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公賬私賬

bookmark

張璟的話問完,王崇洋臉色頓時不好,猶豫了一番,這纔開口。

“不瞞國舅爺,下官從國子監畢業後,便入工部爲吏,勤懇辦事至今,蒙朝廷恩賜,拔爲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入仕數載,深感監生身份,再想晉升,空間不大,故而想辭官後,考取科舉功名,不想老死在這正六品的主事之上。”

聞言,張璟點了點頭,而後又故作不知道:“既然還想考取功名,爲何不早些時候?偏偏要等到現在?畢竟,無功名在身,做到主事之位,你早應該明白,再想晉升,可謂是難於登天?而聽你所講,你爲主事也有數載了,怎麼不早先沒想明白辭官,參加科舉取那進士功名呢?”

“這……”王崇洋聞言,臉色一變,好半會兒都說不出話來。

“怎麼?莫非崇洋兄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成?不能告訴我?”張璟又問道。

“這倒不是,只是其中涉及到下官和高郎中之間的恩怨,若是入了國舅爺的耳朵,恐怕惹國舅爺不快。”

“什麼事情?這些你不用顧及我,而且我聽了,也不會出去亂說的,我可不是那多嘴的人。”張璟多此一舉的回道。

王崇洋得罪高進,這是軍器局人盡皆知的事情,只是其中除了少數幾人知道更深的內情以外,其他人不知道得罪的原因罷了,故而他根本也不怕張璟知道後說出去。

所以,見張璟對自己的事情這麼感興趣,想到張璟的身份,他日後說不得會有求於張璟,王崇洋還是把當時的事情大致說了出來。

“既然國舅爺如此看重,那下官便就說了吧……”

原來,王崇洋從國子監畢業之後,就被派到了工部,暫時充任普通普通書吏,跟其他幾個老書吏學習,平時負責記錄工部下發各地的文書。

畢竟,隨着大明科舉興盛,那種只有監生身份就做大官,甚至仕途通順,晉升爲相的事情已經不可能發生了,每個人可不像張璟這樣,身份特殊,起步就很高的。

而工部也是朝廷六部,每年通過科舉進入衙門的大明精英人才可不少,王崇洋雖然是國子監畢業的監生,但今時不同往日,監生想做官,多數也只能從小吏慢慢做起了,故而他只能熬着。

當然,說是熬,但於王崇洋而言,生活卻已經很好了。

工部畢竟油水充足,軍械武器、各地水陸工程、建設宮殿之類的房屋等等,每個人都能合理的拿到不少的油水,王崇洋就算是普通小吏做起,這幾年下來,晉升做微末小官後,到現在也不聲不響的弄到數千兩銀子了。

這還是王崇洋以前做的普通吏員,後慢慢爬到主事得了大權,又被高進架空後弄到的錢,可見工部這種花錢的衙門,油水不低。

有這筆錢,王崇洋理所當然的還清了家裡的債,又讓父母購置了幾畝田地,想着再慢慢熬成更大的官,多撈些錢,好日後娶得嬌妻美妾,購置大宅,衣錦還鄉,風光一把。

然而,天降橫禍,說來就來。

去年,軍器局的一位主事致仕,而王崇洋也正好因爲經驗豐富,資歷足,又花錢走了些以前國子監的關係,這才被任命爲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官,只比張璟這個員外郎的官職小了半級。

可以說,這基本也是現在監生起步的人做的最大的官了,再想晉升的話,非常難。

而王崇洋當官後,被分派的一件事情,就是掌握虞衡清吏司的各種賬目,其中重點就是軍械買賣的賬目。

事情壞就壞在這裡,王崇洋算是第一次掌財務,經驗不足,又怕擔事,深知關於錢這塊不能出岔子,所以十分盡心,而且盡心昏了頭。

王崇洋任職之後未多久,掌管虞衡清吏司的高進便找到他,要他撥經費一萬兩私用。

上頭髮下的話,王崇洋自是照做,可又擔心這筆賬會被工部的主事查出,到時自己要擔責任,於是在賬中備註了此筆款項是高進提走。

以前從未掌過財務,只管跟其他官吏一起拿錢的王崇洋,這下子吃了虧。

他不知道工部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公賬、私賬兩部分,就是工部自己的主事也一樣,而他記賬竟然都是在公賬記錄,沒有準備私賬。

