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固鎮之戰

參謀司制定的應敵之策看似保守,卻是最穩妥的方法。畢竟在野戰上,現下的八旗兵可謂無敵。

在另一個時空,多鐸部清兵四月五日自歸德南下,十七日就到達揚州,然後四月二十五日攻破揚州,五月初九渡過長江,五月十四日南京投降。

清兵也就在揚州打了數日,其他地方都是不戰而降,其進兵的速度也就是行軍的速度。

而若是能夠想法遲滯清兵的進兵速度,在路途中拖些時間,然後揚州再死守數月,只要把時間拖到七八月份,南方潮溼炎熱的天氣將會使清兵不戰自潰。畢竟這樣的天氣不是生於北方的滿韃所能適應。而另一個時空,後期滿清攻打南明之戰,攻打福建兩廣貴州雲南數省,基本上用的都是綠營降軍,八旗兵不適應南方氣候是重要的原因。

至於那些雜牌軍將領肯不肯聽話,總督府也有的是辦法對付他們。首先這些將領被派往泗州宿州一線駐守,是不可能帶家眷的,將領士兵們的家眷大都還在大明的治下,若是他們投降,其家屬肯定受到牽累。

而對於胡尚友張天福、張天祿這些四川乃至北方的軍隊,其家眷就算是朝廷也鞭長莫及,總督府則許諾,只要其能完成守城的任務,哪怕是折損了全部的兵力,在平南軍中會安排同等甚至更高的職位。

現在的大明可不比另一個時空的弘光朝廷,平南軍也不是另一個時空的江北四鎮,朝廷的威信還算挺高的,陳越相信不會出現另一個時空明軍紛紛投降那種局面。畢竟,現在朝廷一切欣欣向榮,平南軍也算是戰無不勝的強軍,在對陣滿韃,對付闖賊,平定叛軍上,表現出了極強的戰力。有總督府有平南軍在揚州爲後盾,事情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候。

這些軍隊將領都世代是大明的軍人,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投降異族。

而在另一個時空中,也不是全部的南明軍隊都不戰而降,有好些將領還是堅持到了最後,乃至壯烈殉國,如劉肇基、馬應魁、史德威、黃蜚等。

四月八日,清兵先頭部隊外蒙騎兵到達宿州,守衛宿州的總兵王之綱不戰而逃,使得陳越大怒,命令沿途守軍捉拿王之綱,押解揚州明正典刑。

守固鎮的總兵劉肇基以宴飲招待爲名,在酒席上把王之綱拿下,吞併了其軍隊。王之綱被押解揚州處死。

王之綱本是開封守將,當清兵攻來時一路狂逃,從歸德南逃宿州,被江北總督府委任爲泗州守將,如今終於爲他的逃跑付出了代價。

王之綱被處死,使得各總兵副將大震,知道江北總督府終於要動真格的了,都開始掂量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直接逃跑是不可能了,以陳越的狠辣,肯定會被以軍紀處死。若是不投降清軍的話,只能老老實實的聽從總督府的調遣,守住自己駐守的城池了。

好在總督府也沒有逼他們到絕路的份上,守兩天的時間,也不算太難。

四月十日,滿清固山額真拜伊圖、梅勒章京伊爾德帶領蒙古騎兵三千到達固鎮,總兵劉肇基依靠固鎮低矮的城牆,和蒙古騎兵對敵。

蒙古騎兵箭矢如雨落在城頭,城頭的明軍死傷慘重。

劉肇基親臨城頭,狂吼着督戰,指揮着明軍用弓箭火銃反擊。

即使能夠用弓箭壓制城頭的守軍,靠騎兵也無法攻上城頭。在被城頭射殺數十個騎兵之後,拜伊圖和伊爾德只能帶着騎兵後撤,和城牆拉開距離。

一路所過,各個府縣明軍都是望風而逃望風而降,根本沒有敢於抵抗的。固鎮的明軍出乎了拜伊圖的意料,可是針對這種情況,除了攻城也沒有別的辦法好想。可是他手下都是騎兵,用騎兵去攻城?還是算了吧。

現在他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後方軍隊過來。

清兵十萬人並非全部是騎兵,八旗兵雖然人人都有戰馬,可大多數也是騎馬步兵,習慣的作戰方式還是下馬列陣而戰。而長途的行軍即使有戰馬代步一日頂多也就六七十里,再多就是戰馬也受不了。除了一人三馬的蒙古輕騎前鋒外,其他的軍隊行軍速度也不算太快。

