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屯所

對於廣寧中屯所的來歷,李嘯從歷史書中粗知一二。

當時袁崇煥取得寧遠大捷後,明朝遂開始在山海關到錦州沿線廣設屯堡烽燧,各衛間遍設軍堡。重要的衛所軍堡從西到東分別是:廣寧中前所(綏中前所)、廣寧前屯衛(綏中前衛)、廣寧中後所(綏中)、寧遠中右所(興城沙後所)、寧遠衛(興城)、連山驛(連山)、寧遠中左所(連山塔山)、杏山驛(錦縣杏山)、廣寧中屯所(錦縣松山)、廣寧中左屯衛(錦州)。這些星羅棋佈的屯所軍堡,使遼西走廊各州縣聯繫更加緊密,也更方便軍隊的駐紮與調動。

廣寧中屯所,因駐地在錦州城外松山之地,又名松山堡。此堡佔地面積頗廣,城圍二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三丈,堡外護城河深一丈,闊二丈,整座軍堡均以條石爲基礎,砌7層,外層壘砌青磚,內層牆芯爲夯土。共設有三道城門:南門稱定遠、西門稱廣定、北門稱永望,均是用青磚作六丁六橫拱券法砌築,白灰填縫,各城門外均建有甕城,以加強防護能力。

李嘯站在北門之外,看到北門之上的門樓處,正中鑲有石匾,刻“中屯所”三字,不覺心下感慨。

他突然想到真實歷史中,崇禎十三年時,於此處到錦州的這段區域中,發生了明末歷史上有名的鬆錦大戰,明清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一個身穿破舊鴛鴦戰襖的城門守軍,一聲呼喝,將不遠處正觀望城門的李嘯,從歷史的追憶中拉回。

“兀那漢子!可是前來投軍的。”

李嘯跳下馬來,牽馬走了過去,向守衛拱了拱手說道:“鄙人李嘯,正是來此投軍入伍。”

軍士走過去,驗看了一番馬匹武器之後,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嘯,怪聲怪氣地道:“你這廝倒是闊綽,竟能騎得這樣一匹好馬來,武器也是這般精良,卻不知是何來頭?”

李嘯腦子飛快轉了下,便微笑着說道:“家父原是官軍將領,前幾年已陣亡沙場,馬匹武器皆是家父遺留,爲承父志,在下特來投軍效力。”

軍士“哦”了一聲,想了想,也找不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便向李嘯點點頭道:“好了,進去吧,考試校場就在東街不遠處,從這進去右拐,再走一段路便就到了。”

李嘯笑道:“多謝兄弟點醒。”

李嘯進入所內,他立刻頗爲失望地發現,這裡的環境與錦州城相比,實在相差太多。

這廣寧中屯所中,軍戶與民戶雜相混居,街道兩邊均有店鋪,店內夥計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而街道上來往行人也多,屯所內房屋店鋪大多破爛,街巷路面也是坑坑窪窪,到處是垃圾泥土,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汗臭與腐爛的氣味。整個街市粉塵飛揚,喧譁不已。

轉過了幾個街角,聽得隆隆的軍鼓聲響亮地敲起,猶自沉思的李嘯擡頭一看,原來是校場已到。

眼前這個巨大的校場,讓李嘯的精神頓時一振。

他看到,整個校場略呈長方形,長四百來步,寬七百來步,一眼望去,人馬囂囂,喧譁不已。

李嘯方進得校場,就見軍士過來詢問,問可是來是應試考校夜不收哨騎隊的。

李嘯心下奇怪,忙問道:“兄臺如何知我要考校夜不收哨騎的?”

那名軍士斜了他一眼:“你這人倒是奇怪,你有這般好馬良弓,不是來考校夜不收,難道還是來投普通軍士不成?”

李嘯不覺啞然失笑,看來,真是人靠衣裳馬靠鞍,自已這般牽弓挾弓來此,竟直接拉高到自已的應試檔次。

能直接成爲夜不收,是李嘯極爲期望之事。

夜不收,又稱“哨夜”、“直撥”,專指“能深入虜營哨探得實”者,即能夠深入敵境進行偵察活動的精銳哨騎。李嘯暗想,自已一身好武藝,若不能發揮所長,只投個普通軍士,未免太委屈了。

李嘯忙又問道:“兄臺請問,這考官卻是何人?”

軍士一臉不耐煩的指着遠遠的內場評判臺,快速說道:“瞧見沒,那位是高樸高把總,本屯所的哨騎隊長,便是你們的考官。旁邊那位,便是高把總親隨華濟。”

說罷,軍士怕李嘯又要囉嗦多問,快步離開了。

李嘯正向內場昂頭眺望,便另有人過來,領着李嘯轉至校場一角,帶他來到一個書吏模樣的人處,登記名字,領取夜不收考試入場號碼。

看到李嘯用剛勁有力的筆跡寫了自已的名字時,這個書吏呆了一呆,在他印象中,這些只會打打殺殺的軍漢中,會寫字的,百中無一,其他人來應試的人中,大多隻會按個手印。

領了號碼的李嘯,打量了一下週圍,發現已站了不少壯漢在這裡,皆等着進入內場應收夜不收哨騎,李嘯冷眼覷去,這些前來應試的人物,大都粗壯彪悍,面色不善。更有一些人,聳着下巴,眼中閃着兇暴嗜血的光芒,一副鷹揚冷酷的樣子。

李嘯心下也明白,這些來比試當直屬夜不收的,估計都是些武藝出衆、身手不凡之輩,很多人可能都是殺人慣了的兇悍嗜殺,殘忍暴虐之徒。

此時,一聲號炮響起,那個名叫華濟的高樸親隨,快步走了過來,卻是個長相漂亮面白無鬚的小軍官。他站在前面一座小土臺上,向下大聲說道:“下面我念到號碼的,請着甲牽馬,隨我進場,按號碼順序各人策馬繞行,馬不可停蹄,七十步內,馬上射箭中靶三次爲合格,留下聽候安排,不中者請自回來處!”

聽完這名小軍官的話語,下面等候應試的一衆壯漢,紛紛開始穿着盔甲。李嘯猶豫了一下,拿出包裹中的那套白擺牙喇兵盔甲穿上,披甲着盔,穿靴束帶,很快便穿戴整齊。

方穿好盔甲的李嘯,便聽得旁邊傳來陣陣驚呼聲。

李嘯心下一笑,知道他們一定是被自已這身白擺牙喇兵的盔甲所驚到了。

李嘯看看了周圍一衆應試人等,身穿鐵甲者都沒有一人,只有三四人穿着棉甲,還有兩人穿了皮甲,另外的應試人等,則除了馬匹武器外,再無任何盔甲着身了。

“兀那漢子!着得一身好盔甲,快過來,讓俺瞧瞧。”

一個粗豪的聲音,從內場地中傳過來。

李嘯正在想是不是叫自已,那個聲音又大聲響起:“就是你!那個身着韃子白甲的傢伙,快到內場來,俺要見識一下你!”

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十章 祖寬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