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

bookmark

?

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

“一。”行刑的親衛大聲喊道。話音未落,長鞭呼嘯的砸了下來。

羅玉龍猛地渾身繃盡,就好像是觸電一樣,身子不住的打抖,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從背上冒出來,似乎長鞭在上面拉下來一層皮,隱隱約約有血滴下。

“二。”----

一連打了十鞭。剛剛開始羅玉龍還有心思硬抗,一聲不吭,但在在第五鞭,他就忍不住悶哼起來,渾身汗如漿出。整個人都軟了下來,只有在每一鞭砸在上面的時候,才觸電一樣猛地一挺。

十鞭下去,解開繩索的時候,羅玉龍站都站不穩了,張軒連忙搶先兩步攙扶住羅玉龍。

羅玉龍頭微微一點暈,他搖了兩下,掙脫了張軒的攙扶說道:“屬下受刑完畢。”

羅汝才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心疼之色,說道:“這沒你的事情了,下去吧。”

“是。”羅玉龍說道。

張軒本想攙扶着羅玉龍一起下去,但是羅玉龍一擺手撇開了張軒,獨自一個人踉蹌的往回走。鞭子打在身上大多都是皮肉之傷,將養兩三天就好了,但是卻疼得厲害,羅玉龍也是硬撐着,渾身的力氣在剛剛受刑的時候,都好像被抽空了。

“大哥。”一個人忽然扶住了羅玉龍。不是張軒,卻是羅玉嬌。羅玉嬌說道:“你感覺怎麼樣了?”

羅玉嬌與張軒的待遇並不一樣。

羅玉龍沒有甩開羅玉嬌說道:“還好。”

張軒這才能攙扶住羅玉龍另一邊,將羅玉龍攙扶下去。

“李兄,小兒魯莽。”羅汝才說道:“纔有今日之失,還請李兄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計較。”

如果僅僅是曹營的事情,羅汝才或許不會這嚴肅。但是這件事情,不僅僅是曹營的事情,還讓闖營損失不小,而且闖營的實力已經在曹營之上,羅汝纔不得不給闖營一個交代。

“無妨。”李自成笑道:“賢侄能給賀人龍一個教訓。也算是一員猛將。”

“什麼猛將?”羅汝才說道:“不過是一勇之夫,打了一場爛仗而已,讓他再來一次,他都不知道怎麼贏的。”說起來羅汝才心中還有幾分欣慰,不管自己這個兒子如何不靠譜,但是在作戰上還算勇猛,稱得上猛將,即便不管打什麼爛仗,賀人龍,就是賀人龍,那不是阿貓阿狗。

“只是如此一來,傅宗龍未必如之前那麼容易上鉤了。豈不是誤了李兄大計?”羅汝才說道。

“無妨。”李自成輕輕一笑:“我還怕這仗輸的太輕鬆了,讓傅宗龍懷疑,如此一來剛剛好,賀人龍這一場勝仗,不大不小,應該能打消傅宗龍的懷疑吧。而且即便是傅宗龍即便想不追,也不行,他們不比我們,上面還有一個皇帝。”

羅汝才略一思索,心中就明白李自成的意思了。

諱敗爲勝,這是官軍的慣例了,且不說這一種勝負難分的爛仗,即便是打了大敗仗,官軍還要殺良冒功,當做大捷。故而賀人龍絕對不會老老實實說自己敗了,而會說自己勝了。

傅宗龍即便老辣,不大相信賀人龍的話,也不會深究。或許從側面上能找到一些戰事如何的證據,但是絕對不會當面拆穿潛規則的。

“那麼我接下來怎麼辦?”羅汝才說道。

“照舊。”李自成說道:“我不信傅宗龍坐得住。”

“此戰斬首三千二百級,是爲大勝,只是賊人兇殘,臣之子,賀大明爲國捐軀。”賀人龍拱手說道。

“賀將軍滿門忠烈。”傅宗龍微微捏着白鬚說道:“老夫會向陛下爲將軍之子請封的。”

