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

前文說過,揚州城分相連的新舊兩城,左面便是舊城,府衙所在又稱府城。

在府城中,一條河流從南至北在城中蜿蜒流過,便是揚州城中久負盛名的小秦淮河。冠以“小秦淮”之名,以和南京之秦淮河對應。而實際上小秦淮之風流比之南京秦淮河也不予多讓。

小秦淮兩側,翠柳成蔭,下垂的柳枝輕撫數丈寬的河面上。兩岸樓臺處處,風景如畫。河中常年停泊着幾十條畫舫,每到夜晚流光溢彩,琴瑟和鳴,淺吟低唱,溫柔無限。

揚州之瘦馬名揚天下,這裡便是瘦馬之聚集地,可謂是天下最風流的地方。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若是不到小秦淮春風一度,縱使再富再貴也沒有吹噓的本錢。

當然,最近的戰事使得小秦淮的畫舫生意蕭條了許多,都督府下令對整個城中實施軍管,更是讓畫舫生意一落千丈。除了一些老主顧偶爾照顧些生意,其他人已經無暇無心再想風流的事情。

不過今天,小秦淮河中常年停泊的畫舫卻不見了蹤跡,整個河面上空空蕩蕩,讓途徑的市民百姓很有些不適應。

太平橋邊,全副武裝的平南軍士卒持槍握銃,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把這段河面封鎖個嚴嚴實實,透過縫隙看去,盔明甲亮的將軍,大紅官袍的高官,好似整個揚州城內最高級的文武都聚集在這裡,這讓普通的百姓深深不解,彷彿有什麼大事發生。

“兄臺,到底發生了何事?”

一處店鋪外廊柱下,一個百姓悄悄問道。

“好像是平南軍打了勝仗,平南侯他老人家帶着一衆文武迎接立功的將士凱旋。”被問的對象彷彿有些門道,對官府很是熟悉,悄悄的道。

“打了勝仗?”這怎麼可能,這些日雖然城內和城外清軍炮戰不已,不時有炮彈落入城中,可揚州城被十萬清軍包圍的事情揚州百姓卻是知道的,這幾天也沒看到清軍攻城,怎麼就打勝了呢?

帶着深深的不解,駐足觀看着。這個時候,最希望能夠得到勝利消息的就是這些百姓了。所以雖然隆隆炮聲依然在不時響起,很多人卻不顧被炮彈砸中的危險,駐足在這小秦淮河邊,等待着。

終於,一條漕船出現在南面水門,在水營士兵的操作下駛入了小秦淮,然後一條又是一條,足足十多隻船隻出現在河面上。

每條船上都站滿了戰罷歸來的將士,滿臉的硝煙征塵,甲衣上血跡斑斑,無不顯示這是一支戰罷歸來的部隊。不需要多言,一股悲壯之氣就瀰漫在小秦淮的上空。

漕船緩緩靠近在岸邊,有將士從船上沿着船板上岸,然後有諸多的東西被從船上卸下來。

大堆染血的盔甲,彎彎的馬刀,彎弓,羽箭,還有那數十面清軍軍旗。看着這些繳獲時,馬名錄及一衆揚州官員們終於震驚了。

他們早早的被總督府派人叫到了這裡,說是迎接凱旋的將士。一開始他們還不以爲然,就算他們不懂軍事也知道,現在揚州是被清軍圍困,根本就沒有主動進攻的能力,能守住揚州不失就不錯了,還談什麼凱旋。

不過看着平南侯陳越就站在最前,雖然等的極不耐煩,卻也沒人敢多話。也許只是爲了鼓舞城中軍民的鬥志鼓舞士氣吧,有自以爲明白的人暗暗想道。

可是從不斷從漕船上傳下來的繳獲來看,竟然真的取得了一場大勝。畢竟這些制式和明軍絕然不同的鎧甲武器做不了假,更何況還有那一面面繳獲的軍旗,觀其數量,恐怕是一支成建制的清軍被全部殲滅。

於是,衆官員的神情從等待的不耐煩變成了震驚。然而還有更讓他們震驚的地方,那就是最後被從船上卸下的一顆顆首級。

剃禿的腦門,醜陋的辮子,齙爛的牙齒,血肉模糊雖然經過石灰炮製仍在滴血的脖頸斷處。

看着那一顆顆猙獰的首級,很多膽小的文官立刻轉移了目光,不敢再看。

也有大膽的官員盯着仔細打量,從首級的樣子來看,長相和明人有着較大的差別,頭頂的禿髮也非新近剃得,這些真的是滿韃的首級啊!

一顆又一顆的首級被從船上卸下,整齊的碼到小秦淮西側的街道上,有鎮撫司的軍官立在每條船邊統計其數量。

卸下的首級越來越多,便被堆積成堆,慢慢的堆越堆越高,漸漸的成了一個小丘。

京觀!衆文官心中陡然升起了這個詞來。

看着那一顆顆的猙獰首級,整個秦淮河邊,整條街道上,上萬的軍民百姓鴉雀無聲。數千顆首級堆放在一起給他們帶來的衝擊是那樣的強大,深深的震撼着他們的心靈。

一些百姓喉頭涌動着,有強烈的嘔吐慾望,卻依然強撐着不讓自己的目光轉移。

曾幾何時,明軍面對關外的韃子,接連敗仗,無數的名將勇士血染沙場。

曾幾何時,堅固的九邊防線變成了篩子一般,任由滿韃鐵騎在京畿山東縱橫馳騁,數以十萬計的百姓被掠到關外爲奴爲婢,無數人成爲了異鄉之鬼,到死不得還鄉。

曾幾何時,八旗兵成爲了大明人的噩夢,其無敵的名聲深入所有明軍百姓心中,每當八旗兵殺來之時,哪怕明軍人數是其數倍乃至十倍,卻沒人敢於抵抗。望風而逃,棄械投降,引頸待戮,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而今日,看到一顆又一顆韃子的首級,看着那漸漸摞起來的首級堆,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心中都彷彿放下了一塊石頭。

原來,八旗兵也不是不可戰勝!

原來,八旗兵也不是不能殺死!

只要有血性的明人肯站出來,只要大家不怕犧牲敢奮勇殺敵,什麼八旗兵無敵,也都不過是笑話。

曾幾何時,他們曾經失去的勇氣,失去的自豪感再一次從心中升起。我們是明人,我們腳下的土地是華夏之地,堂堂華夏之地,又豈能任由韃虜肆虐!

第674章 西軍的戰略第413章 翻手爲雲第601章 韃官鄧肯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724章 決戰的時刻到了第一百零三章 溝渠拒敵第562章 到達杭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346章 兵圍魏國公府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中計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896章 勝利的微笑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742章 送信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563章 安葬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十三章 人市第820章 定計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四十三章 大戰鐵獅子(上)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第223章 勸降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587章 行情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973章 無題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203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216章 天津衛第888章 醞釀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764章 南京攻略第476章 襲擊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672章 詐城第954章 我明白了(第二更)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242章 荒誕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809章 洪承疇第543章 尾波第508章 雛鷹展翅鄭家子第496章 鄭森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481章 焦躁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485章 殲滅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687章 火攻賊軍潰敗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340章 無題第838章 雪漸大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239章 坤興哭了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207章 範家的反擊第628章 潮汐第60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223章 勸降第910章 撤退第571章 必須得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