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

敗軍之將,不足言勇。經歷了岳陽之敗,哪怕手裡還有着一萬多人,白文選也根本提不起再戰的勇氣,帶着軍隊一路潰敗,逕向武昌而去。

張定國帶着湖廣西軍主力現在武昌,只要逃到武昌便安全許多。

讓白文選不敢停留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堵胤錫帶兵窮追不捨。

一是爲了痛打落水狗,再就是牽制西軍給九江明軍減輕壓力,收復岳陽府城之後,堵胤錫並未久留,稍作休整以後,立刻帶兵出發,跟在後面一路狂追。

武昌城,帶領大軍一路到達武昌,張定國不得不暫且停留下來。

從武昌到九江還有四百多里路程,乘船順江而下大軍七八日便可到達。可是,必須有足夠的船隻,還要有充足的糧餉。大軍作戰不是一個人走路,方方面面都得考慮清楚。

張定國的部下有八萬多人,算上被他派出阻擊堵胤錫的白文選部共有軍隊十多萬人。不久以前,西軍佔據了大半個湖廣南部,糧餉補給自然不成問題。可是由於堵胤錫的突然出兵,攻下了長沙府,阻斷了湖廣南部數府與大軍的聯繫,自然也切斷了南方各府的糧餉物資運送。

這也是張定國派白文選攻打堵胤錫收復長沙的原因,爲的就是大軍的糧餉供應。

還有一個問題便是船隻,從武昌到九江最便捷的道路便是長江。而運送十萬大軍經長江到達九江,雖然一部分士兵可以選擇走江岸陸路,可也需要大量的江船,而這麼多船隻,並非一日所能籌集。

當然完全沿陸路往九江也不是不行,可補給輜重就不方便運送,而陸路行軍一日不過三十里,到達九江需要近二十天時間,還要翻越湖廣江西交界的數座大山,沒有船隻運送軍隊的話實在是麻煩的很。這也是當初無論左良玉大軍還是李自成的順軍都選擇水陸並進的原因。

所以到達武昌後,張定國也沒有閒着,而是派出軍隊就地徵集船隻,籌集糧餉。如何籌集,自然是從百姓家裡搶奪。武昌一帶的百姓算是到了血黴,歷經左良玉的明軍、李自成的順軍、郝搖旗順軍殘餘、張定國西軍數次搶掠荼毒,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地主豪紳,家家戶戶一貧如洗,死在亂兵之下的比比皆是,相比原來的戶數十不存一,要到很多年以後才慢慢恢復。

張定國深知,和明軍九江之戰實乃決戰,恐非一日一月所能結束,而遼闊的湖廣更是大軍後勤補給所在,所以他一邊在武昌準備出兵九江的事宜,一邊焦急的等待着白文選攻打明軍的進展,然後便得到了白文選中計全軍潰敗的消息。

張定國大驚之下復又大怒,遂決定親自帶兵前去接應白文選順便給明軍一點顏色看看。

白文選的失敗必然使得明軍勢力高漲,若是置之不理的話恐怕整個湖廣頃刻間局勢反覆。所以必須擊敗這支明軍,穩定一下湖廣的局勢。

張定國親自帶領五千精銳,徑自出了武昌城,往岳陽方向接應白文選。

一路強行軍,一日後,張定國和率領敗軍而回的白文選相遇。

見到張定國,白文選大慚,羞愧不能自已。

這個時候,張定國無意深責處置,而是命令白文選屬下和自己的軍隊互換衣甲。

“安西將軍,明軍可是有兩三萬之多......”白文選不由得說道,他明白張定國此舉的用意。

“換過衣服後,你帶着他們繼續往武昌撤退,我爲你殿後。”張定國不多解釋,淡淡的道。

白文選繼續帶人走了,留下一地破爛的外套甲衣,張定國命令手下穿上這些破爛衣服,原地圍坐宿營。

白文選的旗幟也留了下來,破爛骯脹的旗幟插在地上,飄揚在營地上空。

破爛的衣甲,三五成羣圍攏一起的士兵,從遠處看和其他潰兵沒什麼兩樣。

張定國端坐在一塊石頭上,手下二百騎兵隱藏在不遠處的樹林中。他在等着明軍追兵前來。

......

總兵王世才騎在戰馬上,得意洋洋的帶兵行進。岳陽府城之戰,他帶兵最先攻入岳陽,收復了岳陽府城,可謂大功一件。

和慘遭埋伏損失慘重的土司龍傲狼兵相比,他部下士兵的損失微乎其微。

然而,還未充分享受掠奪的滋味,王世才又被堵胤錫命令撤出岳陽府城,帶兵繼續追趕後撤的賊軍。

先是打下長沙府,又一戰收復岳陽城,然後擊潰了三萬西軍,這也使得兵備道堵胤錫威望劇增,從普通明軍到土司狼兵,對他的命令無人敢於違背。

王世才雖然有所不滿,卻絲毫不敢有怨言,而是作爲先鋒帶着軍隊出發,向着武昌城的方向行進。而堵胤錫帶着主力就跟在他大軍十里之後,雙方只有半個時辰的路程,可見堵胤錫剿賊之急迫。

賊軍已經大敗,對作爲先鋒王世纔沒什麼不滿,因爲他知道這是堵胤錫在給他立功的機會。別的不說,一路行來殺死的西賊潰兵就有數百,即便一顆人頭只有十兩銀子的賞銀,那也是數千兩,也算髮了一筆小財。

而只要一路小心一些,防止西賊潰兵反撲,等到逼近武昌之時,他這先鋒便算是完成的任務,到時便是一樁功績。

王世才從世襲百戶從軍,二十多年做到了總兵一職,手下直系軍隊八千,經驗自然很是豐富。他一路派出探馬百餘,查探前方以及大軍兩邊的消息,八千士兵分成前後兩部,除了不時派出小股軍隊前去剿殺探馬查探的西賊潰兵,大軍穩穩的往武昌方向行進。

而從探馬探查的結果來看,賊兵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也許到不了武昌,便能追上賊兵主力。想想也能明白,兵敗之後一路潰逃,沒有物質補給,三四百里的路程,不崩潰纔怪!

王世纔要做的便是追上賊軍主力,把這支士氣崩潰的賊軍全部留下,憑此大功足以使得他加官進爵!

很快,便有探馬來報,賊兵主力便在數裡之外,好像已經累的走不動道。這讓王世才精神頓時振奮了起來,當即喝令手下加快行軍步伐。

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480章 騎兵營第764章 南京攻略第434章 途遇滿韃第593章 李國助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827章 明軍攻城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852章 絕境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第414章 覆手爲雨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784章 人生如戲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1001章 離開西安府第544章 無題第233章 宣武門第364章 餘波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351章 起駕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第414章 覆手爲雨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558章 陛下聖明第975章 九江兵變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628章 潮汐第284章 福王“登基”強推感言第283章 逆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738章 坤興公主的打算第264章 分別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824章 陰謀第973章 無題第460章 攻防第389章 風將起第569章 齊國公威名傳四海第250章 敗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第一更)第722章 瘋狂的張獻忠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623章 戰起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400章 新編十營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459章 泗州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801章 張煌言的選擇第901章 圍剿第829章 我要看看明軍還有多少花招沒用!第485章 殲滅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458章 進兵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725章 絕望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470章 清軍突來朝堂驚第387章 下定決心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570章 談判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352章 朝議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887章 激戰第224章 鐵獅子勸降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240章 崇禎病了第881章 全殲清軍騎兵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877章 溝渠之戰第803章 冬季攻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