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到開封段的鐵路工程進度也很快,因爲是平原,有沒有河流,沒有橋樑,只要加高夯實路基,鋪上碎石、枕木、鐵軌,鐵路的主幹工程就完成了。目前的狀態時路基車站等土石方工程、建築工程速度快,鐵軌供應不上,如果保證鐵軌供應,則預計一年的工程極有可能提前。然後還有信號系統、車站,培訓鐵路員工等等。
其中最繁重的工作就是開採石料,破碎成大小合適的碎石,雖然有破碎機,依然是最辛苦的工作,石料場的勞動力全部是日本苦力。
由於山東的一段鐵路已經開通運營,民衆們對於鐵路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即便沒有見過火車的人,也會聽到別人描述,知道那是可以運送貨物,可以乘坐出行的車,並且速度很快,乘坐舒適。
河南段的鐵路開始在鐵路沿途城鎮張榜招收員工,列出的基本條件雖然普通,可是要求識字一千以上,能寫會算,這一條對於明代的人就算高標準了。其他的就是年齡、性別、身高、健康等普通條件了。百姓們發現居然招收女人!這在大明可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售票員,列車員這兩項都是男女兼收,條件相同。
明代的百姓並不遲鈍,他們都看明白了,能謀到鐵路員工的職位,那可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吃飯再也不用看天氣,並且活計不辛苦,穿着整齊的在車站上晃來晃去的就按月拿薪水。這等好差事太難找了,於是凡是夠條件的,或者自認爲夠條件的就紛紛涌來報名
河南的初級教育新式學堂已經在開封辦了一所,目標爲工商的普通職業學校也辦了一所,年初已經招生開學。河南本地原有一所爲棉紡織業培養職員的學校,已經開辦了三年。這些學校招生的情況一般,很多富人子弟還是把科舉當做第一目標,因此,新式學校似乎淪爲二流學校了。可是,這一次鐵路招收員工讓不少人看明白了,招收的對象似乎就是新式學校的學生!這可是又讓新式學校火了一把,又一批新學生涌進了學校。
青島到濟南段鐵路由山東省官府組織徵地施工,出資方也是鐵路公司,這一段在八年初同時開工建設,但是預計工期至少兩年,原因就是這一段需要數座橋樑。在線路的選擇上儘量避開山地,即便如此,還是有少部分路段是通過山地的,山地路基的土石方數量要大得多。線路沒有經過大的河流,小的河流也不少,因此就需要橋樑。
完全鋼架的橋樑還是過於奢侈了,現在的鋼產量還不高,大尺寸的型鋼也超出了現有的軋鋼能力,因此就要儘量的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樑。在現代,這樣的橋樑構件無論是鋼架還是鋼筋混凝土的樑,都是由橋樑廠製作成標準構件,運輸到現場安裝。目前的鐵路工程還達不到這種專業化的水平,混凝土構件都是現場製作。
製作橋樑構件,對於朱家的工業來說有兩個新課題:一是要軋製螺紋鋼,此前只是製造過橋墩的鋼筋混凝土構件,一般圓形鋼條就可以了。但是橋樑的橫樑構件,承受拉力的主要鋼筋是需要預應力的,這就非螺紋鋼不可了。第二就是預應力構件的製作,需要相應的工藝裝備。
什麼是“預應力”呢?就是承受拉力的鋼筋,在澆築混凝土之前,需要使用拉力機械拉伸這部分鋼筋,使其產生微小的彈性拉伸,然後固定鋼筋的兩端,保持這個拉力變形,直到混凝土澆築完畢,徹底的固化。這樣的混凝土構件,其承受拉力的部分的鋼筋已經拉緊,因此就更加堅固,承載能力更強。鋼筋預先承受了拉緊的應力,所以就叫做“預應力”構件。
這些預應力樑的斷面都是丁字型的,丁字的那一橫就是橋樑的上平面,它的內部是承受壓力的。丁字的那一豎,在樑的下部,承重時,這部分是承受拉力的,預應力的鋼筋,就在這個部位。
橋樑的橫樑還有一個熱脹冷縮的問題,夏季炎熱橋樑的橫樑就膨脹,尺寸長了。如果橫樑的兩端沒有放膨脹的措施,橋樑就會被擠壓損毀,甚至可能垮塌,整個橋樑就廢了。所以橫樑的端部下方有鋼構件的滑道,橫樑端部水平方向要預留
縫隙。絕對不是橫樑搭在橋墩上就完事。
現代的橋太多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注意一下,橋樑上的滑道機構,端部的縫隙都是可以看到的,大型橋樑上都有。
有利於橋樑建設的條件是,這一段路線經過的河流,沒有需要考慮行船的河流。因此橋樑不必加高,這就極大的減小了工程量。
......
