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之中,君臣三人,開始就大明以後的國策前途進行商議。艙室外,京營總督吳孟明親自站崗,嚴禁一切人等靠近。
雖然現下船隊中位高權重之人大有人在,可平南侯陳越有指揮船隊之責,正在爲如何擊敗駐守儀真的黃得功費心,崇禎不願他分心。
吳孟明和陳江河都是侯爵,也都位高權重,但武夫出身的他們見識方面就差了好多,也不會有什麼好見解。所以,崇禎也就是找來路振飛和王寅一起商議而已。
路振飛在淮揚巡撫任上卓有成效,是難得的能臣幹吏。王寅雖然以前沒有爲官,可他身上有舉人功名,學識也一點不差,再加上在周延儒幕府任過職,這一年來又跟着陳越南征北戰,熟知軍略、廣有良謀。崇禎很想從他二人口裡聽聽以後應該如何辦。
“陛下,微臣以爲,施政首要是清刷吏治,整肅朝綱,只要君臣上下一心,文臣武將各盡其職,則大明必能國祚綿延。”
稍微思考一下,路振飛率先道。
崇禎點點頭,路振飛所言雖然是泛泛而談,卻是治國之必然之路。可是想要清刷吏治,想要君臣上下一心,哪裡是那麼容易!
在大明,黨爭朝爭無處不在,哪裡有一日的和平共處?
“路卿所言甚是,不過朕現在更想知道,眼下我大明存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崇禎道。
大明存在的問題嗎?路振飛苦笑了起來,那實在是很多很多,而且很多已是頑疾,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根本無法解決,很多人連提都不敢。
“陛下既然問及,微臣不敢不言。但我大明存在的問題很多,微臣也不知該從何說起。”路振飛苦笑了一下,道。
“路卿但說無妨!”崇禎鼓勵道,爲何他辛辛苦苦處理朝政,論勤奮歷朝皇帝無人能及,可是大明卻每況愈下,這個問題若是弄不清楚崇禎寢食難安。
“那微臣就從田地說起吧。”路振飛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道:“畢竟民以食爲天,只有足夠的土地才能養活子民。若是所有的子民都有地可種,都有飯可吃,那麼就沒有人會鋌而走險,我大明的江山也就穩若泰山。”
“洪武年間,太祖皇帝曾經下令丈量清查全國土地,丈量的結果我大明共有可耕田地八百萬頃。當時我大明剛剛立國,經歷了元末的動亂之後全國的人口急劇減少,各省更是有大量的荒蕪田地。
後來隨着人口的不斷繁衍,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耕田的數量應該不斷增多才是。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永樂年間,再一次丈量耕田的結果是,全國的耕田只有七百萬頃。而以後,在冊的耕田年年減少,到了正德年間,戶部在冊的耕田只有三百八十萬頃。
萬曆朝,張公居正力行變法,清查出耕田七百萬畝,可自從張公去世之後,耕田的數量又逐年減少,到了我朝,想必陛下您也清楚,戶部的糧冊上,在冊的耕田只有四百萬頃。
人口不斷繁衍,大明的子民越來越多,耕田卻逐漸減少,越來越少的耕田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朝廷的稅收連年減少,百姓食不果腹、進而揭竿而起,再加上滿韃崛起於遼東,爲了清剿他們耗費了大量的國力財力,大明也就到了今日之窘迫境地。”
路振飛緩緩而談,話語雖然不多卻道盡了大明最大的頑疾,崇禎聽得神色無比的凝重。
“我大明的耕田到底去了哪裡?”崇禎輕輕問道,話是在問路振飛和王寅,更是在問他自己。
雖然以前崇禎也意識到了土地的問題,可是滿朝文武羣臣卻沒有誰對他主動提及。
“那是因爲有很多的人是不需要繳納賦稅的,這些消失的耕地就在他們手裡。宗室,勳貴,乃至士紳。”
路振飛輕輕的說道,當說道士紳時,他的聲音不由得低了下來,他自己就是士紳的一員,也是既得利益者啊!
