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中計

面對暗潮洶涌的局勢,周延儒自知大事不好,以過壽之名召集心腹之人商議該怎麼辦,然而往日靠攏追隨的大臣們都藉故不肯前來,讓周延儒知道大勢已去,恐怕倒臺之日近在眼前。

“元輔您不用過慮,陳越即使立下大功又能如何?也逃不了不聽指揮私自進軍的罪名,只要咱們咬死這一點皇上就拿您無可奈何,若是人人都如陳越這樣不聽指揮擅自行事,這軍法軍紀豈不是亂了?”兵科給事中光時亨道,因爲蹦的太厲害,已經沒法下船,只能跟着周延儒一條道跑到黑。

看着府中聚集的寥寥無幾的官員們,周延儒嘆了口氣,道也只能這樣了。

宴會結束,官員們各自散去,周延儒和心腹幕僚王寅對坐一起,再次商議對策。

“橫山公,此次恐怕老夫在劫難逃了,本打算爲你安排個出路,以你的舉人功名,以你的才華橫溢,足以出任一府之尊,可現在恐怕做不到了。”周延儒對王寅歉然道。

王寅看着垂頭喪氣的周延儒,不由得心中暗歎。王寅字橫山,京畿人士,乃是天啓二年的舉人,之後連續科舉三次不中,便熄了功名之心,轉而研習兵書戰冊天文地理縱橫之術,博覽諸家所長,終有所得,遂出山欲輔助名臣成就一番大業。

然而此時孫承宗、盧象升、楊嗣昌已死,洪承疇投降滿清,孫傳庭遠在陝西山河相隔,大明的名帥大多凋零,後被首輔周延儒招攬,在其幕中任職。

周延儒出鎮通州,統領京畿數十萬大軍,王寅也躊躇滿志,欲憑胸中所學一展抱負,輔助周延儒打敗滿韃,中興明室。誰知道周延儒口中說的倒好,到達通州之後卻畏敵如虎,根本不敢和滿韃作戰,每日裡想盡辦法拖延時日,爲了掌控軍隊籠絡各軍,拉下臉面大收義子,堂堂首輔大學士和一羣軍漢攪在一起。

開始王寅還以爲周延儒是爲了控制住軍隊,更好的和滿韃作戰,誰知道王寅卻根本沒有出戰的打算。一個多月來,王寅爲周延儒提了無數個建議,讓他派兵守住盧溝河一線,在北岸構築工事嚴防死守,務必把滿韃留在中原,等待各地勤王之師雲集,好把滿韃一舉殲滅。在王寅看來,京畿的明軍就有二十萬之多,山海關有吳三桂等六七萬軍隊,宣府大同還有十多萬軍隊,徐州江淮更有黃得功高傑等二三十萬大軍,這麼多軍隊只要指揮得當,圍殲這十餘萬滿韃根本不成問題,而滿韃總人口才有多少?失去了這十萬人必將一蹶不振,從此再不是大明的威脅,如此就可騰出手來對付中原的闖賊獻賊,大明中興可待!

可是周延儒的一系列作爲讓王寅心中極爲失望,有如此畏敵如虎、毫無作爲的首輔督師,大明氣數盡矣!

“王寅本閒雲野鶴,志不在朝堂,本打算追隨東翁成就一番事業,做不做官倒不在意。”王寅垂着眉頭淡然道,“不過東翁倒是不必太過焦慮,局勢並沒有惡化到不可挽救。”

“哦?難道還有轉機不成?”周延儒欠起身來,急切的問道。

“剛剛光時亨說的很對,那陳越再是立了大功,卻無法洗脫不聽指揮擅自從事的罪名,您咬死了這點,皇上就無法治罪。”王寅道:“不過這樣您的威望會盡失,首輔之位恐不可保,那陳越只要當官一日,您就是朝堂上的笑柄。所以,要想繼續擔任首輔之職,就必須把陳越搞下去。”

“可是那陳越應該是真的立了大功,怎麼可能把他搞掉?”周延儒嘆道。

“別人不行,您可以啊,東翁您任職多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哪個不給您幾分薄面。”王寅道。

