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

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

第182章

雖然衆建奴將領非常不甘心,可問題是,在看到自己所部殘軍敗將,再看看戰意昂揚的明軍,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大金已經打不起一場死傷數千人上萬人的惡仗了,只能撤。

此時的建奴軍隊反而一改常態,悲憤異常,卻有秩序的撤退,他們現在已經明白了,再混亂下去,只會給明軍全殲的機會,要想活下去,唯有抱團,唯有拼命。

作爲生活在遼東的女真人,他們經常會遇到狼羣,在遇到狼羣的時候,越怕死,死得越快,唯有表現出不怕死的決絕,他們纔有一線生機。

在大金國,不服皇太極的人其實不少,像莽古爾泰、阿敏、阿巴泰,也包括對皇太極表現恭順,暗地裡卻盼着他栽個大筋斗的多爾袞。

然而,這一仗,阿巴泰被生擒,在八旗之中,最不服皇太極的兩藍旗,已經幾乎全軍覆滅了,雖然兩藍旗原本有五十三個牛錄,在還有十七個牛錄,卻只有不六百人馬,已經無法給皇太極造成困擾了。

正在追擊中的陳大勇所部,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建奴起初撤退還有些混亂,卻慢慢地變得秩序井然,居然四五萬殘部向陳大勇所部發起了反擊,讓陳大勇所部吃了一個小虧,損失兩三百人。

“程帥,還追嗎?”

祖大弼雖然意氣風發,得意洋洋,然而,他跨下的戰馬,卻吐起了白沫,顯然人可以咬牙堅持,但是戰馬卻堅持不住了。

程世傑嘆了口氣道:“還追個屁啊,咱們的炮彈打得差不多了,人也累得夠嗆,建奴現在的人數雖然少,卻都是他們的百戰精銳,屬於硬骨頭,不好啃了!”

這一仗程世傑把建奴打殘了,建奴前後投入了十二萬多軍隊,現在僅剩四出萬人馬,損失超過三分之二,也就是近八萬人馬被程世傑殲滅,其中蒙古騎兵投降超過八千餘人,錫伯飛騎投降兩千餘人,索倫重裝步兵投降三千餘人,漢軍投降兩萬餘人,建奴僅僅投降五千餘人。

程世傑除了兩萬俘虜,事實上重創建奴六萬餘人馬,兩藍旗被打殘了,兩紅旗和鑲黃旗被重創,哪怕損失較輕的兩白旗也有三四千人傷亡。阿巴泰被俘虜,德格類、莽古爾泰這兩名貝勒被斬殺,十五名甲喇額真陣亡,一百零四名牛錄額真陣亡。

只不過,程世傑只斬首一萬六千餘級,其他四五萬首級,都被戰場上打爛了,不作數了,程世傑可以不算軍功,但是皇太極卻不能當這件事不存在。

這可是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建奴遭受的重大失敗,程世傑不僅僅保護了海州,隨便收復失陷的廣寧衛、遼中衛、遼中左屯衛以及建奴舊都遼陽,將他的地盤擴張到了太子河、遼河沿線,兵鋒距離瀋陽不足兩百里。

兩萬人馬投降了明軍,大金在損失近八萬人馬的同時,也失去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這筆寶貴的無形財富,他們不可戰勝的神話徹底破滅了,如此嚴重的後果讓每一名建奴將士都心情沉重,還有誰笑得出來?

