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文到忠勇武功廟上香之舉,卻引來了一場軒然大波。
第二天夜裡,忠勇武功廟就失火了,廟宇被澆了油的乾柴引燃,大火把廟宇的主建築燒成了廢墟。
還沒等破案,東京的街頭就出現了揭帖,說:忠勇武功廟裡供奉的是屠殺東瀛人的殺人犯、是屠夫!中華帝國的使者“參拜”殺人犯是對東瀛遺民的侮辱!強烈要求中華帝國辨明真想,令清國王室向東瀛遺民道歉!
“揭帖”就是貼在街頭的小招貼,或者叫做大字報。
這是日本遺民的一次民族情緒的爆發。
忠勇武功廟已經存在了多年,爲什麼朱萬文的“參拜”會引發這個強烈的爆發呢?
在古代,中國周邊地區的國家,不管是不是中國的屬國,都把中國當做天朝大國。就像小民對待官府一樣,他們有冤屈的時候,總是希望中國來爲他主持公道,替他伸冤。這種思想有時不明顯,或者說不自覺,潛在的,但是,事到臨頭這個想法就會很強烈。
清國在佔領日本的過程中對日本人的殺戮是很殘酷的,這種民族仇恨也就深入到了日本遺民的骨髓之中,他們表面的恭順服帖,也不能泯滅仇恨的怒火。
忠勇武功廟是清國統治民族——滿族人,悼念英雄烈士之地,也就成了日本遺民仇恨的象徵點。
上國使臣朱萬文的參拜,就成了引爆仇恨的導火索。
“反對參拜!”
“忠勇武功廟祭祀的是殺人犯!堅決拆除忠勇武功廟!”
“要求中華帝國辨明是非,停止參拜!”
“......”
這種揭帖充斥了東京的大街小巷。
清國的官府當然不會放任不管,他們破案的手段也簡單:看着誰不順眼,抓起來就審問,殺人也很隨便。
平時動不動的就找藉口殺人,現在有送上門的藉口哪能放過?這種屠殺往往是家族性的,地域性的。因爲,減少東瀛後裔的人口是清國的國策,他們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
應該感嘆日本人的頑強精神,在殘酷的鎮壓之下,還是有一些亡命之徒跳了出來,搞暗殺、放火。一些孤單的滿族人(女真族、蒙古族、也有漢族,他們現在統稱爲滿族)甚至全家被殺。
這一下徹底的激怒了清國統治者,他們終於下達了屠城的命令!
這裡可是清王國的都城啊!人口密集,至少幾十萬人口。
由於清國一貫的降低東瀛人口比例的政策,在清國全國的人口中,東瀛人的後裔已經不足半數,東京地區是清國的權利中心,這裡的東瀛後裔的比例更小。但是哪怕只有兩成也是幾萬人甚至能達到十萬!
要說顧慮,他們該是有一些,清國找了個藉口把中華帝國的使團送到了福岡,福岡在南滿島上(九州島),那裡是黃海艦隊的基地。世子豪格帶幾名大臣,也陪同到達到福岡,與上國使臣繼續未完成的談判。
清國上層的韃子本性暴露了出來,他們從東京地區開始,實行屠城政策,並且有蔓延之勢,只要戶籍中註明是原住民的,不問青紅皁白,就是殺!這一殺就血流成河了。在東京地區能夠存活下來的日本人後裔就是極個別的了,可能有特別的獲得了主子歡心的、極忠誠的奴才,能幸運地被主子保護下來。
個別的東瀛要犯也會被監押到刑場,明證法典,砍頭示衆,更多的
是剮刑。這些人犯得到了最後的表演機會,他們高呼反清口號,喊大日本萬歲!抗清義勇軍的歌曲也唱了出來:
“九一八,
九一八,
在那個悲慘的日子裡,
我離開了家鄉。
那裡有我的爹孃,
還有漫山遍野的稻米花香。
......”
歌曲甚是淒涼感人!
據事後保守的估算,這一次東京大屠殺,殺掉的日本人超過了五萬。不過沒有誰爲它定性爲“東京大屠殺”或者“東京慘案”之類的。因爲那個時候信息傳播手段有限,知道的人不多。另外,在古代,類似的屠殺太多了。特別是西方人,在現代他們是喊人權口號最響亮的。但是現在,他們對於殖民地的手段表現得更加殘忍,否則也不會有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滅絕了!一個種族(包括了很多的印第安人的民族)的滅絕,那要殺多少人?要持續殺戮多長的時間,才能做到啊?
......
