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儀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標,拿下了整個東江鎮,還把東江鎮的明軍都收編了,居然還拿下了鴨綠江沿岸的很多據點。
由南到北,鐵山,義州,九連城,朔州,寬甸,昌城,楚山,全部被徐文儀拿下,除了鐵山和義州,其餘的諸多據點都沒有多少守軍,基本上就是艦隊沿着鴨綠江北上,然後炮擊一陣子,緊接着登陸作戰,很順利的就拿下來了。
事實上,徐文儀對此還不滿足。
根據他在信中說的,如果不是上游水位變淺,戰艦沒法繼續前進,再加上手頭的兵力不是很充足,他會繼續向上遊進攻,他的最終目標是通化。
對於這個目標,孔有德感覺有些汗顏,他都沒想過能拿下朔州昌城這些地方,更別提去打通化了。
要知道,通化雖然只是一座小城,但距離皇太極的老家,也就是赫圖阿拉,僅僅只有兩百里,要知道從瀋陽到赫圖阿拉都有三百多裡,要是真的拿下了通化,相信皇太極睡覺都睡不安穩。
不過現在的情況也不錯,這麼多的據點,尤其是韃子好不容易組建的水師,又被張華重創,根本威脅不到這些據點。
尤其是九連城還有其他兩座位於鴨綠江北岸的城池,算是在韃子的後援安上了三個釘子,徐文儀已經開始着手鑄造菱堡,到時候能好好的讓韃子喝一壺的。
徐文儀的戰果雖然讓孔有德意外,但比起李天剛和龐國興兩人搞出來的動靜,顯然是小巫見大,倒不是說他們倆取得了多少戰果,而是搞出來的動靜太大了。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
而且,到目前爲止,雙方投入的兵力,已經快接近十萬了。
說實話,剛接到消息的時候,孔有德壓根不相信,還以爲這倆傢伙在吹牛皮,後來從徐文儀口中得到了確認,才知道這兩個傢伙,居然趕出了這麼驚天動地的一件事情。
Www¤ttκá n¤CO
現在,朝鮮國王李倧正和毛利秀就,還有宗義成,打得如火如荼,甚至朝鮮方面還佔據一定的優勢。
說起來這事兒也有點意思,原本派李天剛和龐國興去打朝鮮,是爲了吸引朝鮮方面的注意力,爲徐文儀拿下東江鎮提供便利,免得朝鮮人出來攪局。
畢竟水師纔剛剛擴充完畢,訓練時間也不多,萬一朝鮮人抽風,上來攪和一下,拿下東江鎮的計劃就會出現變數,所以孔有德才選擇主動出擊,讓朝鮮人沒機會干涉,能夠穩穩的拿下東江鎮。
當時給了龐國興他們很大的自決權,只要能夠在全羅道和慶尚道搞點動靜,讓朝鮮人注意力投放到那裡,沒時間去東江鎮搞事情,他們就算完成任務了,至於具體進攻那裡,怎麼打,何時打,都讓他們自己決定。
而他們兩人商議一番後,就選擇打釜山,利用在濟州島俘獲的朝鮮戰船當僞裝,直接就騙過守軍靠近港口,而後獨立三營,也就是東洋營大舉出動,進攻釜山城。
朝鮮人根本就沒有防備,加上來的又是‘倭寇’,壬辰倭亂也纔過去不到三十多年,很多人都對那場災難記憶猶新,恐懼迅速蔓延,他們順利拿下了釜山。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爲了製造最大程度的恐慌,搞出一副倭軍再度集結,重新上演一次壬辰倭亂的假象,居然真的把朝鮮人騙過去了,尤其是朝鮮國王李倧居然真的信了。
他知道這個消息後,直接下令集結兵馬,要御駕親征,迎戰來犯之倭寇,奪回釜山,將倭寇全部趕下海。
當時這消息給李天剛和龐國興肚子都笑疼了,他們兩人麾下的水陸軍戰士加起來也不到三千,居然逼得朝鮮國王御駕親征,而且根據傳來的消息,初期集結的兵馬就超過五萬,而且還有更多的兵馬朝着漢城集結。
笑過之後,他們倆也商議了一番,決定加強釜山防禦,跟李倧好好地幹一場,看看朝鮮人什麼水平。
到時候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撤退,反正他們已經逼得朝鮮國王御駕親征,任務已經完成了。
原本事情發展也不會出現太大變數,基本就是李天剛他們和李倧打一場,輸贏都有可能,輸了就直接撤退,贏了的話朝鮮多半會繼續增兵,而且朝鮮水師估計也會集結,他們再擴大一些戰果然後撤退。
但第二天,底下一個小隊長林天浩,卻突然找到李天剛,說出他的一個建議,既然朝鮮人都玩這麼大了,他們爲啥不能也玩大點呢?