說白了,建奴跟一羣狼差不多,如果獵物比較軟弱,他們便會窮兇極惡的撲上去將其撕成碎片,不死不休;但如果對手強大到讓他們整個種羣都面臨着滅亡的危機,他們馬上就會打退堂鼓,不敢再戰。

三十多年來,這還是明軍第一次在野戰中讓建奴打了退堂鼓,這個“第一次”讓建奴無法接受。

可是,再怎麼無法接受,那也得接受,因爲這個事實已經發生了,誰也無法改變這個結果。

皇太極回頭,在他的視野內,明軍軍陣巍然,如同一座不可撼動的大山,沉默的看着他們撤退。

程世傑騎着那頭在阿巴泰的戰馬,這並不是一匹遼東匹,平心而論,歷朝歷代,遼東騎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說三國時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燕雲十八騎、幽州鐵騎,而事實上,遼東馬並不是出色的馬種,論耐力遠遠不如蒙古馬,論高大威猛也不如河曲馬、天山馬。

阿巴泰的坐馬,就是一匹來自天山的天山馬,馬齡六歲,是範永鬥利用關係,從關西商人手中花了兩千兩銀子一匹,買過來的,經過萬里轉運,運到了遼東,送到了皇太極手中,這樣的戰馬,一共才十六匹,代善、嶽託、包括莽古爾泰都有,這屬於受皇太極獎勵才擁有的天馬。

與普通的遼東馬相比,天山馬要高上一尺,程世傑這匹天山馬,渾身沒有一根雜毛的白馬,傲然立於陣前。

皇太極望着鶴立雞羣的程世傑,咬咬牙齒:“本汗會回來的!”

這一場慘敗,自起事以來不曾有過的慘敗,讓大金舉國犒素,萬戶怮哭。元氣大傷的大金國至少在五年內,不可能發起大規模的戰事。

更讓皇太極意識到,他們的馬刀和弓箭,已經落伍了。

程世傑並沒有繼續追擊皇太極的原因,不單純的是因爲想放皇太極,而是皇太極和建奴現在就是一頭受傷的野獸,這頭野獸是最危險的時候。

更何況,程世傑有了可以緩衝的時間,下一次寧海軍就可以換裝威力更大的火炮,後裝線膛炮可以打得更遠,威力更大。除了後裝線膛炮之外,寧海軍的槍炮局,還在努力研製海戰神器火龍出水。

這其實是原始版本的火箭炮,根據《武備志》記載,火龍出水的製造方式是,用茅竹五尺,去節,並用鐵刀刮薄。前後各裝上一個木製的龍頭、龍尾。龍頭的口部向上,龍腹內裝神機火箭數枝,把火箭的藥線總連在一起,由龍頭下部一個孔中引出。

又在龍身下而前後各傾斜裝備兩個大火箭筒,把它們的藥線也總連在一起,更把龍腹內裝神機火匍的總藥線連在前邊兩個火箭簡的底部,“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裡去遠,如火龍出於江面。筒藥將完,腹內火箭飛出,人船俱焚。

程世傑非常喜歡後世的火箭炮,特別是那種如同流星火箭一樣噴射的場面,在得知槍炮局正在改良研製這種武器時,程世傑給槍炮局撥出四十萬兩銀子的專項資金,負責研製火箭炮,也就是內部命名:“火龍一號”。

同時,槍炮局還在研發線膛步槍,也是後裝式,一旦技術上取得突破,寧海軍的火銃將可以擁有二三百米的射程,同時也可以取消弩機在軍隊中的編制,到時候,寧海軍的主戰武器就是帶着槍刺的火銃,班組級用迅雷銃作爲支援火力,在後裝線膛炮成功之後,像佛郎機、虎蹲炮、飛雷炮,都可以退出現役。

在那個時候,就算皇太極擁有十萬、二十萬人馬,程世傑也可以輕鬆捏死建奴。

可以說,時間佔在了程世傑這一邊,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太極就會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沒有活路。

程世傑現在也沒有閒着,而是忙着打掃戰場,也開始鼓舞着士氣,這一場寧海軍雖然取得了勝利,可問題是在兩萬餘建奴的反撲之下,明軍還是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這些傷亡主要集中在東江軍,東江軍黃龍先是投入了一萬八千餘名士兵,後來在尚可喜、毛承俊率領下,又有八千餘人投入了戰鬥。

