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皇家新軍押送着一批批的白銀,送往總顧問衙門的銀庫中,這批銀兩的總額達到43萬兩。[ ~]

肖圖白看了看堆積如山的白銀,也僅是稍微點了點頭。事實上,肖圖白這些天也是見慣了金山銀山,哪怕是上千噸的白銀,肖圖白最多驚歎一下白銀的體積、重量,以及需要多少名搬運工人而已。

親兵連長肖白浪卻是首次押送如此驚人的一筆財富,顯得頗爲興奮道:“大人,這是涉案人員的罰金,那些勳貴面對大軍上門罰款,都果斷認栽了。只有東林黨出身的天津巡撫,沒有認罰!”

肖圖白點頭,道:“知道了!對了,白浪啊,對於那個天津巡撫賀世壽,你怎麼看?”

肖白浪不假思索道:“屬下認爲,賀世壽沽名釣譽!一面做出清官、名仕的姿態,私底下卻縱容他兒爲非作歹。唯一可慮的問題是——賀世壽是東林黨人!”

東林黨是出了名的喜歡抱團,在官場上也是專門排擠非東林黨出身的官員。得罪了東林黨,數十萬在朝在野的黨人,便會如同瘋犬一般羣起而攻之,明顯是“幫親不幫理”的一幫人。

肖圖白冷笑道:“無論是閹黨還是東林黨,本官何懼之有!對了,肖白狼,如果有朝一日,本官與東林黨徹底撕破臉,你會如何?”

肖白浪肅容道:“下官只知道,吃的是大帥的糧,領的是大帥的軍餉!只要大帥一聲令下,下官便會毫不猶豫的帶着弟兄們,殺他個人頭滾滾!無論是對韃、對流賊還是對東林黨!”

肖圖白滿意道:“很好!你的心意,本官知道了!”

皇莊拍賣舞弊案件告一段落之後。肖圖白令人向各大客戶發帖,說明其中的緣由。在信中表示,規規矩矩的做生意,會是總顧問衙門的貴客。暗中動歪點,小心得不償失......

雖然,有少數心裡有鬼的買家,開始打退堂鼓。

不過,大明有錢的地主實在太多,衆人最感興趣的投資只有田產。所以,皇莊拍賣生意,基本上還是保持着比較平穩的態勢。

平均每天能夠賣地兩萬多畝,一日可套現資金40萬兩左右。計劃中,到崇禎九年五月之前,大部分的皇莊田地能夠售完。

預計420萬畝皇莊,總顧問衙門能夠獲得7000多萬兩白銀的財富,但是這是一錘買賣。

所以,肖圖白不斷的尋找新的盈利項目,讓總顧問衙門能夠形成自我造血,創造財富的能力!

先前上馬的兩個項目皇家紡織公司、天津漁業食品公司,這就是肖圖白工商業投資的實驗。

皇家紡織公司,由於大明國內的棉花的價格太貴,使得公司只能勉強獲得微利。不過,隨着紡織機器工藝水平不斷的改進,以及開闢海外市場,公司的利潤將會突飛猛進。

而天津海魚食品公司,現階段的發展趨勢已經相當喜人。公司主營的拳頭產品——鹹魚、魚鬆,是針對北京地區的低端市場所開發。

明朝的北京,城市人口已經超過50萬人。( ·~ )再加上週邊的鄉村人口,北京可謂是一個人口百萬以上的巨大城市。

這百萬人口中,大約集中了數萬名金字塔頂端的權貴,而京城的畸形繁榮,也是這些權貴們的消費所支撐起來的。那些最富有的權貴,自然是紙迷金醉,吟誦風花雪月,很少有人會關心物價、民生等等問題。

但是,對於京城的底層人士來說,30文一斤的大米,都是吃不起的,普通的百姓主要的食物是10文錢一斤的高粱、燕麥之類的粗糧。

菜方面,平時也只能吃點蔬菜、醃菜。而肉食價格,已經漲價到每斤150多文錢,最多隻能是逢年過節時奢侈一頓。

天津漁業公司,製作的鹹魚、魚鬆自然也屬於肉食,而且還是平時難以吃到的海味。在味道上,其實並不比豬肉、羊肉差,但價格上每斤卻僅僅要30文錢,僅僅是豬肉、羊肉價格的五分之一。

