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



崇禎六年的年過完了,正月還沒有過去,周延儒萬般無奈地離開了京城。

朝廷要想調動洪承疇,讓他俯首帖耳的聽命,調動主力部隊去圍剿南陽的國防軍,就必須派出得力的監軍,否則無法執行。

原因何在?不是洪承疇對朝廷有二心,相反,是因爲洪承疇是大明的大大的忠臣,忠勇之臣必定會考慮到大明的根本利益,知道那裡是要害。因此,即便是聖旨下達,他也必定會反覆上疏奏明厲害,絕對不會執行這種糊塗的命令。

由於朱家誅殺干政的太監,皇帝不敢再派出太監監軍了,就只能派出朝廷的大員。而洪承疇是三邊總督,這個職位是最高的地方官員,他下邊管着若干個巡撫,用現代的官職解釋就是西北局第一書記兼蘭州軍區司令員。那麼中央派出什麼級別的官員才能鎮住洪承疇,令其俯首聽命呢?溫體仁推薦的周延儒最合適,周延儒是內閣首輔,就相當於國家總理,所以這個監軍非他莫屬。

崇禎是明白這番動作的機關的,知道要害之所在。朝廷的大佬們不知道是否明白,即使有明白人,也是不敢說的,因爲這種爭論很容易被看成是立憲派。現在的萬歲爺同志最忌諱的就是立憲,這番動作不就是與朱家鬥、與立憲派鬥嗎?‘立憲派’這頂帽子如果戴上,就有人頭搬家的危險!誰敢亂說?

因此,崇禎也是唯恐朱家不知道,急急地命令大明日報刊登聖旨的內容,和周延儒奉旨出京的動態。同時敕令朱家停止在浙江的組建議會的動作,恢復原有地方官署。他就是要朱大典儘快知道此事,以挽救浙江的局面。

......

得到消息的朱萬化一下子就跳了起來,朱萬化爲人溫和,難得發怒,但是這一次他真的發怒了,怒火沖天!

崇禎皇帝這是不顧一切了,不惜放走已經窮途末路的亂民殘餘骨幹,不惜把中原打爛,也不再珍惜大明的國本了。這一切就是爲了阻止浙江的憲政進程。這種瘋狂已經令人難於理解,也等於崇禎在向朱家喊話:寧可丟掉整個大明,寧可毀掉這大好河山,也不要憲政!

慢慢平靜下來的朱萬化開始思索自己的對策,咱們的萬歲爺同志可以耍小孩子脾氣,可以亂來,朱萬化卻要理智對待,一個處理不好,中國真的就亂了,必要時還是要後退一步啊。

最好的局面就是洪承疇按兵不動,依然守在潼關。爲此,朱萬化準備給洪承疇寫一封信,陳明利害,使其識大體,不要出兵。這是無論如何要爭取的,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爭取。

但是,國家的安危不能僅僅寄託於一個人的一念之差上,自己的應對策略應該有多方面的準備。假設洪承疇真的出兵了怎麼辦?南陽農牧場在西峽縣,到潼關只有500裡,快速的騎兵部隊一天就可以到達,情況是萬分緊急的。

首要問題是打不打?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打!

目前的南陽的國防軍獨立第一團是由留守的一個營加上山東第三師調來一個營,再從武警部隊中選拔一個營組成的,目前整編已經完畢,正在訓練。此外,還有一個團級編制的武警部隊,按照新的命令正在升級裝備。有這些部隊在南陽,國防軍不會懼怕他們。但是客觀的說南陽未必守得住,即便守住也會有不小的傷亡。

這是因爲國防軍雖強,可是兵力太少,一個團滿編人數是2500人,武警團大約3000人和在一起才5500人。這個力

量如果拉出去野戰,與洪承疇的全部人馬對陣也是勝局在握。但是死守一地就不行了,拒敵於國門之外的打法肯定要吃虧。可是農牧場的特點就是範圍大,那裡不守都會有損失。

洪承疇的全部兵力有二十多萬人,基本上都屬於大明比較強的軍隊。他的骨幹,就是被稱作‘洪兵’的,就有大約兩三萬之衆。這些軍隊雖然不是國防軍的對手,但是人多勢衆,並且是正規的部隊,也比較有戰鬥力,並非烏合之衆。洪承疇也是知兵之人,他不會拿自己的部隊與國防軍硬碰,也不會僅僅出動一兩支小部隊來碰運氣,搞偷襲。應該是比較難對付的對手。