“謝大人。”剛剛喪子之痛,還在這位彪形大漢身上留下了痕跡。他沒有了往日的兇殘氣息,帶着幾分落寂,不過一想起流寇之事,他就有一種咬牙切齒之感,只覺得殺起沖天,說道:“臣願意爲先鋒,追殺闖賊,不殺闖賊,絕不收兵。”

“有將軍此言。”傅宗龍說道:“將來必有用將軍之處,將軍一路廝殺,先下去休息一二,爲操辦一下令郎的後事,節哀順變。”

“謝大人體恤。”賀人龍也無心在這裡多留,謝過傅宗龍就離開了。

傅宗龍目送賀人龍離開之後,眼睛立即冷了下來,說道:“首級都點檢過了沒有?”

“都已經點檢過了。” 李本實說道。

李本實所帶領的六千士卒,是傅宗龍最爲信任的,李本實也是傅宗龍的舊部,故而一些事情,都會讓李本實去做。

“這些首級,大半是青壯,不過,也有數百人,是老弱。”李本實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些老弱自然賀人龍殺良冒功,這一戰雙方殺傷相當。甚至官軍的損失還要比義軍大上不少,如果不殺良冒功,賀人龍這一戰如何能稱勝仗?

不過,這些頑疾現在不是醫治的時候,傅宗龍正是用賀人龍的時候,怎麼會當場拆除,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來了,等將來天下安定之後,再來處置這些驕兵悍將也不遲。

“各營如何?”傅宗龍問道。

“秦兵這一戰似乎傷了元氣,不過賀人龍愛子之死,一心想要報仇,士氣倒還有。李國奇李副總兵,來下官這裡數次請戰,看上也是一個能任事的,至於其中各部,屬下也巡視過了。似乎都是一些不堪戰的。” 李本實說道。

傅宗龍心中暗歎一聲,覺得自己實在是老了。

如果再年輕幾歲,這巡營之事,萬萬不會交給別人了,但是時間是最爲殘酷的武器,不知不覺傅宗龍從當從請命瀋陽的年輕氣盛,平定安氏之亂的穩重,到了現在的暮氣沉沉。讓他更加不安的是,似乎軍中也如他傅宗龍一樣暮氣沉沉了。

“這一戰,是我最後一戰吧。”傅宗龍心中暗道:“剿滅闖賊之後,安定中原,我也該告老還鄉了,不理會這些煩心之事了。不知道昆明是不是如當初一樣四季如春啊?”

傅宗龍不知道不覺得起了思鄉之情,他立即振作精神,心中暗道:“此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他在書房之中來回踱步,最後寫下兩封書信。

一封是給左良玉的,請左良玉從南直隸入豫,攔闖賊。不過,傅宗龍並沒有多指望左良玉,左良玉的跋扈早就是出了名的,傅宗龍也不指望一封書信就能調動左良玉,不過權做一試而已。

在他看來,左良玉簡直是亂臣賊子,天下安定的時候,定然要殺之以祭軍法。

第二封書信是寫給楊文嶽的。

楊文嶽現在就是在汝寧。汝寧府是官軍在豫南重心所在,汝寧就在信陽北邊,正好在義軍前進的方向,圍追堵截,正好一戰平定闖賊。

對於這一封書信,傅宗龍寄予厚望。

第一楊文嶽是文臣,不是武將。在傅宗龍看來比左良玉之流,值得信任。第二楊文嶽就在汝寧駐紮,地方正好,而已楊文嶽與李闖打過好幾次交道了。都是老對手了。因爲你值得信任。

“派出可靠人手,將這兩封書信全部送出去。”傅宗龍說道。

“是。”李本實立即着手安排,傅宗龍匆匆睡下了,其實老來精神不濟,很南睡着,不過他知道,與闖賊的決戰,也就在今後的十幾天之內,今後十幾天,他也不知道能不能睡上一個囫圇覺了,必須好好休息。

這是當初平定安氏之亂的經驗。他有預感,與闖賊決戰之期,不會太遠了,就在今後這十幾日之內了。

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十八章 紮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章 奪麥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九章 搶收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七章 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