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劃時代的產品

熱門推薦:

11月底,丁毅來到豬島,匠作局。

這是周大虎和趙氏夫妻邀請他來的,匠作局是丁毅來的最多的地方,每年要跑好多趟,但這是周大虎和趙氏夫妻第一次主動請他來,丁毅很高興。

果然,來到現場後就發現,這邊多了一臺機械。

“哇”丁毅簡直就像看到大美女似的,忍不住蹲下去,輕輕的撫摸着。

這是周大虎和趙氏用了近一年多時間纔打造的機械,他們叫‘拉牀’。

拉牀用鋼鐵和蜆木製成,採用了一年多前丁毅畫的齒輪,上面有十幾個不同大小的齒輪。

僅這些齒輪,他們就製作了半年時間,右邊可以連上水車,借水車的力量,拉動齒輪,再借齒輪的力量,拉動形成彈簧。

周大虎樂呵呵的給丁毅一堆新做的彈簧。

這是用蘇鋼再練三次,保持了應有的韌性和強度,打磨之後,用拉牀一圈圈拉成彈簧,強力非常強,至少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彈簧了。

趙氏說,眼下這彈簧問題已經差不多解決了八成,現在主要是做成彈簧前的鋼絲標準很難做到一模一樣。

他們都是靠工匠,一手打磨出來,標準會有誤差,還費時間。

丁毅讓他們帶去看看打磨現場,發現他們的工序是這樣的,先把蘇鋼練到二次,在第三次出火時,一邊拉出來,一邊錘打,稱着高溫加工,把鋼材拉的很細,很窄,大概能拉到後世圓珠筆芯粗細,這是極限粗細,再拉下去,會拉斷。

然後放水裡冷卻後,工人們開始打磨,這步的工程量也最大。

所以這步會有誤差,且費時間。

一根長達一米的鋼線要一個人打磨一天,只能拉出二十幾個成品彈簧,會有一半左右因爲誤差而影響彈力,不達標,被融掉重新練。

丁毅看過後,想了想:“走,帶你們去一個地方。”

衆工匠莫名奇妙,但還是跟着丁毅來到另一處。

這邊是制長槍的地方。

古代做長槍,有稠木、柞木,槐木等,也有用竹子,牛筋木,白蠟樹,坤甸木等,各地各時代都不同,明朝時,戚繼光說過,做長槍,最好用稠木。

這些木材大部份都在南方和熱帶,有的還比較貴,丁毅遼南這邊,生長槐木,也是他眼下做制長槍的主要材料。

工匠們很快被丁毅帶到制槍桿的地方。

木匠把一塊不規則,剛被剖開,手臂粗細的槐木兩頭固定,然後開始轉動。

有人拿把手指粗的剷刀,往槐木上一放,嗖嗖嗖,木屑如雨滾滾而下,一會功夫,剛剛那不規則的槐木就變成圓滑的槍桿。

周大虎等制銃工匠瞬息就看明白了。

“妙啊,若用這樣加工鋼絲,那規格就一模一樣,沒有什麼誤差了。”

手工打磨,那有這樣打磨的好。

但鋼絲很細,又是金屬,所以那剷刀似的工具,得讓工匠們好好琢磨,即能加工,又不能切斷鋼絲。

丁毅的意思,因爲鋼絲易斷,可以一小截一小截加工。

算好做一個彈簧需要的長度,這樣不容易切斷,加工好後,可以直接拉成彈簧了。

周大虎等人紛紛點頭。

趙氏突然道:“若鋼刀夠硬,加工銃管,豈不是也可以這樣,那要快很多了?”

他們最早加工銃管,是打成鋼片包裹鐵棍,形成圓形。

後來有鑽牀了,是打成正方形的鐵棍,再鑽洞,然後打磨成圓形。

今天看到木匠做長槍的方式,頓時覺的可以學習,銃管也能這麼幹啊。

“恩。”丁毅想了起,理論上當然可以:“這個就是叫車牀了,但是那車刀,要把鋼鐵車成圓形,可不容易做的。”

“必須往這上面研究。”周大虎道:“丁大人說的這個車刀,多試幾次,全用精鋼來造,多煉幾回,要求又有硬度,又不能脆,如果造出來,打造銃的時間,至少可以加快數倍。”

丁毅當然知道,但前世的車刀是什麼材料做的他也不懂,但車刀在加工時,溫度極高,一般的鋼材估計是不行的,這個時代,很難有這樣的技藝。

但周大虎願意往這個方向研究,他挺高興。

“可以,你們琢磨吧,若能成功,必定重賞。”

趙氏捂嘴輕笑,柔聲道:“我家信兒,他想當班級裡的學習委員,大人能不能通融。”