從戰爭的觀點看,南陽農牧場是必須放棄的,否則強軍就變成了到處捱打疲於應付的弱軍了。農場就是莊稼、農舍、牛羊、家禽,放棄就放棄了,可是南陽有朱家至關重要的鎳礦,幸虧當初就沒打算在這裡建冶煉廠,否則損失更大。鎳礦石是軍工企業的重要原料,也是鑄造銀幣的重要原料,目前朱家還沒有可以替代的礦場。短時間放棄尚可,長時間放棄朱家的軍工生產就要嚴重縮水。

在朱家的軍事工業中,槍管、炮管全部採用的是鎳合金,缺少了鎳,不要說新武器的製造了,現有武器的槍管、炮管也是經常需要更換的。所以鎳礦缺不得。

從大明的形勢看,從戰略上看,國防軍絕對不可以在河南與洪承疇作戰,作戰的後果危害太多了。

首先,洪承疇手中的部隊是目前大明的唯一一支戰略強軍,也可以說是大明朝的支柱。如果這支部隊被打殘,遭受重創,大明朝廷雖然不能說馬上滅亡,也是很艱難了。起碼圍剿亂民的軍事力量已經不多了。

國防軍雖然強,用來做圍剿亂民的主力是可以的,但是完全以國防軍的兵力圍剿亂民是絕對不行的,原因就是國防軍人數太少。所以洪承疇的部隊必須完整地保留下來,絕對不能在河南打殘了。

其次,就是不能在河南省內大規模的作戰,河南這兩年有所好轉,但是他的農業,工商經濟還是很脆弱的。一旦發生大範圍、大規模的戰爭,河南就會遭到巨大的破壞。河南亂不得的道理以前已經講過了,這裡不再重複,總之,如果河南出現歷史上崇禎末年那樣的饑民遍地的情況,大明朝距離壽終正寢就不遠了。

還有,洪承疇的二十萬大軍進入河南,這些西北苦寒之地的兵大爺,來到富庶繁榮的河南,其結果與李自成、張獻忠來到河南的區別不是很大。唯一的區別就是官軍不能到處流竄,行軍路線駐防地點還是有軍令的,受到朝廷指揮的。洪承疇是名將、是忠臣,並不代表他的兵能夠軍紀嚴明。大明朝的兵都是差不多的,強軍禍害起黎民百姓來也會很‘強’的。

爲了避免洪承疇的軍隊大規模的開進河南,與朝廷的談判也是可以選擇的,在浙江讓出一些地盤和權力,如果能夠換取河南少受損失也是值得的。其實這就是朝廷所希望的結果,所以這種談判也是可行的辦法。

......

朱萬化找來朱萬武,把自己的想法與他陳說了一遍,徵求他的意見,畢竟事情比較大,多一個人商議能夠多一些辦法,少一些漏洞。

朱萬化說道:“萬武,看來我必須要去濟南了,父親他老人家經歷的多,辦法更老到,這麼大的事情,我和父親共同商議處理更方便一些。”

朱萬武問:“我這裡怎麼辦?”

朱萬化說道:“

你這裡按原計劃繼續做,並且加快一些速度,儘快進入杭州城,佔着杭州就是談判的價碼,必要時可以把杭州城讓出來。人員安排上我提點建議,我們商量一下:

浙江省的行政長官由你出任,假如與朝廷談判成功,你就是布政使。我給你找一個助手,就是我的內弟章世勳,如果你做行政長官,他就做公署主任,如果你做布政使,他就是右參政。這樣一來在政務上你就有了一個依靠。章世勳原來管理產業的差事,你自己安排一個可靠的人即可,經營上讓章世勳帶一帶,學一學。

按我們的規矩第一師的師長你就不能作了,但是你可以兼任第一師的教官。我把朱順調回來做第一師的師長。”

隨後,朱萬化給南陽農牧場的朱長泰、魏四虎發出了指示:

除了鎳礦場部分,農牧場的所有田莊、養殖場全部做撤離的工作,不願意走的要立即疏散,農場範圍內留守人員以中老年男子爲宜。細軟、糧食、重要的可攜帶的財產、老弱婦孺立即開始向老河口(襄陽以西)運送,精壯男子組織起來,做遷移護送的工作,長江艦隊將組織船隻把他們向臺灣轉運,作爲移民安置。在鎳礦場安排儘量多的勞動力,突擊開採礦石、選礦,並轉運到老河口倉庫儲存。

