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談笑間

鄭芝豹雖然說得慷慨激昂,可是在場的衆人均都低着頭,無人迴應。兵法浯嶼,悍然攻打東南督師,便是鄭芝龍活着的時候也不敢如此作爲。

這不是另一個時空時的隆武朝廷,朝廷的威嚴還未喪失。雖然明知道王寅和叛軍是一夥兒,可是在朝廷沒有確切旨意下來之時,王寅還代表着朝廷的威嚴,其屬下船隊便是朝廷的水師,以下犯上是謀反是滅族的大罪,在場之人都不敢。

更何況,安平失守,鄭芝龍傷重不治,使得鄭家軍士氣低落至極,而東南督師王寅手中戰艦一百多艘,其中三桅海船以上者便有數十艘之多,實力一點也不必鄭家軍水師弱。

“三將軍,要不,還是派人去見一下王督師,就說眼下將主亡故,諸將要爲將主發喪,沒法前去浯嶼拜見。將主身爲福建總兵,實乃東南一柱,現在他在和叛軍作戰中戰死,於情於理王督師都應該來金門奔喪,只要他肯來,主動權就在咱們手中了。”施福眼珠一轉,突然建議道。

“好主意!”鄭芝豹大喜,“咱們就擺上一個鴻門宴,只要姓王的敢來,就讓他有去無回!”

鄭聯、鄭襲等也嘖嘖讚歎,誇讚施福的主意好。

於是,王寅派來的使者又被請了過來,鄭芝豹便按照施福的囑咐,把爲鄭芝龍治喪無法離去的話說了。

“還請貴使回稟督師,三日後爲鄭總兵發喪,若是督師肯來金門祭奠一番,全軍上下均會感激不已。”

......

“鄭芝豹請我前往弔喪,爾等怎麼看?”聽了使者回稟之後,王寅笑着問道。

“不能去,肯定是一場鴻門宴。”呂泰連忙說道,“咱們和叛軍的關係已經暴露,已經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督師您去了金門便會中了鄭芝豹的奸計。要我說,咱們乾脆帶領船隊殺過去,攻佔金廈兩島,把鄭家勢力一掃而空!”

“是啊督師,不能去。”其他衆將也紛紛說道。

“哈哈.......”王寅笑了起來,“鄭芝龍已死,鄭家羣龍無首根本無人能挑大樑,便是有數百戰船上萬士兵又能如何?即便金門是龍潭虎穴,我也要闖上一闖,來一場單刀赴會!”

“督師不可!”呂泰大驚,“督師,咱們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又何須冒險?”

王寅道:“佔優勢是不假,可鄭家實力猶存,若是不能全殲讓其逃入大海,會爲以後帶來極大麻煩。所以,爲了長治久安,我也得走上一趟,以徹底掌控鄭家殘軍!”

見呂泰一臉的擔心,王寅微笑道:“呂將軍莫憂,我自有安排,此去金門必保無虞!”

......

白沙嶼,駐紮着一營三千水兵,爲首的軍官是參將樑立。安平失守,泉州大半被佔,鄭家只剩下了沿海一些據點,白沙嶼便是其中一處。

樑立是鄭芝龍的部將,也是鄭家軍的一員,自然明白眼下的局勢何其危險。據傳,叛軍竟然是東番島的士兵是齊王陳越的下屬,而東南督師王寅更是陳越的人,官賊勾結,泉州一帶的鄭家軍竟然成了絕對的弱勢,這使得諸將皆人心惶惶,不知道該如何自處。

代總兵鄭芝豹已經傳下軍令,命各島各處小心警惕,嚴防叛軍攻打。樑立接到了鄭芝豹的密令,命他兩日後帶兵前往金門。

夜風從海上吹來,帶着慣有的魚腥味,樑立憑立窗前看着夜幕下的海景,久久無法入眠。

一陣腳步聲傳來,房門被拍響。

“進來!”樑立轉過身來,沉聲說道。

“將軍,抓到了一個細作,卻口口聲聲說是奉督師的命令前來見將軍您。”一個心腹家丁走了進來,向樑立稟告道。

樑立心中一驚,竟然是督師王寅派人趁夜前來!

“把他帶進來吧,”樑立吩咐道,無論如何也應該見上一面。

在家丁轉身要去時,樑立連忙吩咐一句:“注意保密,不要讓消息泄露。”私下見督師王寅使者之事若是傳到鄭芝豹耳中,可能會有麻煩,所以樑立不希望這件事有太多人知道。

沒一會兒的功夫,家丁帶進一個人。身穿青色的書生袍服,一臉的儒雅,竟然是個白面書生。

“你是什麼人?爲何要見我?”樑立發問道。

來人微微一笑,拱手一揖:“東南督師帳下幕僚鄭陽見過樑參將。”

“原來是鄭先生,不知鄭先生漏夜前來所謂何事?要知道你我雙方現在是敵非友!”樑立緊盯着鄭陽的眼睛逼問道,在鄭陽的身後,心腹家丁也握緊了手中的鋼刀。

“呵呵,”鄭陽微笑了起來,“樑參將何出此言?你是大明的參將,我代表着大明的東南督師,咱們如何成爲了敵人?莫非樑參將你要背叛朝廷不成?”

