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荷軍來攻

bookmark

果然,荷蘭人沒有選擇從陸路攻伐,而是乘船走了海路。畢竟對有着“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人來說,堅船大炮纔是他們最有利的武器。而從東番島南部的大員走海路到北港,雖然逆風行駛卻依然要比走陸路時間少的多,而且還省力氣。

荷蘭人得知北港被攻下的消息並非來自北港鎮明人的泄露,事實上從北港鎮到荷蘭人居住的遮蘭城相距二百餘里,雖不算太遠但走陸路的話卻中間卻到處都是密佈的叢林,而且還有好多臺灣原住民,盡是語言不通的土著,兇險無比。走海路的話,如今北港外海到處都是舟山的船隻,想去報信也不容易。

而荷蘭人之所以知道舟山進攻的消息,卻是從倭國歸來的阿爾曼德報信。

季風一起,阿爾曼德便找到鄭彩,請求鄭彩派帶他回到大員的熱遮蘭城。

鄭家和荷蘭人之間有協議,屬於合作的關係,鄭彩自然不好拒絕他的要求,再加上貿易早就完成,留在倭國也沒有事情,所以也就離開了倭國返回南方。

但和季風一起便立刻的齊雲商號相比,總歸晚了幾日。

到達東番島北部時,載着阿爾曼德的鄭家海船應阿爾曼德要求折往了島北的雞籠,守雞籠的荷蘭中尉拉布拉斯是阿爾曼德的好朋友,而拉布拉斯又是荷蘭駐東番島總督卡隆的堂弟,畢竟阿爾曼德丟掉了兩艘武裝帆船,所以想請拉布拉斯給總督卡隆寫信,爲自己美言幾句。

雖知道到了雞籠,遠遠的看到城堡上飄揚着大明的旗幟,阿爾曼德大驚,這才知道雞籠已經被明人攻佔。

乘船經大員海峽向南回熱遮蘭城時,途徑北港海域時,遠遠的又看到海面上分佈衆多的明人艦船。

阿爾曼德乘坐的是鄭家的船隻,鄭家是這大員海峽最大的勢力。阿爾德曼一開始還以爲是鄭家要攻打東番島驅逐荷蘭人,可鄭彩卻對這種情況也茫然無知。派船去北港詢問時,卻是舟山齊國公的軍隊,因不滿荷蘭人佔據東番島奴役大明百姓這纔出兵攻伐。

對這種情況,鄭彩大驚,他沒想到陳越竟然膽大到如此境地,可以他現在的能力卻也無法干涉這樣的事情,只能乘船返回泉州安平,向鄭芝龍報告這個消息。

而阿爾曼德則乘坐鄭彩派出的海船,徑直回了東番南部的熱遮蘭城,把消息報告給了總督卡隆。

對東番島的荷蘭人來說,海峽對岸的鄭家纔是能威脅到荷蘭人在東番統治的大敵。卡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出現了一個舟山的勢力,悍然對荷蘭人發動了進攻!

這也難怪,畢竟從陳越到舟山到現在,也就短短半年的時間。大明如此遼闊,海岸線如此之長,又非後世那種信息暢通的年代,卡隆對舟山一無所知也就能夠理解。

事實上,除了對海峽對岸的福建以及鄭芝龍的勢力,荷蘭人瞭解一些,對大明的其他情況根本知道的不多。在絕大部分荷蘭人眼裡,大明和東番島上落後的土著沒有什麼兩樣。

聽聞舟山的明人悍然攻下了雞籠,又在攻擊東番島中部的北港等地,卡隆不禁大怒!

雞籠有一百多荷蘭士兵駐守,既然被明軍攻佔,想必那些士兵已經無幸。而北港等地的村社早和荷蘭人簽了協議,納入了荷蘭人的統治,每年爲荷蘭人貢獻了大筆的稅收,失去之後損失巨大。身爲總督,對此卡隆不能不聞不問。

遂在寫信給鄭芝龍進行譴責的同時,卡隆決定立刻帶兵乘船北上,消滅那支可惡的明軍。

之所以要寫信譴責鄭芝龍,在總督卡隆看來,鄭芝龍就是大明朝廷的代表,對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無所知,說不定這支明軍就是得到了鄭芝龍的默許。這倒是有些冤枉了鄭芝龍了。