四周諸人宛爾。

丁毅尷尬擾擾頭:“你這樣公然求官開後門可不行。”

趙氏頓時癟起嘴。

“不過,俺準了,這麼小想當官,是好事吶。哈哈哈。”丁毅大笑。

四周立馬笑成一片,趙氏亦眉開眼笑。

“你這婆娘,怎麼可能公開求官。”周大虎喃喃道,要求也私下求嘛。

很快丁毅回到周大虎他們的作坊,看到了新的燧發槍。

這槍長四尺五,比魯密銃短了點,但銃管全是精鋼打造,能連續打三十發才變形。

不連着打的話,可以打到一百銃以上,他們試打了六十多銃了,到現在沒什麼變化。

用了新彈簧後,點火成功率達到八成以上。打十銃能響七八銃,有時運氣好,九銃都能響,這個成功率算非常高了。

關鍵是他和魯密銃不一樣的地方是,魯密銃第一次沒打響,是比較麻煩的,最少需要好幾秒鐘,甚至十幾秒鐘才能打第二次。

而燧發槍第一次沒打響,稍微調整下,兩三秒,甚至在熟練後,一秒內能再次擊發。

這杆銃絕對是劃時代的產品,丁毅拿在手上都感覺像工藝品一樣,全精鋼銃管,後面用了蜆木柄,銃管壞了後,可以卸下,換新銃管,柄還能接着用。

全重八斤二兩。

最大射程兩百米左右,有限殺傷在100米-150米最好,120米內打破重甲非常輕鬆。

其實燧發槍射程比魯密銃多不了多少,但破甲射程高了五分之一,另外的優點,一是下雨天可以打了,二是速度快了,一個訓練良好的射手,每分鐘打兩到三發都不是問題。

這纔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武器。

同期的歐州也早就有了燧發槍,但丁毅的式樣和性能技術水準,都已經超越了歐州。

歐州大概到17世紀中葉才大規模認可和裝備燧發槍。

燧發槍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嚴重的缺點。

首先是貴,用鋼較多,其實是製作工藝複雜,特別是丁毅這邊的燧發槍。

槍身他精鋼打造,需要用蘇鋼再幾煉,前期就要消耗大量的鋼鐵和人工,時間,更別說彈簧等精巧小零件的製作了。

按周大虎夫妻所言,現在這樣一杆燧發槍,成本價(丁毅的人工不算,只算物資消耗)就達到十二兩,是魯密銃的一倍。

如果放棄魯密銃,全力造燧發槍,每月只能生產三百杆。

第748章 君臨天下的話語權第474章 丁大人仁義第349章 一衝即潰第897章 後悔今天的決定第357章 年入二百萬第337章 決戰櫻花之國(11)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883章 丁毅之死第25章 戰前準備第459章 堡民不好惹第653章 商稅之威第741章 義旗一舉,海宇歸心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第712章 議和之爭第460章 明人膽小第990章 乖老婆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813章 聖上你別亂來啊第242章 打復州,佔金州第853章 抗旨無罪第858章 很有邏輯第514章 這可不是好事情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911章 這叫炒作第233章 走錯了第486章 震憾第956章 反着聽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365章 雞蛋案第467章 還是覺的賺第220章 震驚和害怕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內第596章 增兵八千第425章 大金之恥辱第697章 天不助我大清第99章 炭火鍊鋼第881章 對權勢的渴望第132章 挺牛的第887章 如何賺錢?第567章 第一個總代理第278章 再攻南關口第108章 丁毅長賜刀第24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679章 五十六倍的驚天利潤第456章 不是我們無能第129章 人才濟濟大明帝國第946章 被逼上賊船第157章 大明能臣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289章 尼孃的丁毅,真是狠第964章 找到第383章 不能打太痛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476章 收稅小能手第990章 乖老婆第902章 四倍利潤第66章 說得失第353章 暴富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內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947章 快遞業務第962章 吞自己家的錢?第31章 天大的好機會第32章 韃子來了第765章 削奪兵權第833章 黃金般的香料第751章 只要衝進去,咱闖軍就贏了第864章 一定不會後悔第384章 明軍銃兵真爛第243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64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439章 北溝城第218章 弓銃對射第93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68章 人,還是要當官的第970章 移動通訊第559章 以後有的是機會第534章 明升暗諷第307章 東江人不打東江人第305章 七日破城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382章 好好教訓他們第608章 科學家第886章 若若第869章 一定得好好幹下去第666章 血虧的一年第507章 聯姻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133章 遇到對手了?第23章 血戰到底,升官發財第826章 肥個人,虧王國第312章 人口引流第263章 皇太極氣瘋了第900章 開始營業第566章 暴利的鐵鍋第687章 瘋狂的囤糧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157章 大明能臣第177章 最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