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謀定後動

王體乾哀嘆:“皇上貴爲天子,奈何造反?”

米柱是這個時代之中,對大明危機和病症認識最深刻的人,對於後果的可怕也有清晰的認識,這時代的讀書人,不爲名醫,便爲良相,名醫者爲人治病,良相者爲國治病,他在進入仕途之後,一直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最終將向仕紳們收稅,這纔是大明唯一出路。

米柱自從做了東廠提督之後,一直爲此佈局,巧計控制了錦衣衛,大明兩大暴力機構在手,他如虎添翼,作爲國家最高安全長官,他可以從容的佈局了。

別人不知道,別人不察覺,但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軍隊在改組和重編,不但是皇家衛隊,還有皇家陸軍,人數將近十萬,比之大明軍二三百萬巨大的聲勢,更是不值一提,但是有了這十萬精銳大軍,這將是他們平定四方的本錢,發展壯大的種子。

有了十萬大軍加上黑水艦隊,讓他們有了左右局勢的實力,加上有皇帝的支持,他們己搶佔了先手,具備了改革的基本條件。

改革的基本就是掌握權力,然後進行新的權力分配,利益劃定,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得罪人,有抯力是正常的。

別人來砸你的鍋,還笑面相迎不成?

幸好!現在他們有了強大的助力,戶部尚書+東閣學士的內閣四輔,雖然是內閣四輔,但是控制了內廷的他們,在內閣有人呼應,這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米柱走出皇城,看見了等候他己久的洪承壽,他嘆道:“米伯爵你這是把大夥放火上烤,當官成了腦袋別腰上的勾當了!’

米柱說道:“洪兄,富貴險中求呀!每屆進士出身的人,何其之多?能混成洪兄這樣,又有幾個?皇上的大腿不抱,你想抱誰的?”

洪承壽道:“孫公過於激進了,剛極易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米柱道:“這對洪兄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機會,孫公入閣,必會投入更多時間參與軍機,戶部遂成洪兄天下,大有可爲呀!”

洪承壽道:“今日之戶部,非昨日之戶部了,不但成爲衆所矢之,籠裡雞也有可能造反,內外交煎,如坐火山呀!”

米柱道:“太祖時代,殺官有如割韭菜,一批批的殺,這都不用怕無人當官,戶部必須鐵板一塊,有不聽指揮的,名單交與本官,詔獄空蕩蕩,東廠專治各種不服。”

洪承壽道:“就等大人這句話,其實孫公經營得不錯,但吏部可是在趙大人手上,就怕人家拼命的滲沙子,這可就不妙了!”

米柱道:“有孫公坐鎮內閣,洪兄何懼之有?另者!皇上不點頭,誰人敢動洪兄?”

有了米柱這些保證,洪承壽有信心多了,他說道:“但願可以囫圇歸老。”

米柱直言不諱:“洪兄,做人做事就必須有所擔擋,見小利而忘義,見大利而惜身,這可不是令人欣賞的品質。”

洪承壽的問題是資歷太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人家李逢春資歷再淺,可是有翰林學土之身份,更是太孫、太子、皇帝的日講官,這是帝師身份。

洪承壽通過李逢春加入太孫黨,在庚辰宮變之時衝鋒在前,也算是爲朱由校登位,立下功勞,由郎中升右侍郎,如同坐火箭,資歷是淺了一點,在戶部很不受待見,各司的主事們也不太尊重他,當他是泥胎菩薩來着,如果不是有帝黨身份,早己讓人擠出戶部。

洪承壽的人生經歷,相當勵志,萬曆二十一年洪承疇出生於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年才二十八歲,己念戶部右侍郎,雖然是虛職,但己是相當了不起,與李旦是老鄉。

他童年入溪益館讀書。因家境貧寒,11歲輟學,在家幫母做豆乾,每日清晨還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賣豆乾。

當時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啓胤在水溝館辦村學,洪承疇叫賣豆乾之餘,常在學館外聽課,偶爾也幫學生做對子。

洪啓胤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抱負不凡,免費收洪承疇爲徒,重返校門。洪承疇學習用功,博覽羣書。

洪啓胤的《史記》、《資治通鑑》、《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書都被他借來認真研讀,從小就表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甚得洪啓胤賞識。

洪啓胤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洪承疇在水溝館讀了五年書後,又到泉州城北學館讀書。

萬曆四十三年,23歲的洪承疇赴省參加鄉試,爲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舉人。

萬曆四十四年,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爲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有的好的出身排名後,讓洪承壽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歷員外郎等,因巴結上帝黨而飛黃騰達,只是也被人冠以一倖進之名,頗受清議非議。

戶部原尚書李汝華是非常不爽洪承壽的,基本是讓他投閒置散,光領一右侍郎俸祿,不掛任何實職,算是架空的了,幸好李汝華告老遠鄉,孫承宗上臺,讓他掌管了一個部門,負責北直隸的賦稅徵收,纔有一點活兒幹。

米柱知道這傢伙是一個相當聰明,能力出衆的人,只是他們有點拔苗助長了,米柱讓他驟然升至侍郎之位,令許多人嫉恨,難逃倖進之名,他沒有選擇,只好與米柱他們一條路走到底。

米柱知道洪承壽其實是一個能人,後世將之排爲古代十大謀士之一,十大智商最高的人物,與姜子牙、張良、李斯、范蠡、管仲、魏徵、諸葛亮、劉伯溫、趙普齊名,清軍可以橫掃江南,洪承壽是出了大力,能獲兩國帝王全力賞識,高官厚祿,影響兩朝代幾十年政局的人,又豈是易與之輩?

