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異心

不說陳越爲寇白門的到來而心事不定,再說錢楓林和單明磊二人。

出了陳越的官廳以後,相約來到錢楓林的值房。

總督府是一座四進的大宅,有着數十間正房偏房,幕府諸司在總督行轅都有自己的辦公場所。錢楓林和單明磊身爲主事,都有自己單獨的辦公房間。

參謀司的一個文吏送上了茶水之後,錢楓林揮揮手把他打發了出去。

“石堅兄,你剛剛不該在侯爺面前那樣說。”錢楓林道。

單明磊字石堅,二人私下裡以表字相稱。錢楓林話是指單明磊剛剛說若是崇禎和朝廷對陳越猜忌不信任,這樣的朝廷不保也罷的說辭。

“侯爺他赤膽忠心,一心爲國,你的話恐怕會讓他心裡不舒服。”錢楓林嘆道。

“呵呵,侯爺其實如此小氣之人,錢兄過慮了!”單明磊笑道。

“侯爺自然不會在意,可就怕傳到其他人耳中,進而在傳到陛下那裡,如此會陷侯爺於不義。”錢楓林道。

“難道沒有這話陛下就不猜忌侯爺了嗎?侯爺先是擊敗高傑劉良佐兩路大軍,然後攻陷南京活捉福王,立下了滔天之功。可就因爲抓了魏國公等勳貴,打了區區一個士子,如此大的功勞竟然功過相抵,不予獎賞,難道不是猜忌又是什麼?”

單明磊不滿道。

“石堅兄你怎麼還提此事,侯爺以弱冠之齡封侯,又被任命爲江北總督,足見陛下對他信任。打下南京之功之所以沒有封賞,咱們都知道其中的原因。”

錢楓林微微皺眉。

“現在陛下是對侯爺信任,可是以後呢?若是侯爺繼續立下功勞,若是平南軍繼續擴充實力,侯爺在朝野的影響繼續擴大,陛下還會不會一直信任?咱們作爲下屬的,必須得爲侯爺未雨綢繆啊!”單明磊道。

“以石堅兄之見,該當如何?”錢楓林問道。

單明磊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楓林兄,你認爲大明還有希望嗎?”

錢楓林一愣,“爲何這麼問?”

“我本是江南人,科舉無望不得已才走上經商之路,到北方做買賣時貨物錢財都被山匪所搶,這才流落到西山鎮給人做賬房。

在西山鎮那幾年,我見識了北方的動亂,闖賊肆虐中原,滿韃數次入關強掠,無數的精兵猛將或亡於滿韃或陷於闖賊,整個北方生靈塗炭仿若人間地獄。

那時,我就想,這大明恐怕氣數盡了,早晚必亡!

侯爺爲西山巡檢到了西山鎮,我爲了生計也是爲了前途才加入了西山軍中。原本我並未看好侯爺,認爲他不過是個粗魯的一勇之夫。可這兩年來,隨着侯爺走下來,我的看法改變了,侯爺他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胸有錦繡是個雄才大略之人。

這樣的人若是在太平年月,不過是普通人一個,可在這亂世,卻能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可是,大明從根子上就爛了,哪怕侯爺他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法挽救一艘必沉的破船!

所以我認爲大明早晚必亡!”

單明磊搖頭道。

聽了單明磊的話,錢楓林沉默了一會兒,長嘆了口氣。

“石堅兄,我不能贊同你的意見。

其實,一開始我和你一樣的想法。當初我在武邑縣當知縣時,那時的我以爲大明氣數已盡,大順代明是大勢所趨,所以才歸順了大順。

可誰成想短短的時間,勢如破竹一般橫掃半個大明的大順軍,竟然在山海關被打的大敗,李自成帶兵倉皇離開了北京,退回了陝西。

大順軍打不過滿韃,明軍主力更是全失,若是沒有侯爺,我會認爲這天下以後就是滿韃的。可是侯爺卻橫空出世,竟然把陛下救到了南京,重整了江山。

現在的大明還有大半的領土,各省督撫地方官員也都聽從朝廷的旨意,再加上擁有長江天險,以及咱們平南軍的驍勇。

滿韃是北方人,不習水性,在河網密佈的南方八旗騎兵也發揮不出威力。所以我認爲大明守住江淮應該沒有問題,最少能保住半壁江山!”