李天剛當時以爲他的意思,是讓他請示孔有德,從登州繼續增兵,跟朝鮮人硬碰硬的打一場,但這個時候天策軍主力正在跟明軍激戰,抽不出兵力,所以李天剛直接否決了他這個提議。
但林天浩卻沒有說話,而是意味深長的看了看不遠處的另外一個小隊長,原本屬於倭軍的黑木巖,李天剛瞬間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於是開始和龐國興,還有十多個主要軍官,商議這件事情。
討論了兩個多時辰,於是敲定了作戰計劃--攻擊對馬藩,順便把長州藩也牽扯進來。
當初長州藩跟劉香勾結,準備一舉拿下登州,要不是水師剛好下水三艘蓋倫船,指不定就被他們的得逞了,即使如此,登州依舊有大量的百姓遇難,損失的戰士也不再少數。
所以,長州藩跟他們是有仇的,如果能借此坑長州藩一波,相信沒人會反對。
而且,既然李倧已經調集了五萬大軍,如果日本那邊也攪和進來,再來個幾萬大軍,豈不是又能引發一場大戰?
反正他們本來就打着‘倭寇’的旗號攻打釜山,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真的倭寇給引過來,變成真的倭寇和朝鮮打。
這事兒難度不小,但也不算大,只要操作得當,完全有可能做到。
要是朝鮮真和倭軍打起來,他們還可以坐山觀虎鬥,甚至渾水摸魚,搞點意想不到的收穫。
於是乎,按照商議好計劃,龐國興和李天剛便展開行動。
趁着李倧還在集結兵馬,陸地上暫時沒有什麼壓力,水師率先展開行動。
龐國興親自率領水師分艦隊,還有那幾艘俘獲的朝鮮戰艦,駛向對馬島,釜山距離對馬島最近距離不過二百里,也就是一天的航行時間。
獨立三營有着五百多倭軍,他們都是出身自長州藩的,對於隔着海峽的對馬藩,不乏瞭解的人。
根據瞭解到的信息,對馬藩包括對馬國,壹岐島,長崎,肥前國田代,濱崎等地盤,不單單只是一個對馬島,但他的藩廳棧原,也就是對馬藩的都城,原位於對馬島東南的海邊。
這次龐國興,直接選擇進攻棧原,他們是從島嶼北端靠近的,不時遇到一些漁船,直接就把這些對馬的漁民抓了起來,由他們負責帶路,抵達棧原港口外圍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了。
龐國興先是用捕獲的兩艘漁船當掩護,派人抵近偵察,發現棧原港口只有區區四五艘戰船,而且噸位小的可憐,最大的那艘還不如四號福船大。
看到他們防衛能力如此弱,龐國興沒有猶豫,直接下令對棧原港展開進攻,日本資源稀缺,連火炮都不多,又遭遇突然襲擊,在天策軍強大火力的進攻下被打的節節敗退,不到半個時辰的激戰,他們就順利的佔領了港口。
龐國興的海上攻擊得手之後,便迅速撤回了釜山港口,然後開始下一步的行動。
按照李天剛的只是,中隊長黑木巖,以對馬藩藩宗義成使者的名義,給李倧帶去一封信。
大體意思就是,有三個對馬藩的漁民,在海上捕魚的時候失蹤,經過調查得知,他們是被釜山的朝鮮官員抓捕,充作勞役,後來活活累死。
這種行爲,是對對馬藩的蔑視,爲此宗義成派遣大軍進攻釜山,就是爲了抓捕這幾個朝鮮官員,爲這幾個無辜的對馬漁民報仇。
原本打算追究李倧這個國王的責任,但看在雙方數十年互爲睦鄰,宗義成也不願大動干戈,只要李倧主動修書一封認個錯,並且賠償一百萬兩白銀,他就可以當這事沒發生過,撤退釜山。
