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

bookmark

?

第十六章驕兵之計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傅宗龍冷冷的說道:“這種小花樣,就把你們這些宿將給瞞過了?”

“卑職失職,還請大人恕罪。”一行將領齊齊下拜行禮說道。

李自成撤軍的時候,用的是非常老套的花招,所謂懸羊擊鼓,就是在那個一隻羊倒掛在鼓上,這羊一不舒服就要亂蹬,每一下就蹬在鼓面之上,發出激烈的鼓聲,而餓馬提鈴,就是留下來一些馬匹,脖子上掛着馬鈴。

這馬肚子餓了,又被拴住了。它就到處跳躍嘶鳴。如此一來,就能遠遠的聽到馬嘶馬鈴之聲。

鼓聲,馬嘶馬鈴之聲混雜在一起,自然會讓感覺,似乎大軍依舊在營寨之中。

不過,傅宗龍卻是老行伍了。他麾下的賀人龍,李國奇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這種小花樣豈能不明白,只是兩軍雖然在對峙,但是並沒有逼着太緊,兩軍相距還是有些距離了,有這個疏忽也是情有可原,另外傅宗龍也不知道,到底是他們疏忽了,還是故意的。

“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賀人龍你部騎兵最多,立即給我追過去,咬死了闖賊的尾巴,不求有功,不過不能讓闖賊脫離視線。”傅宗龍說道。

“屬下明白。”賀人龍說道:“屬下這就去準備。”

畢竟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將領,用起來總覺得隔了一層,傅宗龍的計劃很簡單,撤退並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特別是後面有追兵的時候,而張軒面對陳洪範的三百騎兵,就有一種進退不得的感覺,而賀人龍的大軍如果追在李自成後面,李自成自然也會有這樣的感覺。而他已經下令讓左良玉急速趕來。

“只需拖住闖賊,事情尚有可爲。”傅宗龍心中暗道。

不過,他心中卻有隱憂。那就是賀人龍與左良玉真的會如此聽話嗎?

安陸縣。

“我們需要大敗一場。”李自成說道:“不敗,無法引得傅宗龍上勾。”

傅宗龍雖然十幾年起起伏伏,但是天啓年間也是打過仗的,威名尚在,不是一般督師。如果雙方擺明車馬作戰,從應城對峙的情況來看,想要一口吞掉傅宗龍,一來耗時良久,二來,義軍也要傷亡慘重。這些都是李自成的本錢,李自成才捨不得的,如此只能用計。想要算計傅宗龍必須下血本。李自成明知道很多東西帶不走,還硬要帶走,並不是真得要錢不要命了,而是要將這些東西當做誘餌。

“敗上一場,倒也容易。”羅汝才說道。在李自成與羅汝才眼中,人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他們纔不會弄什麼假,要弄就弄成真的,反正義軍精銳不多,但是炮灰卻不少,給賀人龍砍些腦袋,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不過,真得能讓傅宗龍上勾嗎?”羅汝才說道。

李自成想了想說道:“單憑那些饑民,是決計無法引誘傅宗龍的。故而我準備讓劉芳亮帶人去。”

劉芳亮是李自成麾下的老人,從陝西就跟着李自成,他部屬並不是太差,也算是精兵,雖然不能說是李自成的老底子,但是也相差不大。

“不好,看來今天要出血本了。”羅汝才心中暗道。李自成就拿出劉芳亮一部來填飽賀人龍的胃口,他不會僅僅讓自己損失,而讓羅汝才坐享其成的。

果然不出羅汝才所料。

“羅兄準備派出誰?”李自成問道。

羅汝纔不如李自成家大業大,他麾下大多都是騎兵,不捨得損失掉,忽然想起了張軒所部,張軒所部是新編的,羅汝才很多時候都沒有將張軒所部當成戰兵。此刻正好拿來當棄子。

“我讓我那女婿來當一當,當然了也讓玉龍幫幫忙。”羅汝才說道:“雙方交戰一場,將那些輜重當做買路錢,想來賀闖子也不狠追。”

