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老首輔的固執 10/10

bookmark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沈一貫看來,皇帝既然問出了這一句話,只能說明他已經開始考慮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了,而隨之而來的則是,自己成功的安撫了皇帝,也顧及到了朝臣的利益,如此作用,可向來是首輔才能做到的啊!

壓下心中的悸動,沈一貫繼續開口道。【w】

“陛下,此事不難,我朝有南北二京,歷代先帝都曾說二京皆爲帝都,地位無有等差,沒道理北直隸可有封國,而南直隸無有封國,陛下聖明慈愛,憐憫皇長子,此乃人倫孝道,不可倫廢!況陛下曾言,待皇長子成年則晉東宮之位,若殿下爲東宮,自無封地,何談違制?”

說起來,大明朝的情況比較複雜,按照慣例來說,歷朝歷代的國都附近都是不會分封出去的,明初也的確如此,太祖皇帝定都應天府,分封諸子,當時的順天府,也就是如今的京師被封給了皇四子燕王朱棣,以北抗蒙古,戍衛應天。

保定府離應天遠得很,自然也成了郡王封國!

但是誰又能料到,太祖皇帝百年之後竟會有遷都之事,當然太祖皇帝本來就是被封在順天府,成爲京師倒也沒什麼,可是問題是,從一個封國晉成一個帝都,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順天府以外,大部分的地區都被划進了北直隸當中,保定府也在其內。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直隸京師的府,卻是一位郡王的封國這種情況!

本來也沒什麼,反正保定郡王這一支早就已經沒有了後繼,京師順便管着,也就成了一筆糊塗賬,但是先前朱翊鈞爲了消弭不封親王的影響,又將這個爵位重新拿出來封給了朱常洛!

如今看來,這倒是手妙棋,畢竟北直隸和南直隸在大明朝名義上的地位是一樣的,若是用心運作的話,未必不能將北直隸的封地,運作到南直隸。

至於最後的兩句話,那就是沈一貫爲了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場了!

萬曆十八年,正是國本之爭越發猛烈之時,鄭妃依仗新晉貴妃之位,圖謀皇儲,引發了朝臣的激烈反彈!

爲了平息爭端,皇帝不得不在元日召衆輔臣於毓德宮,雙手與方纔八歲的皇長子相牽,用以說明他們父子二人關係很融洽,沒有廢長立幼的意思,一衆大臣趁機進諫,皇帝於是手諭各大臣:“倫序已定,朕何敢私?特以皇長子羸弱,待十年後,大典並行。”

這是實實在在的落在紙面上的東西,皇帝親筆,做不得假,這份手諭如今還保存在內閣當中。

所以說,在國本這件事情上,並不是大臣們一直無理取鬧,逼迫皇帝,而是這位皇帝的信譽着實不怎麼好……

果然,在沈一貫話音落下之後,皇帝的麪皮明顯的抽動了一下,臉色有些難看,揮了揮手道。

“如此,先生便自去辦吧,陳矩,傳旨內閣,就說朕欲爲皇長子延請名師教導,然念及內閣衆臣公務繁忙,不忍多加勞累,故欲令皇長子遷應天府讀書,另藩王就藩乃祖制,皇長子雖爲長子,亦不可免此規制,朕意,令改皇長子封號,令其封國於南直隸,準自由行走,歲歲朝覲,待及冠之年,再行召回!將此事下發朝議!”

說到底,皇帝還是不敢去試探朝臣的反應,儘管有着這麼多的額外保障,但是畢竟他想要趕人的心思太過明顯,所以皇帝也不清楚,朝臣到底能不能接受。

至於如此會不會給予朱常洛太多的便利?

朱翊鈞倒是擔心,在他看來,太祖皇帝當時的藩王政策雖有不足,但是卻也沒有成祖皇帝所懼的那麼厲害,說到底,成祖皇帝當年能夠靖難成功,是因爲建文帝太過懦弱無能,不能知人,加上國朝初立,藩王擁兵自重,成祖皇帝更是在軍中威望頗高,方有靖難之事。

而如今則不同,且不說他牢牢的控制着全國的兵權,如今朝廷定鼎已久,加上南直隸乃是大明帝都,更重要的是,在現在的國家情況下,想要武力奪取政權,做夢去吧!

這一點皇帝清楚無比,何況他只是給朱常洛自由行走的權力和朝覲的權力,還有錦衣衛和地方官以及鎮守太監監視,諒他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而一旁的沈一貫也淡定的很,他清楚的知道,首輔的動盪,遠比皇長子的事情能夠吸引朝臣的目光,此刻只要皇帝給的條件過得去,基本上朝臣都不會再鬧。

他更關心的是,這一次內閣當中的動盪,究竟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利益……

帶着無數的心思,沈一貫離開了毓德宮。

緊接着,內閣當中發佈了兩道諭旨,一道是任命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提督東廠,另一道就是意欲將朱常洛封於南直隸了。

詔諭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而朱常洛更是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不過他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感到高興,而是迅速趕往了張府。

只可惜的是,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張府的老僕客氣而委婉的拒絕了朱常洛請求見面的要求。

“殿下放心,我家老爺吩咐說,他定會實現自己的承諾,請殿下收拾好行囊,在府中侯旨便是!”

