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

李嘯說幹就幹,隨即開始與姜曰廣和陳子龍二人,開始討論擴軍計劃與具體人事安排。

最終,三人議定,現在山東之地,至少要有三鎮兵馬可用,其中一鎮,留守山東,用於對付流賊與韃虜,另外緊急新編兩鎮兵馬,作爲將來應對國中動亂,以及大規模戰事的預備部隊。

這樣一來,李嘯現有五鎮兵馬可用,再加上新編的兩鎮軍兵,總有七鎮兵馬可用,可謂兵強馬壯,實力強悍無匹。

與此同時,李嘯決定,現在的各鎮兵馬,不再如先前那般採用諸如定北鎮平南鎮之類用方位來命名的方式,以防軍隊產生地域化本地化的狹隘思想,進而防止軍隊會因爲調動他們離開當地,而產生不滿與怨言。

李嘯下令,從今此後,各鎮編號採用更加簡潔明瞭的數字編排方式,從而使得手下軍隊更加一目瞭然,儘可能減少將士們的地域性思想,將來無論是調動還是動員,都會更加方便。

而具體的編號改編,則是按各部軍隊組建的先後順序,重新命名。即興中鎮改爲第一鎮,徵西鎮改爲第二鎮,平南鎮改爲第三鎮,定北鎮改爲第四鎮,安東鎮改爲第五鎮。

至於新編的兩鎮兵馬,自是分別命名爲第六鎮與第七鎮。

名稱即定,接下來,自然是重點討論每鎮的兵馬構成了。

現在每鎮兵馬的主體,皆是下轄三營,每營下轄三總,每總下轄三哨,每哨下轄五隊的結構模式。

除此主體兵員之外,每營兵馬中,各配火炮部隊、火銃手,輕重騎兵、相關輔兵若干。使得每營兵馬,都可以單獨成爲一個戰鬥主體去與敵軍交戰。

這樣結構,自成軍以來,一直沿用至今,諸軍皆已習慣,故李嘯也打算沿用舊習,不再做出等級方面相關調整,而他要做的,是減少每總兵馬中的盾兵與槍兵人數。

李嘯下令,從原先的每總五隊的定額,減爲每總三隊,從而使整個軍隊從上到下,都是一目瞭然的三三制結構。

這樣的話,每總的三隊軍兵種類分別安排爲,一隊爲盾兵,兩隊爲槍兵。與原先相比,減了一隊盾兵與一隊槍兵的數量。

其中,一隊兵員定額爲100人,加上正副隊長,共102人。一哨兵員則爲306人,再加上正副總長總共308人。一總兵員,則是兵員924人,加上正副總長,總共926人。一營兵員,則是兵員2778人,加上正副營長,總共2780人。

而現在,李嘯打算,減少的兩隊冷兵器軍兵,全部以打放燧發魯銃銃的火銃手填充其缺,並且大量增加火銃手的數量,從而大大增強部隊的攻擊力和戰鬥力。

而這些部隊的最終定額爲,每營兵馬中,火銃手30隊,每隊102人,火銃兵員總數3060人。

火炮部隊爲每營30門,基本全爲打放32斤炮彈的重型龍擊炮,每門火炮由5人操作,火炮部隊人數共150人。

現在每營火銃兵的數量,比槍兵與盾兵加起來的總數還要多,再配上每營各有30門重型龍擊炮的火炮部隊,足見李嘯對於火器使用,可謂相當重視。

另外,每營配備飛鷂子輕騎兵600人,玄虎重騎600人,騎兵數量爲1200人。

除了這些作戰部隊外,每營另配輔兵2000人,負責搬運軍械糧草,以及軍中諸多雜事,同時,這些輔兵還可作爲預備隊,對作戰部隊進行及時的戰損補充。

這樣的軍兵數量與結構,與原先相比,看似兵員數量大爲減少,但由於火銃兵與火炮部隊的大量增加,實際上每營的戰力,非但沒有轉弱,反而隨着人員的精減大幅上升,特別是在遠程攻擊以及城池攻守戰中,李嘯的這支極度重視火器使用的唐軍,與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相比,有完全高出一層的作戰能力。

這樣的話,每營兵馬的總人數,最終定額爲9190人,因此,每鎮的兵馬總數則爲27570人。故而李嘯的七鎮兵馬,總人數爲192990人。

如果部隊編練成功,那這總人數達近20萬的唐軍,其強橫的軍力與超卓的實力,無疑令指揮它的李嘯,成了這個時代中,最有力量也最有實力的人。

而且,如果將來作戰需要更多的軍鎮兵力,李嘯的經濟能力,也完全可以支撐應對。之所以現在沒有編制更多的軍鎮兵馬,是因爲,現在李嘯雖然在兵員數量以及經濟能力都沒問題的情況下,他依然受限於火器工廠的火銃打造能力,以及火炮鑄造數量。故在現在時間這般緊急的情況下,只能先行整編出兩隻新編軍鎮出來。