部隊、武警隨着轉移人員情況開始收縮。保衛的重點就是礦場。並且礦場也要做放棄的準備,所以礦場上必須是精幹的、可以立即撤離的人員,留守人員也要事先安排好。

命令國防軍獨立一團向潼關方向派出以戰鬥小組爲單位的觀察哨,嚴密監視陝西官軍動態,並且每日向大都督府上報敵情。

潼關的距離太近,一旦有敵情,再轉移就來不及了,特別是普通農民,拉家帶口,行動緩慢,轉運不及就會遭遇損失,人命關天,等不得。

他也給洪承疇寫了一封信,用電報發給南陽,讓他們派快馬轉交到潼關。

朱萬化也指示中華日報要開足馬力,展開宣傳,同時也爲他們擬定了宣傳的提綱,應持的觀點、態度。第一批文章就直接揭露朝廷調動潼關的官軍進入河南的陰謀和它的危害。

朱萬化給朱大典發電報,建議用大都督府的名義,給朝廷發電報,建議雙方安排談判,解決河南、浙江的問題。

一旦洪承疇進入河南,國防軍在黃河以北駐紮的兩個營也就失去了意義,亂民的明智選擇是乘虛返回陝西,如果他們渡過黃河進入河南正好撞在洪承疇的槍口上。因此,在給朱大典的電報中也建議三師做好撤退黃河北岸的兩個營的準備,非必要的人員裝備及早撤離。安陽也有一個小型的農牧場,也要先行撤離。

同時命令宜昌的獨立四團馬上開始尋找有長江三峽行船經驗的老船長,開始訓練領航員,並做好航道的繪圖工作,詳細標註航道上的礁石位置高度及注意事項,爲提前進軍四川做準備。

命令臺灣的第二師組織一個團級的進入四川的派遣軍,並派出先頭人員前往宜昌,安排駐地,熟悉情況。

這個入川的安排必須提前,山西的亂民一旦返回陝西,則南下漢中進而進入四川幾乎是必然的後果。因爲陝北已經徹底糜爛,什麼都沒有了,那是亂民自己破壞的,他們比誰都清楚,因此絕對不會去陝北。渭河平原是富庶之地,但是太小了,漢中也不錯,也是太小了。亂民就會經過渭河、漢中繼而進入四川。

--- 第264章完 ---

(本章完)

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五:縱橫天下_第415章:鏖戰嘉峪關(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25章:剿匪鋤奸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六:楊威天下_第469章:高等婆羅門來了卷六:楊威天下_第488章:朝廷的轉機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五:縱橫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48章:錫蘭府卷三:嶄露頭角_第210章:鄭家的出路(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六:楊威天下_第512章:準格爾的出路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二:初露崢嶸_第107章:政治平亂卷五:縱橫天下_第334章:穩定陝北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四:九州風雲_第300章:武勝關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六:楊威天下_第469章:高等婆羅門來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65章:組建派遣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513章:尋找油礦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一:藏龍臥虎_第18章:富國強兵卷二:初露崢嶸_第121章:平定東江的謀劃卷三:嶄露頭角_第206章:新官服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二:初露崢嶸_第126章:一體納糧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四:九州風雲_第299章:老回回復出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六:楊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六:楊威天下_第478章:路在何方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二:初露崢嶸_第112章:激戰和平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7章:轉機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六:楊威天下_第473章:高速雙體船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六:楊威天下_第451章:趙率教赴任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三:嶄露頭角_第228章:左良玉搶城卷四:九州風雲_第261章:攻克浦口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二:初露崢嶸_第93章:能打永平嗎卷七:巍巍中華_第559章:人口論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五:縱橫天下_第348章:形勢大好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七:巍巍中華_第539章:糧荒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五:縱橫天下_第396章:艱難的選擇卷七:巍巍中華_第575章:珍貴的水源卷五:縱橫天下_第397章:品茶論天下卷三:嶄露頭角_第179章:汝陽剿匪(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三:嶄露頭角_第189章:掌握山東政權卷三:嶄露頭角_第161章:改革不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五:縱橫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決戰(四)卷二:初露崢嶸_第116章: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22章:劉愛塔兄弟卷二:初露崢嶸_第93章:能打永平嗎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六:楊威天下_第483章:京城有迫擊炮?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六:楊威天下_第451章:趙率教赴任卷五:縱橫天下_第346章:闞城大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四:九州風雲_第260章:浦口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58章:海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