可是,這兩仗打下來,兩萬六千餘名東江軍,陣亡一萬四千餘人,傷亡八千多人,連老弱病殘都算上,只剩下四千來人了,如果算上輕傷員,勉強可以湊足六千人。

其次傷亡最大的則是關寧軍,關寧軍祖大壽前後投入八千騎兵,傷亡近半,還剩四千餘人,吳三桂率領五千騎兵加入戰鬥,還剩兩千來人。也就是說,關寧軍在此戰中,傷亡總數超過七千人。

作爲主力部隊的寧海軍,反而是傷亡最少的一支軍隊,兩戰下來,傷亡也有六千餘人,加在一起,全軍傷亡將近三萬人。

在絕對優勢火炮的情況下,還傷亡了三萬餘人,雖然有大量的東江軍和關寧軍,也可以看出,建奴的真實實力是不弱的。

遼陽城,這是僅剩兩座沒有被建奴破壞的城市,當然,廣寧衛城是因爲建奴崩潰得太快,來不及破壞,遼陽城與遼中衛城不一樣,這是陳大勇所部利用建奴懈怠,守城的建奴還以爲明軍沒有來到遼陽內,再加上拜音圖所部剛剛離開,他們還以爲建奴又來了援軍。

等他們發現陳大勇所部六千餘人已經衝進城內,建奴的八百餘名老弱病殘幾乎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抗,就被堵在了軍營了。

與廣寧衛城一樣,這裡的建奴幾乎沒有百姓,都是軍隊,也就是說,遼陽的建奴也轉移了,糧草也所剩無幾。

單純從戰場上的繳獲而言,這一次程世傑打的這一場,其實是虧本的,光炮彈就打出了不下十萬兩銀子,再加上六七萬大軍的消耗,每天都需要數千上萬兩銀子,還有路上的消耗,錢花得多了。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陣亡將士的撫卹金,這纔是大頭,東江軍、關寧軍都按照寧海軍的撫卹標準,全軍陣亡超過兩零六五十七人,這也就是四十多萬兩銀子,外加二百萬畝土地,還有傷兵的救治,這部分錢也要花上不少。

程世傑望着一具具士兵的屍體,他心疼,更加肉疼。

“你們這些混蛋,就不能愛惜一下自己的生命嗎?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命很貴的!!”

程世傑給陣亡一個普通士兵二十兩撫卹金,陣亡一隊長,撫卹金是三十兩銀子,哨長級別是四十兩銀子,百總級別則是五十兩銀子,把總級別是八十兩,千總級別是一百兩。都指揮使級別是兩百兩銀子。

寧海軍還好,沒有都指揮級別將領陣亡,但是東江軍卻不一樣,由於東江軍採取明制級別,他們的軍官,級別都非常高,一名統帥五百名士兵的軍官,在寧海軍軍中,這隻可能是把總級別。

然而在東江軍,這個級別最少是遊擊將軍,也就是寧海軍的都指揮使級別,另外還有參將、副總兵,東江軍陣亡一名總兵黃龍,兩名副總兵毛承俊,譚應華、還有張大龍、樊勝、郭魁、樊化龍、張國勝等什麼八名參將,遊擊將軍高巖、譚順、黃司徵等二十一名遊擊將軍。

關寧軍方面,祖大弼麾下陣亡張興、雷存仁、楊天賜等三等參將、戴明,崔士傺,吳汝介等十五名遊擊將軍、把總共計二十三人,損失馬匹四千八百六十九匹。

吳三桂麾下陣亡軍士兩千一百六十二名,傷者七百四十五名,其中千總一名,把總二名,遊擊陣亡九名,損失馬匹三千零八十六匹。

按照程世傑的規矩,騎兵、重裝步兵,給四十兩銀子的撫卹金,還有補充戰馬,光陪給關寧軍就需要,七千九百餘匹。

這一戰中,由於戰鬥打得太慘烈了,程世傑僅僅繳獲一萬四千餘匹勉強可以使用的戰馬,這一下子要陪掉一多半。

“伱們倒好,打起仗來就不要命,是不是成心想弄得老子破產啊!!!”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程世傑雖然虧本了,可問題是,明軍將士卻非常高興,特別尚可義,一邊哭,一邊笑,恍然如同一個瘋子。

黃龍的侄子黃玉郎也在哭泣:“叔父,你這下可以瞑目了,建奴被我們打慘了!”

