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

面對對更加洶涌衝殺過來的蒙古兵,身爲文官,卻手持鋼刀,儼然肅立刺的明軍總指揮徐修,臉色蒼白,牙關緊咬。

他知道,四周那些護衛在他身旁,正拼死作戰的明軍,在民伕們潰滅後,面對兩倍兵力的敵軍,業已到了支撐的極限。

一名又一名明軍,慘叫着倒下。這些原本用於追逐護衛的輕騎兵們,現在在這樣的純步兵作戰狀態下,在與兩倍敵軍交戰,還能達到相同的戰損交換比,其實很不容易了。

在這決死廝殺的時刻,徐修卻忽然想到了自已的過往之事。

最初的他,只是山東黃縣的一名童生,考秀才考了三次,都未曾得中,心灰意冷回家當個教孩童啓蒙的教書先生,誰知時運不濟,僅過了一年,又碰到了孔有德叛亂,徐修全家被殺,只有他一個僥倖得脫,躲過了這場刀兵之災。

孔有德之亂平定後,黃縣人口大減,孩童更是稀缺,故徐修雖只剩孤身一人,卻亦是謀生相當不易,吃了上頓愁下頓。

而就這時,剛剛建完赤鳳堡的李嘯,在黃縣招遠等地,大規模招聘書生,困於生計的徐修,當下毫不猶豫地前去報名。

很快,徐修憑着不錯的口才,打動了親自面試的李嘯,被安排到監撫司成了一名宣講監撫。

他先在在輔兵隊中擔任監撫,隨後,在李嘯攻殺入侵單縣的流寇黑蠍子後,徐修又被調任爲針對流寇新附軍俘虜的宣講監撫官。

又過了不久,徐修因爲工作出色,又被調任爲新成立的橫行隊的監撫文官。

再後來,李嘯率軍入援宣府北路的金家莊堡,在成功擊退此次入關的清軍後,隨後在原金家莊堡位置,修築金湯城。而工作能力出色的徐修,則被安排爲留在金湯城中效力,隨後,徐修步步晉升,直至成爲現在的金狼營監撫司總監撫官。

到現在成爲去土默物部的求親使者時,不知不覺,自已已在李嘯軍中,度過將近四年的時間了。

現在的他,在這被皇帝親自賜名的猛虎軍中,身居高位,受人尊敬。與原先那個連養活自已都不易的教書先生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而在去年,徐修終於在金湯城成婚,娶了一名原爲流民的山西女子,一家人在金湯城生活得和樂融融。且在今年年初之時,兒子也順利出生,徐修涕淚縱橫地祭告先祖,徐家終於有後了。

原本以爲,這次去土默特部求親,實是一次平淡無奇的任務,卻沒想到,腦後長反骨的阿巴哈納爾汗海力古,會這般卑鄙偷襲這支小小的求親隊伍。

只不過,戰到此時,這支只有一百餘名軍兵和數十名民伕的求親隊伍,已擊殺了將近四百名的精銳蒙古騎兵,可謂是堪稱奇蹟了。

這時,一名蒙古兵嚎叫着擠開徐修旁邊的護衛,衝了過來,只不是在他正欲舉刀猛劈之時,一把銳利的鋼刀,已深深扎透了他的胸膛。

這是徐修第一次殺人。

他將深深捅入這名蒙古兵胸口的鋼刀,用力地攪了一攪。

那名蒙古兵臉色頓是扭曲而猙獰,他低吼着,緩緩倒地。

“各位兄弟,我軍戰至此時,已是足以告慰李大人了!”臉上血污點點的徐修,厲聲大喝:“兄弟們,今天我們就在此地,與這幫可惡的韃子血戰到底!殺韃子,上天庭!”

“殺韃子,上天庭!”

“殺韃子,上天庭!”

只剩下的六十多名明軍,在激烈的戰鬥中,拼力吼出了這句他們不知道在喊過多少遍的口號。

所有人那決死的眼神中,竟還帶着一絲莫名的希冀。

如果註定要戰死在這遙遠的異域,如果註定要在這冰冷的草原灑盡鮮血付出生命,那麼,我們這樣盡忠而戰的漢家兒孫,一定能昂首挺胸地進入天國的大門了吧。

而見到剩下的明軍,猶在這般負隅頑抗拼死作戰,阿巴哈納爾汗海力古怒火中燒,他瞪着血紅的雙眼,猙獰地吼叫了一聲,揮着彎頭腰刀,直取被明軍保護在陣中的徐修。

擒賊先擒王。

海力古確信,只要幹掉了這個可惡的漢人頭目,剩餘的明軍,將會再無作戰的勇氣與動力,便可任憑自已宰割。

而在內圈之中的馬喀塔,眼見到在外圈處,那些拼死作戰廝殺成一團的明軍與蒙古兵,心下一時竟沒有擔心自已的安危,反而被這激烈的戰況深深震憾。

沒想到啊,這人數這麼少的明軍,竟能消滅掉幾倍於已的蒙古兵,還能與這依然兩倍於已的蒙古兵死戰不退,實實令人佩服。

而這樣悍勇的明軍隊伍,真的是汗阿瑪往日裡,所極度輕蔑的無用膽怯的軍隊嗎?

