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

一時間,安德洛夫灰藍色的眼珠中,滿是鬱暗之色。

此戰結果如何,也許,只能盡看天意了吧……

應該說,安德洛夫部的手下俄軍,從開始衝擊到離唐軍越來越近的距離內,一切都還是十分順利的。

俄軍軍陣狂衝到離南門外的唐軍戰陣約一千餘步時,整個唐軍的陣地,依然一片靜肅。

九百步,唐軍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八百步,整個唐軍戰陣陣型已然清晰可睹之際,唐軍的本陣依然沒有動靜。

一路吶喊狂奔的敵物,終於到了七百步外的距離。

沉默許久的龐然巨獸,終於露出了它尖銳殘忍的獠牙。

唐軍主帥曹變蛟手中的紅旗,高高舉下,又用力揮下。

“預備,開火!”

“砰!”

“砰!”

“砰!”

“砰!”

……

90門當道一字擺開,均是打放三十二斤炮彈的重型龍擊炮,立刻噴出腥紅的餘焰和刺目的金色火光,有如無數朵在豔陽下嫣然綻放的金黃色花朵,在濃密嗆鼻的滾滾白煙中,九十枚烏黑而熾熱的鐵彈,穿透硝煙與雨幕,向對面衝來敵軍軍兵猛撲而去。

鐵彈從正拼力奔行的人羣中,呼嘯穿過,以絕對強橫的可怕力量,犁出了一道道血肉橫飛的筆直血路。鐵彈所及之處,慘叫連連,殘碎肢骸與人體內臟四處飛濺,給奔行的敵軍,造成絕對恐怖的死亡與傷害。

這樣激射而來的鐵彈,因爲敵軍已然十分迫近,故其射擊與穿透的範圍十分廣大與深入。雖然這樣的平行射擊,談不上任何準確性,而且衝陣人員相對分散,但這九十顆鐵彈,這般抵近射擊,給對面敵軍造成的傷害,依然十分可觀。

首輪炮擊齊射,瞬間就造成了三百多名俄軍的死亡,四百多名敵軍受傷。雖然看上去殺傷有限,但這樣的密集炮火齊射,這樣絕對強橫而可怕的死亡,對敵軍士氣的打擊,幾乎可以稱之爲毀滅性亦不爲過。

突遭猛烈炮火襲擊的俄軍,立刻開始出現巨大的混亂與恐慌,原本齊齊前衝的戰陣,瞬間亂象四起,甚至還有不少潰兵掉頭後逃,整個軍陣衝擊的速度開始大大減緩。

而就在俄軍出現混亂苗頭之時,第二輪炮擊,又兇猛地打響。

“砰!”

“砰!”

“砰!”

“砰!”

……

又是九十枚烏黑的32斤鐵彈,有如一枚枚死神揮出的重拳,以極其恐怖的姿態呼嘯而至。

這第二輪射擊,同樣造成了可怕的殺傷與愈發巨大的恐慌,又是數百名敵軍或死或傷,血肉橫飛,當場斃命。

原本就心神大懼的全體敵兵,深深畏懼於這樣近乎絕對的死亡與恐怖,這一輪炮擊之後,他們幾乎出於本能地開始後撤潰逃。整個衝鋒的敵軍軍陣,開始出現一半人還在衝鋒,另一半人卻在潰逃的怪異景象。

說起來,在這樣威力十足的的兩輪炮擊下,還有足夠的送死之徒,吶喊前衝,還是足見安德洛夫部兵馬,都是頗有戰鬥經驗的俄軍精銳。

要知道,在崇禎四年時,皇太極那當道轟擊的數十門火炮,無論是威力還是數量,皆遠不能與唐軍的重型龍擊炮相比,都能把監軍道張春的四萬明軍給當頭擊潰,安德洛夫部的五萬兵馬,千里遠來,人馬俱疲,卻能堅持到現在,還能有一半人繼續衝陣而戰,可以算得上是難得的勁旅了。

只不過,這樣的潰逃是相當有感染性的。

另一半猶在不顧死活拼死前衝的敵軍,見到陣中已有許多軍兵被唐軍的火炮擊潰逃竄,一時間亦是軍心消沮,人人自危,雖然還是在硬着頭皮向前衝擊,但其速度還是瞬間降低了極多,更多的只是一種習慣以及對自家監陣行刑隊砍刀的恐懼。

就在這時,唐軍第三輪炮擊開始了。

“砰!”

“砰!”

“砰!”

“砰!”