這事情,後來被查賬的高進發現了,頓時怒火中燒,把王崇洋罵了個狗血淋頭。

王崇洋犯了這麼大錯誤,高進當然不會原諒他,誰知道日後會不會再出紕漏,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而王崇洋的官職是朝廷任命,高進當然不能罷免他。

所以,高進只能選擇不讓王崇洋掌握機密,徹底架空他,讓他做一個每天待在辦公房裡無所事事的六品官,絲毫不讓他接觸到虞衡清吏司的錢財,最多把一些無關緊要雜事讓他負責。

至於王崇洋會不會告發他,高進自然是不怕的,畢竟,這黑錢,王崇洋也同樣收得不是?

而且,他敢告發,那就是和工部的所有大佬作對了,高進可不信王崇洋這個背景不大的小官敢得罪上官,畢竟,說不得日後上官報復起來,甚至連累他的家人。

當然,王崇洋這些事情是不該告訴外人的,不過,他也和鄧健一樣,犯了常識錯誤,認爲張璟入了工部,就是工部自己人。

而以張璟的身份,這些事情以後肯定該知道的都會知道,所以便直接告訴了張璟,想拉進自己和張璟的關係。

“原來是這樣。”張璟徐徐說道。

一下子,張璟的心裡也有了些底氣,他不信,被高進架空的王崇洋會沒有怨氣。

本來就升官很難的王崇洋,又被高進這麼一搞,還能有什麼功績晉升?

這從王崇洋已經準備重新科舉就看出來了,他還是很想做官的。

知道這一點,張璟便知道怎麼對付王崇洋了。

“崇洋兄,其實吧我和你一樣,也和高進有怨。”張璟低聲說道。

“哦?他竟然敢惹國舅爺?”王崇洋懷疑道。

“不知道,我今日剛來工部,他莫名其妙的就針對我。”

“能否細細道來?”王崇洋依舊疑惑道。

“自然可以。”

當下,張璟便把今日的事情說了一遍,言語直指高進針對他。

160、高進行蹤94、匠人低下314、大不敬,斬魏朝346、邱扒皮308、藏身車下62、需要一支得力的中央軍4、真性情164、留之不得30、袁應泰自殺殉國337、南京教案364、運氣好的王化貞355、萬曆脫不開干係77、國丈無爵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405、陳情疏190、逼他們同意268、先跑二十圈85、合作謀劃393、古英貝勒很尷尬291、深宮之中要無情191、少年皇帝很機智330、王安留中113、不可登224、章節名錯了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83、薛侯爺很守信用165、死人不會開口163、熊廷弼入京181、沒送銀子來,朕不見!330、王安留中75、得找個好管家204、廷弼必盡力相助346、邱扒皮311、客媽媽是這麼被害的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106、看了也是白看!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225、再現浙兵的輝煌253、這馬會不會出事?346、邱扒皮295、大明沒“大人”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312、搜查魏朝392、代善357、冷熱兵器需結合95、要有切實證據347、與秦、馬兩家和好305、配合潛伏198、好個確信無疑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10、袁應泰有三敗318、帶俸千戶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205、三方佈置1、族妹是皇后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259、不能小瞧張維賢121、抗清三公得其二163、熊廷弼入京123、完全想岔了314、大不敬,斬魏朝249、耿直人總闖禍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355、萬曆脫不開干係350、秦、馬忠心大明305、配合潛伏17、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400、楊鎬被黑的太久34、你大點聲!我真的聽不見!239、御馬監也有貓膩317、錦衣衛千戶掌軍器局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82、張璟不能爲官389、漢城熱情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242、端起鹿血幹了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176、忠心老卒李易105、換個知根底的人160、高進行蹤136、她還真能反了天不成?242、端起鹿血幹了135、要不國舅爺也來聽一出?286、騙得這麼深218、旨意不對勁240、好一個南海子!395、後手與刺探220、把水攪混287、王安與馮保類似268、先跑二十圈172、言官也是雙刃劍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309、給胡維霖加擔子289、伯父當心239、御馬監也有貓膩316、永遠也查不到真相179、無論如何就要如花姑娘13、不一定會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