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着走啊,孫隊長。”張獻忠和羅汝才就在孫可旺旁邊,見機一左一右地拉住了馬繮,“明日要開大會?跟咱們說說?”
鄒羣則是討好地問林巧,“林巧哈騰,明日大會都要說些甚,給咱們提前漏個底唄。”林巧這妮子好說話,是個突破口。
三人都想提前知曉明日大會的內容,以便應對。
至於孫可旺捉弄他們一事,三個人都沒放在心上,這小子雖然有時候挺可惡的,但在大事面前卻不會亂來,今日即便林巧不在,也不會拿他們咋滴,最多把他們嚇得差不多了之後,再饒他們而去。
“明日事明日開大會便知,閃開,我還要去通知其他隊伍呢。”孫可旺不悅道。
“算了算了,又不是什麼隱秘之事,志文哥也沒說要讓保密,不說給他們聽,他們今晚怕是睡不着覺。”林巧說道。
“就是,還是林巧哈騰懂我們。”三人腆着臉笑道,“說說嘛,孫隊長,耽誤不了多少工夫的。”
“我來說吧,”林巧道,“他今兒沒活動開身子骨,氣兒不順。”
“明日大會就是兩件事兒,一個是宣佈新規矩,之前的方法太過粗疏,志文哥說了,以後每隻隊伍每年有四十分,犯了什麼作奸犯科之事,就按規矩扣分。”
“那咱們這次如果扣分的話,會是多少?”張獻忠等人迫不及待地問道。
林巧想了想,“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五分罷。”
“一旦這一年被扣的分數超過四十,那就收回令牌,商社暫停與他們的交易。”林巧接着說道。
志文這法子有沒有覺得很熟悉,交押金、壞了規矩扣分,分扣完了關停店鋪,沒錯,就是跟後世的某寶網學的。
“啊!”張獻忠羅汝才和鄒羣三人都苦了臉,以往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偷盜、行騙、毆鬥等事兒犯了,最多當事人抽幾皮鞭,領頭之人罰些銀錢罷了,令牌卻是不用擔心的。
現下這規矩意味着,一年就只夠打八次架的,這怎麼夠呢,他們這兩個多月打的大小羣架,要是少於二十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達林臺混的。
還有其他不規矩的事兒,他們自己不做,可手下這些人會做啊,這下真真是被捆住手腳了,不行,今晚就好好訓訓這些小崽子們,讓他們都規矩些。
羅汝才還是那麼心細,聽到了林巧話裡的“暫停”二字,“林巧哈騰,這暫停交易是怎麼回事兒?”
“這個啊,志文哥說了,像殺人放火這等罪大惡極之事,肯定是被一次性扣完四十分,除了懲處首惡,更要驅逐出境,永不敘用,除此之外,零星被扣完四十分的,就是暫停交易了,算是給大家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三人追問。
“集中學習,考覈通過後,商社會讓你們做一些事情,叫做試用,如果順利完成了,自然恢復原有的資格,抵押物品也不用再次補交,怎麼樣,這難道不是機會麼?”林巧反問。
這個法子就有些惡搞了,照搬的是後世駕照被扣分之後的處理辦法,試用則是周承允提出來加進去的,看重的,是可以在此期間,利用這些人去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
還好還好,張獻忠等人都鬆了口氣,管得雖然更嚴了,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那種,犯了錯還是有機會彌補的。
“那另一件事兒呢,林巧哈騰?”回過味來的鄒羣繼續問道。
“第二件事兒嘛,是好事兒,事關你們的生計。”說到這裡,林巧賣了個關子,並沒有繼續往下說。
果然,三人一聽生計大事,個個都猴急猴急的,“林巧哈騰,你就別逗我們了,到底有甚好事兒?快說說,我們謝謝你了。”
“謝我作甚,要謝該謝志文哥和周大哥,是他二人給你們想出來的路子。”林巧說道。
“周大人回達林臺了?既然是他想出來的,那兄弟們就又有財發了。”張獻忠興奮了。
是的,沒錯,周承允雖然只是一介商賈,但在達林臺這一帶,已經是掌生控死的大人物了,這些靠涿鹿商社過活的人,都尊稱其爲“周大人”。
周承允出塞之後,在達林臺部其實並沒有呆多久,除了招募人手換羊毛,再有就是與林遠一道安排了孫可旺的去處,然後制訂了一些比較粗疏的管理方法,隨後就匆匆北上,到蘇尼特去了,那裡有他出塞後最重要的目標-額仁卓爾湖。
“周大人和涿鹿商社自然是要謝的,不過林巧哈騰我們也得謝,對吧,兩位兄臺?”鄒羣真心實意地說道。
前幾日的中元節他們都是在達林臺過的,算下來,這是他們在此地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回了,以往都是交結完羊毛和糧食,就急匆匆地再次上路,生怕耽誤時間影響自己賺錢。
而這一回,收羊毛的隊伍在回到達林臺後,並沒有像以往那般急着上路,時值中秋,羊毛已經剪的差不多了,再往外跑也不會有多少收穫,大家都閒了下來。
人多了,又沒活兒幹,這些不安分的人自然生出不少事兒來。
至於像張獻忠和鄒羣這些領頭之人,憂心的卻是今後的生計問題,今歲的羊毛算是收完了,要想繼續幹這行當,至少得等到明年的仲春以後了,他們這些時日在草原上也不是白混的,知道了一年兩次剪羊毛的時間。
那到明年剪羊毛的這段時日該如何安排?
閒着罷,他們自己和手下都閒不住,沒錢賺的日子可不好過。
從涿鹿山往返達林臺,運送糧食和羊毛?幹慣了收羊毛的活兒,這個還真有些看不上,與收羊毛相比,錢糧賺的少多了。
當然,也有不少隊伍,特別是關內的,他們不愛冒險,反而覺得運糧運羊毛是個好活計,除了出入關口稍微有些麻煩,從涿鹿山到達林臺汗帳基本沒有什麼危險,只要吃得了苦,能穩穩當當地賺這一成多兩成的錢糧。
而張獻忠羅汝才,還有鄒羣這些嘗過甜頭的,就不太甘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