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

見宋學顯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模樣又這般可憐,李自成心下雖然惱怒,卻也不好再繼續說什麼。

而宋學顯一大堆話說到這裡,見那大順皇帝李自成,卻只是瞪着眼睛默不出聲,以爲自已的話語尚未到火候,遂又趕緊試探說道:“皇上,你可在擔心,僅有我大明與貴國相交結盟,對付李嘯的力量恐有不足麼?那在下想對皇上說,宋某此來貴地勸說皇上與我大明結盟,但與此同時,我弘光監國另有派出多名使者,前往清朝與大西國,同親勸說他們與大膽結盟共抗李嘯。如貴國能與我朝聯手用兵,再加上另外兩國之力,四國合擊,共抗李嘯,則李嘯必定左支右絀,難以抵抗。到時李嘯這廝,必然會在四面重壓之下,灰飛煙滅,死無葬身之地矣。”

聽宋學顯提到這清朝與大西國,李自成眼睛瞪得溜圓:“你這廝可是說,要俺大順去與韃清和那黃虎的大西國聯手,與你們一道征伐那李嘯麼?”

宋學顯急道;“在下正是此意。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爲了對付貴國與我朝共同的敵人李嘯,與大清國和大西國四國結盟,共同對敵,豈非最佳之策?依在下愚見,大敵當前,先前些須小隙,但可先放下無妨。在下在想,若貴國能同意與我朝結盟,必定會對另外兩國大爲觸動,這般好事,皇上又何必多慮呢?”

李自成聽到這裡,一時間,竟不覺因怒而笑。

可笑啊!這明朝弘光君臣,如此無能庸碌,如此苟且偷安,爲了對付那個李嘯,竟承認佔據明朝北境的自已,竊占明朝西川的張獻忠,皆爲正統之國,真真何其可悲又可鄙。

可嘆那一心只想偷安半壁的弘光君臣,心下最恨的不是背明而立的清國,也不是從流寇起家,在明朝故土上竊據立國的自已與張獻忠,反正真心痛恨的是那現在堪爲明朝倚天之柱的李嘯,這局勢的詭異,還真讓人笑疼肚子呢。

不過,宋學顯他們所提之策,倒也不是全無道理。

畢竟,對於現在的弘光政權,以及俺們大順來說,最大也是最兇惡的敵人,確是那天殺的李嘯!

此人一日不除,非但弘光君臣難得苟安,就是大順國亦一日不得安席矣。

象現在,在塞北之地的宣府北路,自已的數萬兵馬,正與金湯城的唐軍打成平手,已歷半年多的時間,依然在互相對峙,只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在這樣僵持的局面下,如果自已能在其他地方找回場子,沉重地打擊李嘯這廝的囂張氣焰,卻亦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至於清朝,已在宣府北路與大順聯手共對李嘯,現在關係更進一步互相結盟,倒也算是更進一步,順理成章。只不過,李自成想到要與那建立大西國的張獻忠結盟,李自成心下,卻總感覺有個難解的疙瘩。

這是因爲,就在前段時間,張獻忠在建立大西國後,就派其義子艾能奇統兵馬五萬,北上入侵漢中,卻被駐守其處的大順國部將白廣恩擊敗。因爲這事,原來在流寇鬥爭時密切合作的雙方,友誼就此破裂,開始進入摩擦與敵對的狀態。

只不過,李自成也知道,自已與張獻忠的矛盾,現在還是處於小打小鬧的程度,與那堪爲心腹大患的李嘯相比,倒還真算不得什麼。

說起來,事情還真如宋學顯所說的那樣,只要自已下了決心,要與韃子和張獻忠他們聯手,這些過往的不快,倒也還真可輕輕揭過。畢竟,相比李嘯這個心腹之患,張獻忠對自已來說,頂多算個疥癬之疾。

而如果,大順真能與另外三國聯手打敗李嘯,那對於自已將來的發展,可謂是大有助益,憑着大順正處於上升期的良好勢頭,將來自已這部分勢力,將會成爲韃清、大西、明朝中的翹楚也說不定。

而到了這一步,自已再掉過頭來對付那苟延殘喘的明朝,當非難事,甚至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況且,這樣無用苟且之輩,就算李嘯已被告四國聯合擊敗,只怕也難以堅持多久,到時候,這樣腐朽無能又矛盾重重的政權,最終也只會是大順的盤中美餐吧。

