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

“李大人,副甲長王二不行了,他說,他想在死前見見大人。”

橫行隊隊長安和尚的聲音很低,粗獷的臉上,顯露出難得見到的悽楚之色。

“哦,速帶本官去見他。”

正在指揮軍兵用石灰硝制韃子頭顱的李嘯,急急回道,轉頭跟着安和尚向陳麻子醫館大步行去。

“王二此戰,先是被韃騎撞翻在地,險些被馬踏死,幸得他機靈躲開,隨後便連殺了兩名馬甲騎兵,最後卻不慎被一名白甲捅中了胸口,唉,都是命數啊。。。。。。”安和尚邊走,邊連聲嘆息。

李嘯濃眉緊鎖,卻什麼也沒說,只是腳下步伐,愈是加快。

進入醫館,李嘯見到,陳醫師帶着幾名夥計,急急給傷兵們正骨,清創,上藥,打夾板,上繃帶,隨後,祖婉兒與一衆婦人組成的護士隊,將這些初步處置好的傷兵,按輕傷與重傷兩類,擺放在不同區域的病牀上,同時負責煎藥,洗繃帶,煮藥剪,配藥品之類輔護工作。

祖婉兒一眼便見得李嘯等人進來,不過忙碌得腳不沾地的她,沒空與李嘯閒聊,只是遠遠地向李嘯點點頭,便自顧自的忙去了。

“大人,在這邊。”

安和尚指着角落一處病牀,李嘯看到,胸口裹着厚實繃帶的王二,口裡不停地咳嗽着,副隊長武壯與另外幾名橫行隊員,正守在他的病牀邊,一邊小聲地說些寬慰的話。

“李大人。。。。。。”

躺在牀上的橫行隊二甲副甲長王二,瞥見李嘯正大步向自已走來,極其虛弱的他,費力地舉起右手,向李嘯搖了一搖。

“王二,別動,本官來了。你別瞎想,會很快好的。”

李嘯大步上前,雙手握着王二半舉起的右手,關切地回道。

旁邊的武壯等人,見到千戶官李嘯過來,都急忙退開幾步。

王二卻邊咳嗽邊搖了搖頭。

“大人,在下知道,這次是真的熬不過去了。當兵吃糧,死在戰場自是平常。只不過有件事,俺,俺一定要問下大人。”王二費力說完,臉上露出期待之色。

“你說吧。”

“李大人,你是監撫司司長,俺就想問你,俺這樣以前當過流賊的人,真的能上天庭麼?”王二連聲咳嗽地問道。

“當然能,知錯能改便是好漢。如果連你這樣奮勇殺韃的勇士都不能上天庭,那還有何人有資格上天庭。”李嘯的話語柔和而堅定。

“大人,說實話,俺,俺並不想上天庭,俺只想死後,能和俺爹孃,俺大哥,俺妹妹們生活在一起,有地種,有衣穿,有飯吃,一家人平靜安穩過日子,就知足了。”王二臉上擠出苦笑,猛地一咳,卻噴了一大口血來。

“王二,你放心,你這份心思,天庭都知道,天帝一定會滿足你的。“李嘯眼眶溼潤,他小心地用溼毛巾,幫他把嘴邊的血擦淨。

“大人,俺,俺見大人,就是有一個請求,想對大人說。”王二喘着粗氣,急促說道。

“你說,本官都聽着。”

“大人,俺死後,撫卹金就不要了,俺在世上,再無親人,就把給俺的撫卹銀兩,讓軍中的兄弟們吃好點,讓他們爲俺多殺幾個韃子報仇。俺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俺埋葬時,把俺的墳頭朝向西邊,俺生不能侍奉父母,死了的鬼魂,也要回山西老家,也要與他們在一起。”王二說完這一大段話,愈發斷續無力,眼眶卻卻有兩行渾濁的眼淚,緩緩流出。

“本官答應你,一定會做到。你就放心吧。”

李嘯聲音哽咽,他撫摸着王二尖凸的前額,發現王二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眼睛卻漸漸地失去了光澤,被自已握着的右手,再無任何力度。

李嘯眼中,淚光閃爍,他強忍着沒有流出來。

天庭,遙遠而聖潔的天庭,真的存在麼?

只是充滿永恆安樂的天庭若不存在,何以撫慰這些忠勇的靈魂,何以慰藉在亂世中掙扎求活的人們!