以上事情都議定之後,接下來,便是各軍鎮的將領人員安排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件事情,比上面那些軍種配比人數定額之類,更爲重要的多。

畢竟,行軍打仗,最關鍵的還是看人,特別是直接指揮這支軍隊的將領,更是整隻軍隊的核心所在。

經過與姜曰廣陳子龍二人的詳細討論,最終李嘯得出了一張令他頗爲滿意的將領人員安排名單。

1、第一鎮鎮長田威,副鎮長秦良玉,二人分管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祖大樂。

由興中鎮改編而成的第一鎮,鎮長爲原興中鎮鎮長田威,副鎮長,則由現在的丙營營長秦良玉擔任,二人另外分轄甲乙兩營,而第一鎮丙營營長,則由李嘯的岳丈祖大樂擔任。

原山海關總兵祖大樂,雖是自已的岳丈,但李嘯並沒有特別看重他這一點。最讓李嘯欣賞的,是祖大樂在那般兵微將寡又孤立無援的境況之下,竟沒有與吳三桂一樣,污毀名節屈膝降清以求自保,反而是拼死抵抗清軍,堅持到了唐軍趕來接收山海關,近來又成功誘降了流寇大將唐通的三千兵馬,實是功績甚大,故這丙營營長一職,祖大樂雖是新投李嘯,卻是絕對配得上。

這第一鎮兵馬的駐防,李嘯打算,暫時讓他們負責山東地界、旅順城、濟州島,東江諸島,以及新得的山海關的守衛任務。

2、第二鎮鎮長安和尚,副鎮長莫長榮,二人分管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高傑。

由徵西鎮改編而成的第二鎮,主要將領不變,鎮長爲原徵西鎮鎮長安和尚,副鎮長爲原徵西鎮副鎮長莫長榮,亦分轄甲乙兩營,這二人皆是李嘯的老兄弟,故再由他們統領第二鎮,當爲最好的選擇。

而第二鎮丙營營長,則由前些年來投靠李嘯,原李自成手下重要將領的高傑來擔任。

這些年來,高傑投效李嘯之後,東征西戰,任其驅馳,倒是立了好多戰功,充滿體現了一個優秀將領的傑出才能。李嘯對他十分欣賞,自是一路提拔刻意栽培,於是,正好利用這次整編時機,將其提爲營長之職。

這第二鎮兵馬,李嘯安排他們繼續駐守於川東、鄖陽,以及隨州一帶。他們的作用,主要是監防已然割據川中,馬上就要登基稱帝的流寇張獻忠。同時,也是利用第二鎮的兵力,對駐防鄂東卻野心勃勃的左良玉部,產生潛在的威攝力。

3、第三鎮鎮長李定國,副鎮長羅正,二人分轄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李萬慶。

由平南鎮改編成的第三鎮,基本的主將皆不變,鎮長爲原平南鎮鎮長李定國,副鎮長爲原平南鎮副鎮長羅正,第三鎮丙營營長,則因原丙營營長曹變蛟被提拔爲鎮長,故改由原丙營甲總總長李萬慶,這名原先的流寇猛將來擔任。

在經歷過海蔘嵅大戰這樣慘烈之極的大戰役後,原先的平南營元氣大傷,其部兵馬,在山東休整數月之後,方纔漸漸恢復元氣。隨後,整隻隊伍重新從山東南下,前往南洋各地駐防。

第三鎮駐防的範圍,極其廣大,說是李嘯手下所轄地域最爲廣闊者,亦不爲過。從日本薩摩,到臺灣,到琉球,到菲律賓,到新幾內亞島,到整個澳洲,統統都要分兵駐防。

好在這些李嘯新近平定獲得的土地,雖然李嘯已大力裝運流民過來,但相比國內,人口依然是十分稀少,故在短時間內,應該沒有任何產生威脅的敵對勢力存在,故這第三鎮的守衛任務,總體還算比較輕鬆,足以應裕自如,甚至尚有餘力抽調內地進行戰鬥。這也是李嘯爲何有信心,將原平南鎮兵馬調往海參崴之處征戰的重要原因。