真到了消滅李嘯,又吞併了明朝之後,對付那局隅於西川的張獻忠和遠居塞外的韃清,自已當可乘時用勢,趁機將他們一舉滅掉,從而讓大順完成一統全國的宏圖偉業。

想到這裡,李自成心下,業已有了自已的考量,他扭頭望向那一臉急色的牛金星,臉上泛起淡淡微笑。

“奶奶的!不就是要俺們出兵打那賊廝李嘯麼,俺同意了!”李自成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大嚷着回道:“宋參議所言,實是有理。本國向來扶危濟困,焉有坐視友邦危難而不救之理!行了,這結盟之事,俺同意了,回頭你就跟牛大眼子商議着寫個協定,咱們兩國就先前恩怨一筆勾消,從此結爲盟國,共同對付那奸賊李嘯。”

李自成這番話,讓下面的宋學顯大喜過望。

他急急回道:“皇上聖明決斷,真是明君英主。那在下就遵從皇上所令,儘快與牛宰相一道,儘快議定兩國結盟之事。”

李自成嗯了,他一扭頭,又見牛金星亦是一臉欣慰地向自已頻頻頷首,心下更覺得意。

而在這時,見李自成這個大順皇帝都心意已定,原本有如蒼蠅羣集般嗡嗡叫的朝堂,亦頓時安靜下來。

李自成在臺階上來回走了數步,便擺了擺手,甕聲甕氣地回了一句道:“既如此,那你且先退下吧。明天便開始與牛大眼子,議定兩國結盟的章程。”

宋學顯一臉喜色,心頭有說不出的喜悅。他嘴巴張了張,很想再說點什麼,從而在李自成嘴中,得到更多的保證與承諾。只不過,看到李自成已是一臉不耐煩的樣子,他話到嘴邊,卻也只能生生嚥下。

次日,在經過了半天商談後,宋學顯作爲明朝代表,與大順朝的正式代表牛金星,正式簽訂同盟協定。

這份協議,除了兩國結盟共抗李嘯的條款外,另有一條,就是如當日項煜向攝政王多爾袞所提供的條款類似,就是保證大順將來向李嘯用兵的話,其所花費的錢糧軍資,到時皆由明朝弘光政權支付,從而確保合作的友邦利益,不會受到一點點的損失。

這份結盟條款,讓大順皇帝李自成十分滿意。條款簽訂後,他下令,擺下盛宴款待宋學顯一行人,隨後,又派出兵馬護送他們返程而去。

在宋學顯與大順國簽下結盟條款之時,派往西川大西國的弘光政權使臣,禮部員外郎湯有慶亦來到成都,在原蜀王宮中,被大西皇帝張獻忠接見。

張獻忠在攻下成都後,把來不及逃出城去的蜀王朱至澍一家,全部圍在蜀王府中,意圖將他們一網打盡。

這蜀王朱至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孫,據說曾秘得黃白之術,家裡十分富有。也正因爲他這麼有錢,讓張獻忠貪婪之心大起,決定將蜀王一家全部掃滅,從而盡吞其家產以爲已用。

張獻忠部兵馬攻佔成都後,張獻忠又親自帶兵圍攻蜀王府,朱至澍見大勢已去,突圍無望,遂與妃嬪、宮女等投井自殺。

其後,他的屍首被張獻忠部下撈出,張獻忠恨其死不投降,遂手刃其屍,切成數塊,再與其他屍首一道,扔入錦江中餵魚。

遂後張獻忠便將蜀王府作爲自已的皇宮,在這裡開國建基,成立大西王朝,並自稱大西皇帝。

建國後,張獻忠繼續四處用兵,征戰四方,意圖擴大地盤,從而改變現在僅侷促於西川一隅的緊迫現狀。

張獻忠首先與李嘯的唐軍翻臉,派了三萬精兵,向東進攻重慶下屬州縣,卻被唐軍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以逸待勞,打得大敗而歸,三萬精兵僅有兩千餘人順利逃歸,從此之後,再不敢有任何東進之念。