電報通信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量劇增的鐵路調度信息的傳遞需求,爲此,在年初朱萬化責成臺灣的科研機構和電子管設備廠研製電話。半年之後第一批電話的樣機開始在臺灣的鐵路線上測試。
這種電話的關鍵部件就是一個耳機一個話機,它就是最老式的搖把子電話。對應目前鐵路的需要,它有兩種接線方式。頭一種就是專線方式,例如甲乙兩個車站分別設一個話機,兩條電線把它們固定連接到一起。要求通話的一方搖動手柄,實際上是搖動了一個小型的發電機,電波使對方電話的電鈴響起來,然後雙方拿起聽筒開始通話。電話的電力供應是話機箱底部的一個酸鋅電池。酸鋅電池可以用直流電機充電,反覆使用很長時間。
這種專線電話是不能連接其他電話的。對於鐵路調度來說,相鄰的兩個車站,通話最爲繁忙,於是每個車站的調度室就需要兩部分別通往上下兩個相鄰車站的專線電話。這種連接可靠,信息溝通迅速,絕對不會聯繫不上。
在臺灣第一批測試的電話就是這種專線電話,每一部話機都有固定的通話對象,不能隨心所欲的連接其他的通話對象,從功能上看有點類似對講機。
另一種接線方式就是話務員轉接。這就需要劃定一個範圍,設立一箇中心的電話機房,所有的需要轉接的電話線路全部集中到這個機房中,就是說,所有的電話都是連接到接線員的工作臺上。對於目前的鐵路來說,從青島到開封設一個電話機房就可以了,比如可以設在濟南,這就是一個電話的區段。鐵路過了開封就算做下一個電話區段了。
這種轉接電話的工作方式是:有通話要求的話機搖動手柄,接線工作臺上對應的振鈴就響了,也可以用一個小旗子讓他晃動起來,使接線員知道是哪一部電話需要接線。
用信號燈表示會更方便一些,但是朱家還沒有燈泡這種產品。按朱家目前的技術,燈泡是可以製作的。燈絲用的金屬鎢,中國並不缺乏,實際上中國是世界上鎢礦蘊藏量最大的國家。有了鎢礦石,金屬鎢的冶煉並不困難,拉絲也很容易。朱家有玻璃技術,也有抽真空的設備,製作信號用的小燈泡還是能做出來的。朱萬化一直沒有發展工業用電力,主要是基礎理論,檢測儀器儀表的欠缺,另外,暫時也不需要。但是信號設備一旦需要,還是可以製作一些電器產品的。
接線員接通他的電話,問他需要轉接哪一部電話,然後用振鈴通知被轉接方準備接聽電話,雙方都做好通話的準備了,線路也就接通了(接線用插頭方式),雙方就可以通話了。雙方通話完畢,掛機後需要再次搖動手柄,通知接線員拆線。這就是一次完整的通話過程。
從這個過程你就可以看出來,一個接線員或者是幾個接線員共同操作一個工作臺,能夠管理的電話數量是有限的,數量太多他會管不過來的。按現代的說法,這就是一個電話局,這種電話局幾百部電話的數量就是極限了,所以最早的電話號碼就是三位數,如果需要跨局接線那就是長途轉接了。
我們再關心一下線路,老式電話的線路都是單線架設的,所以電話應用的初期,路邊的電線杆子上,都是一排一排橫樑,每條橫樑上都有十幾對線路,密密麻麻的都是電線。多股線的電纜是稍晚的後期產品。朱萬化所設計的線路用電線倒是比較先進,使用銅芯的多股電纜。它的難點在於各條線間的絕緣和多股線的編織機。
絕緣的辦法是掛膠和纏繞絲線,編制技術其實就是古代的打麻繩技術的延伸,只要線的股數不是特別的多,還是容易實現的。
古人打麻繩的設備並不算複雜,
但是,如果不使用圖形,單獨用文字描述有點困難。簡單的說它就是兩個相對的木架子,架子上壓着重重的石頭,目的是繃緊繩索,保持拉力,中間有一個關鍵的多股線合股的梭子,安裝好各股線坯之後,一個人搖動一個連桿機構,數條麻繩就同時編織出來了。這種原始的機械,稍加改進,就可以生產多股電纜,也可以用於單股銅線纏繞絕緣絲線。