……

炮聲隆隆,鐵彈紛飛,強橫的暴力與迅速的死亡,迅速地又讓數百名敵軍,屍骸不全血肉模糊。

在這樣強悍無比的暴力和完全徹底的死亡面前,人類的掙扎與抵抗,近乎是一個笑話。

剩餘一半的俄軍衝陣士兵,士氣終於徹底歸零,現在的他們,再不需要有任何人動員,不知是誰發了一喊,這幫傢伙立刻轉身回奔,在離唐軍軍陣不過二百餘步的地方,嚎叫着抱頭鼠竄而去。

他們的逃跑是如此的堅決,如此地不可阻擋,有如一大羣發瘋的野獸,彷彿能把阻擋在它們面前的任何東西,都撞翻在地。

一時間,敵軍一片混亂,整個戰陣已是毫無秩序可言。

而俄軍統帥,見得整個軍陣如此混亂,大批的軍兵從自已兩旁狂逃撤走,他不禁怒火中燒。

自已手下的軍兵,號稱俄軍精銳,竟在離唐軍戰陣不過二百餘步的地方,被唐軍三輪火炮齊射就給打得潰逃後撤,這簡直是個說不出口的恥辱。

要知道,唐軍火炮縱是再厲害,其殺傷規模卻是有限,自家兵馬足有五萬,如果竟被三輪炮射給擊潰,這完全就是個笑話。

因此,這位後面監陣的主將安德洛夫,怒不可遏。

“不許逃!不許逃!你們這些混蛋,全軍退回,就地列陣!再與唐軍決一死戰!”

安德洛夫大聲怒罵着衝上前去,和自已的護衛隊一起,對那些潰兵大砍大殺,力求阻止他們進一步潰逃。

當然,在全軍皆潰的情況下,他這樣的舉動,收效甚微。

只不過,安德洛夫這般拼力砍殺潰兵,其實亦有難言的苦衷。

因爲,現在情況如此緊急,這些潰兵若不能及時止住,將有如雪崩一般,再不收拾。

安德洛夫拔劍怒喝,連連催陣,又親自帶着護衛騎兵衝上前去,將後那些潰逃下來的軍兵,給狠狠地砍殺了十多名。

安德洛夫喊得聲嘶力竭,他臉上濺滿了鮮血,讓那憤怒扭曲的臉孔,愈發顯得恐怖嚇人。

只不過,潰兵有如潮水般從前面撤下來,任憑安德洛夫等人如何砍殺喝喊,也已無濟於事了。

敵兵開始全面潰退,根本就無法就地結陣,而趁敵軍混亂之際,唐軍的戰陣,亦立即開始同步行動。

潛藏在右右樹林中的唐軍騎兵,包括各國的僕從騎兵在內,合計約八千餘騎,有如狂飆突進,向亂成一團的安德洛夫俄國軍兵,從兩邊猛地包抄而去。

他們的目的,自是全面截斷安德洛夫部的後路,力求將其全部消滅。

唐軍這一手,端的狠辣。

如果能成功包抄,安德洛夫部剩下的四萬餘兵馬,當可全部盡滅道爾本魯特城北面的平曠之地。

從天空下望,有如兩把巨鉗的夾子,這兩路突然出擊的唐軍騎兵,捲起滾滾煙塵,呼嘯着向安德洛夫後面包夾而來。

騎兵一動,步兵自是亦不甘其後。

見到黑壓壓一片衝陣的安德洛夫部兵馬,終於在自家龍擊炮的沉重打擊下徹底崩潰,全軍開始倉皇潰逃,唐軍陣地之中,頓是響起了連綿而響亮的歡呼。

哼,想跑,沒那麼容易!

與此同時,大批甲冑齊全手持鋒利精鋼長槍的唐軍槍兵,從盾兵後面一躍而出,急走疾行,朝着潰逃而去的俄軍軍兵,尾隨追殺而去。

他們精力充足,奔行迅速,一俟追近,那一杆杆4米長的精鋼長槍,那鋒利可怕的三棱血槽槍頭,便有如長了眼睛一般,狠狠地朝着亡命奔逃的安德洛夫部軍兵捅刺而去。

被那刻了深深血槽的三棱精鋼槍頭刺到,便有如中了毒蛇之吻,可謂觸之即死,沾之即亡。在唐軍槍兵的兇狠捅刺下,敵軍們慘叫連連,不斷掙扎倒下而亡。

在唐軍的追殺下,俄軍潰兵們更是魂飛膽裂,他們紛紛扔了武器,嚎哭着更加拼命地加速潰逃,有如一羣顧不顧腚的豬,再談不上任何組織與紀律,每個人都是拼命後撤奔跑,唯恐自已落在後面,就會成爲唐軍的刀下鬼與槍下魂。