如果李倧一意孤行,他將率領十萬大軍,踏平漢城。
毫無疑問,李倧看到這封信暴怒異常,這種事情,換做是誰都不可能心平氣和,佔着老子的地盤,居然還跟老子要錢,而且這語氣,
本來五年前韃子進攻朝鮮,他們打不過兇殘的韃子,被一路攻擊到漢城,被迫簽訂城下之盟,向建州韃子進攻,稱臣,派遣質子,換得韃子的退兵。
這件事情讓底下的臣子對他頗有微詞,他已經是相當不滿了,但誰讓手底下的兵戰鬥力不行呢。
天啓六年十一月,皇太極命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嶽託、碩託諸貝勒統兵出征朝鮮,當初韃子進攻路上第一個阻礙是被毛文龍搶去的義州城,其次是鐵山。
當時韃子兵分兩路,對這兩個地方展開進攻,愣是被東江鎮阻擋了兩個月,知道次年正月初九才破義州,正月十一日破鐵山。
但隨後,韃子就猶入無人之境,正月十五日,後金軍破定州,十七日後金軍兵臨郭山郡境之凌漢山城下,十八日因招降被拒而攻破該城,二十日,後金兵渡清川江,準備進攻安州,先派人招降,遭到嚴拒,便於二十一日大舉攻城。
當時安州守軍足足三萬人,結果一天就被攻破,然後被屠城,到了二十九日,後金軍兵臨漢城下。
那一次,韃子只用了二十天時間,就從邊境的義州和鐵山,直接打到都城下,給他們造成的陰影可想而知,但也不算太丟人,韃子確實強大,畢竟連宗主國大明都在韃子手上屢屢吃虧,他們吃點虧不丟人。
但現在的問題是,你區區一個對馬藩的藩主,就敢如此頤氣指使,要我堂堂一國國王認錯,還得賠償一百萬兩白銀?
建州韃子我打不過,還打不過你區區一個對馬藩?
而且看這樣子,這次和上一次壬辰倭亂不一樣,不是德川家光搞得,多半就是這個宗義成自己搞得事情,那麼也就是說,即使把宗義的對馬藩滅了,德川幕府都不會有什麼反應。
所以,李倧也是打定主意,不把對馬藩給滅了,他就枉爲一國之君。
於是就和龐國興他們預料的一樣,李倧再度增兵,同時調集了幾乎全部的水師,重新‘奪回了’古今島的港口,準備水陸並進,將釜山的‘倭軍’一網打盡。
然後乘勝追擊,滅掉海峽對岸的對馬藩。
十月一日,李倧率領好不容易匯聚的七萬大軍,來到釜山城下。
兩天後,李倧親自指揮,兩萬朝鮮軍隊向釜山發動了進攻,李天剛也是奮力阻擊,第一天的戰鬥中,殺傷了超過一千人的朝鮮軍隊,李倧大怒,下令斬首了兩個負責進攻的將領。
第二天,換上了自己的親衛隊,作爲先頭部隊展開攻擊,他們的攻勢比第一天猛烈的多,釜山城內的‘倭寇’抵擋不住,棄城而逃,朝鮮軍隊順利收復釜山。
但水師方面,朝鮮水師就不如陸軍有用了,李舜臣死後,朝鮮水師基本上就處於半殘廢狀態,之前又被韓文達率軍襲擊了古今島,港口被摧毀,他們還需要先把港口修好,同時還得防備
所以,當李天剛他們撤退的時候,朝鮮水師沒能阻截。
而後,李天剛和龐國興,就率軍撤退到濟州島,坐山觀虎鬥。
十月七日的時候,對馬藩的水軍,與增援而來的朝鮮水師在閒山島遭遇,而後發生激戰。
由於對馬水軍的規模實在太小,雖然有近百艘船,但大部分都是漁船或者小型運兵,能稱得上是戰船的,只有區區二十多艘。
並且都是噸位很小的,兩條船才勉強頂的上一艘三號福船,對上朝鮮的主力水師,兩邊實力差距太大,對馬水軍被打的大敗,損失了十多艘船後倉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