假如一次編制是四股線合編成一股,合編後的線再一次合股編織就成了十六股,再編一次就是64股了。多股電纜就是這麼編織出來的,外面加上護套,就成了電纜。
順便說一句,鐵索橋上使用的多股鋼繩,也是這種機構編織的,不同的是:編織鋼繩時,中間要加入棉線,棉線中浸泡了潤滑油,潤滑油是保證各股鋼絲幾間的滑動,使鋼繩受力均勻,因此,也就增加了強度,潤滑油還有防鏽的作用,所以我們看到的鋼絲繩總是油乎乎的。
多股電纜中有幾十、幾百股的線,怎麼編號排出順序呢?就是如何找到需要的那一根線呢?這是用顏色區分的。假如電纜中有兩百多條線,並不是需要兩百多種顏色,真要有那麼多的顏色,人也是分辨不清的。實際上顏色只有八種,如何區分編號是個學問,辦法是有的,太專業,說起來太羅嗦,我就不說了。
現代的通信電纜都是埋在地下的,爲了防止電纜護套破損進水破壞電纜的絕緣性,其護套是很堅固的(早期電纜護套是鉛皮),並且需要風泵不斷的向電纜中充氣,電話局機房裡有機器轟鳴的聲音,那就是給電纜打氣的氣泵在工作。電纜一旦泄露高壓的空氣也可以防止地下水滲入電纜,並且根據壓力下降的變化規律,可以大致的判斷出破損的位置,便於查找維修。因此電纜的接頭處都有人工修補的護套,形成一個大包,就是防止漏氣的。目前朱家沒有那麼高的技術,只是採用棉線編制物加橡膠製作護套,電纜架空,不採用充氣技術。朱家早期的電報用水下電纜是單股線電纜,滲漏影響輕微。 щшш¤ⓣⓣⓚⓐⓝ¤¢O
這種電話系統,對於這個時代是足夠用了。如果研製過程順利,不出大的問題,在濟寧開封段鐵路投入使用之前,就可以應用了。
電話在鐵路的通信中應用成熟之後,就可以引入到軍隊、官府衙門,增加一種便捷的通信工具,進而可以擴展到民間民用。朱萬化覺得電話的普及應用還是太超前了,目前的郵政電報業務已經足夠了,他還不上普及電話應用。
......
建立聯省之後,朱家的兄弟們除了老五朱萬雄之外都來到了開封任職。因此,從去年底朱家就在開封城裡購買了一處大宅院及其周圍的空地,開始建設大型的朱家私宅,在大宅院之內劃分小院子,每一個小家庭都有獨立的院落,就是不在這裡的老五也是考慮在內的。還要有公用的花園子、子弟讀書的私塾、大廚房、公用倉庫、下人僕人的住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朱家的護衛士兵也不少,就要爲他們建營房,這個營房就在朱府正門的對面。這就等於朱家建起了一條街巷,後來這條巷子就叫做朱家巷。
好在督軍府的一側,新建有作爲聯省地位象徵的朱家宗祠,因此,宅院中免了家廟一項。
朱家人口多,財力雄厚,即便做家長的朱大典和朱萬化極力主張不可太鋪張,那宅院的規模擺在那裡,作爲大家族的私宅,其宏大的規模還是減不下來的。
朱家宅院的建設,除了通常人家的陳設之外,更是增加了現代的設施,例如,院子裡有專用的水井、泵房、水塔,供給各處自來水的需要,各房都有數個水洗廁所和浴室,因此,有完善的下水排水措施。有專用的鍋爐房,給浴室供應熱水,冬季供暖。有利用地下水溫差的室溫調解設施,在炎熱的夏季,用冷水爲室內降溫。
除此之外,還有朱家特別需要的通信設施,有線、無線電報和燈光通信都有。
預計到了秋季住宅就會施工完畢,朱家的各房將陸續入住。
--- 第375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