這些在疆場上爲國戰死的士兵,這些在亂世中悲慘死去的百姓,有如輕煙隨風而逝,無人記掛,無人知曉,他們的最終宿命,也許只是歷史學家筆下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冥冥歷史中,似乎總有一股黑暗的力量,嫉妒我中華的燦爛文明,欲將其壓制而後快。元滅宋,清滅明,這些殘酷黑暗的野蠻力量,總在中華將要產生變革之際,便硬生生地將華夏文明打斷,讓中華文明一次次開倒車,這些渴望和平安穩,有地種有飯吃便知足的百姓,顛沛流離,悲慘而死。尤其是陰毒的滿清對華夏文明的篡改,對漢人思想的鉗錮,對上國衣冠服飾的譭棄,讓自古便領先世界的中華,終成了國際社會上的丑角。其種種卑鄙罪惡的思想與手段,流毒至今,令人扼腕。

李嘯感覺自已胸口,似乎堵着一塊大石一般,讓他憋得緊,壓抑得慌,想要放聲吶喊,想要怒吼蒼天,卻又發現,自已什麼都說不出口。

“現在天氣炎熱,要把這些戰死的兄弟儘快火化,裝入骨灰盒,待我軍返回後,帶回山東厚葬。”

從醫館出來的李嘯,已恢復了一臉平靜的常態,他對監撫司副司長管毅叮囑道。

“大人放心,學生一定辦好差事。”管毅鄭重回道。

加上傷重而死的軍兵,這次戰鬥總共有40名戰兵死亡,這40名戰兵的屍體,在堡外統一火化。

李嘯帶着全堡人員,參與了這些忠勇的戰兵的火化儀式,他親致悼詞,灑酒祭奠。李嘯的這些舉動,讓全體軍民十分感慨。

而那些韃子的無頭屍體,李嘯同樣命人火化,隨後,拋灑在外面的荒田中做肥料。這樣炎熱的天氣裡,如果不趕快處理這些韃子屍首,很可能會導致瘟疫爆發。

接下來,李嘯根據監撫司的戰報統計,開始對手下軍兵進行論功行賞,以及相關撫卹。

五千多兩銀子,嘩嘩地便花了出去。

見得那些李嘯軍兵上臺領賞銀,一直在城牆上觀戰的杜少如部,衛鎮撫安謙手下的45名堡兵,以及新招的75名堡內民戶男丁新兵,皆用一種滿懷羨慕的眼神,看着那些一臉喜色的李嘯軍軍兵領賞。

家丁隊長許茂心下暗歎,這支李嘯軍,這般能戰,又這般賞罰嚴明,與大明的其他官軍相比,簡直就是天上地下之別啊。

衛鎮撫安謙亦是感慨,要是李嘯這樣的強軍,能永遠駐守在這金家莊堡壘多好。這樣的大明官軍,纔是真正的百姓保護神,纔是真正能讓人從心裡感到佩服的威武之師啊。

接下來,李嘯開始處理那些被韃子擄獲,卻有幸被自已解救的一衆男婦。

李嘯提出,他們中想回家者,可立即自行返回,還可以給他們一人幾天的乾糧。

讓他沒想到的是,除了僅有一百多人想回家外,大部分男婦都表示,現在韃子已把自家的家園盡毀,他們失去了親人又無家可歸,已不想返家。如李大人願意收留,他們皆願在李嘯軍中效力。

這些人都是韃子挑選過的成年男婦,都是壯實人口,他們願意加入,李嘯當然表示歡迎。

在給了那欲返回宣府東路老家的一百多人每人一週乾糧後,李嘯讓他們自行回家,還派出飛鷂子爲他們哨探了一程,送至南河邊方返。

現在李嘯軍中,尚有壯男690人,壯婦430人。

李嘯讓這些壯男全部編入輔兵預備役,讓他們與那些堡內新兵一樣,一起開始最基本的軍事訓練。

那些壯婦,李嘯則全部交給後勤隊長陳猴子管理,由他分配她們做各類後勤服務事項。

由於新來了大批人口,且有了大批的繳獲糧食,金家莊堡人心安定,且變得更加富有活力,原先大片空出的民宅,皆被李嘯改用成臨時軍營,以安置大批新兵與後勤隊的新成員。

金家莊堡恢復了正常的日子,波瀾不驚地又過了三天。

諸如田威段時棨之類手下將領,都能感覺到,從這場邀擊戰後,這幾天裡。李嘯的臉上,雖與以往一樣平靜自然,但在無人時,臉上似乎多了一層淡淡的憂慮之色。

家丁隊長許茂,也看出來了。

在第三天時,他在給關押在居宅中的杜少如送飯時,無意間向杜少如提及此事。

杜少如聞言,放下碗筷,雙眼中便有兩團亮光在跳動。

“你可看得真切?”