只是,這些悍不畏死血戰不退的明軍,還能支撐多久呢?

那些***成性,嗜血殘忍的蒙古兵,又該會對自已作出何等可怕的事情來。

想到這裡,馬喀塔心下,又驟然緊繃。

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一件讓交戰雙方都未曾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從南邊的地平線上,彷彿突然涌起一條細細的黑線。

而在瞬間,這條黑線便立刻變粗,變大,從地平線的方向,向這座正在拼死作戰的小山坡洶涌而來。

“啊!汗王,明軍的援兵來了!”

嘎魯的聲音,在正拼死而戰的阿巴哈納爾汗王海力古身後,驚恐地響起。

啊?!

不會吧?!

竟會有明軍的增援部隊到來了麼?!

海力古一個閃身退步,扭頭望去,順着嘎魯所指的方向,他驚訝地看到,從南邊地界,已洶涌地出現在大批的騎兵,遠遠可看旗幟招展,每人身上的刀槍與盔甲,在燦爛陽光的照射下,閃着點點金光。

阿巴哈納爾汗海力古,那原本瘋狂而熾熱的心情,瞬間掉入了冰湖的底部。

這明軍的援兵,來得真他媽的巧啊。

完了,功虧一簣啊!

“撤,快撤!”

一旁嘎魯的聲音,已是大聲地響起。

聽得自家大濟農這般狂喊,原本以爲勝利在握戰意高昂的一衆蒙古兵,頓時有如霜打的茄子,迅速焉了。

嘎魯給海力古牽過一匹坐騎,讓他立刻乘馬下山逃去。

見得自家頭領率先下山逃走,也不知道是誰發出一聲大喊,原本四下圍攻的蒙古兵,紛紛掉頭朝山下涌去。有馬的逃在前頭,沒馬的則顧頭不顧腚地跟在後頭,踉蹌着奔逃下坡。

而這時,原本以爲死路一條的徐修等明軍,見到蒙古騎兵紛紛掉頭逃走,人人驚訝不已,不知道爲什麼這些蒙古兵在勝利就要到手之時,卻放棄勝果撤退。

直到看到了從南邊地界,正洶涌衝來的明軍軍兵時,這些戰至此已時已然精疲力竭的戰士,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好麼,李大人親率金狼營騎兵來援了,真是天意啊!”

徐修手執一架千里鏡,看到在鏡中,一馬當先率衆前衝的赤鳳伯李嘯那英武矯健的身影時,他忍不住熱淚縱橫。

拼死而戰的守陣明軍中,立刻發出綿延的歡呼,許多人揮舞着刀劍,放聲大哭。

不容易啊,戰到這瀕死後刻,竟等來了自已的援軍。

由於戰於此時,已是人人帶傷,皆已脫力,極度疲憊,故徐修沒有下令讓殘存的守陣明軍追擊。

因爲,他確信,這些狼狽逃去的蒙古韃子,決然逃不脫追擊而來的金狼營軍兵。

徐修想的沒錯,從南邊來的李嘯,正率着的600名玄虎重騎,500名飛鷂子,100名護衛騎兵,以及從勞改了一年的原滿洲正黃旗部軍兵中選出的,依然身着正黃旗騎兵盔甲的滿洲騎兵500人,總共1200名騎兵的龐大兵力,一齊向僅剩一百餘人,正倉皇逃走的阿巴哈納爾部蒙古兵,緊急包抄而去。

很快,分別從左右兩翼包抄的飛鷂子與滿州騎兵,順利地超過了,經過了那場血戰廝殺人馬俱疲的蒙馬騎兵,在前頭堵住了他們的退路。

很快,後面的玄虎重騎與李嘯的護衛騎兵,也及時趕了過來,從後面將潰逃的阿巴哈納爾部蒙古騎兵,團團圍住。

見到一衆蒙古軍被自已牢牢圍住再難逃脫,率衆追敵的李嘯,心下十分慶幸。

說起來,李嘯能這般碰巧趕到這裡,還是多虧了出逃的清國公主馬喀塔。

原來,當天,馬喀塔與額哲二人,帶着一衆親隨軍兵出逃後,在遼東的安全司,立刻以飛鴿報信的方式,向李嘯通報了這次清國發生的重大變故。

二天後,李嘯收得來信,他立刻敏銳地想到,如果能把出逃的馬喀塔和額哲等人,牢牢地掌控在自已手中的話,那無異於是對清國的一次重大打擊,同時也可更好地統合蒙古諸部。

於是,李嘯當機立斷,立刻帶領金狼營的全部騎兵,北進蒙古草原,去搜索尋找正一路西逃的馬喀塔等人。

爲了應對可能會出現的大隊清軍追兵,李嘯除了帶着玄虎重騎與剩餘的飛鷂子輕騎外,還帶了上了,一衆剛從金湯城煤礦與硫磺礦中結束勞改,正在金湯城中訓練的原滿洲正黃旗騎兵500人。

