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

在衆官員豔羨的目光中,姚思孝被請入了齊國公府。然而豔羨也沒用,論官職姚思孝是應天府尹,正三品的高官,品階遠在他們之上。

然而姚思孝卻沒有他們想的那樣激動,而是心裡充滿了忐忑。不像外面等的官員爲了謀得好的職位才選擇投靠齊國公陳越,姚思孝是不得不來。

前幾天,在史可法的命令下,姚思孝率領應天府差役會合五城兵馬司攻打了北鎮撫司衙門,和錦衣衛算是結了仇。而錦衣衛指揮使劉能又是齊國公陳越的人,即便陳越大度不和自己計較,可得罪了錦衣衛,姚思孝恐怕以後寢食難安。

辭官回鄉?姚思孝害怕自己回不到家鄉。對官員們來說,錦衣衛絕對是令人害怕的存在,便是沒有罪也會給你構陷罪名。更何況此次事變,支持唐王的官員還不知道多少會被拿下,若是陳越給這些人扣上逆黨的罪名,抄家殺頭只是等閒。

姚思孝也是東林黨一員,可這時他已經顧不得自己的名聲,不得不祈求陳越的饒恕。

“下官應天府尹姚思孝拜見齊國公。”見到陳越,姚思孝二話不說跪下就拜,既然選擇的求饒,臉面已經顧不得了。

“唉,姚大人,何至於此。”陳越忙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雙手把姚思孝扶起。

......

黃昏時分,內閣當值的官員們離開皇城,隨着一聲號令,皇城關門落鎖,按照規矩除非有重大事情,不到第二天天亮,城門不會再開。

史可法乘坐轎子回到府第,還未等吃晚飯,下人來報,刑部尚書呂大器、戶部尚書高宏圖、右都御史劉宗周聯袂來訪。

在朝廷中,雖然大多數官員都是東林黨人,可卻有派系,錢謙益因爲先是阿附福王關鍵時刻又迅速轉投崇禎,受到了朝中一些人的鄙視,現下的朝中基本上便是以史可法和錢謙益爲首。而呂大器、高宏圖、劉宗周便是史可法一黨的核心人物。

而這次錢謙益投機唐王不成,多半不會有好下場,錢黨很可能煙消雲散,不過隨着陳越的進京掌握權柄,會有一大幫人投靠陳越,以後的朝局形勢依然嚴峻。史可法以爲此三人是爲這個而來。

“元輔你聽說了嗎,姚思孝去了齊國公府。”一見到史可法,呂大器便嚷嚷着道。

史可法愣了,“怎麼回事?”

姚思孝是應天府尹,在史可法一黨也算是核心人物,不由得史可法不重視。

“還能怎麼回事,見那陳越勢大前去巴結投靠了唄。”呂大器搖頭不屑的道。

史可法臉沉了下來,他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元輔,你真的打算要推舉坤興公主監國嗎?”劉宗周問道

史可法點點頭:“不如此無法令齊國公安心。”

爲了迅速的消弭兵亂,和陳越談判的事情史可法並未太多張揚,只是把三皇子的事情連同唐王的事情說了,告訴大家陳越並非是要反叛大明稱帝,而是得到坤興公主的手詔爲三皇子和崇禎報仇,而唐王很可能與殺害三皇子有關。至於坤興公主當監國的事情,史可法沒敢大肆宣揚,因爲他知道反對者必多,若是遲遲未決引得陳越不耐攻入城中,便是一場災難。

“可是歷朝歷代哪有女子監國的?牝雞司晨,元輔是想讓我大明朝廷成爲笑柄嗎?”劉宗周怒道。

在朝廷之中,史可法是當之無愧的首領,可若論學識之深著述之廣,劉宗周可謂首屈一指,在很多讀書人心中,劉宗周的思想直追王陽明,其“慎獨”學說在讀書人中廣爲流傳,便是錢謙益也無法與劉宗周相比。

不過越是有學問的人,越是驕傲,劉宗周不屑於拉朋黨,在官場上遠比不上錢謙益的作爲。在劉宗周看來,“治心”是解救時艱的根本,操守第一,仁義爲本,其固執的堅持其心學的思維。在原來的北京朝廷時,劉宗周便被崇禎三次罷官,到了南京之後無人可用,纔不得不重新啓用於他,不過卻沒讓他擔任六部尚書這樣的重要職位,而是任命其右都御史。

在固守心學的劉宗周看來,坤興公主監國實在太過荒謬,國本不正,大明焉能有希望?

史可法耐心的解釋着自己的不得已,若是不同意坤興監國,必然逼反陳越,而以陳越的武力打破南京不難,到時其自行登基或者擁護坤興公主監國,誰也無法阻止,而到時對大明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大明甚至會因此而覆滅。

然而對史可法的解釋,劉宗周卻連連搖頭,“國本不正則國無寧日,陳越即便現在不纂奪大明江山,等其勢力穩固之時再纂奪又如何阻止?元輔此舉實乃養虎爲患,請恕在下不能苟同!道不同不相爲謀,明日在下便掛冠而去!”

劉宗周說着徑直離去,任史可法如何呼喚再不回頭。

“儼若,子猷,二位也要棄官而去嗎?”史可法聲音顫抖着問道。儼若、子猷是呂大器高宏圖二人的表字。若是呂大器和高宏圖也棄官而去,史可法在朝中的支持者大大減少,局勢將更加的艱難。

高宏圖不忍的看着史可法:“下官理解元輔的一片苦心,願留在朝中輔助元輔維持局面,和陳越戰鬥到底!”

呂大器道:“元輔別理劉宗周那老兒,他讀書讀傻了腦袋如木頭一樣,咱們都走了豈不是把朝廷雙手恭送給陳越,到時他想推舉坤興公主當監國還是自立豈不是爲所欲爲?”

史可法頓時感動了起來:“有儼若、子猷輔助老夫,定能穩定住朝廷局面,遏制住陳越的私慾,大明的江山不能斷送在咱們手中。”

“元輔,現在連姚思孝都去投靠陳越,咱們還是想一想,該怎麼控制住朝廷吧。陳越可以掌握軍權,可是朝廷無論如何不能讓他插手。”高宏圖道。

史可法點點頭,“子猷放心,老夫心中已有定數。坤興公主可以監國,可朝廷必須咱們做主!”

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806章 三路大軍攻山東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799章 又封駁!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 暗流第390章 攻打江府第343章 入宮第五十二章 練兵一日第五十二章 練兵一日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428章 進讒言的方名夏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戰前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775章 牀榻上的君王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二十六章 推銷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217章 馮元颺的囑咐第702章 擁立哪位藩王?第957章 左懋第駕臨福州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332章 陷阱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611章 風將起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372章 初到揚州第691章 尾韻第241章 醫治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七十二章 途遇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216章 天津衛第460章 攻防第850章 臨戰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341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449章 吞併強推感言第290章 將計就計第560章 含淚別公主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十六章 救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更)第604章 明軍北伐第943章 走投無路的西軍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480章 騎兵營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1040章 援兵的到來第854章 入聊城第632章 很順第五十三章 情挑吳婉兒第237章 降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725章 絕望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700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貳第736章 間諜案第623章 戰起第四十七章 報仇雪恨在今朝第三十六章 對策第508章 雛鷹展翅鄭家子第731章 張定國回川(加更)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266章 海上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245章 坑爹的郝搖旗第959章 和盤托出第744章 各家都在準備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356章 狼狽第793章 張煌言進京(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