宗室,勳貴,士紳,崇禎口裡喃喃說道,眉頭越皺越深。這三者可是大明的國基啊,宗室是自家的親戚,豢養宗室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國策,自己若是在他們口裡奪糧,必然被罵做不仁。
嘉靖年間,御史林潤曾經上過奏摺,說的很清楚。在嘉靖年間,天下供應京城的糧食,每年四百萬石,但各王府消耗國家的糧食,每年卻有八百萬石。
具體到地方上,軍事重鎮山西省,每年存留糧食一百九十萬石,但當地王府消耗糧食,卻有三百多萬石。河南省存糧九十四萬石,當地藩王消耗糧食,卻有一百九十多萬。也就是說,全國的稅糧加起來,也填不滿藩王的嘴。
藩王如此,更不用說還有數不清的郡王將軍中尉了,隨着大明立國二百多年,太祖的子孫已經繁衍到了近百萬人,每一個人都需要大明進行供養,大明的糧食,有太多用來供養這些無用的宗室上。
至於勳貴,雖然田產也不交稅,但因爲大明非軍功不能封爵的慣例,全國的勳貴數量也就那麼多,佔有的土地遠不能和宗室相比。
能和宗室相比的就是士紳了,在大明可是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只要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就有不交稅賦的特權。全國的進士雖然不多,可舉人數量卻多得很,舉人全家是不需要交稅的。而且在大明投獻成風,爲了避稅,有太多的百姓主動把家裡的田地投效給有功名的鄉紳們。
全國超過一半以上的耕地被宗室鄉紳們侵佔,只能用一小半土地的賦稅供養整個國家,供養百十萬軍隊,爲了對付漸漸崛起的關外建州後金,崇禎登基後連續加稅,終於把百姓逼得活不下去揭竿而起,於是,也就到了現在這種局面。
“想要大明中興,就必須解決土地侵佔之頑疾,可是這些又何其難。眼下大明內憂外患,正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更是不易大動干戈,陛下許謹慎纔是。”路振飛最後無奈的勸道。
明明知道問題所在,偏偏無法進行解決,這真是讓人痛苦的事情。
只要依照張居正故智,派出能員幹吏清查全國田畝,把隱瞞起來的土地一一查出,糧稅必然激增,有了財源糧食,自然能夠招募兵馬,外御滿韃、內抗流賊。
可是,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年張居正秉國之時,倭寇已滅,蒙古沒落,老奴努爾哈赤剛剛出生,整個大明海晏河清。可就那樣,張居正的變法依然充滿了阻力,最後流於失敗。因爲變法擋住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財路,士紳、宗室、勳貴,幾乎整個大明上層都是新法的敵人。
眼下的大明內憂外患,根本不是一個改變的好時機。
“耕地之頑疾由來已久,非短時間內能夠奈何。”崇禎艱難的說道,明知道問題所在,卻偏偏沒有辦法,哪怕他是大明的皇帝,這種感覺讓人太過窩火。
“王卿,不知你有何高見?”崇禎把轉向了王寅。見此情形,路振飛深深一嘆,知道崇禎沒有勇氣和整個士紳階層做對。
“路大人的見解鍼砭時弊,命中了我大明最大的弊端,微臣魯鈍,也說不出更多的東西。”王寅謙虛了一下,方道,“微臣贊同陛下的觀點,解決耕田兼併之事只能緩緩圖之,對現在的大明來說,如何解決當前的危局纔是關鍵。”
崇禎聞言眼睛就是一亮,連忙問道:“該如何解決?”
