,而在遼東送,以熊廷弼和他們做對的個性,明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所以,本來暫時不想染指遼東的東林黨人,現在的他們只能想辦法,再在遼東佔住腳,而後再送東西給王化貞。

至於怎麼在遼東佔住腳,東林黨人想了想,只能找一個熊廷弼都不敢輕易動的人,去遼東任職,然後伺機送物資給王化貞的朝鮮兵。

恰巧,此時薊遼總督文球被罷免,思來想去,東林黨人推薦了一個資歷和背景,比熊廷弼都大的人,擔任此職。

這個人名爲王象乾,履歷豐富,他是隆慶四年的亞元舉人,連科進士,歷經隆慶、萬曆、泰昌、天啓四朝,可謂是朝中少有的四朝元老,他當了薊遼總督,完全可以利用職權,給熊廷弼這個遼東經略威脅,讓熊廷弼不阻止他們援助王化貞。

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擔當此職,可以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換而言之,王象乾擔任薊遼總督,雖然和熊廷弼這個皇帝特設的遼東經略互不統屬,指揮不了他,但職權上,卻是比熊廷弼大得多。

這就是東林黨人如今的意圖,用王象乾節制熊廷弼,讓熊廷弼不敢亂動。

初時聽到王象乾這個名字,張璟不由得有幾分厭惡此人,倒不是說此人日後失了大節,而是他真實歷史上的一些政治策略還有主張,張璟十分看不下去。

當然,要不是張璟在後世看不下去他的一些事情,張璟還記不住此人了。

說來,王象乾其實嚴格來說,並非東林黨人,因爲他的發跡,明顯比東林黨的建立還早。

按理來說,論起黨派,身爲山東人的王象乾,應該和齊黨走得近,然而,他並未加入齊黨,同時又在黨爭之中,和東林黨走得近。

很多時候,王象乾都幫了東林黨,正是因此,雖然王象乾沒入東林黨,但東林黨卻一直對他很是友好,給各種好處,這次東林黨很少有的不推薦黨內中人,卻推薦王象乾這個非東林黨人做薊遼總督,便是這個緣由。

當然,在張璟想來,王象乾沒入東林黨,恐怕也是東林黨不好安排王象乾的身份的原因。

畢竟,以王象乾的政治資歷,就是東林黨的創始元老顧憲成、李三才、高攀龍那些人,見了他都得低一輩,要是讓他入了東林黨,那讓那些東林黨的創始人該怎麼安排王象乾?

難道要讓那些東林黨的創始元老們,主動把自己的老大位置讓出來,給王象乾這個後來者嗎?

很明顯,對他們而言,這是不可能的!

從一開始,那些東林黨的創始人,創立東林黨以來,雖然喊着各種“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然而實質上,東林黨卻是淪爲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他們這些創始人,也早從一開始,就把東林黨當做他們的另一種政治權利的博弈,沒有誰願意把自己的黨內權利,拱手讓人的?

終究,只要他們在東林黨的地位越高,哪怕他們沒什麼本事,但在仕途上,他們都不會低的,畢竟,因爲東林黨的名聲,會有無數人爲了接近結交東林黨,都會主動幫你升官的。

而王象乾與東林黨互相合作,這從真實歷史上,王化貞架空熊廷弼裡,就能看出。

畢竟,王化貞能架空熊廷弼,除了朝廷大權在東林黨手裡以外,這個和王化貞同姓的山東同鄉,出力也不小。

畢竟,作爲薊遼總督,在遼東方面,王象乾也能節制一些軍隊,他若是讓這些軍隊全力投靠王化貞,拋棄熊廷弼,那絕對是可能的。

至於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爲遼東經略一職,是皇帝特設的,並非是朝廷一直有的。

所以,等到遼東戰事結束,熊廷弼自然不會再擔任遼東經略了,而薊遼總督卻不一樣,作爲大明如今的定設官職,王象乾只要不是死了或是犯法治罪,那日後這些遼東兵馬,可都是還要受王象乾節制的。

爲了日後不被王象乾記住報復,自然的,會有不少遼東兵將會遵守王象乾的命令,跟隨王化貞。

有這一點,再加上朝廷中樞的東林黨人的大力支持,熊廷弼不被架空都是怪事了。

當然,王象乾除了這事情令張璟討厭外,還有另外一件事,更讓張璟氣憤,因爲王象乾,嚴格來說,就是真實歷史上的“遼西無底洞”的創始人。

23、關禁閉291、深宮之中要無情278、讓東林黨人做替死鬼75、得找個好管家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110、治客氏大不敬之罪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361、殺人瘋子戚繼光183、薛侯爺很守信用52、老滑頭抽兒子90、張輔之20、吳祭酒,出大事了!354、冤家宜解不宜結408、東林治史有深意181、沒送銀子來,朕不見!382、東林黨的紅線327、後坐力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57、等我見過陛下,再來找你們!332、救不救王體乾?338、初陽,你怎麼看?15、還是巴巴好!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106、看了也是白看!363、重刑威加海內82、張璟不能爲官32、我是吳庭禮,你說我是誰?246、後半輩子靠張璟356、軍隊名號400、楊鎬被黑的太久398、法司幾成虛設115、不能坐20、吳祭酒,出大事了!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169、言者無罪211、給朕查!151、找姓魏的幹嘛?27、選後選德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116、天姿國色351、忠誠孰表?269、畢懋康登門214、三點確定185、軍器局抽離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79、無論如何就要如花姑娘56、懲罰太輕242、端起鹿血幹了8、天下興亡,匹夫有責!45、公公拿兩箱銀子走吧!113、不可登255、大國表現62、需要一支得力的中央軍94、匠人低下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39、紅夷大炮142、脫靶了147、方從哲接旨122、內心引起強烈不適173、良知被羣體泯滅111、逐客氏出宮180、奴家想要373、會僞裝的王化貞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125、飛鳥也可擊落21、你還有臉進國子監23、關禁閉118、夜裡十二點,肯定上架,來訂閱!397、錦衣衛詔獄261、都想博關注363、重刑威加海內55、李超招了328、銃託很重要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277、高進認罪190、逼他們同意373、會僞裝的王化貞90、張輔之68、就你還想封爵?357、冷熱兵器需結合183、薛侯爺很守信用240、好一個南海子!52、老滑頭抽兒子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46、都聽張國舅的256、改戶籍不難240、好一個南海子!320、王體乾的預感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215、逃籍背景大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205、三方佈置61、渾河血戰的啓示230、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15、還是巴巴好!238、安排不安排383、挑撥離間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84、非喝哭方從哲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