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

“不可,不可!這如何使得!那海洋島乃東江重地,孰可轉借他人。”沈世奎聽李嘯的條件,頭搖得如拔浪鼓一般。“李總兵這個條件,沈某恕難從命。”

李嘯笑了起來:“沈總兵言過了。據李某聞之,那海洋島,地處偏遠,只有二十來戶漁民長駐此島,貴軍亦只派了二百名老弱軍兵駐守。這等實非戰略要地之荒僻島嶼,沈總兵若讓於我軍經營,一可抵換銀子,二可憑添助力,此乃兩全其美之事啊。”

沈世奎暗自沉吟,他心下也知,李嘯所說,甚是有理,只不過,他身爲東江鎮總兵,這般輕易轉售下轄土地,若被別有用心之人上奏給朝廷的話,卻只恐給自已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只不過,如果自已強硬拒絕了李嘯,那無疑會得罪這位目前東江鎮最大的金主,另外那送上門來的5萬兩銀子,若這般被自已輕易推掉,也着實不心甘。

“沈總兵可是在擔心,我軍久據不還?”見沈世奎這般沉默,李嘯呷了口茶,又輕輕地說了一句。

沈世奎心中一亮,知道這是李嘯在自已臺階下,忙說道:“李總兵,還是你懂沈某之難處啊。實非沈某小氣,只是這海洋島,亦是大明國土,實難輕與他人。”

李嘯笑了起來:“這樣吧,李某也不想使沈大人爲難,現在李某直說了罷,這海洋島,本官從東江鎮手中租借五年,五年後,便返還東江鎮,如此可好?”

沈世奎聞言一驚,隨即心下暗喜,若李嘯只借五年,時間卻不算長,又可抵5萬兩銀子,倒還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於是,他裝模作樣地咳嗽兩聲,便捋須而道:“也罷,既然李總兵一力央求,沈某也只能成人之美了。此事就此議定,簽下文書便可。”

“好,沈總兵果是豪爽,李嘯謝過了,爲表兩軍親近之情,李嘯再贈大人十萬斤海鹽,以爲協議簽定之賀禮。”李嘯笑吟吟說道。

沈世奎臉上頓時笑得稀爛,他連連點頭道:“李總兵果是爽快人,那這批海鹽,沈某便卻之不恭了。”

李嘯看到沈世奎笑得這般燦爛,心下卻在暗歎,這沈世奎,將這海洋島租給自已五年,還以爲自已佔了偌大便宜,卻不知道,他自已只不過吃了個空心湯圓罷了。

畢竟真實歷史上,東江鎮只剩下兩年壽命了,這東江鎮總兵沈世奎,也將被清軍將領馬福塔所殺。

只不過,如果自已不是從後世穿越而來,又有誰會知道,將來的形勢會如何發展呢。

會談完畢,沈世奎大設宴席,與李嘯等人暢談歡飲,賓主之間一片融洽。

宴後,沈世奎令副將金日觀,帶李嘯等人去參觀皮島。

李嘯看到,整個皮島之處,駐軍不過三千多人,共有不到五千戶人家。軍營與民居皆是一片破舊,整個皮島除了立有幾處崗樓外,基本無甚專門的防禦措施。

李嘯心下暗歎,難怪歷史上皇太極率清軍征伐朝鮮後,能以一支小小的偏師入島,便把皮島一衆守軍全部消滅,並且斬殺了總兵沈世奎。說來說去,還是東江鎮明軍自已不爭氣,鬥志消沉,又沒有足夠的防禦手段,才讓清軍這般容易得手啊。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後金天並了蒙古諸部,已是國力大盛,疆域廣闊,與當日毛文龍時代的後金,已是天壤之別。這皮島離遼東海岸如此之近,在敵強我弱日益嚴峻的情況下,說起來,被滅卻是基本上不可能逃脫的命運。

敵人在一天天好起來,我們在一天天爛下去,再過九年,連明朝都要覆滅了,在這般糜爛的國家大勢下,若要單獨苟責一個東江鎮,卻也有失之偏頗之嫌。

不多時,李嘯一行人,在金日觀的帶領下,來到鐵匠鋪處。

“嘿,拂朗亞蘭達,阿彌額爾,薩琮你們還好嗎?”在金日觀向李嘯等人簡明介紹後,李嘯身旁,火器總頭趙傑的聲音驚喜地響起。

“哦,趙傑是你嗎?你怎麼回來了?你不是去山東了麼?”一個葡萄牙人的生硬的漢語,驚訝地響起。

趙傑快步過去,拍着他的肩膀說道:“拂郎亞蘭達,我這次回來,卻是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你們已被赤鳳衛總兵李大人買下,即將與我一起,南去山東呢。”

