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

“專案組”現在人手充足,審訊、緝捕、追蹤、聯絡、文書全都不缺,李元利一聲令下,衆人慌忙收拾好卷宗趕去府衙。

夔州知府賈汝智早得了通報,府衙內此時已經燈火通明,蔡中亭帶到之後,指認出“漢中人”正是其中兩個。

李元利來到之後,立即命令將幾人分開同時審訊。

他自己則坐鎮書房,各處得來的口供彙總過來之後,所涉及的各色人等立即派人去緝拿,確保不讓一人漏網。

尤烈他們在奉節打探十多日音訊全無,卻並不是袁老幺等人行事隱秘。他們在奉節進出,食宿均是未經過官府備案的“黑店”,而且他們僞作運鹽運送火藥,請的也是本城的車馬行。

如此多的破綻,尤烈等人竟然沒有找出一處,這令得他們面紅耳赤,羞慚不已。

不過李元利沒有責怪他們,一則尤烈本就不是幹這行,二則他在送上來的口供中又發現了更爲驚人的消息。

原來袁老幺等人竟然是郝搖旗的手下!

當初郝搖旗在竹山搶劫銀礦之後,便率部向漢中逃竄,然而東虜陝西巡撫馬之先、漢興總兵趙光興發兵三路,在小廣峪寨大破郝搖旗,並斬殺其部下總兵傅奇。

郝搖旗無奈之下,只得又率部逃回興安(今安康),其時因湖廣告急,清廷命西安將軍阿爾津率部馳援,陝西各地清兵也紛紛收縮回了西安、漢中等大城防禦,興安鎮清兵不過一千來人。

東虜興安總兵、都督同知趙光瑞知賊匪來襲,率輕騎數百人疾馳迎戰,因衆寡懸殊被圍困全軍覆沒,他自己也拔劍自刎,興安就此落入郝搖旗掌中。

興安緊靠房竹、鄖襄,落到郝搖旗手上後患無窮,這已經足夠引起李元利的警惕,然而,袁老幺的供詞之中,還有一事引起了他的注重。

郝搖旗營中還有一位前明藩王,那便是韓王朱璟溧。

朱璟溧是明太祖之子韓憲王朱鬆的九世孫,順治五年山西反清運動風起雲涌時,他被虞胤、韓昭宣推舉爲“韓王”。

山西兵敗以後,朱璟溧逃到湖廣南明控制區,在順治七年進入了房縣山區的郝搖旗營中,依附郝搖旗生存。

郝搖旗取了興安有了立身之所,又聞孫可望在昆明篡位登基後,心裡便也火熱起來,但他心裡很清楚,憑他自己最多也就做個“草頭王”,要想當皇帝,那只是個笑話。

不過想想那孫可望也是流宼出身,郝搖旗又有了幾分底氣,於是決定向他學習,先“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手上沒皇帝,如何去挾?

思來想去,便想到了在他軍中的朱璟溧,這也是和朱由榔一樣的太祖子孫,憑甚麼做不得皇帝?於是他將朱璟溧擁上帝位,自封“南安王”,定年號“定武”。

果然有了這個“名分”,陝西賊匪紛紛來投,數月之間竟讓他聚了五六萬人馬,但是人數雖衆,戰力仍然平平,數萬人攻打只有三四千清兵駐守的西鄉,竟然打不下來。

正無奈之時,卻有帳下“謀士”獻計:“那大興軍攻城掠地,所仗不過火器犀利,若能想方設法弄得一些,別說西鄉,整個漢中也是唾手可得!”

於是郝搖旗派出人手到四川四處鑽營,終於被他找到路子買了一些炮筒炮彈攻破了西鄉,現已進軍到了固關城下。

但炮彈太貴,消耗又快,郝搖旗便找來鐵匠自己澆鑄彈體,然後叫袁老幺這個奉節人回來買火藥回去填裝,可火藥也不便宜,尤其對於“定武朝”這種完全沒有根基的勢力來說,靠買根本不可能支撐得下去。

爲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郝搖旗便命袁老幺帶人到奉節來將造火藥的工匠擄幾個回去,沒想到袁老幺剛回來兩天,連要擄的對象都還沒有搞清楚,便被尤烈帶人捉到了府衙。

雖然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但李元利心中怒火更熾!這袁老幺竟然只負責到奉節購買火藥,到昭化買炮彈的另有其人,他根本不知道炮彈是從何人手中流出來的。

這條線索已經徹底斷了!