李嘯讓他們與赤鳳營的正白旗滿州騎兵哨一樣,組成金狼營滿洲騎兵哨,由原先在鎮邊城所投降自已,現在已成爲自已親信之一的喀喇木,成爲騎兵哨哨長,隨自已一同出征。

這些正黃旗的滿洲軍兵,全是去年在京師西部的鎮邊城所時,被李嘯那假扮清軍之計,捕獲得來的正黃旗精銳,隨後,人數多達數千人的他們,被李嘯安排去了金湯城的煤礦與硫磺礦處,挖礦勞改。

在經過一年多的勞改後,在沉重的體力勞動下,有二百多名滿州韃子,死於勞改過程中,剩餘的二千來名韃子,在勞改結束後,被就地改編成爲金狼營的輔兵。

而現在,李嘯於這些輔兵中,先選出騎射功夫最好,漢話漢字學得不錯的500名滿州人,成立滿州騎兵哨。

當然,這隻金狼營的滿州騎兵哨,裡面也與李嘯的赤鳳營滿州騎兵哨一樣,設有全部由漢人文官組成的監撫司,主管軍兵的功績考覈、文化教育、軍紀檢驗等事,從而保證軍隊有戰鬥與生活兩套班子,以分割將領對軍兵的管控權,加強對基層軍兵的實際掌握。

而且,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這些滿洲軍兵,無論是在挖礦勞改時,還在是當輔兵時,天天都有監撫們高強度的洗腦教育,現在這些蓄了長髮,與漢人一般衣冠裝束,日常生活習慣也與漢人無異的滿洲軍兵,人人都在心下,亦已對自已的漢人身份相當認同。

甚至還有不少的滿洲軍兵,給自已取了漢人名字,且在當了輔兵後,便在金湯城中娶了漢人女子,成家立業。

因此,李嘯對這支原正黃旗精銳騎兵組成的滿州騎兵哨,十分放心。這次進入的草原的搜尋作戰,便把他們一併帶上,算是多了一支與飛鷂子同樣重要的輕騎兵。

讓李嘯沒想到的是,這馬喀塔一行人馬沒遇上,卻正巧趕到這裡,救下了被反叛的阿巴哈納爾部偷襲的求親隊伍。

此時,時近正午,盛夏時節那熾熱的陽光,曬得草原上熱浪滾滾。只不過,在這一片燥熱的環境下,整個圍困的陣地中,卻是一片寂靜。

阿巴哈納爾汗海力古,喘着粗氣,用一種極其怨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在數名護衛的陪伴下,一名正緩緩策馬而出,身材雄壯氣度非凡的青年將領。

這名身着亮銀色精鋼鎧甲,頭戴八瓣鳳翅纓盔,腰繫蠻獅青玉帶,足蹬包銅護脛戰靴,身系鮮紅織花披風,騎着一匹全身墨黑,卻四蹄雪白的高駿大馬的雄壯將領,毫不迴避海力古那怨毒直視的目光,昂然而來。

一眼看去,這名青年將領,胸前那澈如湖水的掩心鏡,正映照着熾熱驕陽,熠熠閃光,閃耀着迷人的光澤。他頭上那精鋼所制刻着流暢花紋的八瓣鳳翅纓盔的尖頂上,那鮮紅流蘇製成的高高紅纓,在陽光的照耀上,則有如一團歡快跳動的紅色火焰。

海力古心下暗歎,此人這般雄壯勇武,只怕就是他們的主將李嘯了。想來自已一直聽聞這個李嘯少年英雄,戰績非凡,卻沒想到,直到今天,才總算見到真人了。

很快,那名青年將領策馬走近後,他旁近的護衛就用蒙語高喊起來:“我家大人,乃是大明赤鳳伯李嘯,你們是哪個蒙古部落的,竟然恁的大膽,敢偷襲我家隊伍?!“

回答他的,是一片寂靜。

被圍的蒙古兵個個低着頭,垂頭喪氣,無人答話。

護衛冷笑着繼續發問:“怎麼,你們都是一條條死狗嗎!我軍問話,竟無一人敢回答,難道,皆是耳朵聾了不成?!“

“操!你們這些漢狗看清楚了,老子是阿巴哈納爾部的汗王海力古!“

被一名護衛這般羞辱的海力古,臉上躁熱,他縱馬上前幾步,衝着李嘯兇狠而大聲地喝道。

這時,海力古驚奇地看到,那李嘯,聽完護衛的翻譯,竟向他微笑地點了點頭。

然後,李嘯復對護衛耳語了一句。

那護衛頓是眼神一亮,縱聲高喊道:“爾等聽好了,赤鳳伯有令,若有就地攻殺韃酋海力古者,赤鳳伯可免其死罪,放其一條生路!“

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十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十二章 搶馬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十五章 反目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