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

鄭如寶指着鹽鹼地上的白色霜晶說道:“大人請看,這些白色之物,便是鹽鹼,此土俗稱燒土,其意爲能燒死樹苗與種子之土。此土肥力極差,易於板結硬化,連野草亦難生長。定需徹底改良方可使用。”

許秀清在旁邊說道:“既如此,該如何着手呢?”

鄭如寶連忙說道:“一般來說,治鹽鹼地要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便是去鹽。”

李嘯點頭道:“如寶,你詳細說來。”

鄭如寶說道:“所謂去鹽,便是將鹽鹼地表面結晶鹽土徹底鏟去,現在是深秋,土地尚未凍硬,可先派人手將此項工作完成。”

許秀清哦了一聲,又忙問道:“是否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去鹽的工作?”

鄭如寶搖搖頭:“沒這麼容易,這只是除去表面的鹽皮。在鏟去表面結晶鹽皮後,需得挖掘引水溝,引來活水漫洗,將土壤中的鹽份溶化,這樣一來,土中鹽份溶於水中,一可通過排水溝排出,二可因此隨水滲透至土地下層。按我原來的經驗,大概要三天一灌一排,輕度鹽鹼地連續灌洗三次,重度鹽鹼地連續灌洗六次,纔算是真正完成了去鹽的工作。”

李嘯笑道:“如寶到底是懂行的人,說得很有條理。那接下來第二步要如何呢?”

鄭如寶也笑了,他撓了撓頭說道:“在下不敢說懂行,一點經驗而已。這第二步,就是翻耕。”

許秀清插言道:“這個學生倒能想明白,應該是將土地徹底翻過來耕作之意吧?”

鄭如寶點點頭:“正是此意。在下觀察過,一般情況下,鹽鹼在土層中的分佈爲,地表層多,下層少,經過耕翻,可把經過去鹽後的表層土壤中所殘留的鹽鹼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鹼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還能疏鬆土層,減弱土壤水份散失,可有效地防止土壤重返鹽鹼狀態。據在下經驗,春季與秋季是返鹽較重的季節,此時開始翻耕最爲有利。”

許秀清掂須笑道:“原來如此。”

鄭如寶笑了笑,又說道:“最後一步,則是上肥。要注意,不可上帶鹽鹼之類肥料,如草木灰之類常用農肥,皆不可用。要直接淋人畜糞便之類。這樣土中的鹽鹼反會減少,又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鄭如寶說完,李嘯沉吟了一下,他知道,鄭如寶之所以要只淋人畜糞便,因爲這類有機肥料皆帶弱酸性,正好可與土壤中的鹽鹼相中和。而草木灰爲弱鹼性,故不可用。當然,明代的鄭如寶不知道其中的化學原理,但他能摸索出這套方法,卻是難得。

李嘯笑着對鄭如寶說道:“鄭如寶,就按你所說的方法去做吧。優先整治那些輕度鹽鹼地,保證桑蠶工作能順利進行。”

鄭如寶連忙說道:“李大人,你放心吧,從現在秋末到明年開春,時間充足,有這一千名勞力,足夠將這些鹽鹼地全部翻耕完畢。”

李嘯又問道:“如寶,這個人力物力,本官可讓許秀清盡力協助你,你能保證明年開春時,所有的鹽鹼地都整治完成嗎?”

鄭如寶回答道:“大人,去鹽的工作,一個勞力一天可完成清除輕度鹽鹼地鹽皮1畝,重度鹽鹼地鹽皮半畝,如此一來3萬輕度鹽鹼地整治則需一個月時間,5萬畝重度鹽鹼地則需3個多月時間。而在鏟去鹽皮之後,還需派人從靠河水處開渠引水灌地,稀釋鹽分,消除土壤板結,一般輕度鹽鹼地每三天便要進行一次灌洗,重度鹽鹼地每兩天便要進行一次灌洗,排出溶解了鹽分的舊水,從河流中導入新水。爭取鏟皮完成之時,水溝亦能挖好。所以,在下認爲,從現在到明年開春,有近五個月的進間,還是足夠完成的。”

許秀清點頭道:“鏟鹽與開渠的人力調配,就由如寶你自行安排吧,實在人力不足的話,我可從修建城牆的俘虜中,再抽調一些人力給你。”

鄭如寶感激道:“多謝許大人支持。”

許秀清笑道:“這是小事,如寶不需客氣,只是接下來又要怎麼做呢?”