而整個大軍十萬餘人,前後拉了足足二十里的距離,每日拔營紮營吃飯睡覺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所以拜伊圖在固鎮外等了一日之後,才迎來了後續的軍隊,這是護軍統領圖賴所部正黃旗一部,兵力五千餘人。隨同的還有綠營兵萬餘,都是歸德投降的許定國的軍隊。許定國被劉能刺殺,這部分軍隊由其部將帶領。

圖賴帶軍到達固鎮,也不安營紮寨,立刻下令對固鎮展開進攻。拜伊圖這一天也沒閒着,派手下騎兵抓捕了附近大量的百姓,打造了二十多架雲梯。

八旗兵便威逼着百姓和綠營兵攻城,在手持利刃的八旗兵威逼下,百姓們和綠營降兵只能哭嚎着向城頭髮起了攻擊,凡是遲疑不前則都被八旗兵弓箭射殺。

在城下清兵弓箭手的壓制下,城頭的明軍忍受着極大的傷亡抵擋着百姓們和綠營兵的攻城。八旗兵的弓箭射的太準,凡是敢從垛口露頭的大都會被箭矢射中,守軍們只能舉着盾牌遮擋面門去和攻城者廝殺。

好在百姓們的戰鬥力不強,想攻上城頭也不是那麼容易。

只要再守上一個時辰就到了天黑,守兩天的任務就算完成。就在守軍們暗暗鬆了口氣時,數十名八旗銳士夾雜在百姓們之中開始了攻城,這些人都穿着重甲外面罩着百姓的服飾,讓不敢露頭的守軍根本無從判斷出來。

而城頭的箭矢對穿着重甲的這些人威脅不大,很快便有十幾個八旗兵衝到了城頭,對守軍大肆砍殺,很快城頭竟然被殺出一片空地來。

劉肇基大驚,帶領手下家丁衝了過去,和爬上城頭的八旗兵殺在一起。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纔算把八旗兵趕下了城頭。

夜晚終於到來了,攻城的清兵緩緩退去。劉肇基清點軍隊時,悲哀的發現,三百家丁一日的功夫戰死了一百多,五千手下死了八九百人,士氣低落之極。這讓本來還打算堅守些時日的劉肇基生出了退意。

既然任務已經完成,那就撤退吧,若是等到清兵大部隊到來,再想撤退也不可能。

趁着夜色,固鎮城門打開,劉肇基帶領軍隊撤出了固鎮。

明軍的突然撤出大出清軍的意外,白天還在激戰,怎麼夜間就撤了?可夜間也無法進行追擊,只能等到第二日天明。

第二日蒙古騎兵對撤退的明軍展開了追殺,在五十里外追上了疲憊不堪的明軍,一番交戰之後,只有劉肇基帶着少量家丁突出了重圍,剩下的軍隊慘遭清軍屠殺......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562章 到達杭州第七十三章 西山巡檢司第370章 離京前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389章 風將起第970章 席捲浙江第745章 陳越要回京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588章 發了第805章 出兵第611章 風將起第299章 吃驚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608章 南京朝廷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738章 坤興公主的打算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262章 敵退第575章 寇白門買舟去杭州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605章 席捲山東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十八章 做飯難吃的吳婉兒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210章 罪己詔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934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363章 出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狼狽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半夜三更開單章求訂閱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423章 無題強推感言第263章 撤退第一百二十章 收服鐵獅子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782章 裂土封疆第571章 必須得賺錢了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861章 李彥直請令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701章 總有人想作死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709章 聲東擊西閻應元第805章 出兵第525章 蔣幹第二十章 建房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200章 漢奴第554章 倉促北伐不可取第442章 刺許第387章 下定決心第500章 前奏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344章 戰後第562章 到達杭州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727章 全軍出擊西軍潰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522章 初戰勝利第235章 絕望第296章 火攻第458章 進兵第850章 臨戰第956章 戰正酣第885章 局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有主意弄銀錢!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715章 深入敵營膽氣豪第450章 阻擊第706章 流言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605章 席捲山東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213章 大順立國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539章 阿濟格要退兵第484章 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