“是啊,有咱們平南軍在,守住半壁江山沒有問題。可問題是朝廷和陛下會一直信任咱們嗎?

當初嶽武穆接連大勝即將直搗黃龍,可爲何高宗卻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然後就有了風波亭慘事!

單明磊冷笑道。

“你還是認爲陛下不信任侯爺啊。”錢楓林嘆道。

“陛下他何曾信任過別人?袁崇煥,溫體仁,陳新甲,十七年來,他撤換的首輔五十多位,殺掉的部堂督撫大臣十多個。

眼下侯爺立下了大功,接連勝利。若是有朝一日侯爺吃了敗仗呢?陛下他會不會新賬老賬一起算?

這大明有這樣的皇帝,有這麼一批只知道爭權奪利只知內訌的大臣,早就該亡了!

侯爺雄才大略,根本不應該爲這樣一個皇帝這樣一個朝廷賣命。而是應該以平南軍爲根基,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成就一番大業!”

單明磊慷慨激昂的說着,越說越肆無忌憚,令錢楓林聽得冷汗直流。

“石堅兄,慎言慎言,你將陷侯爺於不義啊!”錢楓林急忙制止道。

可是這一刻,錢楓林的心也劇烈的跳動了起來。以陳越的武力能力胸懷,若真的掌握了大明的權柄,消滅闖賊獻賊流寇,擊敗滿韃蕩平天下應該沒有問題。

就像中邪一般,錢楓林爲單明磊的話所誘惑,若真的有那一日,自己作爲平南軍的老人,侯爺的心腹,凌煙閣中當有自己的位置!

可是,怎麼可能呢?侯爺他不過是一鎮總督,上有皇帝下有內閣,有什麼資格掌控大權!

“石堅兄,這些話你知我知,咱們心知肚明就是,以後萬萬不可再宣之出口。”錢楓林無力的道,“不過若是有一天咱們平南軍發展到極大的實力,若是有一天侯爺他聲望遍佈了天下,那時咱們再說吧。”

“楓林兄所言甚是!”聽錢楓林如此說話,單明磊微笑了起來。

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陳越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一百零九章 車兵與獎賞第251章 兵至通州第785章 封王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763章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會議第468章 十日不封刀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199章 落寂第七十五章 暗夜陰謀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491章 暴怒的多鐸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六章 救人第946章 局勢突變(第一更)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511章 崇禎許封王第806章 三路大軍攻山東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第三十六章 對策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第933章 就等着種子生根發芽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768章 勝負已定(第一更)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523章 反間(上)第954章 我明白了(第二更)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建房第203章 大雪第767章 排隊槍斃(兩章合一)第701章 總有人想作死第600章 倭國武士與荷蘭人第630章 一切具備第291章 泥沙第920章 登陸戰,覺華船隊來援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595章 奪船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629章 談判第459章 泗州第1030章 商稅第565章 造船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248章 毒蛇第287章 對付崇禎的計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203章 大雪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858章 還請王爺早做準備第242章 荒誕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934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994章 見面第520章 世代都是大明的忠臣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470章 清軍突來朝堂驚第735章 宮變第888章 醞釀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355章 號脈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467章 萬箭齊發顯神威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1010章第245章 坑爹的郝搖旗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229章 揮劍第885章 局勢第754章 談判(第一更)第360章 青樓遺謎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229章 揮劍第852章 絕境第299章 吃驚第632章 很順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十六章 救人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715章 深入敵營膽氣豪第291章 泥沙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