荷蘭人在熱遮攔城有三千餘人,軍隊一千二百,其他的都是隨軍的家屬還有牧師以及一些工匠。這個時候,另一座赤嵌城還沒有修築,荷蘭人在東番南部僅有熱遮攔城這一座城堡。

留下二百軍隊守城,卡隆帶着一千軍隊乘坐全部的十艘戰艦出了大員灣,順着大員海峽向北而去。熱遮蘭城是歐洲流行的棱堡結構,有二百軍隊守衛,再加上城中還有近兩千荷蘭人,雖然多是婦孺,可即便上萬敵人偷襲輕易也別想破城。

至於手中的一千軍隊十艘蓋倫戰船,在卡隆看來,在這整個大明海域已經是無比龐大的理想,就算是於尼古拉.一官的艦隊作戰也不會失敗,剿滅那支卑鄙的明軍自然毫無問題。

順着大員海峽北上,因爲逆風的原因,速度不是很快,用了五天的時間纔來到了北港附近海域,然後就看到北方的海面上分佈着近百艘各式帆船。

看到對面的船隊,卡隆忍不住笑了,真是標準的明人船隊,最大的也就五六艘三桅戎克船,剩下的多是二桅甚至單桅漁船,也許一炮下去就能轟個粉碎!

十多年前,當卡隆還只是一個船長時,在料羅灣和尼古拉.一官的軍隊打過一場大戰,在那場大戰中,明軍船隻是荷蘭船的數十倍,靠着卑鄙的火攻燒燬了兩艘荷蘭戰船,這才使得荷蘭軍隊退出了戰場,後來經過談判和尼古拉.一官達成了協議。

身爲一個優秀的船長,卡隆對大明的戰船十分瞧不起,只要不陷入重圍防範卑鄙的火攻,一艘荷蘭戰艦打敗數十艘明船毫無問題,就像對面的明軍小船,根本就經不住大炮的幾次轟擊。而現在自己手下可是有着十艘戰艦,每艘戰艦都有六七十門加農炮!

所以,對於勝利,卡隆充滿了絕對的信心。

船隊繼續北上逼了過去,明人船隊也紛紛前來迎戰。當雙方船隊相距兩海里的時候,卡隆這才下令大炮開火,以防止明船過早的逃跑。

隨着卡隆的命令,荷蘭戰船排成一字形,紛紛側過了船身使船舷對着北方,一側的大炮紛紛開火,“轟轟轟”的巨響中,大團的硝煙冒出瀰漫在艦船上空,被海風一吹又消失無蹤。

一側火炮開火完畢,又轉舵使得另一側船舷對準北方,另一側的火炮再次開火。

數以百計的炮彈越過寬闊的海面,向着疾行而來的明軍戰船砸去,透過望遠鏡能看到海面上濺起無數的水花。大部分炮彈落入海中,也有少部分擊中了明軍船隻,卡隆透過望遠鏡看到,有兩艘明軍小船被炮彈擊中,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海中下沉。

媽蛋,查資料太費勁。凌晨一點開始寫,到現在才寫了兩章。

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896章 勝利的微笑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604章 明軍北伐第393章 朝廷的動靜第736章 間諜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962章 談笑間第821章 圍城第833章 絕路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397章 幹票大的第1040章 援兵的到來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496章 鄭森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禎要奪取蜂窩煤生意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763章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會議第500章 前奏第425章 比賽中第237章 降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946章 局勢突變(第一更)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803章 冬季攻勢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523章 反間(上)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三十九章 比鬥第222章 陳越勤王(兩章合一)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一百五十章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722章 瘋狂的張獻忠第二十章 建房第425章 比賽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吹牛逼吹大發了!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處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543章 尾波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第918章 山海關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299章 吃驚第1029章 一路向西第263章 撤退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426章 韃官安東尼第919章 收復北京第227章 鐵獅子倒戈第237章 降第292章 船隊南行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總結第343章 入宮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1007章 只剩一條路第670章 反間計第422章 比賽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第235章 絕望第370章 離京前第767章 排隊槍斃(兩章合一)第412章 跪了第918章 山海關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525章 蔣幹第518章 援兵到第993章 不欲趕盡殺絕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五十八章 吳孟明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