“他們要是肯給老夫面子,今日的宴會就不會門可羅雀了。”周延儒搖搖頭,氣餒的道。

“這些人不過是看東翁您處在下風,趨利避害而已,可是若那陳越陷入必死之局,他們很快就會掉頭重新投入您的懷抱。更何況東翁您還有一個天然的盟友,他手中掌握着這些人的把柄,只要這個大殺器一出,由不得這些人不聽話!”王寅陰惻惻的說道。

“你,你是說,佟養性?”周延儒驚問道。

“嗯,就是他,上次陳越任西山兵備道之時,就是他指使光時亨等人拼命阻撓,聽說是因爲他侄子駱家玉向陳越索要戰功不成,惱羞成怒因而結怨。再通州之時,東翁您不是和他合作愉快的很嗎?”王寅道。

“可是,駱養性已經去盤山了啊。”

“駱養性不在,不是還有駱家玉嗎?他可是更恨那陳越,只要咱們蠱惑他一番,還怕他不爲咱們所用不成?陳越從在京師做蜂窩煤,再到房山,再到西山煤礦,得罪的人無數,只要咱們再派人聯絡這些人,大家羣起而上,攻擊那陳越,形成滿朝圍攻之勢,所謂衆口鑠金,不怕皇上不治那陳越之罪!”

周延儒尋思了良久,知道別無他法,只要陳越在,自己這首輔就當不下去!苦讀寒窗十數年,宦海沉浮幾十載,好不容易纔有今天的地位,他怎麼願意就這麼失去?

“幹了,老夫和那陳越小兒絕不罷休!”周延儒一握拳頭,惡狠狠道。

走出房間,回過頭來,看着窗紙上週延儒那佝僂的身影,王寅嘆了口氣,搖搖頭轉身而去。

“好你個王橫山,明着是爲首輔大人着想出謀劃策,恐怕最盼望着首輔倒臺的就是你吧!”剛轉過一個牆角,忽然一個低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王寅不由得臉色大變,扭過身來,就見一個黑影站在牆角陰影裡。

“本來只要首輔大人堅持彈劾陳越不聽調遣擅自出兵,雖然不至於把立下大功的陳越拿下,但首輔大人並無多少過錯,只要臉皮厚點,還能分得一點統籌之功,畢竟那陳越乃至唐通、白廣恩都是首輔的部下,如此只要皇上不惱,繼續當首輔毫無問題。可你偏偏蠱惑首輔大人繼續攻擊陳越,還非要形成滿朝圍攻之勢,須知皇上最反感的就是臣子結黨,不論是閹黨魏忠賢,還是東林黨錢謙益,都是因爲結黨或被捉拿查辦,或趕出朝廷。讓皇上懷疑首輔大人結黨,繼而罷官免職,這就是你王橫山的陰謀吧!”

第七章 騙局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757章 齊國公,難道你想做曹操?(第四更)第890章 激戰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412章 跪了第697章 武昌戰局第854章 入聊城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773章 女子怎能當監國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薊遼總督的官職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瓜分戰利品第802章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565章 造船第199章 落寂第925章 這一仗不得不打第617章 雞籠之戰第851章 戰正酣第五十七章 小氣的周奎和大氣的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四十八章 趕盡殺絕第541章 翻船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六十三章 敵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瓜分戰利品第254章 天羅地網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442章 刺許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442章 刺許第390章 攻打江府第913章 城破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978章 鄭森的選擇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255章 路上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241章 醫治第一百六十七章 陳越回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第887章 激戰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640章 變第八章 算賬第924章 殺滿躂啊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一百七十五章 火銃和工匠第647章 過年的喜悅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462章 激戰第713章 計毒莫過絕糧第962章 談笑間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219章 大沽口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647章 過年的喜悅第五章 陳越的報仇方式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章 毒舌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588章 發了第648章 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518章 援兵到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997章 關中攻略第1001章 離開西安府第298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603章 “倭寇”的突襲第457章 不看好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對策(第三更,求訂閱)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一百零三章 溝渠拒敵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966章 福州第601章 韃官鄧肯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267章 武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