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轉向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一百七十四章歷史轉向

落座,天子興奮道:“衆卿,今日軍議當嚴守機密,不可傳揚,衆卿可暢所欲言,朕必以誠待之。”

諸位朝臣應諾,自是不會掃了天子的興致,馬城心中會意,老朱家的血脈,終究是有那麼一絲馬上天子的烈性,武宗如此,神宗如此,這位少年天子也是如此,天子守國門非是一句空話。

兩位國公,諸位侯爺久居京城,自無話說,今日周永春方是主角。

周永春微一欠身,便正色道:“老臣啓奏。”

天子對這位齊黨原來極爲信重,笑道:“周卿請講,朕聽着。”

周永春也打起精神,先議熊廷弼所言,棄守廣寧,遼河防線,大踏步退守錦州,積蓄力量再圖反擊,收復遼左。少年天子倒頗有些威嚴,以手扶膝聽的頗爲認真,至今日方體會到做皇帝的樂趣。閣中諸位公侯,多是隨神宗皇帝出征過的心腹,也是見過戰陣的,又長期坐鎮京營,家學淵源自然是人人熟知兵事,

周永春痛陳廣寧不可守,兵無戰心,將無戰意,最要命遼河水淺,廣寧城又不是什麼堅城,早該棄守。

天子正色道;“衆卿,廣寧真的便守不住麼。”

馬林先附議,英國公張維賢也終於出聲了:“陛下,廣寧皆久敗之軍,不堪用,老臣附議。”

棄守廣寧已成定局,但凡稍有軍事常識的,也該懂得,廣寧守軍從撫順敗到瀋陽,從瀋陽敗到遼陽,又從遼陽敗到廣寧,一路慘敗,哪還有能力和八旗爭鋒。也只有王化貞那等不知兵的蠢人,還幻想着收復遼瀋。

天子顯是想起王化貞,又怒道:“遼陽到底有多少兵馬,多少戰將,每月耗費幾何,士氣如何,王化貞這蠢材罪該萬死!”

衆臣無語,馬城也覺得太過荒謬,連天子都不知道前線有多少兵馬,每月耗費多少糧草,這便是東林黨幹出來的荒唐事。

終究還是周永春,沉吟着道:“熊公所言,遼陽兵馬裁撤老弱,可得精銳三萬。”

連成國公朱純臣也駭然道:“不是說廣寧有十五萬大軍麼,怎得盡是老弱!”

天子氣的臉色發青,若不是王化貞已然傳首九邊,怕是就要弄回來再砍一遍,還要大卸八塊。

如此議定,便要明發聖旨給熊廷弼,準其所奏。

馬城頭大,慌忙欠身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明發聖旨,如此便是害了熊公。”

天子聰穎,恍然道:“對極,撤兵自然是要悄無聲息的。”

馬城讚道:“聖上明見。”

天子心情極好,便改明發爲密旨,八百里加急送至山海關。馬城覺得腦仁疼,這大明上上下下都沒有保密觀念,前線大踏步後撤這種機密,怎麼能鬧的天下皆知,也不知是不是大明人書讀多了,將腦子也讀傻掉了。

天子心情極佳,笑着道:“幸得馬卿機警,朕險些誤事。”

馬城謙虛一番謝了恩,便議到第二件事,聯合林丹汗,對抗建虜。此事分歧極大,兩位國公都極力反對,大明與蒙古是世仇,總不能按下葫蘆起了瓢,爲了對抗建虜讓林丹汗趁機統一漠南,則九邊日夜不得安寧。

馬城無奈,大明勳貴是被蒙古人打怕了,反對也是必然。

天子卻不以爲意,好奇問道:“馬卿,那林丹汗是何等樣人。”

馬城語塞,靈光一現恭敬答道:“陛下,那林丹汗雖有大志,然垂垂老矣,不足爲慮。”

天子笑着道:“此事再議,給些銀兩也無不可。”

此議擱置,又議到往山海關,開原軍中派監軍事,此事無可避免,太監監軍早有定製,有監察之權。

馬林精神一振,跪地高呼:“老臣請陛下早派監軍,開原上下,翹首以待。”

馬城跟着跪倒,龍心大悅,勸勉一番還留了膳,很有幾分勵精圖治的企圖,只是宮門外此刻聚集了大批官員,似要闖宮,殿外太監早嚇的面無人色,戰戰兢兢的通傳。殿內正在用膳的天子勃然大怒,命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將今日值守太監兩百餘名通通捉拿,嚴刑逼問告密者。

皇帝在上書房做什麼,見了誰,怎的傳了出去還鬧的盡人皆知。

足可見今日輪值太監之中,有人和外臣互通消息,這紫禁城也無半點秘密可言。

張維賢忽冷然道:“陛下,都殺了吧。”

天子微一錯愕,終還是應了:“准奏!”