趙傑說完,急忙將李嘯介紹給這三名葡萄牙人。

“總兵大人,這位是銃師拂朗亞蘭達,這位是機械師阿彌額爾,這位是炮算師薩琮,都是當日登州火器營,重金聘請的葡萄牙國技術人才。”

李嘯笑着走過去,跟三個葡萄牙人一一致禮:“李嘯得遇三位高才,心下實是欣喜,卻恨識之晚矣。”

這時的李嘯,突然想起了前世看過的關於登萊兵變的一本歷史書,是民國時毛霦的《平叛記》,其中寫道,崇禎四年,經徐光啓的安排,葡萄牙傳教士陸若漢與作爲統領的葡將公沙的勞於三月來到登州,協助山東蓬萊巡撫孫元化造炮練兵。另有副統領魯未略,銃師拂朗亞蘭達,方斯谷、額弘略、恭撒彔、安尼、阿彌額爾、薩琮、安多、兀若望、伯多彔等多名葡萄牙技術人員一同在登州協助火器研究與開發。

李嘯心下十分慶幸,這些這個時代的頂尖火器人材,竟然有機會落到自已手中。

接下來,李嘯從趙傑口中瞭解到,葡將統領公沙的勞與副統領魯未略二人,均已在登州被叛軍攻陷時被殺害,其餘各名葡萄牙人,一部分死於登州,一部分則被孔有德的突圍主力帶出,有數名葡萄牙被帶往後金,而這三名葡萄牙人,卻因當日僥倖被東江鎮水師截獲,才一直在這皮島鐵匠鋪中效力。

李嘯對這三名葡萄牙人噓寒問暖了一陣,便直截了當地對他們說道:“三位外邦之士,你等皆是身懷火器與機械之術,乃是難得之人才,現留在我軍中效力,定會發揮更大作用,本官亦絕不會虧待各位。”

讓李嘯沒想到的是,拂朗亞蘭達連連搖頭:“不不不,我們已在登州吃夠了苦頭,現在這皮島,亦只不過在這裡虛度光陰,我們三人已議定,若得脫困,實在再不想在明國呆了,我們想坐船去澳門,再從那裡回國。”

阿彌額爾、薩琮也紛紛表達了與拂朗亞蘭達同樣的想法。

見自已一片盛情,卻被這些葡萄牙人冷淡相對,李嘯變臉了,他冷哼一聲:“爾等既被我所得,自當爲我所用,豈得推脫!趙總頭,將他們與其他一衆匠人全部帶到船上去,隨後與我軍一起返回山東。”

說罷,李嘯扭頭而去。

見到李嘯故作生氣的面容,趙傑忍住笑,向三名葡萄牙人作了個延請的手勢:“列位,李大人既已下令,便請與某家上船去吧。”

拂朗亞蘭達奮力掙脫了幾名前來抓他的軍兵,一臉怒色的他,對李嘯的背影大聲表達不滿:“李總兵!李嘯!你這個魔鬼,混蛋!你有什麼權力控制我們的自由!上帝會懲罰你的!”

阿彌額爾與薩琮亦同樣大聲嚷嚷,表達憤怒之情。

趙傑走過來,他一臉哭笑不得的表情,拍拍拂朗亞蘭達的肩膀道:“各位,別吵吵了,先上船吧。趙某也是實在沒辦法,上官的指令我不敢不從,各位稍安勿躁,先隨我上船歇息吧。”

.。。。。。。

李嘯只在皮島呆了兩天,便向沈世奎告辭作別。

李嘯有太多的事情要去着手實施,沒辦法在這皮島長久地觀光旅遊。

李嘯返回時,正好復乘東江鎮前往赤鳳衛採賣商貨的船隻南下。李嘯向這次帶隊的東江鎮將領王庭瑞提議,要繞行到東南面的海洋島上,去看看海洋島的大致情況,王庭瑞倒是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船隻行了一天半時間,終於來到了長島羣島最遠端的海洋島。

李嘯等人上得岸來,可以清楚看到,這個海洋島竟比皮島要大得多,海岸線也是相當長,整個海島上有多座山峰,地形呈丘陵狀,有多處原始森林,林木蔥茂繁盛,基本未見耕地之類的開發痕跡。只有在沿海位置,散居着數座軍營和稀落的漁民房屋,這座海島基本上還是處於未被開發的原始狀態。

李嘯查看完地勢,心下便已初步對海洋島的規劃,作出了決定。

在那羣山簇擁的高地,可以興建一座與當初赤鳳堡類似的千戶堡,城牆周長同樣可達2裡。這樣依山而建的大堡,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若能駐兵千餘,配合足量的震天雷之類的火器,足以抵擋近萬大軍。