只不過,唐軍步兵可躲,唐軍的騎兵卻是難避。

春日豔陽下,那八千餘名甲冑森森殺氣凜冽的唐軍騎兵,有如死神出動,馬蹄隆隆,槍指刀橫,對馬陣兩旁那些奔逃不及的敵軍大砍大殺,刀光過處,頭顱紛飛,血肉橫濺,慘叫連連。

這樣單方面的無情屠殺,不要太爽。

一時間,唐軍槍兵與騎兵在戰場上形成了良性互動,槍兵尾追潰兵,騎兵包抄其側翼,兩個兵種齊力合擊,大股大股地消滅潰逃的敵軍,給倉皇逃命的他們,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眼望去,整個平曠的道爾本魯特城外的空郊,有如一個人類屠宰場,地上遍佈了敵軍軍兵的屍骸,橫七豎八,觸目驚心,遍地溢流的鮮血,在草地上蜿蜒縱橫,竟嘩嘩地匯成一條殷紅的血河。

這條長長的血河,蜿蜒長流,殷虹刺目,令人心悸膽寒,足見這場殺戮,有多麼地殘酷。

而在敵軍陣中,一直押後監督的副將安德洛夫,見到這五萬俄軍精銳,竟然連對面的唐軍軍陣都未碰到,就被唐軍先是正面擊敗,然後兩邊包夾徹底擊潰再難收拾,他心下的憤怒與沮喪,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操,這他孃的打的甚鳥仗,簡直能把人給憋屈死!

而在此時,他更看到,唐軍的槍兵與騎兵,有如追命死神一般,依然對這些可憐的逃兵追殺不止之時,他的心下,更是有如刀割。

可恨啊,五萬精銳,一朝大潰,這簡直是自已從軍帶兵以來,最大的恥辱與敗仗!也許,也是俄羅斯帝國自成立以來最大的敗仗!

就連當日兵敗雅庫茨克,丟掉東西伯利亞的局面,都比現在被唐軍一舉擊潰要強得多。

更可惡的是,這些唐軍野心極大,不但打敗了自已,還想着要把自已的後路徹底截斷,要把這五萬軍兵全部吞入肚中,來個一舉殲滅,真真可惡之至!

這時,那一身是血,狼狽不堪的準噶爾使者,也急急跑到他身邊,顫聲稟道:“安德洛夫將軍,現在全軍盡潰,已然無法收拾,眼下卻該何去何從?”

安德洛夫望着他煞白失色的臉龐,內心痛如刀割,臉上羞慚與憤怒交織的表情,不由得又長長地嘆了口氣。

事到如今,戰局已崩,我雖身爲主將,又能有何辦法力挽殘局呢。

眼下之計,只有全軍盡退,能保全一個是一個了。

安德洛夫不愧是沙場老將,面對如此不利局面,他緊咬牙關不動聲色,努力控制住內心的波瀾起伏,沉聲下達了撤退命令。

“傳本將軍令,全軍後撤,一定要儘快突出唐軍包圍繞,儘快退到魯蘇河對岸,儘可能保存實力!”

“得令!”

命令既下,安德洛夫軍中的三千騎兵,即刻出陣,緊緊護衛着安德洛夫,一衆人等疾疾掠過唐軍合圍的陣尖,向北直衝而逃。

與此同時,正在戰場上四下潰逃的敵軍軍兵,個個如聞大赦,每個人的臉上,滿是對活下去的渴望,紛紛都使出吃奶的力氣,撒開腳丫盡力向後奔逃,以期能跟上主帥逃亡的腳步。

而在他們身後,唐軍槍兵與騎兵,依然如影隨形,追殺不止。

這樣一邊倒地追殺殘敵的戰鬥,簡直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

放眼望去,整個道爾本魯特城北面之地,已成了唐軍演習殺戮的修羅場,無數敵兵或被長槍捅殺,或被馬刀砍死,整個戰場上血肉模糊,慘叫連連。

作爲唐軍突擊箭頭的兩部騎兵,則是一路不停,有如兩根精大鋒利的黑色箭頭,徑自直追安德洛夫部那率先撤逃的騎兵隊伍。

當然這一路上,對於兩邊潰逃的敵軍步兵,那些甲冑齊全刀槍鋒利的唐軍騎兵,當然不會給他們逃命的機會。他們有如死神追命一般,順路不斷砍殺那些哀嚎而逃的潰兵。

馬蹄隆隆,槍指刀橫,唐軍騎兵一路猛趕直追,很快就衝到了一路北竄,陣型十分散亂的安德洛夫部的三千騎兵之後。

唐軍到來得如此迅速,讓這一衆敵軍騎兵頓時十分被動,他們一邊倉皇應戰,一邊加快了撤逃的速度。

此時,見到唐軍騎兵已追上了自已騎兵,安德洛夫的臉上,頓是冷汗涔涔。

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九章 祖府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