老僕不懂那些朝堂上的東西,只是覺得這位在自家老爺落魄之時還過來探望的郡王殿下是個好人,所以很是爲老爺不見他而感到歉意。

只是另一邊,朱常洛卻是隱約有些不安,他原本的計劃當中,就是想要離開京師,前往應天府,這也是他奏疏中特意提起自己封地的原因,想要改換封地,非皇帝同意不可。

而南直隸自有行走和朝覲之權,也是必須要拿到手的,不然的話,他被禁錮在一城當中,又無法靠近政治中心,就算能夠拉攏到南直隸那幫老大臣,又有什麼用處?

他之所以拜訪張位,也是想要讓對方幫忙達到這個目的,但是誰曾想到,沈一貫不知爲何竟然先他一步說了出來,簡直是正中朱常洛的下懷。

只是如此一來,就可以不必麻煩張位了,畢竟張位本來就是因爲堅持讓自己讀書才觸怒了皇帝,若是此刻閉口不言的話,說不定還有轉機。

畢竟一國首輔,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扳倒的。

更重要的是,如今朝廷當中有風骨有節氣的大臣已經是屈指可數了,朱常洛不願意,也不忍心看着一位爲國操勞的大臣就這麼被一場誣衊而致仕回鄉。

只是可惜的是,他還不瞭解張位,凡是張位答應的事情,就沒有做不到的……

望着緊閉的張府大門,朱常洛的心中涌起一陣悲傷,他大概能夠猜到,張位想要幹嘛了……

有心阻止,可是卻無能爲力……

ps:十章完成,雖然晚了一點,但是總算是寫完了……

說一下明天的更新,這周還是按照以前的更新時間,晚八點,下週開始早上晚上各一章~

今天足足碼了一天字,但是看到訂閱,心頓時涼了半截,作者君一直相信努力會有收穫,請大家支持一下作者辛苦的碼字吧,有條件的訂閱一下,謝謝~

鞠躬~(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三十六章:父女相見,意外來訪第三百一十五章:本王會幫你的!第八百四十章:辭官也要花心思第四十七章:告御狀,撕破臉誰怕誰!第八百三十八章:朝會開始第五百七十六章:放個消息出去第一百三十章:後宮議政第一百零九章:東窗開了一個小口子第四百七十七章:宮中出事了第七百二十一章:物我兩忘不是什麼好事兒第二百八十一章:雲娘第八百章:喜事第二百六十五章:內奸帶來的消息第四十六章:登聞鼓響,誰也別想好過!第258章:天下烏鴉1般黑第四百二十三章:信念的垮塌第七百四十九章:做人要有眼色第七百三十七章:大膽的李閣老第五百三十九章:班底第四百五十一章:故佈疑陣?第二十五章:家宅不寧,意外拜訪第四百四十章:抵達建州第一百八十六章:敢言直諫趙士楨第三百零五章:好聲好氣的說話第六十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四百六十九章:朝鮮軍報第五百二十九章:陳良弼的擔憂第四十七章:告御狀,撕破臉誰怕誰!第三百八十五章:我來主持?第四百六十七章:攤牌第九十五章:東廠與錦衣衛第五百七十九章:苛刻到極點的規則第三章:不說清楚我是不會隨便跟你走的!第四百七十二章:爭執第一百四十章:駱思恭的疑惑第九十八章:交易第八十八章:過年了~第一百一十章:礦稅之辯第七百八十二章:潑一盆冷水第四百一十一章:李三才之死~第七百三十七章:大膽的李閣老第三百一十二章:楊元春第一百四十二章:平安府城第六百三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五百一十九章:亮明身份第八百四十三章:什麼叫意料之外第八百一十六章:進城第一百九十二章:議稅第五百零一章:最是無情帝王心第四百四十四章:撤軍!第二百二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七章:突兀的結束第六十四章:空手套白狼第八十五章:後手! 第二章第八百一十四章:會試同考官第258章:天下烏鴉1般黑第五百九十九章:爲陛下賀,爲社稷賀!第六百四十八章:邊境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李閣老的小九九第七百八十八章:主將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三百八十五章:我來主持?第五百六十九章:眼饞了第四百六十九章:朝鮮軍報第三百零九章:結束第四百五十四章:勾心鬥角第八百零二章:果決的朱常洛第八百零二章:果決的朱常洛第二百二十一章:蓄勢待發第二百零九章:刀該怎麼選第二百二十章:苦惱第四百二十五章:佈置第八百零七章:虎頭蛇尾?第七百七十二章:見家長第十九章:交易談妥,憋屈皇帝第250章:審案第八百零九章:還是熟悉的味道第七百四十一章:大人物的無奈第五百三十二章:魏國公府的能量第三十四章:便宜親戚,又有麻煩第一百三十三章:致仕第二章:我還沒找你,就自己送上門了!第一百九十六章:朱常洛的想法第八百三十五章:戰事狀況第七百零八章:意外的驚喜第258章:天下烏鴉1般黑第四百八十四章:溫純的無奈第八百三十四章:前線大捷第一百七十四章:孤擲一注第十五章:拜謝嫡母,定計生辰第六百九十五章:老實人發火第四百五十四章:勾心鬥角第五百四十五章:解決方法第九十六章:主客易位第一百八十五章:全都瘋了!第六章:你以爲你是皇帝你最大?第五百四十八章:和談的狀況第四百二十三章:信念的垮塌第三百七十四章:遼東軍報第五百五十八章:自己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