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

張獻忠正攻打江西,下一步便是順江而下攻打南京,而長江便對明西兩軍之間至關重要,誰能控制了長江,便能取得戰場的主動。

爲了此戰的勝利,陳越調集了足足五艘蓋倫戰船,爲的便是以強大的火力封鎖長江。

當然長江江道遠沒有大海寬闊,而現在是三月份,風向時南時北極不穩定,帆船能借風力不多,又是逆流而上,速度不算太快。

江面上,數百艘戰船迤邐十多裡,船帆高高升起,兜着微風,船隻便在風的帶動下緩緩向上遊而去。

“一日行不過二十多裡,到達九江至少需要二十餘天,恐怕等到九江時,張賊獻忠已經徹底佔領了江西全省。”感受着江水裡行船緩慢的速度,陳越無奈的說道。

“不然,江西幅員千里,山巒密佈合流縱橫,境內多山脈丘陵少平地,行軍十分不宜,張賊獻忠若是隻滿足佔領南昌等潘陽湖畔膏腴之地也還罷了,若是想着佔領江西全境的話不是那麼容易,從南昌往到最遠的贛州府,足足一千餘里,又都是山區,便是行軍個來回也需要數月的時間。”

路振飛搖頭道。他進士出身,又做過內閣次輔督師,看過無數的輿圖,各省山川地理俱在他心中。

“就怕張獻忠佔領南昌附近各府便已經滿足,他原本就有大軍二十餘萬,在江西一路挾裹,恐怕現在的軍隊更多,咱們只有五萬餘人,便是加上安慶的餘楓部也才六七萬人,人數相差太多,打下九江很是困難。”陳越嘆道。

自從西賊攻打江西之後,消息便已經斷絕,偶有消息從南昌各府傳來,卻也是信使翻山越嶺送到南京,從時間來看已經滯後了許多。現在江西到底什麼情形卻是誰也說不清。

劉能已經授命帶人先頭趕往了江西,探查九江等地的動靜。不過讓衆人欣慰的是,西賊還沒有發兵沿江而下進攻的打算。

......

吉安府治廬陵縣,城外密密麻麻鋪天蓋地都是流賊的軍隊。

城頭箭矢如同飛蝗,一片又一片攻城的流賊倒在箭雨之下。燒的滾燙的油鍋被放到垛口,傾倒而下,下面正在雲梯上攀爬的流賊立刻發出不似人聲的慘叫,一支火把扔下,整個雲梯迅速被點燃起來,成了一支碩大的火炬,十多個衣衫沾上熊熊燃燒菜油的流寇慘叫着滿地打滾。

一個穿着綠色官服的官員站在城頭,神色冷靜的指揮着,數個將領站在他的身旁,隨時聽從命令,旁邊路過的不論是軍官士兵,還是徵召的民壯,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滿了敬慕。

在不遠處的城樓裡,數個身穿紅色青色官服的官員戰戰兢兢的坐着,身邊衙役士兵環繞。

城上作戰的一半士兵,另一半分明是臨時徵召的民夫,可相互之間配合默契,守城作戰有序,足見那個綠袍官員指揮有當。

終於,在拋下一地的屍首之後,賊軍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城頭守軍頓時歡呼了起來。

“閻主薄,賊軍退了,賊軍退了!”一個遊擊將軍飛奔而來,向着綠袍主薄興奮的叫着,他是從三品的遊擊將軍,卻絲毫沒有爲聽從一個九品主薄指揮爲恥。

在十多萬賊軍連續半月的攻城中,廬陵縣主薄閻應元已經用他的能力奠定了在滿城軍民心中的地位。

是的,他叫閻應元,原是江陰縣典吏,一個沒有品級的縣吏小官。在典吏任上,因平定鹽盜,平服民亂,政紀突,被吏部擢升爲廬陵縣主薄,從不入流的典吏升爲九品官員,在仕途上是絕大的進步。

而廬陵是吉安府治所在,非常富饒,江西距離江陰又不算太遠沿着長江水路非常方便,閻應元便欣然前來上任。

誰知道上任不到半年,便遭此大亂,西賊張獻忠帶領二十萬大軍攻入了江西,江西首府南昌很快陷落,數以十計的州縣爲賊軍攻破。

面對鋪天蓋地氣勢洶洶的賊軍,吉安知府以及廬陵知縣等官員慌了手腳,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關鍵時刻,閻應元挺身而出,指揮全城軍民進行防守。

請示知府之後,由官府的名義號召全城士紳捐獻錢糧,用捐獻的錢糧徵召民夫,他按照城牆垛口數目分派兵力,每個垛口分派名士兵兩個青壯共同把守。

廬陵是吉安府城,城內士紳衆多,若是賊軍打入城池,所有的人都落不得好,對閻應元的呼籲士紳們很是支持,畢竟捨命不捨財的人只是少數。

有了足夠的錢糧,閻應元開出厚賞鼓舞士氣,在大量銀錢的鼓舞下原本慌亂的守軍也提起了士氣,在軍民的通力合作下,竟然打退了兩次賊軍的進攻,這使得城內軍民士氣高漲。

張獻忠打下九江之後,爲了籌措足夠的糧草,也爲了有個穩定的後方,便定下了先打江西再順江而下攻打南京的策略。進入江西后立刻分兵攻打各府。

南康、南昌、廣信、饒州江西北部各府先後打下,誰知派往吉安的軍隊卻攻打廬陵不下,反而損失了數千人。

張獻忠大怒,派出了義子艾能奇親自領兵五萬攻打吉安,誰知艾能奇又敗在廬陵城下,連續十日都無法破城,反而損兵萬餘。

入江西以來,攻城掠地無往不利,大西軍兵威所致,各處城池紛紛投降,沒想到現在卻碰到了一顆硬釘子。張獻忠決心拔了這顆硬釘子,屠了吉安以儆效尤!

張獻忠親率主力十萬來到吉安,會同艾能奇的軍隊,兵力達到十五萬之多,把吉安城圍得水泄不通,開始了四面攻打,然而十多日過去了,卻始終未能踏上城頭,吉安明軍把城池守的如鐵桶一般。

“陛下,南京明軍逆江而上,已經到達安慶,九江的劉文秀將軍請求陛下回援!”就在張獻忠在吉安城下發飆之時,有哨探帶來了明軍的消息。

是繼續攻打這小小的吉安城,還是回兵迎擊從南京攻來的明軍,張獻忠猶豫不定。

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503章 十萬清軍盡魚鱉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267章 武邑縣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630章 一切具備第七十五章 暗夜陰謀第868章 寧遠第896章 勝利的微笑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901章 圍剿第580章 俘獲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1016章 齊王回京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459章 泗州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第312章 劉良佐授首第252章 襲營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679章 自薦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235章 絕望第404章 惑敵第673章 肆意搶掠的大西軍第399章 考覈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701章 總有人想作死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387章 下定決心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1031章 海戰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534章 勸降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665章 碾壓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287章 對付崇禎的計策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爭執 (第三更)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427章 暗潮第407章 賣鹽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223章 勸降第680章 堵胤錫兵出辰州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421章 安東尼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十七章 美妙第388章 談判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691章 尾韻第436章 擒獲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630章 一切具備第761章 史可法的演技第224章 鐵獅子勸降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家事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捲西山的風暴第734章 陰狠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799章 又封駁!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413章 翻手爲雲第947章 收服閻應元第624章 矮牆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496章 鄭森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236章 李自成(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256章 天津突變第五十三章 情挑吳婉兒第332章 陷阱第283章 逆第693章 襄陽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