“闖賊攻破了北京,北方國土淪陷,我大明眼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重整旗鼓,依靠江淮防線,把強敵擋在北方,保住我大明半壁江山。
所以,當下要做的不是什麼變法拿士紳們宗室們開刀,而是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眼下眼下武昌有平賊將軍左良玉數十萬兵馬,勉強能抗衡闖賊,可是江淮地帶卻兵力空虛,根本沒有一支強軍。
若是闖賊大軍從江淮進攻,以現在的兵力根本無從抵擋。所以必須要招募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可是招募軍隊需要大量的銀錢。衣甲、糧餉、武器,那一樣都需要銀子。十萬軍隊一年最少一百萬兩銀子,所以陛下抵達南京之後,徵調錢糧募兵纔是當務之急。”
“一百萬兩銀子啊!”崇禎不由得苦笑了起來,往年一年的國庫收入也就這麼多銀子啊,而現在大明又丟掉了整個北方。
“所以,以後陛下抵達南京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弄錢,只要有錢糧,就能建立牢固的防線,就能把闖賊擋在北方。
而今雖然不知闖賊爲何沒有迅速南下,不過留給大明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江淮的軍隊每年需要一百萬兩銀子,那武昌的左良玉大軍呢?湖廣江西的軍隊呢?又需要多少銀子?”路振飛禁不住問道,說到底都是錢的問題,若是大明有錢,則一切均可解決。
“慢慢想辦法吧,不過千萬不能再加田賦了,大半的田賦都着落在小民的頭上,北方已經因之大亂,江南不能再亂了。”王寅提醒道。
“不加田賦該怎麼弄銀子?”崇禎禁不住問道,他登基這十多年,每當沒錢時做的一件事就是加賦,根本沒想過有第二種方法。
“辦法還是有的,比如像萬曆爺那樣徵收礦稅,再比如開市舶司,以大明的絲綢瓷器等物向海外換取銀兩,或者廣收商稅,凡是經商者一律繳納稅銀,等等等等。”王寅笑道。
崇禎眼前頓時一亮,萬曆天啓年間,皇帝曾廣派礦監稅使,可是崇禎登基後,受到東林黨的蠱惑,說什麼皇家不該與民爭利,把所有外派的礦監稅使都收了回來。現在看來,自己當初根本是受到了東林黨那些該死的文官們的矇蔽,自己倒是不再與民爭利,可所有的好處也都被這些該死的士紳們侵佔。
什麼與民爭利,什麼彈劾,這些文官們一個個滿嘴的道德文章,卻一肚子的男盜女娼!經歷了北京的生死危局之後,這些時日以來崇禎想了許多,也總結了許多,把登基這十多年所有的事情在心裡都過了好多遍,發現了自己以前做的很多錯事。一些是因爲自己行事太過急躁,還有很多是受到了這些文臣們的矇蔽。
經歷了一場生死危局,崇禎的性格也變了許多,現在的他遠比以前更加穩重,對事情的理解也深刻了許多。
今日召集王寅和路振飛二人攀談,詢問對局勢看法對策倒是其次,關鍵的是他想弄清楚王寅和路振飛二人,弄清楚這二人的能力和品行,看看他們到底對自己是否絕對的忠心。
北京失守前,滿朝文武面對自己裝聾作啞,即不肯獻出家財爲國分憂,更不主動建言獻策。就連自己任命的首輔大學士魏藻德,也對國事朝局裝聾作啞,每次問策時都沉默應對不發一言。而闖賊進入北京後,這些文臣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向新主獻媚投降。
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讓崇禎對這些文臣早就寒了心,對他們口口聲聲的忠君爲國早就不信。
可是,要想掌控大明穩定朝局,又不能不用這些文官。但是,即使要用,也必須要用對自己真正忠心的人,建立屬於自己的班底,於是崇禎便藉着問策之際,對二人進行觀察。
觀察的結果是,這二人可用!
路振飛能主動說出大明的頑疾是宗室和士紳,說明此人對大明的忠心要在自己的私利之上,這是一個純臣。
王寅能準確說出現在應該做的事情,說明此人思路清晰,能力出衆,再加上他只是一個舉人,以前沒有出仕爲官。沒有中進士沒有出仕也就沒有很多同年同僚,也就不容易結黨,只有依靠朕,他才能在未來的朝廷中立足,所以崇禎對王寅也很放心。
對到達南京以後的朝廷,對未來的施政,崇禎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就等着到達南京之後立刻施行。
ps:兩章合一,十二月又堅持了下來。明日就是新的一年了,作者君祝願所有書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新年新氣象,也祝願本書在新的一年成績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