許茂看着杜少如奇怪的表情,然後猶豫地點點頭。“說來也怪,現在打勝了這韃子,這李大人倒反而有擔憂之色,卻是讓人奇怪。”

“哼,你們不知道緣故,本官卻知道那李嘯肚子中,藏的什麼花花心思!”

“杜大人,你能看出來?”

“當然!本官告訴你,那李嘯之所以擔憂,定是因爲韃子首級無法報功之故!”

“哦?”

“那李嘯,本是客軍,在我宣府鎮內無依無恃,現在立得如此大功,他卻沒有立刻報功,你道是何故!”杜少如臉上閃過陰陰的笑容。

“大人之意是?”

“狗入的李嘯怕上頭吞了他的首級與軍功,這才壓着遲遲不上報!算這小子聰明,他若真的傻乎乎地報上去,哼,他這幾百顆首級,怕要立刻被已被皇上罵了個半死的總督、巡撫、總兵、兵備道,以及各路鎮守將領們搶光了。李嘯這樣的外地客軍,就算被人吞了首級與軍功,也只能乾瞪眼罷了!”杜少如冷笑起來。

“這麼說,那李大人,是因爲這個原因纔不敢上報的麼?”許茂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

“必是如此!”杜少如雙眼一瞪,又斥道:“許茂,你現在開口一個李大人,閉口一個李大人,叫得一個口甜,莫非,那李嘯,給了你什麼好處不成!”

“大人,你多心了,自你被他軟禁後,小人在李嘯軍中小心做事,言語亦怕得罪人,一時未及改口罷了。在下再不曉事,也知道你杜大人才是我許茂之長官。”許茂急急回道。

杜少如嗯了一聲,臉上稍現滿意的表情,他壓低聲音道:“許茂,有件事,本官要你趕快去做。“

“哦,大人要在下做何事?”許茂臉上閃過一絲緊張神色。

“你別怕,不是去叫你殺了李嘯。”杜少如見許茂臉現緊張,不滿道:“本官只要你派個人,前往杜指揮使所在的小白陽堡,把李嘯此次戰鬥斬得二百多顆韃子首級之事,報給杜大人便可。”

“哦。”

“你聽明白了嗎?”

“在下,明白了。”

“好,那你速去安排,事成之後,來日本官定會重重賞你!”杜少如雙眼之中,滿是期盼之色。

“是,在下這就去安排。”許茂應諾一聲,隨後收拾碗筷,低頭而去。

望着許茂離去的背影,杜少如臉上又閃過一絲冷笑。

自三天前,許茂來告訴他李嘯軍邀擊韃子大獲全勝之事後,杜少如這幾天,一直處於一種極度震驚的情緒之中。

這個狗入的李嘯,其手下軍兵竟這般能戰,連半個牛錄的韃子都能一舉消滅,其戰力之可怕,莫說宣府第一,就是大明第一,怕亦是不逞多讓。

相形之下,自已這個所謂的千總,卻是從入軍以來,半點實在的戰績亦拿不出手。這人與人,真是不能相比啊。

杜少如想象到李嘯升官發財的樣子,心裡的憤恨,更是難以形容。

原本以爲,自已只能這般忍氣吞聲,卻沒想到現在,終於有了懲治李嘯的機會!

他相信,杜詩因爲畏懼韃子,不會來救助被李嘯軟禁的自已。但現在有這兩百多顆韃子首級的誘惑,已因丟失龍門衛主堡而被宣鎮總兵張全昌嚴辭斥責的杜詩,一定會如一個溺水之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這金家莊堡來。

杜少如快慰地想道,也許,與杜詩一同前來的人中,怕還有宣鎮總兵、巡撫、兵備道等各色大員也說不定。

更有甚者,這些大員在吞了李嘯的首級與軍功後,爲了讓李嘯這個外地客軍不發出不滿的叫嚷,很可能會使些手段,讓他永遠地安靜閉言。

哼,狗入的李嘯,虧你立得這般大功,莫說吃肉喝湯,只怕最終結果卻是連粒湯渣者吃不到!

杜少如臉上綻起快意的笑容,如果不是顧忌在門口守衛的李嘯軍兵,杜少如真想大喊一聲:“狗入的李嘯,你他孃的也有今天!”

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十六章 暗謀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五十章 軍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