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留質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二百四十八章留質

兩人各說各的一時唾沫橫飛,馬城得意一笑,有爭論就有進步,聖人之言也不知道被後世多少人歪曲了。當朝廷真的打開一扇大門,討論考據起來有許多見解根本是講不通的,就象法儒之爭,聖人七十二門徒裡確實有子產這樣的刑法大家,再討論下去,後人許多立論便站不住腳了。

將小夥計叫來,請那同道書生進雅間一敘,那書生倒也是個痛快人,也不推脫便掀簾進來,拱了拱手。

柳自華笑道:“兄臺請坐,夥計,上茶。”

那書生二十許人面孔有些黑,被柳自華丰姿所懾,有些慌張:“呃,柳三絕,不,原來是柳大家。”

馬城好笑,這也是個識趣的,可見這天底下的讀書人也不全是木頭腦袋,總有幾個聰明人會開竅的。國子監裡已經有讀書人敢挑戰大儒權威,不論是出自何種目的,這都是極大的進步,代表着大明朝思想解放,大討論大爆炸的萌芽,法儒之爭只是個信號,帝黨給天下讀書人發出的信號,要變法了。

內閣諸公亓詩教沒表態,周永春沒反對,就連有人告狀到山海關孫承宗那裡,也被孫承宗以公務繁忙爲藉口,避而不見。可見這些帝黨大員早受夠了道德綁架,起碼並不反對變法革新,如這國子監書生一般稍微有點腦子的,也知這是天賜良機,站隊要趁早總能分一杯羹,混個官身。

這書生是姓孟,真定府人,能入國子監家中多少也是有些背景的。

一通寒暄,馬城笑着問道:“兄臺大才,可願出仕?”

那書生大喜道:“自是願意的,小生拜見總鎮大人。”

馬城極欣賞他的機靈,寫一封薦信命他收拾行裝去薊州聽用,這種腦子活反應快的士子,馬城是來者不拒的,巴不得多一些來投靠。那書生大喜過望以下屬之禮參拜,心滿意足,並昂首挺胸的走了,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都有些暈呼呼了。想來一併去薊州求官的,國子監中可不只他一個。

只有來了大明之後,才能知道一個官身的價值,對大明百姓來說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一入官場就不是平頭百姓了,那便是官,大明讀書人追求的最高目標,也便是這樣一個官身。

柳自華笑道:“此人有些圓滑了。”

馬城頗不以爲然,不圓滑怎能做官,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衆正盈朝的結果已經見識過了,口水滿天飛,天天吵月月吵年年吵,稍有不同意見就要喊打喊殺,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這也是一種罪。

數日後,馬城接到開原送來的家書,突然警覺,離家已經小半年了,開原形勢還算穩固,建奴也沒什麼動靜,然而皇上似有留人之意,不讓走了。前次召見還說了一番安撫的話,每個月也都有賞賜,和京師勳貴的待遇差不多,各地進獻的時令瓜果,各地特產常常從宮中賞賜下來,讓柳自華,常茗香都吃胖了。

進了內室,看着常茗香對着銅鏡,看着鏡子發呆。

馬城好笑佔了一輪便宜,和兩女議論起來,唏噓感慨這就是帝王之術呀,皇上這是要留人質了。一位聖明天子,會允許開原這樣孤懸敵後,國中之國的存在麼,想來是不會放心的,開原短時間內是回不去了,這叫留質。開原兵馬精銳這是世人皆知的,開原鐵騎如今更是名滿天下。

皇上但凡不是蠢笨癡呆,留質是必然的,總要將這樣一支強軍牢牢握在手中。

也不知那些穿越衆是如何做到,大肆發展軍力,在大明朝建一個國中之國,朝廷,天子還拍巴掌叫好的,真當天子是癡呆麼。

柳自華卻笑着道:“留質是真,二來,聖上應是真的賞識城郎。”

馬城無所謂一笑,做臣子麼就要有做臣子的覺悟,留質就留質吧,左右開原防線日漸穩固,只要老父不頭腦發昏出城浪戰,當是萬無一失的。開原是死守,騎兵留在開原用處不大,也不缺這兩千鐵騎,唯一的用處就是城破時突圍了。真到了需要鐵騎開路突圍的時候,馬城在不在開原也無關痛癢。