鄭如寶回答:“去鹽完成後,可立刻開始翻耕,一般來說,一頭牛一天可翻耕一畝半土地,我算過時間,等到我們這邊要開始翻耕時,興和村中的秋耕早已結束,正好可以從他們那邊借耕牛過來使用。在翻耕的同地,播撒備好的人畜糞便,以中和鹽分,增加土地肥力。”

許秀清笑着插話道:“要是將來桑葉產出了,那些不能用來種植的空閒地塊,正好可以集中開設養蠶作坊與繅絲工坊,這樣從產出桑葉到加工,都是便利得緊。”

鄭如寶笑道:“大人想得周到,這樣做卻是甚好。”

一旁的李嘯也笑了笑,他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其實李嘯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願景,沒有說出來。

那就是,在將來,李嘯打算,不光要賣生絲,更要賣絲綢。如果把生絲紡紗織染加工成絲綢,獲利會進一步暴漲。

李嘯前世看過明朝絲綢加工的一些資料,一般來說,生絲在紡織前要經過沸煮、漂白、染色和復繅幾道工序的處理。在這一處理過程中,會有一些生絲消耗損失。據統計,在松江府這樣的紡織技術成熟的地方,大約一斤半生絲可以製作一斤綢緞。

至於綢緞價格,每匹綢緞一般是長5丈重24兩,視種類質量不同,每匹大約在8~20兩白銀之間,少數品質極佳者,更可以達到30~40兩白銀。若是把綢緞價格以每匹10兩的偏低值估計,那麼每一擔半生絲可以織染出一擔綢緞,約爲80匹,價格可高達800兩白銀!

而且,這還只是國內市場價格,出口價一般都需要再翻上兩三倍,預計一擔綢緞價格可達2000兩以上!

這樣算來,就算加上織成綢緞而產生消耗,那麼同等重量的綢緞比生絲的出口價格,高了整整10倍!

可以輕易地算出,3萬畝改良鹽鹼地而成的桑園,按最低產量算,能產出15萬斤生絲,按一擔120斤算,也就是1250擔生絲,那麼,約可產出840擔絲綢,約67200匹,那麼,在國內銷售的話,總價爲67萬多兩。而若是出口的話,價格更可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絕對可以達到150萬兩以上!

更重要的是,種桑養蠶織緞是可持續產業,是可再生資源。黃金白銀會挖完,但是生絲綢緞卻是可以年復一年地持續生產。

事在人爲啊!這看似無用的鹽鹼地,若真能成爲種植桑樹的土地,豈不爲赤鳳衛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一股豪情在李嘯心中莫名激盪。

這種帶領手下,羣策羣力打拼出一方天地的感覺,真好。

李嘯返回赤鳳城的千戶官廳後,收到金湯城總管安謙派人加急傳來的一封信。

安謙在信中告訴李嘯,現在金湯城中,不包磚的土質城牆,已經修好了一半多,從赤鳳城過來的七百多名軍兵家屬,皆已安頓妥當。堡內的各類官署,如商業司、工業司、民政司、錢糧司等日常行政機構的官署,均已修建完畢,只需李嘯這邊抽調官員,這些部門均可立刻開始運作。

看到這些消息,李嘯十分欣喜。

不過,他再往下看時,心情便十分複雜了。

安謙在信中寫道,長達三個多月的韃子侵邊,導致飽經戰火的宣府、大同、山西等地,皆有大量的流民產生。上次李嘯返回時,雖然帶走了一萬二千多名來自宣府北路的流民,但現在快二個月過去,又有大批來自宣府其他地方,甚至還有大同與山西等地來的流民,人數多達2萬餘人,蝟集在正在修建的金湯城周圍,不肯離去。

安謙感嘆道,這大批的流民,因爲金湯城每天可施予薄粥兩碗吊命,且因金湯城築成後,有大量的工作機會,故雖然天氣越來越冷,卻無人願走。只是,現在金家莊堡的接納能力已盡飽和,實在無法再吸納他們。

如果這些人繼續在金湯城外呆下去,安謙擔心,很快冬天來臨,來自蒙古高原的極冷寒潮,絕對會將大部分流民迅速凍死。若是這樣,雖說亂世人命如草,但面對這樣將要發生在自已眼皮下的悲劇,還是實在太讓人嘆惋了。

李嘯看完信,不覺一聲輕嘆。

他心裡十分明白安謙想對自已說什麼。

金湯城現在,除去修建城牆和堡內相關建築的銀兩花費,只有七八萬兩銀子剩餘,這些銀子,都要來購買糧食,下發薪水,以保證堡內軍民與工匠的生活需求。現在飽經戰亂的宣府鎮,物價騰貴,糧食難購,安謙手中的銀兩,實有不敷使用之嫌,李嘯暗想,現在安謙應該是在勉力支撐了。不然的話,不會寫這樣一封看似彙報工作,實爲請求援助的信件。

只是,在金湯城的容納能力已到極限的情況下,現在山東的赤鳳衛與鐵龍城兩地,還有能力接納更多的流民麼?