所以,鹹魚和魚鬆,投放北京市場,已經深受市井小民歡迎,而鹹魚的銷量則是超過魚鬆。

因爲,一斤鹹魚裡面有2兩鹽,用鹹魚做菜就無需放鹽。而且,一斤鹹魚切成小塊,作爲下飯菜,足以讓小戶人家吃幾天。無論是鹹魚的味道鮮美,還是省錢,都吸引了底層的節儉之家爭相購買。

當然了,魚鬆的口感比鹹魚更佳,而且還可以幹吃。不少中等之家的兒童,不少紛紛趕時髦,以魚鬆作爲零食。

天津漁業公司,每天銷售1.5萬斤鹹魚,以及1萬斤魚鬆。最開始的時候,天津漁業公司,是利用北京的皇店銷售渠道進行銷售。

不過,北京的皇店主要都是宮中宦官在經營,這些宦官不懂經營,爲了儘快完成上面交代的銷售任務,便上街抓人強買強賣。最後,百姓遠遠躲開皇店,皇店也無法靠正常的方式進行銷售,形成了惡性循環。

後來有北京、天津等地的商人,主動上門訂貨。漁業公司就以每斤20文錢的批發價,向進貨商大量銷售。

按照20文錢的出廠價,每斤可以賺10文錢。每天銷售2.5萬斤,日賺250兩銀,月盈7500兩!

而整個漁業公司,一共才擁有200多名員工。這意味着,天津漁業公司的平均每名員工一個月給公司創造30多兩的利潤,平均每年一名員工給公司貢獻將近400兩銀的利潤!

肖圖白聞訊後,暗道:“無心插柳柳成蔭!技術含量很低的鹹魚和魚鬆加工產業,200多名員工一年便能夠創造八萬兩白銀的利潤........”

天津海魚食品公司,也僅僅是針對北京、天津的市場,便已經創造瞭如此可喜的成績。如果放眼整個大明,1.2億人口的大市場,這種廉價的海魚加工產業,說不定能形成年產值數百萬兩銀的巨大產業!

不過,肖圖白也開始意識到,這項生意也蘊含着一定的風險。

首先,鹹魚和魚鬆的製作門檻低。鹹魚只要有魚、有鹽,有陽光充裕的晾曬場地,便可以製作。而魚鬆,更只需要一口大鐵鍋,將魚放在鍋裡面煮爛、炒幹即可。

其次,受制於生產原料來源。

天津的漁夫,現在感激漁業公司大量的收購他們的海魚。但是將來,如果有人模仿漁業公司的經營方式,以更高價格向漁夫們收購海魚,想必漁夫們會果斷的背叛公司,將魚售給出價更高的競爭對手。

最後,漁業公司的員工,人均月薪只有1兩銀。但是,他們每個月卻創造30多兩銀的效益。時間久了,員工肯定會心生怨念。

意識到這些危機之後,肖圖白迅速開始打預防針。對於天津的漁民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拉攏,這一潛在風險。

肖圖白決定與漁民們簽署一份合約。

合約內容主要是,簽約漁民所捕撈的海魚,只能賣給天津漁業公司一家。而對於簽約的漁民,海魚的收購價格上,提高到每斤海魚3文錢。如未來海魚市場價出現漲幅,公司會考慮提高簽約漁民的收購價格。

對於未簽約的漁民,公司對其海魚收購價格,依然是每斤2文錢。

鼓勵簽約漁民多向公司售魚,累計向公司銷售10萬斤海魚的漁民。公司可以提供其女免費教育,如果遇到海難喪生,公司會考慮給其家庭其他勞動力提供工作,贍養其失去勞動力的老人。

而天津漁業公司的普通員工,薪水也開始由月薪1兩,提高到了3兩。此外,公司決定,給所有職工女提供免費的教育。公司將會聘請名醫,幫助職工家庭成員免費看病。

這一系列的措施,會讓公司成本大增,每年需要額外增加1萬兩開支。

不過,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天津漁業食品公司,在天津的漁民羣體中威望大增。與此同時,公司內部的員工也因爲這些工薪暴漲,也士氣大振。

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78章 風俗第77章 創刊(一)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04章 總督(二)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1章 射擊訓練第55章 黨報(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24章 班師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34章 佈局(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104章 總督(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75章 糧商(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9章 皇家新軍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86章 獨石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