樑立臉上露出了怒容:“咱是一個粗人,不喜歡揣着明白裝糊塗,你我雙方的關係都心知肚明,何必來這些彎彎繞,我只問你,來我這裡作甚?”

鄭陽微微一笑,知道面對的是一個粗魯的武夫,這樣的人最是好對付。

“樑參將心直口快,在下佩服。好,既然如此,我也就實話實說了。我此行前來是爲了救樑參將你,還有你全家的性命!”

“你說什麼?我家人怎麼了?”樑立暴怒,捏着拳頭逼向了鄭陽。

“樑參將稍安勿躁,貴家人自然無恙,自然還在惠安。”鄭陽連忙道,“不過樑參將你要知道,不管真實情況如何,王督師代表着大明朝廷。你若是跟着鄭芝豹和王督師作對,便是背叛朝廷,便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必將牽連家人!”

樑立冷笑道:“什麼大逆不道,王督師他和叛軍一夥兒,恐怕他纔是背叛朝廷吧。”

鄭陽搖頭道:“那又如何?便是朝廷知道真相,又能拿王督師怎樣?齊王手掌數十萬雄兵佔據了北方,江西一省二十萬軍隊盡皆聽奉齊王的命令,眼下叛軍橫掃福建,近日便會北上浙江。南京朝廷風雨飄搖。便是朝廷知道叛軍的真相,難道還敢公然說出來?那是逼迫齊王造反,那樣的話用不了多久,大明將不復存在。

所以,即便朝廷知道,也會故作不知,會和齊王談判以求消弭兵禍。所以到時王督師還是朝廷大員,而你所效忠的鄭家,和王督師作對便會成爲反賊!”

樑立聞言暴怒道:“天理昭昭,不會永遠黑白不分,爾等亂臣賊子必然沒有好下場!”

鄭陽冷然道:“樑參將,你也一把年紀了,爲何還如此幼稚?什麼是黑什麼是白?

鄭芝龍雄霸四海囂張跋扈,粵閔浙三省海商飽受其盤剝,鄭家靠着走私攢了巨大的財富,安平城內堆積的金銀財富抵得上國庫十多年的收入。鄭家如此有錢可曾向朝廷繳納過一兩銀子的賦稅?可曾拿出銀子賑濟受災的百姓?鄭芝龍這樣的海盜算的了什麼白?

齊王他扶保朝廷、剿滅流賊、驅逐韃虜,帶領軍隊南征百戰,爲大明立下赫赫軍功,可以說沒有齊王便沒有現在的大明,你敢說齊王是黑?”

“我,我,我......”樑立張口結舌,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你什麼你?”鄭陽冷然道:“便是叛軍,除了攻城略地以外,也並沒有殘殺百姓,相反每打開一座城池,都會開倉賑濟貧民。

這世道太壞,齊王有驚天之功,卻飽受猜忌,朝中奸孽橫行,百姓民不聊生,已經到了該改變的時候。

在這種大變革的時候,樑參將,你是要做鄭家的忠狗,還是選擇歸附齊王,做一個開國功臣,可要好好想一想。”

聽着鄭陽的話,樑立臉色變幻着,心裡複雜萬分。樑立說他是鄭家的忠狗,事實上他對鄭芝龍哪裡有那麼忠心。

除了鄭家子弟,在其他外姓將領心中,自然是朝廷要大於鄭家。鄭芝龍也只是憑着福建總兵的官職號令諸將,憑着海量的財富收買人心。而現在鄭芝龍死去,鄭家的憑藉也消失一空,在樑立這樣的外姓將領心中,對鄭家的忠誠也已經偏移。

原先在樑立的心裡,王寅雖然是東南督師,可本質卻是亂臣賊子,早晚會被朝廷清算。可經過鄭陽一說,他恍然明白了過來,這個天下原來已經變了,在齊王的威壓之下,朝廷的威嚴已經蕩然無存,說不定什麼時候這天下便是齊王的了。

開國功臣,這個詞從鄭陽嘴裡說出,便讓樑立怦然心動,吞噬着他的心。說不定,我也能做個開國伯侯!

......