一名東江軍出身的士兵跪在地上磕頭:“爹孃,我給你們報仇了,我殺了三個建奴……”

然而,就在這時,這名東江軍將士卻沒有聲息,只見他的腹中被射中一箭,鮮血已經流了滿身。

尚可喜呆呆地望着倖存的四千餘東江軍士兵。

“老二,你在擔心什麼?”

“咱們以後怎麼辦?”

“以後!”

尚可義笑道:“有程帥在,我們不用擔心以後,朝廷不管我們,程帥絕對不會不管!”

“大哥,你別糊塗!”

“我怎麼糊塗了?”

“一鎮總兵幫助另外一鎮,這是大忌諱!”

尚可喜皺起眉頭道:“程帥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程世傑笑道:“本帥知道,本帥也不會不管,東江軍現在還有多少人?”

尚可義搖搖頭:“應該就這些了吧!”

尚可喜道:“我們在濟州島還有一萬六千餘人!”

程世傑道:“就濟州島那邊,就按照兩萬人暫時發軍餉,但是,你們記住,這個錢就我發的,我的錢,任何人不能上下其手!”

尚可義笑道:“程帥放心!”

程世傑接着道:“本帥會上書朝廷,請求撤銷東江軍的番號,如果朝廷同意,就把東江軍整編併入寧海軍,寧海軍步兵編制與東江軍不一樣,以都司爲單位,下轄兩個都司,既濟州都司、皮島都司,每個都司下轄九千六百餘人。”

其實兩鎮總兵有私交在明朝是莫大的禁忌,更別提一鎮總兵傾盡全力去扶持另一鎮搞建設了,放在明初,絕對要掉腦袋。

不過,欽差大人傅宗龍當沒看見,也許在他看來這是好事,如果東江鎮能夠在程世傑的幫助下解決吃飯問題,朝廷可就省事多了。

本來程世傑就有指揮東江軍的權利。

程世傑佔領了遼陽,就沒有想過要放棄,畢竟,遼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一旦春秋、夏天季節,扼守着太子河的遼陽,可以將建奴擋在太子河之北。

可問題是,一下子增加了三百多公里的地盤,也就意味着,現在的程世傑幾乎佔領了大半個遼寧。

光依靠着程世傑的寧海軍三個都司,兵力就有些不夠用了。同時,都司這個級別的編制,得已保留。

但是,程世傑準備新一輪的擴軍。

兵源和裝備其實都很容易解決,他的守備都司直接抽調,首先是成立寧海軍的第五個都司,以將原來的湄沱湖雙城衛軍管委,升極爲雙城都司,陳大勇擔任雙城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

其次是指揮中前都指揮使司,以劉慶鬆擔任前都指揮使司指揮使,駐防遼陽,協守遼中衛。成立左前都指揮使,以沈明遇兼任左中都指揮使司指揮使,防禦廣寧衛,伺機建立廣寧防線。

廣寧衛放了兩個都司,共計一萬九千六百餘兵馬。

遼陽只放一個都司,當然,在海州駐防右都指揮使,以張裕兼任右前都司。

這樣以來,寧海軍就下轄前、左、左中、右、右中、近衛都司、濟州都司、皮島都司、以及雙城都司,騎兵都司、炮兵都司共計十一個都司,部隊總數正式膨脹到十萬人馬。

當然,這只是程世傑的計劃,這個計劃想要真正完成,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不僅僅是裝備,還有訓練,恐怕到了崇禎六年的事情了,這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做到的事情。