他洗了把冷水臉,強迫自己把心情漸漸平復下來。

生氣、發怒統統於事無補!他現在需要的是好好想一下怎麼處理內部的問題。

駐守昭化等關隘的部隊,一半是原來在四川收降的明軍,一半是這兩年招的新兵,他們有可能被敵人腐蝕拉攏,但團級以上的將領卻大多數都是忠貞營分出去的老兵,爲什麼還會出現這種問題?

難道連原來忠貞營的老兄弟都靠不住了?

天色漸漸放亮,栓柱從門外探頭看了看雙眼通紅的李元利,輕聲問道:“大帥,要不您先去歇會兒?”

“等會再說!”沉思中的李元利站起來伸了個懶腰,似乎下定了決心:“栓柱,你讓三元拿我的令牌親自跑一趟重慶,讓吳子正率一萬人,以拉練的名義急行軍至保寧,等候下一步命令!”

他已經決定了,軍中出了這種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清洗!無論牽扯到誰,絕不手軟!

“將人犯先交給夔州府關押,所有人歇息一天,明日寅時開拔!”昨晚連夜審訊,大多數人都沒有睡覺,不歇一天實在不行。

李元利走出屋來,在院子裡迎着初升的朝陽折騰了一番,出了一身汗水,這才感覺所有抑鬱都一掃而空。

這些跳樑小醜,註定都只是他率領大興軍前進路上的一枚枚小石子,把他們隨腳踢開就好,根本沒有必要爲他們煩惱!

順治十一年十月二十,李元利率三千餘人抵達了昭化。

這一次他沒有掩藏形跡,而是大張旗鼓地率部進了葭蔭關,隨即拘禁了所有將領,查封彈藥倉庫,宣佈軍營戒嚴,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進出大營。

自己挾大勢而爲之,爲何還要遮遮掩掩?小心翼翼地四處找尋證據,還不如直搗黃龍!

現在葭蔭關已經被特勤大隊接管,駐守葭蔭關的是十五師一旅三千人,這是李元利下湖廣時才組建的新部隊,李元利不怕他們鬧事,如果真出現那種情況,那就再狠一點,無非就是取消這支部隊番號!

大興軍少兩三千人根本無所謂,一場大仗打下來俘虜都不止這個數。況且這種“毒瘤”,如果不狠下心來清理乾淨,怕是要後患無窮!

第五百五十四章西南策略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三百一十二章三水規劃第三十六章拉攏第五百一十七章紅番鬼夠膽第三百零七章大發雷霆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一百二十四章挺進鬆滋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三十三章軍議第四百七十章閻爾梅第四百六十七章密室經義第二百五十六章黑臀第二百一十七章瘋狂第三百一十六章是降?是戰?還是走?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動第四十二章豐收第四百四十九章倭亂真相第五十一章古剎第一百五十一章失之東隅第三百八十二章海戰計劃第八十七章其樂融融第五百五十七章除瘴之策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五百二十三章租借提議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十八章宰羊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三百三十章漢化了的湯若望第一百六十五章守禮第一百二十二章投名狀第一百零六章試驗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三十四章宿怨第一百九十五章功臣第一百一十五間爲虎作倀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四百零八章北伐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一百三十七章升旗聚將第二百八十八章待價而沽第一百三十八章士氣高漲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四百零八章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章以糧爲本第三十章起步第八章試爆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戰在即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四百三十九章這個馬伕不尋常第二百一十三章沒有監督的權力第三百零二章北門危急第四百零五章斬蛇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三百二十二章昔日孩童 今日漢王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四百四十八章久別勝新婚第一章憂心第二百六十九章分兵出擊第五百二十四章瓊華島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二百五十五章得勝回府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齊鳴第一百五十四章朝不保夕第四百三十六章插翅難逃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四百二十三章炮戰第四十一章道理第四十六章紛爭第四百零一章勞軍 請願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陸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二百二十八章古代“青黴素”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二百章獸行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二百零六章仇不隔夜第九十章民心第一百三十一章攻城第三百五十章琉球之痛第二十章摸底第二百三十八章陣斬搖旗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主教徒的誓言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師?退教!第三百四十二章海道針經第四百二十三章炮戰第二百一十五章大刑伺候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