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

三天後,經過仔細謀劃的守備王道奇,給哨騎隊下達了外派墩堡駐紮的軍令。

具體軍令內容爲,由所內哨騎隊分出一部分哨騎夜不收,前往廣寧中屯所東南面的不歸墩駐紮,以防備野匪海寇之類襲擊廣寧中屯所。

聽得如此命令,哨騎隊頓時羣情激憤,十分不滿。

最爲惱怒是的哨騎隊長,把總高樸。他恨恨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大罵道:“狗入的王道奇,處心積慮想把咱們哨騎隊給拆分了啊!奶奶的,這般欺侮老子,這廣寧中屯所不呆了!老子直接拉隊伍回山海關,再投尤世威大人去!”

田威亦是一旁憤恨地說道:“王道奇這廝端的可恨!你們聽聽這派咱們去的地方,不歸墩!呸,呸,呸!這破名字說出來,便是他孃的晦氣!”

在衆人的一片喧譁吵嚷聲中,副隊長-李嘯,倒是一臉平靜。

他剛纔已向熟悉周圍環境的莫長榮打聽過不歸墩的情況。原來在廣寧中屯所附近,有幾座較大的邊軍墩堡。分別是,當北墩,南合墩,二臺墩,三臺墩,平安墩,石佛溝墩,樹窪兒墩,高領墩,以及這座不歸墩。

這不歸墩的名字,是因爲建在當地一個名叫不歸坡的地方,方這般取名。這裡,東面離錦州海岸頗近,西面便是杏山驛,再往南則是寧遠衛的地界。

前幾年,遼西兵馬充足時,此處派有二十多名軍士與民卒共同護守,後來因遼西兵馬大部喪失於大淩河之戰中,這不歸墩的軍士,便與其它那些墩堡一樣,全部撤回廣寧中屯所中,只留下民卒駐守。

但在去年年底,該堡被海盜侵襲,全部的駐堡民卒被殺,裡面財物亦被洗劫一空,此堡因此廢棄。沒想到,今天王道奇卻要命令哨騎隊分兵前往守衛這個地方。說起來,王道奇派哨騎隊到這個名字不吉利並且死過多人的墩堡,其中未嘗沒有想惡意捉弄人的小人居心。

李嘯前世便是個理性主義者,對於所謂的地名吉利與否之類,一向不太在意。在他看來,縱然墩堡名字取得再好,若無實力守衛,也只不過是虛談罷了。

李嘯心下暗歎,現在,王道奇終於對哨騎隊動手了。這幾乎是明顯的公報私仇的方式,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是在隊長高樸等人這般激憤之時,李嘯心下,卻開始有另一個想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也許,離開這監查嚴密的廣寧中屯所主堡,離開堡內被限制得死死的哨騎隊主隊,去那偏遠荒僻的不歸墩,倒是一個可以獲得更好發展的新機會。

畢竟,自已還有私藏起來的那4000兩銀子和300多兩黃金。。。。。。

“把總,王守備這般下達軍令,想必是上頭亦已批准。若我等執意對抗,只怕正好中了此人奸計。”思慮周全的李嘯,將高樸拉到一旁,低聲對他說道。

“哼,俺高樸最厭這等背後捅刀的小人,有本事當面與俺廝殺,俺縱死了,眉頭都不皺一下!這腌臢鳥人,竟使出這等奸計來陷害我等,實實可惡之極!”高樸猶是憤恨大罵。

“把總,現在不是意氣用事之時,我哨騎隊不可落下把柄於此小人手中。我在想,現在所內哨騎諸事繁多,責任重大,就請把總留於所內,讓李某率一部分哨騎,前往不歸墩駐紮守衛。”李嘯誠懇說道。

高樸用一種同情與擔憂混合的眼神直直地看着他,最後,他長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李副隊,這前往不歸墩的哨騎人選,你自已挑,只要你選好了,哪個若不去,老子打斷他的腿!”