4、第四鎮鎮長段時棨,副鎮長劉文秀,二人分轄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祖大壽。

由定北鎮改編成的第四鎮,主要將領亦如從前,鎮長爲原定北鎮鎮長段時棨,副鎮長爲劉文秀,至於第四鎮丙營營長,則新近投靠李嘯的祖大壽擔任。

原本的祖大壽部那叛清反正兵馬,曾與段時棨等人一同經歷了鎮遠堡守衛戰,在見識了唐軍的超卓戰力後,他對唐軍的勇悍深自畏服,誠心效力再無異心。而李嘯對祖大壽這位曾經的老上級,這位爲明朝守邊多年的明末名將,亦是照顧有加刻意提拔。

他之所以讓判清反正的祖大壽任此要職,一是爲了盡用祖大壽之傑出將才,二是爲了給諸多投降清軍的兵馬作個表率。讓他們都明白,只要能及時反正,去爲唐軍真誠效力,那唐軍絕對會對他們信重有加,而不會刻意冷淡與看輕。

第四鎮兵馬,主要駐守的宣府北路一帶。自當日宣府被流寇攻下後,留守在金湯城的第四鎮剩餘兵馬,趁宣府北路空虛之機,趁機搶佔了整個宣府北路。在段時棨率部從鎮遠堡回返後,鎮長段時棨便下令,全軍分駐北路各個重要軍堡,嚴防流寇或清虜來攻。

這第四鎮兵馬,有如駐於塞北的一把鋒利尖刀,北懾蒙古諸部,南脅李自成部流寇,讓各個蒙古部落與南面駐守的流寇兵馬,皆不敢輕舉妄動。

5、第五鎮鎮長武壯,副鎮長馮雙禮,二人分轄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馬祥麟。

由安東鎮改成的第五鎮兵馬,從小兵一路提拔爲鎮長的武壯,原張獻忠部流寇手下大將的副鎮長馮雙禮,皆如從前,而丙營營長,則由秦良玉之子,原安東鎮甲營乙總總長馬祥麟擔任。

馬祥麟自去安東鎮效力以來,無論是興建廟街堡,抑或北攻雅庫茨克,還是隨軍南掠滿清諸地,皆是十分出力,讓李嘯十分欣賞。更兼其爲忠良之後,又是白桿兵的代表人物,故李嘯亦對其十分看重,有個存心立其爲表率的心思,故趁這次整編良機,立刻將其提拔爲第五鎮丙營營長。

第五鎮兵馬,其駐守的面積,卻與駐守南洋的第三鎮,相差無比,他們要負責北海道,庫頁島,以及包括廟街堡,伯力堡,海蔘嵅在內的整個外滿,以及包括雅庫茨克城在內的,面積地域極其遼闊的整個東西伯利亞地區。

第五鎮主要對手,一是南面的滿清,二是西面的沙俄。現在的第五鎮,除了小股部隊常常對滿清進行騷擾作戰外,其餘諸部,基本處於平靜狀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只是無所事事的存在。

因爲在李嘯的計劃中,等到流寇平靜,韃虜降伏之後,第五鎮兵馬,就要立刻行動,要繼續全力西攻,一定攻入西西伯利亞地區,要將這些地區的沙俄勢力,全部剷除乾淨。最終要打到葉尼塞河岸邊,在這已方後勤能力達到極限的地方,與沙俄以河爲界,分統據之。

6、第六鎮鎮長劉國能,副鎮長額弼綸,二人分轄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祖大弼。

新編的第六鎮,其鎮長爲原興中鎮副鎮長,前流寇大將劉國能,副鎮長爲已爲自已效力多年,從北到南,一路從山東征戰到澳洲的愛新覺羅宗室子弟,莽古爾泰之長子額弼綸,由他二人分轄甲乙兩營,至於丙營營長,則是新投李嘯的,原遼東前鋒總副總兵祖大弼。

7、第七鎮鎮長曹變蛟,副鎮長靳統武,二人分轄甲乙兩營,丙營營長爲完顏葉臣。

新編第七鎮,鎮長爲原平南鎮丙營營長曹變蛟,副鎮長爲原濟州島駐守長官靳統武,丙營營長則爲,在第一次旅順攻奪戰中,率部投降自已的完顏葉臣。此人在旅順投降後,積極投效,隨後一路南下,在平南鎮鎮長李定國指揮下,攻臺灣,打菲律賓,克新幾內亞島,最終平定澳洲,立下赫赫戰軾,自已也被提拔爲原平南鎮乙營丙總總長。

此人效力軍中已久,早已漢化並娶妻生子,故李嘯選賢任能,自不避其原先的滿州人身份,依然加以提拔重用,讓其擔任第七鎮丙營營長之職。

與會三人都知道,一個更加動盪,卻也更加激越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五章 夜遇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六十章 劫持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六章 選擇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章 攢典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八章 船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