金門島官澳,東南督師的使者已經被送走,遊擊將軍施琅心情糾結的在房間裡轉悠着。

施琅是施福的侄子,名義上是有着遊擊將軍的官職,實際上手下才有十條大船,一千五百水師,在鄭家軍內部並不被重用。

和身爲鄭芝龍心腹忠於鄭家的叔叔施福不同,施琅對鄭家並沒有那麼忠心,相反,他和鄭彩鄭聯等鄭家人還頗有矛盾。這也導致雖然他一身的本事,卻在遊擊將軍的職位上一干數年,不論是部下人數和和自己的官職,遲遲都無法提升。

靠着海貿,鄭家賺取了海量財富,鄭芝豹鄭彩鄭聯等人一個個都家資百萬,窮奢至極。而施琅卻被打發守金門官澳這座小寨,一守便是數年,心中不可能沒有怨恨。

另一個時空,鄭芝龍擁立隆武帝朱聿鍵於福州登基,得到了平國公的爵位,他手下的軍官將領們也人人得到升賞,施琅在鄭芝龍降清之前也獲得了總兵的職位。而這一時空,鄭芝龍自己纔是一個總兵,自然無法大肆升屬下,軍中重要的職位都是他的一幫兄弟侄子佔據,外人根本得不到多少機會。

所以,當督師派心腹趁夜乘船來到官澳勸說之時,施琅很容易便被說的心動了,心動之後便答應下來,配合督師王寅行事。

可是,在使者走後,施琅又有些猶豫不定,畢竟身在鄭家軍多年,一下子叛出並非易事,心裡也不是很舒服。

終於,施琅狠狠的一揮手,拿定了主意,大丈夫生逢亂世,自當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業,豈能優柔寡斷如婦人一樣!

......

高浦所,參將黃廷滿臉堆笑的款待着東南督師王寅的使者,席間一臉的阿諛奉承。目光不時的飄向屋子角落,掀開蓋子的箱子裡,層層疊疊的銀錠散發出令人眩暈的光芒。

“黃參將放心,事後至少委你一個副將的職位,說不定還能當上總兵,齊王需要黃參將這樣的勇士爲他鎮守海疆,爲他開疆拓土!”使者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證着。

“貴使放心,黃某必定忠於齊王,忠於督師大人!還請貴使在督師面前多多美言。”黃廷滿臉的諂媚笑容。

......

夜色中,船隻從浯嶼出發,向着金門、廈門等島嶼,以及海岸上的堡塢而去,在天亮之前又返回了浯嶼。

聽着派出手下回來的報告,王寅臉上露出了微笑:“銀彈攻勢,封官許願,輕而易舉便瓦解了的鄭家大半的將領,鄭芝豹還矇在鼓裡一無所知,大廈將傾,非人力所能挽回也!”

“督師厲害啊,俺老呂自佩不如。”呂泰豎指讚道,泰臉上露出了衷心的敬佩之色,按他的考慮,便是船隊大軍傾巢而出,真刀真槍的和鄭家水師做上一場,把鄭家徹底擊潰。

誰知道王寅輕輕的幾招使出,沒費一刀一槍,便瓦解了鄭家大半的勢力,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他孃的,還是讀書人陰險啊!

“呂總兵,明日便是和鄭芝豹約定的登金門島的日子,你還認爲會有什麼不妥嗎?”王寅笑着問道。

呂泰點點頭:“當然有不妥,督師,金門畢竟是鄭家的老巢,若是鄭芝豹鋌而走險可就麻煩了。既然已經勸服鄭家諸將歸降,您又何必冒險呢?”

“你啊,”王寅指了指呂泰,笑着道:“真是不懂風雅!昔日有關雲長單刀赴會,又有諸葛亮過江祭拜周郎。鄭芝龍也算是一代梟雄,既然明日是他下葬之日,我又豈能不過去祭奠一番?”

ps:一章四千字,就不切爲兩章了。

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205章 繳獲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905章 賣地籌餉第409章 各自出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390章 攻打江府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一百六十章 開城門嘍!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896章 勝利的微笑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666章 覆滅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469章 揚州城已經做好了準備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541章 傾覆第972章 不得不做的選擇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編製成伍第235章 絕望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第321章 南京攻略(2)第962章 談笑間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918章 山海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960章 富可敵國第293章 劉良佐和高傑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547章 水水第475章 跑路的劉能第558章 陛下聖明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有主意弄銀錢!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368章 各償所願強推感言第586章 海上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873章 初戰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第770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629章 談判第221章 絕望的京師第五十二章 練兵一日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陳越回京第881章 全殲清軍騎兵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523章 反間(上)第256章 天津突變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二十二章 買場地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361章 寇白門第301章 末路第351章 起駕第428章 進讒言的方名夏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一百八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80章 俘獲第935章 黃道周和錢謙益第583章 還有選擇嗎第535章 形勢大好第343章 入宮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240章 崇禎病了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334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593章 李國助第三十九章 比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五更)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524章 盤算第737章 中風第274章 抉擇第369章 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