聽到高樸粗豪的言語,李嘯笑着向他致謝。

其實李嘯現在哨騎隊中,人緣極好,除了因爲他自身立得這般功業受人崇敬外,李嘯爲人豪爽,對一衆哨騎兄弟相當大方,當日朝廷所賜的銀兩中,李嘯拿便出了不少銀子爲哨騎隊的兄弟擺席吃酒,購買生活用具,添置衣物等等,故深得一衆哨騎的欽佩與擁護。

果然,當李嘯提出,是否有願同去不歸墩的哨騎時,除了沉默不言的華濟等極少數人外,幾乎所有的哨騎都答應同去。

連田威莫長榮這兩名當日與李嘯爭鬥的老資格哨騎,也向李嘯大表忠誠,願意一同前往。

最終,李嘯經過考慮,選了田威與另外6名哨騎。這幾人知道自已將與副隊李嘯一同前往不歸墩,竟然都相當歡喜,有如中獎一般,倒讓李嘯莫名感慨。

能追隨武力卓越又臨機善斷的領導,其實是每一名渴望建功立業的軍士心中最大的嚮往。

莫長榮和其他沒入選的哨騎們,則是一臉失落。

雖然李嘯單獨向莫長榮解釋說,把總高樸這邊,也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哨騎輔佐,但他臉上卻還是排解不開的鬱悶神色。

接下來,高樸安排歡送酒宴,一衆哨騎把酒盡歡。

宴畢,李嘯等人整理行裝,打包出發。隨後,李嘯等8名哨騎,縱馬出了東門,逶迤而去。

一衆哨騎全部用一種留戀與不捨的表情看着李嘯他們飛奔而去,此時只有華濟,雖臉上作出沉重之色,心下卻幾乎樂開了花。

這狗入的李嘯,本想着還要與他好好暗鬥一番,卻沒想到此人竟自已離去了,倒省了自已好一番心思。

李嘯啊李嘯,你這個金州來的鄉下獵戶,到底還是經驗不足啊,你以爲,那不歸墩,真是什麼好去處不成。哼,這般廢棄的墩堡,只怕你這一去,連落腳都難。。。。。。

二個時辰後,李嘯等人,到達了不歸墩外。

在離墩堡尚有幾十步外,李嘯等人立刻聞到了一股濃烈刺鼻的惡臭。

“他孃的,這哪裡是個墩臺,便是個茅廁也沒這般臭味薰人。”田威忍不住嘟囔起來,一邊厭惡地摭住鼻子。

一衆哨騎掩鼻之際,此時的李嘯,正在仔地觀望這不歸墩的外觀與情況。

李嘯觀察到,這不歸墩,應該是一座遼東地區比較典型的較大邊墩。在袁崇煥及後來的孫承宗等遼東經略的苦心經營下,現在的遼西,到處都有這樣的星星點點分佈的邊墩,以及更加密佈林立的火路墩,這些墩臺和軍堡,所城,衛城,鎮城等軍事設施一起,組成了一個龐大而嚴密的防禦體系。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堪稱這個時代頂級的防禦體系,直至鬆錦大戰前,遼西地區才能一直保持安寧。那韃酋皇太極幾次入關,也均不敢打遼西的主意,皆是繞過此地,往蒙古諸部境內穿插過去,方得從大同或宣府等地破牆入關。

李嘯率衆人策馬圍着不歸墩兜了一圈,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不歸墩的全部形狀。

此墩臺高達十五米,周圍包磚,整個外形呈斜梯狀,上面蓋有望廳,墩身四角均立有燈柱,原本插有的明軍日月軍旗,現在只剩幾根長滿綠苔的木杆子,每個燈柱上面所掛燈籠,也皆破爛不堪落滿了塵灰。而以墩身爲基點,環修了一圈長達近半里多的馬圈圍牆,馬圈圍牆均高三米以上。又以馬圈圍牆爲基點,隔上五六米遠,環挖護墩濠溝,溝深二米,寬一丈。整個墩臺只有朝西面的墩身處,有一面開口,設立吊橋,作爲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

在李嘯與一衆哨騎看來,此時的不歸墩,與其說是個墩臺,倒不如說是個垃圾場更合適。

從不歸墩內,到外面的濠溝中,到處都是糞便與垃圾混雜成片,腐臭發黑的污水滯留於角落與陰溝中。整個不歸墩內外,都是惡臭熏天,讓人難於呼吸。此時的遼西,天氣已漸漸轉涼,但在不歸墩這裡,嗡嗡的蒼蠅依然成羣結隊,密集飛舞,李嘯厭惡地揮手想把它們趕開,卻是徒勞無功。

“傳我之令,立刻開始打掃清洗此地,務必在天黑前,清出可以落腳歇息的地方。”李嘯下令後,率先拿起一把鐵鍬,向一堆零亂的垃圾走去。

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十章 突襲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六十章 劫持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