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圍城

雖然劉文秀已經派出人馬去封鎖梓潼和劍門關,但從保寧到漢中卻還有一條路可以行走,那就是經保寧東面的梁山關和土地關,沿東河直上嘉川,再經南江,便可踏上著名的米倉道,返回漢中!

劉文秀對保寧周圍的地勢如此熟悉,卻是因爲當年跟隨義父張獻忠在四川的征戰。

順治元年,也就是崇禎皇帝上吊那一年,張獻忠率領四十萬大西軍挺進四川,一路勢如破竹,連克重慶、瀘州在內的四十七州縣,接着又攻破蓉城、綿州,張獻忠親率大西軍主力與大順軍爭奪川北地區,大順軍守將馬科被迫率軍退往漢中,李定國(當時還叫張定國)隨即進駐保寧,劉文秀也是在這段時間內駐紮於保寧。

所以說,保寧周邊的地圖就在劉文秀心中,他知道如果要想完全斷了吳三桂的後路,就必須要把通往漢中的道路全部封鎖。梓潼、劍門關、葭蔭關和天雄關都已經派了前鋒部隊去封鎖,現在還有梁山關和土地關!

熬了半宿,劉文秀終於把圍攻保寧的計劃想了個通透,天剛一亮,他就命令擂鼓聚將,數十名將領顧不得擦眼角的眼屎,恍恍惚惚地進了帥帳,再分兩列左右站好,強打精神聽主帥有何要事吩咐。

劉文秀見衆將站定,也站了起來說道:“保寧蕞爾小城,如今我軍乘破竹之勢,定可一舉蕩平,衆將官無須過慮。”

他十多歲就跟隨張獻忠征戰南北,算得上是一員帶兵十多年的沙場老將,但直到如今,卻仍然只能看到敵我雙方表面上的形式。

敘州之戰以前,他還只有四萬人馬,敘州大捷之後,陸續又有各地鄉紳武裝和山賊流宼來投,隨着一路北上追擊吳三桂,他手下的人馬也逐漸增加,如今已經有六萬大軍,在人數上已經將近比吳三桂多出了一半。

可他也不想想自己這六萬人馬都是些什麼人!近半是地方武裝和山賊流宼,還有一些南明軍兵痞,只有少量大西軍餘部纔可以稱得上是精兵。

要是人多就能打贏的話,李自成數十萬人馬就不會被吳三桂幾萬人攆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諸將或許是還沒睡醒,都是一言不發,劉文秀看了一眼,見沒人提出異議,又接着說道:“況且保寧乃是清軍屯糧之處,所屯糧草足以支撐半年,而我軍只有一月糧草,必須速戰速決,一戰而定。”

這時王復臣卻出列抱拳對劉文秀說道:“王爺所說正是!不過我軍連戰連勝,將士都存了驕橫輕敵之心。所謂驕兵必敗,不可冒進!不如先派兵佔據四處山頭,斷絕清兵從漢中來的援軍。圍城三面,留出生路,吳賊必然領兵逃竄,到時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收復川中。”

劉文秀擺了擺手,沉聲說道:“吳三桂亂臣賊子,投靠東虜,認賊爲父,壞我大明大好江山!這一戰正要生擒這老賊,哪兒能放虎歸山,讓他逃回漢中?”

王復臣無言以對,劉文秀卻厲喝道:“衆將聽令!”

兩旁諸將一聽這一聲吼,立時睡意全無,全都伸長了脖子看向劉文秀。軍令之下若有懈怠,輕則杖責,重則砍頭,誰敢拿自已的腦袋來冒這個險?

“張先璧!”

“標下在!”

“令你領本部兵馬,沿江上行至沙溝子一帶,搭橋過江,在沙溝子至蟠龍山一線列陣以待,封鎖保寧西北面,等全軍佈置妥當,再一同發起攻城!”

“標下領命!”

“王……王復臣!”劉文秀本來想叫王自奇,但這人是個草包,沒有什麼能力,要是讓他帶兵前往,多半要壞了大事,於是臨時改口叫了王復臣。

王復臣這人確實有些本事,雖然處處和他唱反調,但軍令之下,哪怕他陽奉陰違?

“標下在!”

“令你引本部兵馬,從保寧城順嘉陵江下行三十里後搭浮橋過江,然後逆江而上,在錦屏山至沙溝子一線結陣,與張先璧部首尾相連,斷不可放縱吳賊逃竄!”