殿外一個賣相不俗的大太監恭恭敬敬的磕了頭,過不多時,殿外一陣雞飛狗跳,錦衣衛四處拿人了。兩個在殿內伺候的小太監癱軟求饒,被成國公朱純臣一手一個,仍了出去,自是沒有活命的道理。馬城面無表情驚訝的發現,已深深的融入了這個時代,毫不在乎這兩百條人命。

天子要殺兩百家奴太監,也便殺了,任誰也挑不出錯處來。

張維賢仍不肯罷休,又冷然道:“這宮中盡是前朝舊人,陛下萬萬不可心慈手軟,該殺便殺。”

上首少年天子輕鬆道:“理當如此,傳朕旨意,宣駱思恭。”

馬城看着滿桌子菜餚,無從下口,心知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便是下一個天子看不順眼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不過如此。

一氣殺了兩百個輪值太監,接下來還有一場深宮大清洗,應是殺的人頭滾滾,似乎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此事。馬城木然,歷史早已似是而非,心中一動,經歷了此次大清洗後,這位歷史上著名的昏君明僖宗,應是不會英年早逝了吧。

歷史上這位僖宗是遊玩時落水,風寒而死,和武宗的死法一模一樣。

倘若僖宗不死,那歷史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大明中興便不再是一句空話,至於那位亡國之君崇禎皇帝,還是算了吧。那位皇上一上位,便被東林黨人忽悠的不辨東西南北,臨死還是個糊塗鬼。

上首這位大昏君,可比那亡國之君聰明百倍,昏君,也並非人人能做的。

正沉吟時,有錦衣親軍來報,大批東林官員已闖進午門,直奔上書房來了,還嚷嚷着要清君側。馬城錯愕,葉向高也是年老成精的人,爲何如此不智,闖宮,這又是一場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事,莫非滿朝東林黨人都昏了頭麼。很快警醒,一羣手無寸鐵的弱質書生,如何能闖進重兵把守的紫禁城。

倘若紫禁城是那麼容易闖的,皇上早被刺殺過無數次了。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三百二十四章 經濟之學第五百二十章 名流第十九章 服不服第六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零三章 來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朝局第二百一十四章 京營第七百八十九章 標尺射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英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八十五章 逃奴第六百二十五章 洪峰第二百零八章 走私第八百六十章 方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飛地第八百八十七章 戰局第五百零四章 固守第一百零二章 進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好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七章 惡人第七十七章 驕縱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士第七百八十七章 妖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慘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攔腰一刀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第一百九十七章 國運第二百九十六章 消耗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四十五章 探礦第七百八十九章 標尺射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朝局第八十五章 死守第四百四十九章 原始積累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不停蹄第七百零九章 鳴炮禮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才井噴第四百九十五章 騎兵突擊第五百零七章 兇悍第八百六十章 方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同僚第六百六十七章 輔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長弓第一百七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九十六章 消耗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商第一百六十章 陷害忠良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日三驚第四百九十三章 半日戰爭第七百一十四章 奴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學先驅第三百五十章 搶班奪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十六騎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盜邏輯第三十章 請家法第三十三章 兵禍第八百三十四章 英才第六百二十章 初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佳話第二百五十八章 下江南第四百四十五章 角色第三百七十八章 上官第八百七十四章 糊臉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宴第二百七十三章 歸京第三百零二章 大同第二十二章 打了再說第四百一十六章 忠勇第六百九十七章 隊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絕殺第五章 遼軍精銳第七百一十三章 口糧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海盜第八百八十七章 戰局第八百八十二章 隱蔽接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帝師第四十七章 西羅第七百零八章 知縣第二百八十三章 神物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四十四章 練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亂起第九章 協防第五百八十五章 力保第三百四十四章 禮拜日第八百零六章 效命第八百四十六章 輕騎第八百八十六章 散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難堪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日三驚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賦稅第五百七十四章 跋扈第一百五十八章 銅礦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