信中還有一條重大的消息,建奴內亂了,前次馬城,戚金在遼陽屠城,鑲紅旗主貝勒嶽託棄城而逃,圈禁,以正藍旗主,三貝勒莽古爾泰爲首的一衆貝勒爺,阿齊格,多爾袞仍喊打喊殺要將嶽託處死,嶽託之父大貝勒代善自是不從,兩派鬧的雞飛狗跳,皇太極只是勉力彈壓卻苦於威望不足。

努爾哈赤早死了幾年,這就是蝴蝶效應,皇太極即位是大貝勒代善鼎立支持的結果,如今嶽託在遼陽不戰而逃,犯下大錯,導致旗民被大肆屠殺,血流成河,其中除了鑲紅旗家眷,死的最多的就是正籃旗旗民。嶽託犯下大錯,連帶着其父代善的威望大跌,皇太極這皇位坐的可就不太穩當了。

從鐵嶺炮斃努爾哈齒,到遼陽屠城,一連串蝴蝶效應造成了,後金內亂,皇太極眼下一定是焦頭爛額。

後金朝野也是矛盾重重,莽古爾泰一衆跋扈貝勒,除了對嶽託喊打喊殺,對皇太極重用漢官,善待遼民也極爲不滿,遼陽一屠影響之深遠,足以改變歷史大勢,讓內亂的後金短時間內,無力對錦州,開原,蒙古用兵,給了大明蒙古聯軍極大的緩衝空間,時間,都是極爲寶貴的。

入宮,面聖,軍議。

勳貴,兵部,內閣,內廷組成的軍事決策方式已成常態,天子更看重勳貴的意見,尤其是馬城,周永春這些長期坐鎮遼東和後金作戰的大員,後金內亂,周永春是極有發言權的,這位兵部尚書在遼東任巡撫多年,對後金奴酋知之甚深。

周尚書侃侃而談:“建虜之法,是賊酋努爾哈赤訂下的八旗共治之法,如此,將賊酋與八旗貝勒處於平等之地,擄掠所得用的也是八分之法。”

話說完了,天子欣然道:“此爲建虜內亂之源。”

周尚書給天子搭了臺階,讚歎道:“陛下聖明,正是如此。”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劑良藥第四百四十章 北元幼主第七百二十四章 寧前第八百零六章 效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偷營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第五百零八章 狂轟濫炸第八百零一章 暗流第七百九十九章 傷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二百七十章 幽情第七百一十二章 冒險精神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略欺騙第九十六章 北關第二百九十九章 整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西之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機密第三十三章 兵禍第一百八十九章 清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狠人毛文龍第七十六章 出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征討第六百九十九章 收服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票號第八百八十章 帶路黨第三百零一章 山西豪強第七百七十六章 刀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賞第五百一十二章 輕火槍第六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四十九章 活力第六百七十五章 標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輕火槍第一百章 升官第五百一十章 命硬第二十二章 打了再說第二十三章 破局求官第七百八十八章 仰角第二章 馬府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經濟之學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眼狼第二百五十七章 神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鐵騎狂飆第二章 馬府第五百五十章 東施效顰第二百四十八章 留質第二百三十九章 考題第五十章 老夫奉陪第三章 嚴父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者詭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駕第六百零七章 決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偷營第三百零二章 大同第四十六章 精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匪第一百一十七章 萌芽第四百二十九章 絕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惡客第六十七章 父親英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整頓京營第一百九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嘴炮第八百七十七章 覆滅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營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青壯第三十三章 兵禍第三百二十八章 盛怒第五百九十四章 士氣第五百九十八章 爲子孫計第八百零三章 長風第一百一十章 寶貝第八百五十七章 死傷第十三章 青華第七百六十七章 天兵第八百五十章 大殺器第七百四十四章 法眼無差第五百二十二章 行霸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鳥船第九十四章 人傑第四百九十二章 荷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蓮第二百八十六章 招安第八百二十六章 鴻門宴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第三百三十八章 攻訐第三百五十一章 殖民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服第四百五十二章 鄉黨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公好龍第三百二十三章 深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其勢已成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服第七百一十八章 輪迴第五百九十章 困獸第五百二十章 名流