劉文秀知道王復臣不贊成四面圍城,想要圍三闕一,這時再提醒他一下,如果到時他敢於違反軍令,擅自放走吳三桂,那他那顆腦袋也別想再保得住!

“標下領命!”王復臣也是無可奈何,既然劉文秀一意孤行,他也只能乖乖領命。

“其餘衆將,隨本王就在錦屏山下找狹窄之處搭橋渡江,直插梁山關、土地關一線紮營,與張先璧部首尾相連,務必不能讓吳賊逃脫!等修好各處關隘,大軍同時攻城!千秋功業,盡看今朝!諸將務必同心協力,不得懈怠,如有違反,軍法絕不容情!”

保寧三面環水,西面爲嘉陵江,東面是東河和嘉陵江的交匯處,水深又闊,保寧城清兵沒有船隻,萬難渡江,故而劉文秀也用了“圍三闕一”的圍城之法,不過“闕”的就是這東面這條東河。

“速速埋鍋造飯,飽食之後,全軍開動!”

衆將領振奮精神,齊聲喝道:“標下等領命!”

其實劉文秀光看表面做出的推斷也沒有完全錯,剛開始的時候,數萬南明軍確實給了清兵巨大的壓力,並且造成了一些恐慌。清兵在城上看着南明軍佔領山頭,旌旗獵獵,從錦屏山到蟠龍山,連營十五里,而且還有戰象這種龐然大物,都是心驚膽戰,吳三桂也大驚失色,脫口而出道:“這回可完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此時他心中已經把四川巡按御史郝浴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

先前的時候,吳三桂並不是沒有考慮過撤回漢中,而且還和定西將軍李國翰、四川巡撫李國英商議過後,取得了一致意見。雖說就這麼撤出保寧,逃往漢中,實在無法向朝廷交代,可再怎麼的也比丟了命強啊。

就在這個時候,四川巡按御史郝浴跳出來了,他先怒斥了三人一通,然後又上疏朝廷,彈劾吳三桂非但不能取蜀,反而欲引敵兵入秦境,吳三桂知道後恨得咬牙切齒,卻暫時拿他沒有辦法。只得先忍受下來,以後有了機會再慢慢和他算帳!

第二百八十九章紙上談兵第三百六十三章兵進澄海第一百三十章地道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齊鳴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三百六十二章逃脫第三十二章計劃第五百二十二章欲圖染指巴西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一百七十八章襲擾第四百九十三章範賊駁斥第二百二十三章追擊第一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固守江南 抑或江寧第四百三十六章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第二百五十九章抗清志士第四百八十九章乾清宮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二百二十二章反襲第三百四十章教而不誅 奸民不懲第十四章土司第一百一十四章終身大事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會晤第三百八十九章張蒼水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兩百零九章只收良家子弟第二百二十七章鞭長莫及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第二百五十六章黑臀第四百零三章細思量尚有勝算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五百零四章葡國使者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三百五十七章長袖善舞 沖齡踐祚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騎絕塵 遙遙領先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二百三十八章陣斬搖旗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二百零二章設局第四百三十二章計劃周詳第四百九十一章盛京失陷第一百五十二章大義名分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百三十八章尚武精神第一百一十章擊針槍(一)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四百零三章細思量尚有勝算第三百三十章漢化了的湯若望第二百五十七章關刀槳第五百四十八章蘇祿國第四百三十八章尚武精神第四百二十章京師城 十三門第二百八十九章紙上談兵第二百六十四章蘄黃四十八寨第五百四十九章權謀術第一百八十六章內應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一百七十一章圖謀兩廣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三百五十六章固守江南 抑或江寧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鬩牆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一百四十五章擒獲國賊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三百九十九章海警局第一百二十三章經略軍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一百九十三章迫擊炮原理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四百八十五章告別南京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滅明”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四百二十九章真降假降第三百三十二章耳濡目染 動搖信仰第一百五十章白龍會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二百七十七章東印度公司第四百四十八章久別勝新婚第二百三十七章飛蛾赴火第三百三十三章鹽浴淬火 麻油潤滑第九十四章迷途知返第四十四章備戰第三百五十章琉球之痛第四百八十二章行氣導引圖第一百七十八章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