李嘯心想,這座城堡,憑山扼海,將來就叫它鎮海堡吧。

現在,若要建成這座城堡,其實所用的花費,可比原來建赤鳳堡時,要減少很多。

因爲無論是地基青石、還是磚頭、石灰之類,李嘯的赤鳳衛皆可生產,最讓李嘯心下得意的是,就在前段時間,赤鳳衛終於研製出了水泥,再不用象以前建赤鳳堡一樣,用什麼糯米汁之類的調合物來調製灰漿。

自李嘯授權讓匠頭廖全祿研發水泥,至最終的成品研製成功,總共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

開始時,廖全祿沒經驗,他將石灰和粘土混合好的生料,敲得極細碎,結果因爲密不透風,極難燒着。後來他吸取教訓,故意讓生料保持大塊狀,這樣堆疊在一起後,每塊生料之間均能順利進風,才順利點火燒製。

廖全祿後來被李嘯的鍊鐵技術所啓發,他在生料底部添加了厚厚一層煤粉,從而大大加快了水泥的燒製進度。

經過反覆研製,廖全祿發現,粘土與石灰三比一混合燒製的效果最佳,所生產的水泥,能達到了與後世一樣的用途,結實程度也十分可觀,最終得到了李嘯的認可。

其實,現在水泥雖已研製出來,但李嘯心下還不是很滿意,因爲廖全祿出產的水泥,都是慢幹型,凝結時間長,不象現代的水泥分爲多種型號,快慢幹均有。

李嘯記得,在現代,如果要水泥快乾,似乎可以加聚丙烯酰胺爲添加劑。只是李嘯這個機械系專業大學生,能勉爲其難煉製出水泥已是不易,再要求他懂化工專業就是強人所難了,所以聚丙烯酰胺現在他不可能有能力能生產出來。

故李嘯安慰自已,現在這明朝時代,能有這種粗糙的慢幹水泥使用,也算不錯了,畢竟這已是超越時代的高科技產品。李嘯憑一人之力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亦是很難得了。

李嘯賞給了廖全祿一百兩銀子,以鼓勵他想出用瓷窯燒製水泥的辦法,並最終成功將水泥燒製了出來。

隨後,李嘯下令,讓廖全祿擔任水泥廠廠長,在蹲犬山一帶,大批量生產水泥。

現在,這些生產出來的水泥,卻正好用於這鎮海堡的修築,實現了生產與使用的無縫對接。

李嘯打算,在建成此堡後,便要開始積極開發島上的荒地與沿海的灘塗,以儘可能多地開發出耕地與鹽田出來。

李嘯心下估算過,這個面積達到了19平方公里的海洋島,相當於八分之一個黃縣這麼大,如果充分開發的話,至少可開墾出4萬畝耕地出來。

而且李嘯看過,因爲島上有活水之故,此島土地還算肥沃,這4萬畝土地若開發出來,應該完全能達到赤鳳衛的中田程度的產量。

而李嘯查看了海洋島的沿海灘塗面積,心下估算,應該能建出近兩千畝鹽田。這樣一來,這裡能開發的鹽田數量,將是赤鳳衛的兩倍!

李嘯心中暗歎,這座在東江鎮手裡,近乎無用的海洋島,卻能給自已帶來多大的財富與收益。

雖然,這座在後世被建成國家森林公園的海洋島,被自已這般開發,有暴殄天物之嫌,但在這民族與國家危亡的時刻,這荒僻的海洋島,能爲自已的發展壯大起到這麼大作用,卻是難得的好事。

在完成這些安頓工作後,接下來,李嘯自然是要開始興建水師港口了。

其實自他上島以來,他的目光,便迅速便被那個優良的天然深水港灣所吸引。

水師總頭馮式亦是一臉笑容,他知道,這個入口較窄,裡面寬闊深長的港口,實在是一個優良的水師港口。這個港灣,李嘯估計,就是停個近百艘一號大型福船,亦是綽綽有餘。

這個要建的水師港灣,李嘯打算依然沿用現有的太平灣一詞,這個名字的寓意,還是相當不錯的。

“馮式,將來我軍在這島上建好太平灣之後,就在這港口旁邊,建一個大型的造船廠。爭取早日自已造出船隻,卻不必這般總是要依靠東江鎮。”

“大人說得對,現在總算他人船隻,難免受制於人,還是要能獨立自主,方是好事。只是這造船的工匠與技師,卻亦是難尋啊。”

“這個,本官到時自有辦法,這些造船工匠,本官定會想方設法謀得。”

“那敢情好,等這造船廠建起來,咱們有了自已的船隊,就該出海遠洋了。若水師成了規模,我赤鳳衛軍兵,定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馮式一臉喜色地說道。

海風浪浪,林木蕭蕭,李嘯與馮式等人放聲大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悅與嚮往的神情。

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二章 伏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六章 選擇第九章 祖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