中華帝國使者的船隊離開了清國,於四月十八日,到達了琉球王都首裡碼頭。
琉球王國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全國不過幾萬人。現在有中國的國防軍陸軍一個營和一個東海艦隊的分艦隊駐軍琉球,來保護它,否則,單靠他自己,軍隊都建不起來。
琉球國只有一支兩百多人的王室衛隊,這兩百軍人就是王國全部的正規軍了,他們駐守首裡,這個衛隊的名稱叫做‘庫理’。除此之外還有一支民兵性質的軍隊數千人。所以說琉球就是一個沒有武裝的國家,日本來了兩千人,就把琉球國王抓走了。
由於國防軍的佔領,漢語與琉球本國語言同時被規定爲官方語言,中華日報也在琉球發行,所以現在漢語客觀上成爲了琉球的第一語言。琉球的官員士紳都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都懂漢語。在明初,大明曾經派出福建的一批工匠到琉球,這就是歷史上稱之爲‘三十六姓’的一批漢人。所有這些都創造了良好的漢語條件。
其實琉球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它與日語爲同一個語系,他們的文字也是使用日語的片假名,但是不是日語。
現在,在大中華的影響之下,琉球語言正在走向滅亡。
除了正常的農耕漁獵之外,琉球的支柱產業就是轉口貿易。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日本與中國江南地區,與南洋地區的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經過琉球轉口的,海關(當時叫做市舶司)的關稅就是琉球的主要財源。
一個沒有武力的國家,靠海關收入來維持國民經濟,的確太不靠譜,難怪它最終還是滅國了。
琉球王宮還有一大怪,那就是主建築都朝西,而不是朝南。這個我們以前說過,是他們崇拜中國(大陸在西邊),甘願做中國的屬國而爲。
琉球國王尚豐表現的更加恭敬,他親自到碼頭上迎接天朝的使臣。
琉球國家不大,人口不多,可是碼頭卻很開闊,碼頭上的裝卸設施、倉庫建築都很齊全,不愧是個依靠貿易的國度。琉球沒有爲了迎接貴客而驅逐百姓,所以碼頭上很熱鬧。
朱萬文看到,琉球人的服飾打扮與漢人無異,所以完全沒有異國他鄉的感覺。
冊封屬國的過程都差不多,不過是國家場景不同,因此,冊封、接見、贈送禮品、設宴招待,就不必細說了。
琉球國家小,會談由國王親
自參加。
國王尚豐的第一個要求就讓朱萬文感到意外和震驚。
琉球的要求是:引用中華帝國憲法規定的特區辦法,申請加入中華帝國!
朱萬文是議會的議長,對於這種申請的條件、手續、過程是再熟悉不過了,此事也用不着請示,他自己就可以做主。至於申請能否被批准,中華帝國能否接受,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所以朱萬文當場就答應下來,並且把申請的要點都一一的指導他們。
與此相比,其他的談判就索然無味了。
琉球爲什麼會主動要求迴歸呢?尚豐難道國王當膩了?他不知道掌權的滋味嗎?
這是琉球國的現實決定的,他的國家太小,人口太少,隨着航海技術的提高,大海已經不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了,他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吞併,尚豐自己就做過俘虜,還是被國防軍救回來的。琉球王國是被打怕了,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能不怕嗎?
原本的歷史上,琉球就曾經要求歸順大明,只是大明正處於外族入侵,內亂不斷,自顧不暇,那裡有精力管海外的事情?
琉球迴歸的消息傳到了開封,朱萬化可是明白琉球的價值。他對朱大典說道:“一般情況下我不大讚同接受屬國加入中華帝國,但是對於琉球我還是歡迎的,不知父親怎麼看?”
朱大典說道:“萬化,你對清國的擔心我們都知道,琉球是清國的近鄰,如果我們在琉球北部的種子島部署一支部隊,它距離清國的南滿島(九州島)才一百多裡,對於防範清國是極有利的,在加上我們的庫頁島,則形成了對於清國的南北夾擊。這樣一來,清國就不敢輕舉妄動了。你贊同接受琉球是不是這個原因呢?”
朱萬化說道:“父親說的對,琉球從附屬國轉變爲我中華的本土,對於防衛的安排會很方便,的確有利於防範清國的不軌行爲。這是我贊同琉球迴歸的一個理由,但是還不僅僅如此。請父親看看這幅地圖。”
朱萬化站起身來,指着懸掛於牆上的地圖繼續說道:“從朝鮮、清國向南看,直到臺灣,琉球這一串島嶼就像一條鏈子。如果這條鏈子在我中華的手中,那麼東海、黃海就是我中華帝國的內海,這一片遼闊的海域就屬於我中華帝國了。琉球既是這片海域的守護防線,同時也是我中華帝國向外出擊的出發地。
假如琉球在敵方的手中,首先東海就不是我們的內海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敵人的海軍與我們力量相當,就可以吧我中華帝國的東海艦隊、黃海艦隊關在裡面,成了只能看家的看門狗,而不能走向廣闊的大洋。
這就是琉球國這一條鏈子的重要作用。
還有,大海中蘊藏着豐富的資源,一點也不比大陸的土地遜色,這一點現在看不出來,是因爲人們的能力還有限。等到我們的子孫後代有能力獲取大海里的資源之時,東海黃海那可是我中華帝國的寶庫啊!
所以說,琉球現在看似就是大海上的幾個小島,無關輕重,但是,若干年之後它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爲過!
目前琉球的迴歸還有一個便利,就是他的人口很少,極容易同化控制。相比之下,清國如果要求迴歸,那衆多的東瀛後裔如何處理?所以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同意接受琉球,卻不容易接收清國。”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第555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