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

bookmark

?

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

大計以定,剩下的就是如何執行了。

不過,有一事卻讓人費思量。

以李自成的本意,想以三營全師南下,決戰左良玉。但是現在張軒在小袁營之中鑄炮,源源不斷的木材,鐵料彙集在小袁營之中,正在打造,或者已經打造好的鐵爐,還有鐵模什麼的,都費了好大功夫。

如果一朝遺棄,豈不是白費了好大功夫?

如果南邊來的官軍,實力很強還好,李自成定然全力以赴,什麼鑄炮之事,放棄就放棄。但是現在他分明感覺到南下一戰,他勝算已經握住了五成,剩下的五成,就要看臨機決斷了。

這時候再將小袁營也帶過去,有沒有必要。

最後李自成與曹操終於決定,將兩營輜重老弱全部寄放在小袁營之中,兩營帶着精銳戰兵,十萬之衆,南下與官軍作戰。而張軒鑄炮之事,決不停止。

城外如此大的動靜,開封城之中,又怎麼能毫不知情。

十萬大軍出動的動靜,簡直是浩浩蕩蕩的,在開封城上都能看得清楚。

就在高名衡再次召集各級官員議事的時候,黃澍正在忙自己的事情。

“黃大人,饒命。黃大人,饒命。”一個胖乎乎的士紳模樣的人,跪在地面之上,只是他圓乎乎的肚子,很影響他的下跪動作。

黃澍臉色和煦,說道:“李員外,你當年有一個諢號,叫李瞎虎對嗎?”隨即臉色一板說道:“還真是瞎子,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你不知道嗎?有些錢賺了,你就要用命去填。”

這位李員外年輕時候,也是開封地面上的一霸,也不知道攀了那位貴人,幾十年間,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開封府之中赫赫有名的大糧商。橫行霸道,仗着後臺硬實,什麼事情沒有做過。

反手之間,不知道多少百姓,被他坑死。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今天他的後臺也救不了他。

“黃大人,小的知錯了。能不能看在王府裡面那位,給一面子,這糧食我全部捐給官府,我一分都不要。”李員外說道。

黃澍嘆息一聲,說道:“可惜遲了。”黃澍低頭來道李員外耳朵上輕輕的說道:“你以爲沒有周王他老人家同意,我會來嗎?”

李員外聽了這一句話,渾身一震,頓時癱軟下來了。

黃澍起身大聲說道:“我不要你的糧食,只有

你的人頭,以儆效尤。來人。”

“學生在。”一個三十歲上下的男子站了出來,他雖然一身戎裝,但是依舊帶着幾分書生氣,說道。

“熙亮,將此人斬首示衆。”黃澍說道。

“是。”李熙亮說道。

開封李家是開封大戶人家,家資也在百萬之上,這樣的人家,在開封城之中大抵有十八家上下,與周王府一起佔據了開封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財富。李熙亮是李家嫡子。

黃澍一心想要建社兵,而李熙亮就是黃澍中意的社兵領袖,因爲李熙亮在開封府生員之中,也是相當有威望的。而且素有功勳,在李自成二攻開封之役,李熙亮就帶人上城,在闖營爭奪城牆上的洞穴的時候,也是李熙亮先行火燒煙燻之策,大建功效。

故而雖然社兵還沒有正式成立,黃澍就已經將李熙亮帶在身邊。

李熙亮答應下來,自然不需要李熙亮動手,李家兩個家丁就衝上來,將李員外壓了下來,先用破布塞住李員外的嘴,隨即外面一聲慘叫。李員外的人頭就呈上來了。

黃澍以袖掩鼻說道:“掛在牌坊之上就行了。”打發了李員外的人頭,黃澍下令說道:“傳令下去。開封糧價,皆以平價,敢有漲價惜購者,這就是榜樣。”

黃澍的命令傳了出去,再也圍了裡三層外三層的開封百姓紛紛歡呼,說道:“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

一時間無數百姓跪下叩頭。

其實黃澍也知道,他所謂的平價已經被尋常年份翻出一倍有餘了。但是黃澍也很享受這種被百姓擁戴的感覺。

“大人,”李熙亮在黃澍身邊低聲說道:“巡撫大人,派人來請您了,說是南邊有消息了。”

黃澍精神一震,立即明白,所謂的南邊就是援軍。壓抑着心中的激動說道:“走。”

開封巡撫衙門之中。

“諸位,丁大人已經來信了,他帶着四鎮精兵,共一十六萬,如今就在城南五十里的朱仙鎮,而闖賊與曹營已經大舉南下,如今開封城外,只剩下城北的袁賊了。”高名衡說道:“闖賊之敗,指日可待。”

無數官員士紳都鬆了一口氣。

畢竟在他們看來,闖曹兩賊的大名,可以讓小兒止啼,雖然小袁營的名聲稍稍好一點,但是是總就是賊人。城外百萬之衆環繞,他們如何能放心下來,此刻聽說了這話,這些人紛紛說道:“都是高大人之功,才能讓開封城在羣賊環繞之下,屹立不倒。”

“對,對,對。”所有人都有一種喜悅之情。

高名衡手一擺,止住了所有雜音,說道:“諸位,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雖然闖曹兩營已去,但是依舊有小袁營在,小袁營不除,我開封城,依舊算不得安全,只是開封城中的兵力,大家都知道,守城有餘,但是野戰是萬萬不能的。只有過河請兵,南北夾擊,即便不能全殲小袁營,也要趕走他。只是這過河請兵之事,誰願意走一趟。”

“這----”

一時間所有人都鴉雀無聲了。

過河請兵,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

開封城距離黃河,最近的地方不過十里上下,但這十里卻不是尋常十里,小袁營數萬之衆,就在黃河邊上。想要渡河,難道不怕一去不復返嗎?

黃澍心中冷笑,暗道:“都是一羣膽小鬼。”

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黃澍心中卻有一點發冷,這一羣鼠目寸光之輩,難道以爲闖賊現在離開,就不會再回來了,闖賊留小袁營在此,已經很明顯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闖賊是萬萬不會放棄開封城的。

如果左良玉不敵闖賊,恐怕闖賊還回再回來了,都以爲這一次會和上一次一樣,有驚無險嗎?

做夢。

而今闖賊一大失策,就是分兵,如果不趁闖賊分兵之時,斷其一臂,等闖賊再回來,恐怕城中就真沒有回天之力,那時候的開封城中的處境,未必比過一趟河安全。

“下官願往。”黃澍說道。

高名衡大喜,雖然他對這個愛出風頭,後臺又硬的黃澍不大喜歡,但是關鍵時候能靠得住的,也只有這幾個人。說道:“黃推官有何要求?儘管提來。“

黃澍說道:“下官沒有什麼要求,只求拔下百騎,速去速回,不敢耽擱城中大事。”

高名衡說道:“陳總兵,你立即拔下百騎護送黃推官過河。”

“是。”陳永福有一點牙疼,他麾下四千精銳之中,騎兵也不是太多,但是如今的局面又推託不得。只能咬着牙答應下來。

黃澍雷厲風行,帶着陳永福的百餘騎兵,也帶上了幾個伴當,其中就有李熙亮。沒有從北門出城,而是從東門出城,想繞一個大圈子,過河。只是他將小袁營的探哨想得太簡單了一點。從東門出城沒有多久,就遇見了小袁營的探馬。只是探馬數量不多,見黃澍百餘人的馬隊,只能暗暗跟隨,目送他們過了黃河。

見此,黃澍就知道,去的時候容易,回來的時候就難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五章 猛鎮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章 高鬥樞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章 高鬥樞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六十章 叛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零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