米柱其實算是閹黨,正統的讀書人,是不會與他們合作的,特別是這些進士出身的,更是看不起後宮倖進之人,米柱他苦心經營,願意爲他所用的,也沒有多少人,一方面米柱選人極嚴,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投效,如果不是有皇帝這招牌在,他們一個也打動不了,沒有一個進士願爲他們所用。

米柱知道洪承壽願意,他是一個聰明的人,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是明智選擇,不會一味死扛,而且洪承壽也知道,如果不趁此機會混一實職,他這右侍郎徹底邊緣化了,只怕很快會打發去光祿寺、太僕寺,做一個有銜無職的高官。

米柱與洪承壽回到東廠,他們連夜謀劃,爲對方的反抗作好準備,可以想象,向官員收稅這消息一傳出,必定天下清議滔滔,仕林和官場必定瘋了。

這是動人蛋糕,等於撼動“皇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神聖規定,這是在剝奪仕大夫們的特權,他們不瘋纔怪,爲了保護他們的權利和既有利益,他們會拼死一戰。

仕大夫不用交稅,是建立在仕大夫擁有特權的基礎上上,交稅等於剝奪特權,一個聰明的仕大夫和官員,他們清晰的知道,俸祿什麼的只是浮雲,每年的冰敬碳敬都比俸祿多,貪墨枉法的人其實是傻比,擁有官身,擁有權利,可以合法的弄來不少的銀兩,比如讓家人做生意,光是稅金就可以省下一大筆,憑着官身護體,做什麼生意不是無往不利,不是佔盡便宜?

那一個官員家族,不合理避稅,不讓家人做生意的,一個興旺的大家族要順利運營,是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的,有錢纔好辦事,才能無往不利。

更重要的是,一旦交稅,意味着特權被取消的同時,自己做生意的經營規模,也讓人發現了,這非常的不利,所以孫承壽在朝廷上剛提出,馬上招致了其它官員的一致敵視,他們對此,十分的憤怒,令人恨之入骨。

米柱是一個凡事謀定後動,先行動,後佈局的人,他知道士大夫團體力量的強大,他們一盤散沙,相互爭鬥,如果聯合起來,他們可以讓皇帝也低頭,萬曆皇帝就吃盡了大臣們的苦頭,二十八年不上朝,其實是有說不出的苦澀,私自收點稅,都讓大臣們教做人。

現在的問題不是私自收點礦稅茶稅,而是直接往這幫人口中挖肉吃了,他們不炸毛,會同意纔怪。

大明畢競是一個皇權至上的國家,沒有什麼相權、神權分權,朱氏統治大明二百五十年,皇權深入人心,任何對皇權直接挑戰,都會被直接輾碎,所以士大夫們十分聰明,他們不會直接對抗,直接對抗就是讓皇帝拿下詔獄,打死了活該。

對抗皇權唯一的辦法,就是挾民意自重,以民意迫退皇權,像萬曆年間,皇帝往天下廣派稅監,侵犯的其實是地主豪強私益,但這些人十分雞賊,轉嫁危機,在他們的教唆之下,跳出來與之相鬥的,是千千萬萬的百姓,法不責衆,人一多,皇帝也沒有辦法,只好退卻了。

米柱知道對方的套路,絕不會允許這情況出現。

第200章小小分岐第822章身陷重圍第819章進攻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223章土司第986章包圍皇宮第627章附者如雲第892章卑鄙追捕第793章無力第946章大局爲重第659章掠奪財富第260章人格魅力第765章新發現第203章各有所憂第912章分化第139章銀行第633章意外決定第13章結拜第39章接收東廠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15章改革第885章新的形勢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388章成都被圍第536章大戰之前第742章戰爭開始第115章改革第352章廠督威風第176章利高者疑第363章前路艱難第281章搜查第743章大軍出動第263章秘密行動第434斬首戰術第969章長久統治第713章遠航艦隊歸來第183章歡迎宴第161章出大事了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408章守護神第432章大殺招第856章善泳者溺第967章和談無望第322章權臣第476章吃飯第290章文青第443章龍吟第464章遼東巡撫第161章出大事了第139章銀行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776章懷疑第561章歡天喜地第596章動手第1023章南洋皇后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425章曹隨歸來第754章大災難第148章鑽營第574章制度第234章犟驢脾氣第556計劃第768章併購?第977章戰略平衡第121章受歡迎第185章獻俘流程第631章婚宴第267章堵決口第909章身陷困境第374章血戰第943章老將歸心第655章掠奪計劃第715章第959章錯誤決定第419章重奪重鎮第387章成都風雲第477章駱氏家族第111章慘烈之烈第474章新生命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422章喜事成雙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927章聯合第991章無耐之舉第853章戰略安全第495章南洋大勢第922章御駕親征第990章徐徐圖之第508章勇將第479章謀取第968章臨危傳位第461章草原風雲第191章大官僚第427章交易第750章上帝之鞭第770章君臣相得第917章秘密潛入第683章海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