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攘外必先安內

崇禎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也是,大明也不是朕一個人,說到底藩王與朕都是太祖、成祖的子孫,藩王們出點錢也是理所當然。

但問題就在於,這事沒有先例,他們肯不肯還不一定呢。”

沒想到畢自嚴卻沒說話,而是從袖中取出了一份摺子,雙手呈上“陛下,藩王們興許不樂意捐助糧餉,但老臣有一個快速獲取錢糧的法子,都在這摺子之中,若是陛下認同了老臣的提議,這法子還能減輕朝廷不少負擔。”

崇禎將摺子重新拿了起來,剛剛看了幾行眉頭便皺了起來,不過還是繼續看了下去。終於,當崇禎看完摺子後,神情不悅的說道“畢愛卿,這恐怕不是你該說的吧。”

面對崇禎的責難,畢自嚴毫不畏懼,反駁道“陛下,老夫雖未領兵打仗,但這天下兵馬所食所衣、軍餉藥械都要從老臣手裡走一遭,對於各種耗費,老臣基本上都是瞭如指掌。

老夫雖然不知兵,但也知道若是這般維持下去,恐怕東虜未滅,我大明恐怕先撐不下去了。”

崇禎冷笑道“我大明富有四海,百姓億萬,建奴口不過百萬,兵士不足十萬,怎麼會建奴未滅,我大明卻先撐不住?”

“陛下,天啓二年,老臣便受先帝說託付,督理遼地諸軍餉事。由北直隸至遼鎮諸道中,以登萊海路最爲便捷,然由登萊至覺華島,再轉運至寧遠,運一石糧便費銀一兩,先帝徵遼餉,四年時間也不過徵餉五百萬,天下怨聲載道。

現今,遼西兵十餘萬,每年僅山海關一地便耗銀400萬兩,長此以往,朝廷恐不堪重負啊。”

聽了畢自嚴這番話,崇禎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畢自嚴雖然未曾親自督兵指揮作戰,但卻有極其豐富的後勤供給經驗,因此他不可能無視對方的諫言。

崇禎二年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東江陷入內亂,奴酋黃太吉率軍入寇,讓大明朝廷臉面盡丟。

但從當時大的戰略形勢上看,後金在沒有徹底解決朝鮮、蒙古等側後方安全威脅的前提下,還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武器圍攻遼西走廊上的一系列要塞,其破口不過是一種在東江內亂,朝鮮和蒙古被暫時穩住的情況下,冒險性和試探性的進攻而已,而明軍的野戰能力遠低於後金軍隊,也無力反攻遼東。

實際上明與後金戰爭,已經進入了一種大體平衡的階段,誰也沒有能力佔據進攻的主動權。

但是,這個時期,雙方都在積攢力量,儘快讓己方的力量達到足夠高,然後搶佔先機,而畢自嚴的摺子,則從另外一個角度向崇禎指出問題的關鍵,假如再這樣下去,恐怕不等全面開戰,朝廷就會被關寧軍的鉅額軍費拖垮。

“那畢愛卿你以爲應當如何行事?”

畢自嚴昂首道“要麼與東虜議和,以暫舒天下之弊,要麼棄寧遠諸鎮,將遼西兵民撤回關內,加強宣大諸鎮,遣精兵往朝鮮。

無論哪一種,都節省下大量軍餉和糧草,用於平定山東亂軍和陝西山西的流寇,待到內亂掃除,朝廷便可集中力量,發展對建奴的反擊,所以,老臣認爲--攘外必先安內!”

崇禎一聽畢自嚴的建議,便冷笑了起來“荒唐,不戰而棄數百里之地,祖宗疆土,豈可輕棄?再說,若是將寧遠諸城盡數丟棄,那豈不是東虜鐵騎直逼山海關下?”

畢自嚴苦口婆心的繼續勸說道“陛下,若是我大明精兵強將衆多,要復我遼瀋之地,那自然寧遠諸城便是直逼敵酋腹心的鐵釘,但現在我大明士卒羸弱,守有餘而攻不足,這幾座城池孤懸敵境,一糧一矢皆需千里饋運,豈是長久之策?”

聽了畢自嚴這番話,崇禎沉默了下來。

正如畢自嚴所說的,假如明軍要反攻遼東,寧遠諸城可以起到橋頭堡的作用,而現在明軍野戰能力那麼弱,短時間內根本沒有反攻的能力,將大軍屯聚在這幾座凸出前線的城堡,依靠漫長的補給線來供應糧草,消耗未免也要太大了。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放棄這些土地,將有限的資源放到更必要的地方,加強山海關以西的防線上,順便騰出兵力來掃清流賊和叛亂呢?等到大明內部平定之後,便可集中全國之力,將爲禍遼東的建奴消滅乾淨。

但是考慮到朝臣們的反對,以及大明朝一貫的硬剛到底的傳統,崇禎有些猶豫的問道“畢愛卿,若是放棄寧遠諸城,會不會讓東虜勢張,越發難以收拾?而且,朝臣恐怕對此頗有非議,朕總不能不顧朝臣反對,一力推行吧?”

“陛下,據老臣所知,關外土地平曠,建奴已經佔據了遼瀋地區這些遼東最好的地發昂,他們缺的是丁口而非田土,己巳之變他們入關搶掠最多的是人口和牲畜,便是此理。

只要將百姓遷入關內,東虜縱然得了田地無人耕種又有何用?而且棄了寧遠等堡之後,堅壁清野,東虜若是入寇,其轉運糧食又要多走幾百里路,只會勢弱。

崇禎點了點頭“此事幹系重大,朕還要仔細思量一番在做決定。朕有些乏了,愛卿想必還未用午膳吧,真就不叨擾愛卿了。

還有,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切不可與第三人說起。”

“老臣遵旨!老臣告退!”看到崇禎的態度有了改變,畢自嚴十分高興,事情已經朝着自己的預期更近了一步,只要崇禎皇帝能夠過夠下定決心,先掃除內亂,那麼自己六弟的仇就能得報了。

看着畢自嚴離開的背影,崇禎喃喃自語道“攘外必先安內!攘外必先安內?”

突然,崇禎擡頭對曹化淳上說道“曹大伴,你覺得畢尚書方纔說的那些有道理嗎?”

曹化淳的臉上露出了爲難的神色,他在多年的太監生涯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但作爲一個太監,曹化淳並沒有指揮過軍隊,哪怕是作爲一個監軍太監的經歷也沒有,這就使得他在這方面說話極沒有底氣。

曹化淳爲難的說道:“皇爺,對於兵事老奴知之甚少呀!如此重要的事情,恕老奴不敢做定斷!”

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195章 賜宴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653章 山海關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338章 登州府鼎定第795章 炮戰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270章 韃子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658章 攻城第354章 貴人第798章 潰敗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547章 搞一波大新聞第134章 佈防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300章 追擊戰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896章 大勢已定(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416章 天生的神槍手?(兩章合一起了)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十一章 情況有些不對勁第581章 新式火炮有了進展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四十四章 李九成居然先行動了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6章 恐怖如斯第348章 科學的魅力第242章 夜襲第729章 斷後路第103章 毛文龍的功績第876章 大閱兵第147章 船呢?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790章 十六旗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404章 範景文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203章 巡視‘土改’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465章 打基礎第120章 初戰失利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766章 風水輪流轉第333章 投降?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246章 輪戰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798章 潰敗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752章 憋屈的鄭芝虎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373章 天策軍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461章 登陸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320章 槍戰第109章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