李嘯迅速地在心下算了一筆細帳。

現在赤鳳衛中,能耕種糧食的田地已分派完畢,能容納的流民的工作機會,一是鹽場,二是桑田、三是開闢的軍馬場和鹽鹼地經濟作物種殖場,四是將來赤鳳城中的各類商肆店鋪,五是現在正處於探查狀態,還不一定會有的金礦銅礦等礦產工坊。

現在還有個很重大的問題,就是,這些需求人力的地方,都還在籌建當中,最快運作的鹽場,也要到兩個月後才能正式開始投產,況且也只能吸收2000餘人,不可能再吸收更多的人力。

而且,即便全部項目都建好並運行,李嘯估計,頂多吸收一萬餘人就到頂了,剩下的勞力依然無法容納。

而在鐵龍城處,因爲各類鍊鐵設備還未齊全,二千餘名河南百姓,二千餘名單縣當地因爲無家可歸而投靠李嘯軍的本地百姓,目前的工作皆是開挖並粉碎鐵礦,以爲將來的鋼鐵投產作準備。可見,目前尚未正式投產的鐵龍城,對於吸收更多的勞力,亦是力不從心。

當然,李嘯完全可對這些流民不管不問,任其自行凍餓而死。因爲現在大明各地的州堡城鎮的官員,差不多都是這般做的。

只是,若真這般做,李靜嘯感覺自已過不去良心這一關。

這些人,從山西、大同等地,千里跋涉至金湯城,原本以爲可以在這裡找到安身落腳的機會,就此改變瀕死無依的命運,若還是隻能凍餓而死,該是多麼悽慘的事情!

“去把臥子先生叫來,本官有事與他相商。”李嘯對一旁的軍士吩咐道。

軍士應諾而去,很快陳子龍大步來到客廳之中。

李嘯讓陳子龍看了安謙的來信,然後問他,到底要怎麼處理這些流民,纔是合適之舉。

“大人,這些流民,可與我軍上次一樣,挑出年輕強健者,全部從宣府鎮帶到我赤鳳衛來。”陳子龍不假思索地說道。

“哦,爲何要這般處置?”

“大人,學生所憂之事,乃這麼多人聚集在金湯城外,對我軍期待殷殷,結果卻被我軍冷漠對待,那些百姓定會大失所望,滿懷怨恨。如果其中有不良之徒,趁機煽動百姓鬧事,那金湯城外,怕難免有一場血腥的紛爭,這樣的結果,將會使流民百姓與我軍兩敗俱傷。”

陳子龍鄭重的話語,讓李嘯不覺點頭稱是。

是啊,人都逼到沒活路了,還有什麼事不能做的。現在金湯城還未完全修好,真的這2萬餘人鬧起事來,憑金湯城不足二千人的丙總軍兵,能不能順利將流民百姓彈壓下去,還真的是個問題。

“臥子,只是這些流民真的遷來我赤鳳衛,一時卻難有合適崗位安置,糧食供應也會越發緊張啊。”李嘯憂慮地說道。

“李大人,先保證這些人活下去便可,至於工作崗位,總能夠想辦法慢慢的地安排消化,更何況我軍將來還要擴充軍伍,也可從這樣流民中優先選拔。”

李嘯臉上,閃過一絲苦笑。

是啊,這個紛亂的明末之世,這個人命賤如草的年代,能保證這些人活命就不錯了,其他的,只能等到以後再說。

李嘯心下迅速地想道,若這2萬多人過來,若保證同樣供應的情況下,糧食消耗速度將會加快一倍!李嘯軍現有的糧食貯備,將會迅速地不敷使用。

即使只給這些流民稀粥吃,糧食消耗,也會大大增加。畢竟兩萬多張嘴,每天消耗的糧食是驚人的。

糧食啊糧食,狗入的糧食,要是能變出糧食來就好了。

“大人可是爲糧食不足而憂慮?”見李嘯一臉愁色,陳子龍低聲問道。

李嘯雙眼一亮:“陳先生可有何良策?”

“學生在想,那些原招遠縣地界,北欒河兩岸的大小地主們,難道就不該爲我軍分憂麼?真真豈有此理!”陳子龍冷哼一聲,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森寒之色。

(多謝智者無爲,影孑冷風,讀書的人,546740789各位兄弟的月票,多謝摩訶無量《始》兄弟打賞,感謝各位支持)

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六章 選擇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二十章 突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五章 夜遇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