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章 清軍逼進揚州
?歷代以來,自北方南下攻略江南的軍隊,爲了節省腳力,多沿運河使用大量船隻運送南下。
滿清貴族都是馬背上長大的,屁股只是適合騎馬,對那搖搖晃晃的水力運輸船隻不是很感冒,但自從進入北京後,很多投降的漢官加入,給滿清也帶來了很多新的觀念。洪承疇等漢官堅稱運河水運比陸路方便,南下清軍主帥阿濟格想反正又不是自己動手,便同意讓洪承疇徵集船隻運送清軍南下。
滿清控制的北方地域本來就缺乏船隻,再加上連年征戰,船民越來越少,船隻失修破爛,洪承疇要想徵集足夠的船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後,洪承疇指揮的幾十萬大軍在整個滿清控制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搞得雞飛狗跳、民怨沸騰,徵集到的船隻,還不夠運送四分之一的清軍南下。
呆在北京的滿清貴族們聽說要徵集船隻南下,耽誤了不少時間,便不耐煩了,下令要立即南下。
洪承疇在滿清朝廷中,表面上看去很是風光,連皇太極的老婆都被使用來色誘他,但實際上,洪承疇連條狗都不如,滿清朝廷一下令,便屁顛屁顛地率領那隻能算是運輸船隊,根本來不及形成戰鬥力的水師跟着阿濟格南下。
清軍水陸兩路南下,剛出北京沒多遠,在河北地界便遇上騷擾清軍行軍大隊伍的零星起義民衆。
脾氣暴躁的阿濟格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命令將敢於反抗的所有人清除一光,老謀深算的洪承疇都無法阻住,只得任由其施爲。
多鐸率領二十萬清軍第一次南下攻伐南明時,淮河各地基本上是望風而降,有個別地區對清軍的抵抗那也是鳳毛麟角。
而阿濟格、洪承疇率領四十萬清軍第二次南下時,形勢已完全不同。滿清朝廷頒發了臭名昭著的《薙髮令》,不但整個江南民衆的反抗風起雲涌,淮河以北的民衆以江南民衆爲榜樣,也紛紛羣起響應,他們殺死滿清派出的官吏兵丁,佔據城寨,豎起反清的旗幟,特別是在得到鐵血軍廣爲散發的《抗清大全》後,各地反清的民衆義軍有樣學樣,照着楊光教授描述的辦法,以江南的鐵血軍爲榜樣,如果來進剿的清軍人數較少了,便召集周邊的義軍前來與清軍展開會戰,如果清軍勢大難敵,則利用本地熟悉的地形,與之周旋,將清軍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死了的就踩上一腳讓其永世不能翻身。
阿濟格一開始是派出滿蒙八旗或漢軍旗的精銳騎兵,前去包圍剿滅各地的義軍,誰知那些義軍得知是精銳清軍前來,彷彿水銀瀉地一般,一下子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很少有讓清軍抓住的。就算有個別義軍被抓住的,也毫不畏懼地就地依託城鎮村寨爲工事,與清軍打起曠日持久的陣地戰。如果要剿滅淮河以北的各地反清義軍,必然耗費不少時間,就算全軍展開分散進剿,沒個半年幾個月的時間,也根本不可能向南挺進,這讓阿濟格抓狂不已。
阿濟格窘態最後還是讓洪承疇化解了。
老奸巨猾的洪承疇向阿濟格進言:“王爺,朝廷是命王爺率大軍直撲江南,剿滅江南各地賊寇,淮河以北的賊寇,只要不影響南進大軍後路的,不必理會!”
洪承疇的意思是滿清朝廷的只是要求阿濟格和他率部南下平定江南,至於江南以外的動亂,他們還管不着,但是江南的動亂如果平定不了,他們兩人就麻煩了。
阿濟格心想前明的官僚洪承疇就是花花腸子多,但想想卻覺得洪承疇說的很有道理,便順水推舟地說:“嗯,洪大人言之有理,不知有何好辦法?”
“王爺,江北亂民鬧事都是小打小鬧的癬疥之患,而江南富庶之地的大亂才確實是心腹大患,我大清王師宜立即揮師南下直搗江南,不要讓江南賊寇獲得時間擴張壯大,只要滅了江南的賊寇,江北的區區幾個賊寇便不足爲患了。”洪承疇的戰略眼光還真不是蓋的,他早就看出江南不知怎麼冒出來的鐵血軍纔是滿清真正的對手。
阿濟格本來一般不鳥這些漢官的,但見洪承疇爲他解決了一件頭痛的事情,甚是高興,覺得當年皇太極收降了洪承疇實在是太英明瞭,不由得高興地說道:“很好,就請洪大人安排好我軍後路事宜,我親自率大軍前鋒南下!”
“喳!奴才聽令!”洪承疇至今不習慣在滿清貴族面前自稱“奴才”,但不習慣也得叫,誰叫自己現在是滿清的狗,已經沒了退路,只能一條路走到底了。
洪承疇是大明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高級知識分子官僚,不是隻懂得猛衝猛打的阿濟格,既有滿腹經綸,也有實戰經驗,更有超人的戰略眼光。在他的安排下,根據各地抗清義軍不同的情況,一邊分派出部分兵力追剿阻擋清軍南下道路的義軍,一邊派出能說會道的漢官,利用大明朝科舉制度產生的官僚師生關係,前去勸降。
經過洪承疇的一番運籌,清軍主力南下速度大大加快,很快進至淮河一線。
淮河一線已是楊光安排閻應元派出部分兵馬開拓的區域,當地不少義軍已是被鐵血軍收編,按照鐵血軍的部署,佔據有利地形,形成一個防禦體系。
彙總各地快馬刺探回來的情報,洪承疇只是略作分析,便判斷出鐵血軍在淮河一線的防禦體系各要點之間分散,彼此聯繫不緊密,而且防守的兵力是當地的一些民壯,並沒有什麼像樣戰鬥力的經制之軍作爲核心,只是憑藉城牆工事防禦防守,沒有足夠的力量主動出擊,更沒有與清軍野戰的能力,只要派出數千萬餘兵力便可徹底包圍堵死一個縣城。
根據洪承疇的判斷,阿濟格斷然命令分出兵力,嚴密包圍楚州、盱眙、金湖、天長、洪澤、寶應、高郵等控制在義軍手中的運河沿邊要點城鎮,而清軍主力則越過這些地方,朝揚州直撲而來。
閻應元此時在揚州聚攏了各地民壯義軍八萬多人,組織了一個初顯雛形的防禦體系,已等候多日了,清軍前鋒殺來,立即爆發了小規模的戰鬥。
與第一次揚州被清軍輕易攻克不同,由於有了揚州十日、薙髮令的前事,在揚州守衛的人都知道,揚州這一次無論如何都不能丟失了,因爲,背後就是他們的家園。因此一開始與清軍接觸,便竭盡全力,猛衝清軍前鋒哨探,將措不及防的清軍前鋒哨探逼得步步後退。
“滿清韃子再次來到揚州了!”
正在泰州親自率領火器第一旅、第二旅進行合成訓練的楊光第一時間收到清軍進逼揚州的消息,他知道,又一次決定揚州乃至江南命運的戰役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