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鄭森談兵

鄭森帶兵順着漢水而下到達漢口,渡江到武昌拜見新任東南督師堵胤錫。

從官職上二人是上下級的關係,堵胤錫這個東南督師正好是鄭森這個福建巡撫的頂頭上司。

從功名來說,堵胤錫是正經的二甲進士出身,要比鄭森這個監生顯赫的多。若不是到了亂世,憑鄭森監生的身份,想做到巡撫這樣的高官絕無可能。

而且,鄭森所部三萬多將士,從襄陽過來攜帶的糧食已經吃光,還要堵胤錫接濟。

所以,剛到漢口,鄭森立即渡江拜見。

鄭森帶部來的如此快,出乎了堵胤錫的預料,因爲他的湖廣兵還未完成集結。

向鄭森回禮之後,堵胤錫欣慰的道:“朱大人來的好快啊。”

鄭森被賜國姓的消息堵胤錫已經知道,對這個年輕人絲毫不敢小覷。且不說鄭森國姓爺的身份,鄭森這兩年的戰績也讓堵胤錫不敢小視,更何況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鄭家在福建的影響非常之大,一切都需要鄭森這個地頭蛇的配合。所以堵胤錫對鄭森態度十分和藹。

鄭森恭順道:“朝廷軍情如火,成功不敢稍有懈怠,遂帶軍星夜而來。”

堵胤錫嘆道:“形勢確實緊急,本督剛剛接到朝廷消息,艾能奇叛軍已經突破了仙霞關,從福建殺入了浙江。”

鄭森聞言大驚:“怎麼會如此之快?從艾能奇帶兵復叛到現在還不足兩個月時間吧?”

堵胤錫點點頭:“從艾能奇降軍叛亂那日算起,到現在也就五十日時間。”

五十日時間!鄭森不由得想起三叔鄭芝豹派人給自己送的信,想起三叔對自己提起的父親對叛軍的猜疑。基本被剿滅的艾能奇部被招撫時本就沒剩下多少人,即便死灰復燃,憑流賊的實力如何能夠捲起這麼大的聲勢,這背後必然有着龐大的勢力在推動。也許,父親的猜測是真的!

“怎麼了?”見鄭森面露異色,堵胤錫連忙問道,“朱大人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問題?”

鄭森點點頭:“成功心中確實有些疑惑。”說着便把鄭芝豹給自己信的內容向堵胤錫簡要講了。

“據先父生前交代,叛軍的戰力強悍至極,擁有遠超過官兵的強大火器,根本不是流民組成的叛軍所能擁有。先父猜測,叛軍背後有着龐大的勢力支持。”

既然以後要和堵胤錫並肩作戰,事情的真相就要告訴堵胤錫,這樣才能更好地合作。

堵胤錫聞言神色頓時沉重了起來,他能夠感覺出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便沉聲問道:“鄭總兵生前有沒有說,叛軍背後是那股勢力在支持?”

鄭森猶豫着,終於艱難的道:“據先父猜測,應該是東番島上的軍隊,假冒叛軍作亂。”

堵胤錫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東番島堵胤錫自然知道,那可是齊王陳越的封藩之地!若是東番島上的軍隊參與了叛軍之亂,那是不是意味着齊王陳越有着謀逆之舉?

事情真的越來越嚴重了,這一刻,堵胤錫心中無比的沉重。

齊王陳越在大明的名聲天下無人不曉,其戰功顯赫被視爲大明的軍神,陳家父子忠義的名聲天下皆知,齊王陳越和監國公主的事情更是世人皆知。

若說齊王會叛亂,天下人恐怕大半不信,便是堵胤錫也無法接受。

可是,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恐怕齊王叛亂也不是不能理解。齊王陳越驅逐躂虜立下了不世之功,便是陛下也不得不裂土相酬,可大明沒有裂土分封的先例,於是陛下想出了封藩長城以外的主意,把長城以北的廣漠地盤悉數封給齊王做藩國。

可是,長城以北都是不毛之地、荒蠻之所,這樣的土地再多要了又有何用?齊王陳越估計因爲這個才心生不滿,所以才做出了叛逆之舉。

幾乎一瞬間,堵胤錫便腦補出了福建叛亂的前因後果,然後心中不由得深深嘆息。

剛接到聖旨被委任爲東南督師之時,堵胤錫還躊躇滿志,可是現在他心中生出了無力感。若是叛亂背後是齊王在支持,自己又如何是齊王的對手?

看着堵胤錫臉色變幻,鄭森自然能夠猜出他現在心中所想,齊王的強大深深印在每一個人心中,別說堵胤錫,便是鄭森自己都很是恐懼。

“堵大人,成功和叛軍有着殺父之仇,覆家之恨,別說只是齊王暗中支持的叛軍,哪怕齊王自己舉兵叛明,成功也誓與之決戰到底。督師大人您卻不同,畢竟齊王實力太過龐大,便是咱們兩個加起來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堵大人,若是您要退縮的話,成功能夠理解。”鄭森以退爲進,故意激道。

堵胤錫聞言臉色一變:“汝說的什麼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等受聖人教誨豈能做那等不忠不義之事?齊王固然勢大,我等便是不能勝之,唯有捨身一死報效君王,豈能退縮?”

鄭森連忙道歉:“是下官失言了,堵大人之風骨天下皆知。”

堵胤錫不悅的擺了擺手,示意翻過這一頁。

仔細想了想,鄭森覺得有必要消除堵胤錫心中的恐懼感,如此纔有獲勝的希望。

“其實下官以爲,齊王他不會公然謀反。畢竟齊王他要顧忌到自己名聲,不會願意落一個亂臣賊子的罵名。

齊王之所以背後支持叛軍,不過是爲了和陛下添堵罷了。

原本公主監國,齊王統帥天下的軍隊,這大明便是齊王和監國公主夫婦的,齊王和公主的兒子將是大明下一代的皇帝,齊王根本沒必要造反。

可是陛下的復出打亂了這一切,監國公主的權力被陛下收回,已經讓齊王他生出了危機感,也許,陛下不會把皇位傳給監國公主!

所以,齊王才搞出這樣一場叛亂來,好讓陛下知道,這天下已經不是他能夠掌控,好逼迫陛下確立監國公主的繼承人資格。

堵大人,只要齊王他不公然叛亂,對咱們來說事情便有可爲。畢竟齊王的武力雖強,其軍隊卻遠在北方,咱們面對的只是叛軍而已,剿滅之並非困難。”

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八十六章 人才匱乏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50章 臨戰第十三章 人市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523章 反間(下)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233章 宣武門第995章 解釋第1016章 齊王回京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第267章 武邑縣第1013章 鄭森反了第60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1012章 太湖剿匪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517章 別罵我(4000字大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400章 新編十營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586章 海上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486章 追與逃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885章 局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薊遼總督的官職沒了第648章 安排第224章 鐵獅子勸降第203章 大雪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775章 牀榻上的君王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五章 陳越的報仇方式第二十八章 生意來了!第727章 全軍出擊西軍潰第455章 分化第1003章 鎮江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476章 襲擊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691章 尾韻第458章 進兵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821章 圍城第841章 洪承疇被俘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一百四十八章 坤興公主的要求(爲葉博士掌門加更第一章)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252章 襲營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575章 寇白門買舟去杭州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殺戮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775章 牀榻上的君王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961章 鄭芝龍之死第345章 佈置(第三更)第616章 攻伐東番(上)第907章 佈局(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