東進遇挫後,張獻忠隨即向北進兵,命義子艾能奇帶5萬兵馬攻打李自成所據的漢中,卻又被白廣恩擊敗,不得不又灰溜溜退回西川。

只有在最近,張獻忠在向北向東紛紛遇挫後,開始向南用兵,攻擊那駐守川南的明將曾英。

只是那曾英也算是明朝的一員良將,雙方在川南至雲貴的邊境之地你來我往,打了個難解難分,各有損失。除了拿下了兩個堪稱雞肋的小縣城外,張獻忠卻也未佔得甚大便宜。

故而,在他聽到明朝派了使臣來與自已商談要事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煩躁與厭惡。他暗暗想到,這些該死的明狗,此番來西川,只怕是沒安什麼好心。

於是,張獻忠不及多想,立刻下達將湯有慶這幫使臣全部就地斬殺,以儆效尤。

不過,在聽到張獻忠這道命令後,他手下那四大義子之首的張可望與大將軍白文選,皆是竭力反對。

他們對張獻忠說,這明國使臣,自江南一帶千里迢迢而來,若是見都不見,就把他一刀斬了,未免顯得我大西國肚量狹窄,有失國格。不若且聽聽看他此番前來,到底有甚目的,將來再作打算,亦是無妨。

張獻忠聽了二人勸誎,細思一陣,亦覺有理,遂採納其言,就在蜀王宮大殿之上,接見弘光政權使者湯有慶。

當看到臉色發黃目光兇狠的張獻忠,有如一隻蹲坐的老鷹一樣,踞坐在那高高的龍椅上時,湯有慶明顯哆嗦了一下。他又下意識地四處張望了一番,看到整個大殿中的大西朝文武羣臣,內心更是愈發不安。

張獻忠斜眼俯看,卻見湯有慶正戰戰兢兢地呆坐在階下,一雙眼睛卻不住地四下亂瞄,一副十分心虛底氣不足的模樣,不由得令他心下愈發鄙視。

“你姓甚名誰,來我大西何事?”張獻忠目露兇光,沉聲喝問。

湯有慶聞言一震,那胖乎乎的臉上,驚懼之色愈發明顯,顫聲回道:“稟大西皇帝,在下此來,是奉我大明弘光監國與首輔馬大人之命,特來請求貴國與本朝結盟,共同對付那與你我二國,不共戴天之逆賊李嘯!”

聽到對面的湯有慶,竟開口稱呼自已爲大西皇帝,張獻忠不覺一愣。

而當他聽到,湯有慶此來的目的,竟不是來與自已商議兩國關係以及爭奪地盤,而是求自已發兵去攻打那明朝的唐王李嘯,張獻忠一時間,真懷疑自已是不是耳朵聽錯了。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整個朝堂之下,瞬間陷入無聲寂靜。

孫可望、白文選等人,皆沒有想到,湯有慶這個明朝的使臣,上得朝堂之上,竟是要對張獻忠說出這等話,一時間亦皆回不過神來。

湯有慶見到這大西王朝的朝堂上,衆人皆是一副極爲吃驚的模樣,以爲自已言語有誤,又急急補充道:“皇上,各位,在下以來,真的是專爲兩國結盟,攜手共滅那反賊李嘯之事而來,除此之外,再無他意啊。”

張獻忠臉上泛起詭異的笑容,直直地盯着他,冷冷地拋了一句:“操!那李嘯,不是你們明朝的唐王麼?與你們堪稱蛇鼠一窩,都不是什麼好鳥!怎麼的,你們自家內鬥起來,卻要來我大西勸求結盟,豈非笑談?!”

湯有慶見張獻忠這般發問,便知他對現在明朝國內情況尚不瞭解,於是他又急急地將李嘯如何擁立重興皇帝,如何私自擴充兵馬,如何挾迫天子,如何逼壓天下羣臣,如何弄得天怨人怒,最終自命爲清流與正統的弘光政權,在忠臣義士的輔佐下,在南京正式成立……

湯有慶繼續道:“那賊廝李嘯,自恃兵馬強盛,羽翼豐足,便矯發聖旨,統其虎狼之師南下。可嘆反賊其勢甚大,一路追亡逐北,橫掃東南,我朝軍兵,實難抵其鋒。可憐弘光監國及諸位正臣,在南京故都無法立足,纔不得不倉皇辭廟,遷都福州,冀由鎮南侯鄭芝龍之忠勇軍兵,與逆賊李嘯暫相抗衡……”

令湯有慶沒想到的是,張獻忠聽他說到這裡,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三章 女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七章 攢典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