除了增設前、左中、右中、以及濟州島、皮島五個步兵都司共計五萬餘人馬之外,還要增加守備都司,雖然金州、蓋州、復州、海州屬於後方,也要設立守備局,守備局的目的就是維持地方安全。位於前線的廣寧、遼中、遼陽、八里灣同樣也要設立守備局,每個城池至少放一兩個守備局。

寧海軍的十一個都司,是野戰部隊,而不是被動防禦。

程世傑的擴軍計劃書寫好,就將這個計劃書,送到總參謀部,開始豐富完善。

傅宗龍忙着寫奏摺,向朝廷報捷。

高起潛更加雞賊,他連遼陽城都沒有進,馬上就心滿意足的帶着自己的心腹,騎着快馬,前往復州,在復州東港登船,返回天津的海船,向朝廷表功去了。

要說爭奪功勞,高起潛絕對不落任何人之後。

當然,在離開遼陽的時候,高起潛明確表示:“程帥,咱們老規矩,咱家抄吳襄的家,收穫一家一半!”

程世傑想了想道:“只不過吳襄家中,估計不如範永鬥!”

高起潛有些失望:“那吳襄有多少錢?”

“他的錢不少,不過現錢估計沒有範永鬥多,範永鬥是生意人,會存有大量的銀子,以備不時之需,吳襄是總兵,他家裡的值錢的東西,要以耕牛、戰馬、武裝裝備居多!”

程世傑笑道:“高公公不必失望,戰馬,我給你換成錢,一匹上好的戰馬二十兩銀子……”

不等程世傑說完,高起潛笑道:“那就算十兩銀子,耕牛算五兩銀子,其他財物,都折價一半!”

“夠意思!”

“咱家不會讓程大將軍吃虧!”

高起潛朝着程世傑躬身道:“咱家在京城等着駙馬爺!”

“好說,公公一路順風!”

在高起潛走後,祖大弼、祖大樂和吳三桂找到程世傑,吳三桂此時也非常沮喪,這一戰,吳家軍傷亡小三千人馬,五千人馬,損失過半,接近三分之二。

可是取得的成果卻只有不到三百級,祖大弼好一點,他們先後獲得斬首一級一千五百餘級,可以說是大獲豐收。

最慘的其實東江軍所部,付出了兩萬多人馬的傷亡,斬首不及寧海軍的三分之一,勉強有兩千出頭。

“程帥!”

祖大弼苦笑道:“不知,程帥先前所說的還算不算說!”

祖家軍投入了八千餘人馬,損失過半,這是巨大的損失,如果是從前,祖大弼絲毫不擔心,可問題是,隨着祖大壽與朝廷官員撕破了臉,他們能從朝廷要到的軍餉,恐怕要少得多。

“大丈夫一口塗抹一顆釘子!”

程世傑笑道:“本帥說過,讓他們按照寧海軍的撫卹標準,本帥就會嚴格執行,廣寧衛距離錦也不完,本帥準備在廣寧衛劃出九十餘萬畝地,用來安置關寧軍陣亡將士。每名陣亡將士其家屬可以分一百畝地,如果有關寧軍將士斬首建奴或者俘虜,皆可折算成田地!”

程世傑在輿圖上直接一劃:“沿沙子河左岸共計三十萬畝爲吳家鎮,右岸這邊爲祖家鎮,本帥五年內免稅,十年半稅。如何?”

“程帥大氣!”

PS:昨天寫着寫着睡着了,這一章算是補昨天的,晚上還有!

(本章完)

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95章 程世傑想通了第400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00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20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3章 第一個效忠的屬下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257章 誓死保護大小姐第214章 海軍最佳陪練對象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266章 不聽話就往死裡抽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419章 一刀切絕對是不行的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351章 卑職死諫請大帥成全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88章 騎兵衝陣就是笑話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302章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3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第57章 萊陽張氏構陷屠民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請假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40章 巡撫衙門紙上談兵第43章 擴軍選兵寧缺毋濫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261章 大帥就是你爸爸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