讓張軒所部去送死,沒有問題。但是他不想讓張軒也死了,且不說張軒的謀略,單單他不想讓他女兒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準備了讓羅玉龍接應,別的不說,只要將張軒救出來就行了。

雙方安排已定,但是消息卻沒有下傳。

羅汝才這邊,只安排了羅玉龍知道。李自成這邊也只安排了劉芳亮知道。否則知道的人多了,就做不出真實的效果了。容易被傅宗龍懷疑。

在安排行軍順序的時候,張軒所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被安排在最後面了,與劉芳亮一起,擔任大軍的斷後任務。

張軒不知道上面的算計,不過在得知自己要擔任斷後任務的時候,頓時一陣頭皮發麻,不爲別的,就是爲這些大批的糧草輜重。浩浩蕩蕩近千輛馬車,而且大軍從應山北上,要翻越河南與湖廣交界的山峰,路又難走,糧食又多,簡直是給張軒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張軒立即開始忙碌起來,檢查所有車輛,並檢查所有民夫,許諾這些民夫只要將這些糧食送到河南,就分他們每人一石糧食。張軒至少許諾出數千石糧食,是所有糧食的十分之一了。但是張軒依舊覺得這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不過前提是,這些糧食能運過信陽三關。

張軒很快發現,他想的太遠了。他根本不用去想什麼信陽三關,就在應山之南。就有官軍的騎兵追了上來。

好在斷後的不僅僅是張軒,羅玉龍,劉芳亮都在。

雙方的小隊騎兵不住的交鋒。

這還只是大戰之前的開胃菜而已。

“不能這樣下去了。”張軒暗道:“必須留人把守住應山縣。只有讓把守住入山的道路,才能將官軍擋在這裡,否則在山路之中,被官軍追上來,更是一場悲劇。”

其實張軒已經猶豫了很久,原因很簡單。誰留守應山。

大軍北上絕對不會來救的,應山根本就是死地。有一部留守應山,自然能保證這些物資跟上大隊人馬,但是留守應山那一部就死定了。

而現在斷後的近萬兵馬來說,劉芳亮是李自成的人馬,他是決計不想留下來的,羅玉龍所部都是騎兵,守城並不是他們擅長的,而張軒所部都是步兵,人數不多,看上去損失在應山,對義軍的損失最小,再這是張軒提出的,不是他,是誰?

但是這個方案對義軍是最合適的,但是並不是對張軒最合適的。張軒還沒有活夠的,又怎麼肯戰死在這裡,不過,他已經準備好與羅玉成,劉芳亮討價還價,畢竟他不管怎麼說,也是羅汝才的女婿,想來羅玉龍也不會將他放棄在這裡。

不過,張軒一提出來堅守應山立即被否定了。

一來如張軒上面所想,沒有人想爲大家犧牲,二來,上面想要的就是一場敗仗。一場大敗。而不是一場艱難的守城戰。

其實義軍也很少有守城的習慣。

羅玉龍說道:“應山不必守了,不過在應山以北,還有崎山鎮,崎山鎮以北還有廢城。不一定要在應山死守,我們可以步步爲營嗎?”

張軒簡直要將曹尼瑪脫口而出,帶着這麼多累贅,有幾分想要步步爲營的樣子。

既然上面說不通,張軒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張軒立即將這些輜重做了調整,反正河南來的民夫全部調到前面去,將裝了軸承的車輛全部讓河南民夫用,而其他民夫就地徵召。也不要隊形了,讓他們能走多快就走多快。如此一來,裝有軸承的車輛,與沒有裝軸承的車輛一下子就拉開了距離。糧車綿延十幾裡,應山縣往北就好像是一條長龍一樣。

不過,官軍來得很快,快到超出張軒的預料之外。

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七章 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